-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3
- 3
- 124
- 26
- 21
- 16
- 10
- 24
- 14
- 14
- 12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洪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8卷17期 121-123页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检查对于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效果及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同时评估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十二指肠球部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百静 朴云峰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年28卷6期 60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十二指肠球部良性隆起性病变在病理上主要为Brunner腺增生、胃上皮化生、炎性隆起、良性淋巴组织增殖等[1],目前其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尚无具体的治疗方案,多数仅随访观察,部分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进行抑酸、根除Hp治疗,个别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凯 陈振煜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5卷3期 47-48页
【摘要】 目的 对比MiroCam胶囊内镜与传统电子胃镜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56例同一天进行MiroCam胶囊内镜及传统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电子胃镜诊断为金标准,观察MiroCam胶囊内镜对十二指肠球部糜烂、溃疡...
【关键词】 MiroCam胶囊内镜;传统电子胃镜;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瑞威 侯俊良 等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36卷3期 215-2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因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33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映春 《中国药业》 2016年25卷15期 89-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硫酸钡用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初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以症状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逄忠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卷19期 102-103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胃镜诊断,观察组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炎症、占位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7.6%、67.6%及11.8%.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云妹 王巧欢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5卷32期 32,34页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方法:2013年4月-2019年4月收治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患者175例,分析其内镜与病理学特点.结果: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检出率为1.6%,老年人、男性较多.内镜下形态主要有三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振江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8年4期 95-96页
【摘要】 目的:探析硫酸钡用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8年1月期间就诊的120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症状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俊魁 李扬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28卷12期 1432-143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疑似十二指肠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上消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漫 《世界临床医学》 2017年11卷21期 40,43页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38例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讨.结果: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多发于球部(212/238,89%...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诊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鸿源 沈璐 等 《上海医学影像》 2001年10卷3期 193-19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糜烂性病变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13例全部经低张双对比消化道钡餐检查,所有病例均经内窥镜及病理证实.结果直接征象:"靶样征"7例,"脐凹征"2例,"环圈征、息肉样征"4例;间接征象:球部粘膜增粗,呈网织状改变1例,球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锦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3期 43-44页
【摘要】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初步怀疑患有十二指肠病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造...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诊断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鹏社 赵新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494-494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2013年5月初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病变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初步诊断过程中是否接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分为造影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参照胃镜结果判断初步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昌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5期 47-48,49页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的51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仅采用症状与查体进行诊断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胃镜检查结果作为评定标准,分别统计两组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志杰 《当代医学》 2012年30期 76页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在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挑选2005年4月~2009年3月消化内科接受的患者80例,均初步考虑十二指肠病变,随机分为检查组与对照组,检查组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照组通过症状确诊.结果通过胃镜病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柴漫 第五届西部消化内镜新技术论坛暨第七届内蒙古消化内镜学术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分析了2012年10月到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238例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结果: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多发于球部(212/238,89%...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 ; 疾病诊断 ; 临床治疗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燕军 第九届全国儿科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 2012年
【摘要】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儿童的临床特征。方法:病例取自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进行胃镜检查的患儿,34例经内镜证实有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采用内镜常规检查。结论:本组患儿临床表现多为上腹部疼痛及消化不良等症状,不具有特异...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隆起性病变 ; 儿童患者 ; 胃镜检查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小云 第二届全国肠道疾病学术大会 2006年
【摘要】 十二指肠病变以凹陷性溃疡和黏膜炎症性病变为多见,而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则较相对少见。随着超声内镜(EUS)的应用,显示其对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有较大的优越性。为此,本文对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26例十二指肠隆起病灶进行EUS检查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晴 吴明丽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49卷6期 1593-15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1例由超声首诊的十二指肠后壁穿孔导致胆囊周围积液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诊断和治疗经过,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十二指肠后壁穿孔导致胆囊周围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胃镜和影像学表现,记录其诊疗过程并进行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斐 王秀娟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9期 120-124页
【摘要】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球部等上消化道病变的关键方法之一.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常见的不适症状.穴位按压、穴位贴敷、耳穴、针刺、灸法、电针、五音疗法等中医外治法可显著缓解患者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故该文对以上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军 王要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24卷4期 302-30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估内镜下切除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 ~2021年5月山东潍坊阳光融和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51例十二指肠非壶腹部病变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 51例患者均于静脉麻醉下行内镜下微创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 徐支芳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9年35卷4期 492-493页ISTICPKUCA
【摘要】 患者男性,40岁,于外院体检时发现“胰头部占位”,无明显临床症状,入院后血生化检测示CEA、CA19-9均正常,血AFP高(AFP> 12 100 U/mL),MRI示胰头部不规则形占位灶,大小4.3cm×3.3cm,边界清.MRI诊断意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玉 罗丹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年32卷7期 836-837页ISTICPKUCA
【摘要】 患者男性,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不适1个月余,查体、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内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降交界处可见一大小10 mm×8 mm广基黏膜隆起,上可见小凹,无糜烂(图1).超声胃镜:病变处可见一起源于第二层大小10 mm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 李晓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年32卷11期 1820-1821页ISTICPKUCA
【摘要】 患者 男,33岁,右上腹部间断性疼痛1年余.体检: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食管钡剂通过顺利,轮廓光整,未见狭窄及充盈缺损;黏膜纹正常,蠕动可.胃呈鱼钩形,位置正常,无滞留液,胃腔蠕动对称.张力中等.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沈理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4年30卷2期 130-1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口服超声造影(oral contrast ultrasonography,OCUS)普查正常人群胃十二指肠病变的价值a方法 选取上海市崇明县社区居民621例进行OCUS普查胃十二指肠病变,让受检者快速吞饮口服超声造影剂,实时观察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玉琴 李雯 等 《护理研究》 2013年27卷15期 封3页ISTICPKU
【摘要】 小探头超声胃镜是临床上用来对食管、贲门、胃、十二指肠球部、降部病变进行检查的一种诊断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对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病变进行定位、初步定性检查,而且可以对一些消化道外压迫病变进行鉴别,其优点是方便、无辐射,是一种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灿 周海春 《磁共振成像》 2012年03卷3期 188-1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小肠病变MRI表现,评价小肠MR成像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病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前让患儿口服2.5%的等渗甘露醇溶液后,静脉注射山莨菪碱0.3 mg/kg,随后行MR扫描,扫描方法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德良 卢放根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34卷9期 905-9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内镜下皮圈结扎(EBL)与金属夹子(EHP)治疗Dieulafoy病变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10月共有34例上消化道Dieulafoy病变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22例病灶位于胃部,10例位于胃肠吻合...
【关键词】 Dieulafoy病变;出血;内镜下皮圈结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富军 邹益友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年29卷10期 1256-12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所致不同疾病中,血清与胃液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一氧化氮(No)的浓度变化,初步探讨ADMA在Hp所致不同疾病中的作用.方法:139例患者,分为Hp阳性组(n=72).其中胃炎24例,胃溃疡13例,...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一氧化氮;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平红 姚礼庆 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年7卷11期 1063-10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发现的19例消化道SMT(食管6例,胃6例,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思瑶 董明 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年26卷9期 7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病人女性,68岁.1992年10月以"上腹部间断性疼痛20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入院.病人有20年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入院后行钡餐透视检查发现胃小弯处隆起性病变,诊断为胃占位性病变,于1992年10月30日全麻下手术治疗.术中见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若愚 《实用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17期 2013-201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纤维胃镜检查,所有患儿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胃黏膜幽门螺杆菌(HP),并分析其结果.结果:80例患儿中,消化性溃疡41例,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重度浅表性胃炎21例,急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奇 《辽宁中医杂志》 2005年32卷10期 1081-108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道疾病,是胃肠黏膜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以下的病变,主要发生于胃、幽门或十二指肠球部,发生在胃为胃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则为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等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波 朱向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12卷2期 127-127,1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1 病例简介例1 男,50岁.于10个月前曾行胆囊摘除术.1个月前因受凉出现头昏、乏力,伴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6×109/L,RBC 3.92×1012/L,HB 106g/L;腹部彩超提示: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良 张庆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3年19卷2期 226-22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例1,男性,67岁,因反复黑便3个月伴头晕、乏力入院.右肾肿瘤切除术后10年,原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体检:左季肋部腋中线处皮下扪及4 cm×3 cm肿块,质偏硬,活动尚可.CT检查:右肾上腺、肝、胰及右肺中叶占位性病变.电子胃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红 彭罕鸣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1年3卷5期 594-5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学龄前儿童呕血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于发病后24~48 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实施纤维胃镜检查.检出食管病变3例(10.0%),胃溃疡12例(40.0%),各型胃炎7例(23.3%),胃肠道血管畸形3例(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颖 胡晓娟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1年17卷6期 476-47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例1、男,49岁。1995年7月因右上腹不适1月并发热1周,疑为胆囊炎行B超检查:胆囊正常:右肾与肝之间见14cm×10.0cm×9.3cm分叶状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呈不均匀低回声,中部回声稍强,彩色血流信号丰富;肝门、右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小妮 洪楠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1998年14卷11期 832-83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讨论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缺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共12例患者,均进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6例进行CT检查.结果:分别对12例球部充盈缺损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球部异物2例;淋巴瘤2例;腺瘤4例;低分化腺癌、类癌、胃窦癌脱入球部、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超 吴沛瑶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24卷1期 5-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内镜下治疗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59例行内镜下治疗的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9例患者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晓坛 夏满奎 等 《胃肠病学》 2018年23卷8期 472-475页ISTICCA
【摘要】 背景: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多为良性,部分有恶变潜能.因其解剖结构特殊,临床处理棘手.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ESD治疗的96例十二指肠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