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4
- 4
- 1
- 6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建军 周玉 《理论导刊》 2022年1期 52-58页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在近年主要表现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歪曲和否定,严重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其历史本体论是唯心史观,历史方法论是形而上学,历史认识论是不可知论,历史价值论是抽象人性论.历史虚无主义无中生有、伪造历史,随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家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0卷1期 115-122页
【摘要】 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历史哲学在古代发展中呈现出以儒家历史哲学为主导的基本特征.但在西方文化东来的近现代,儒家历史哲学遇到了各种进化论历史观的严峻挑战.从康有为到冯友兰,几代中国学者以不同方式对进化论历史观作出了理论回应.但是,直至熊十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焱 《青少年学刊》 2021年2期 13-18页
【摘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当代青年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构成了一套虚无主义话语体系,对当代青年的历史观、国家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立里 《思想战线》 2020年46卷2期 9-18页
【摘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范围推广的中草药运动,与当下方兴未艾的西南各地发掘整理少数民族医药项目关系密切.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怒江地区少数民族医药的田野实际展现出,少数民族医药的形成,不仅与国家主导的大型传统医药运动相关,更与基层医生坚持因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华生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1期 156-158页ISTICCA
【摘要】 医学模式蕴含医学本体论、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医学本体论是医学认识论和医学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在医学史上,医学本体论经历了从神灵本体论、自然人学本体论、神学本体论到人体学本体论的演变,而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医学本体论的视野中,医学在本质上是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敏 唐宏亮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4年51卷9期 30-33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枢经学说"源自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开阖枢"理论,该理论最初用于解释三阴三阳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经引申、衍化、发展、升华后,用来分析、阐释、推演中医现象,指导中医临床.通过探讨"开阖枢"与经络之气、脏腑功能、五官九窍、肢体关节的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师 李新悦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3期 26-30页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防范和治理"微腐败",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范畴、新思想、新观点,形成的新时代"微腐败"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微腐败"观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坚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35卷3期 59-63页
【摘要】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是揭示和切中当今社会现实的基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和人本论价值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历史起点和实践要求,对劳动的核心内涵进行了创新性解读:从实践层面,劳动是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俊领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27卷5期 598-601页ISTICPKU
【摘要】 通过分析主体性生命文化范型的诞生及其主体性生命文化范型的辨证法以及历史性悖论,讨论了主体性与奴役性的相反相成、理性还原为计算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不可逆转,彰显出社会性生命文化范型在伦理导向上与前者相比的优越性.社会性生命文化范型彰明个体生命的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虎 夏军 《医学与哲学》 2010年31卷19期 21-23页ISTICPKU
【摘要】 对疾病的界定与解释是整个医学的核心与基础,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是本体论的疾病观占主流地位,但是纵观整个医学史,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界定充分证明了疾病概念问题上的建构论观点.医学上的建构论强调具体的社会环境、组织结构、价值信念、利益和权力关系等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鹏 张成博 《医学与哲学》 2009年30卷11期 64-65页ISTICPKU
【摘要】 在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相互渗透影响的历史过程中,传统文化仅在一定时期对中医理论的构建起到直接作用,其它时期则仅仅是一种类比说理之用.伴随着这种变化,医家援文入医的方法及思维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促使中医生理学理论由生成论向本体论演化,形成了别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广森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年20卷1期 61-63,81页ISTICPKU
【摘要】 医学伦理学是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理论上仍然是个备受置疑、有待澄明的问题.医学伦理本身要自足完善,必须确立起自己的本体论、学术范式和原则.高尚精神是医学伦理学的"本体论承诺",同情心是医学伦理学的学术范式,医学技术合理性、人道主义、社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天民 《中国性科学》 2003年12卷1期 27-28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一、中国古代性科学中国古代的性科学萌发于远古商周,筑基于春秋周秦,鼎盛于两汉隋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性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作为本体论的《周易》阴阳论和"食色性也"(孟子·告子)的坦荡人性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尉迟光斌 李明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28卷4期 51-55页
【摘要】 理论上,本体论承诺是理论的逻辑自洽的根基追问.整个西方哲学一直踟蹰于此: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辩证诘问法依靠的是思维的逻各斯支持,柏拉图开启理念论,本体从此被承诺于形而上学之上;到中世纪,上帝就是神学辩证逻辑的根基;至近代,康德知性立法的哥白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幼堂 张掌然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51-56页
【摘要】 文章从比较的视角探讨了“提修斯之船”“纽拉特-奎因之船”“毛泽东之船”这三个隐喻的含义及其在生命文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就本体论而言,“提修斯之船”这个比喻要求生命文化学的研究关注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文化的连续与断裂、文化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德柱 孙存华 《教师教育论坛》 2015年28卷8期 84-87页
【摘要】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中蕴含的教育学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其中伽达默尔关于“理解”的历史性、融合性、语言性、游戏性、实践性、批判性的论述,启示教学要契合历史、允许“偏见”、进行交流对话、实现主客体融合、建构生活和创生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太军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年31卷6期 666-669页
【摘要】 传统哲学在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时总是把人分为心灵和身体两大部分.对于心灵和身体的关系,主流的哲学思想是肯定心灵对人的本质具有决定作用,从而赋予心灵以超越身体的特权.因而很大程度上,哲学史就是一部“张显心灵”同时“去身体化”的历史.由于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吾兵 韦静 《社会科学辑刊》 2010年3期 39-41页
【摘要】 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实然维度上,以存在为本体论意义的研究路向遭受了多方面的诘难,因为这种研究范式容易导致本质与现象、存在和价值等关系的割裂.以观照人类安身立命的价值为本体论研究的路向应是现代语境下本体论研究的应然出路,这是本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太贵 姚晓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25卷4期 73-77页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作为哲学与经济学"联姻"的经济哲学已经愈来愈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本文从国内经济哲学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发展阶段、国内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的界定、国内经济哲学研究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惠曦 王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30卷8期 138-140页
【摘要】 中外人文教育都具有历史演进性和延续性,其要旨和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精神成人".现代人文教育包括但不局限于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从人的本体论意义去研习、践履人的哲学学科群的方法、态度和精神才是现代人文教育的核心.实现由人文精神、人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立全 金永升 《理论界》 2009年8期 21-22页
【摘要】 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存在不同的逻辑思路,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思路与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生存论的本体论的解读思路.生存本体论以<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然而, ...
【关键词】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萍 杜文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9卷4期 219-223页
【摘要】 心与身、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历来就是哲学与医学共同关注的课题,有关心身问题的各种哲学理论和学说都可以在医学的发展中找到其历史的印记.心身医学的哲学思考,既有利于我们从整体医学上去探讨心与身之间的关系,又可深化对心身关系问题的认识,更好地发展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王曼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3期 12-14页
【摘要】 <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是马尔库塞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的重要文本.马尔库塞用人本主义思想去诠释<手稿>,把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手稿>内容归结为一种人本主义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手稿>的异化理论的曲解上.而且,马尔库塞还...
【关键词】 人本主义;马尔库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尔春 《社会科学研究》 2005年5期 96-99页
【摘要】 在哲学语境中,"本"即根据和终极本质."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据和终极本质."以人为本"之"本"既是本体论意义之"本",也是历史观意义和价值论意义之"本".现实的人及其创造性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的深刻根据."以人为本"是认识世界、改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宝信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1期 21-26页
【摘要】 如果说本体论就是世界观,那么以实践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世界现的本体论就应是实践本体论.由此即可指出马克思哲学之不同意实践本体论的实践唯物主义解释之未脱离旧唯物主义自然本体论立场的不妥,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之仅重视实践的社会关系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士超 李小玲 《中医研究》 2001年14卷2期 7-9页
【摘要】 <篇首> 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术语,太极一分为二即阴阳,太极图在历史的流传中演变为解释阴阳学说的图型,自古以来受到哲学界、自然科学界的重视,名医张景岳曾引用太极图以阐明医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红 《心理科学》 2001年24卷4期 507,506页
【摘要】 <篇首> 生物本体论是关于心理活动的生物本体的探索,即从生物本体去认识心理的实践,或者说是探索人性的生物学基础.西方心理学中自古希腊开始,就对人的生物基础进行探讨,及至发展到现代的社会生物学,对理解人的心理本质,探索人类心灵的源泉都起到了重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珊珊 辛桐 《商品与质量》 2016年5期 300-300页
【摘要】 姜黄(CurcumalongaLinn.)与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为传统常用中药,已有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许多古籍中有详细记载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姜黄素是姜黄、莪术等姜黄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澜 潘尔春 《前沿》 2012年6期 50-52页
【摘要】 马克思主义人本本体论的创立是本体论问题探讨的历史性变革,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根据,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本体论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歆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年09卷4期 18-18页
【摘要】 历史对待新生儿是十分野蛮的,对待有缺陷的新生儿更是如此.医学的进步使无数过去必死的有缺陷新生儿存活下来,但由此产生的伦理问题却非常复杂.笔者将从新生儿的本体论地位及道德地位入手,进而分析有缺陷新生儿的道德地位,解决我们该如何处置有缺陷新生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学军 张树芹 《大舞台》 2011年9期 174-176页
【摘要】 《沙鸥》是中国体育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该片自觉地践行了导演前此二年发表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中的多项主张和吁求,在影片结构、造型手段、表现领域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这是中国电影从封闭走向现代、从工具论走向本体论的先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金亮 郭秀艳 《心理科学》 2003年26卷1期 20-23页
【摘要】 本文从方法学的视角分析了心理学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文中讨论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在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面存在的差异,探讨了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的逻辑依据与历史依据.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它们的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文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