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
- 9
- 1
- 1
- 42
- 13
- 10
- 3
- 2
- 28
- 19
- 12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汪军 裴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29卷5期 724-726页
【摘要】 淀粉样变病(amyloidosis)指特殊反应的淀粉样蛋白沉积于组织或器官,并导致所沉积的组织及器官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的疾患[1].仅累及皮肤者称为皮肤淀粉样变病(cutaneous amyloidosi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原发...
【关键词】 中医综合疗法;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临床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秋婷 曹育春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21期 183-187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是一种以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于真皮乳头层为特征,不累及全身的慢性、难治性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色素性丘疹或波纹状斑疹,组织学上以真皮乳头层淀粉样蛋白沉积为特征.PCA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PCA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欣植 吴杰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37卷1期 40-42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61岁.全身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及减退斑10年余.其父、兄与其有相同的皮疹特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部分上皮脚融合,棘层轻度增生,真皮浅层小血管可见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真皮乳头层可见嗜伊红团块状物质,其间可见裂隙.真皮乳头层团...
【关键词】 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芳芳 吕萍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3卷10期 1636-1640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OSMR基因突变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CA)的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收集48例PCA患者临床资料和外周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OSMR基因进行扩增,检测该基因突变位点.PCA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3,年龄7~ 79(28.2...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OSMR基因;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娟 张明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36卷7期 400-402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点阵CO2激光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躯干及四肢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60~80 mJ/脉冲,每4周1次,共治疗3次.根据皮损大小、色素沉着及瘙痒对皮损进行评分.结果:共收集2017年12月至2...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点阵CO2激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李邻峰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年31卷1期 31-33,后插4-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总结和比较苔藓样型(LA)和斑状型(MA)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3~2008年在北京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PCA的82例患者HE染色的病理切片,比较了LA和MA的特异性病理表现.结果 8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士发 邢雪莎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34卷2期 70-73页ISTIC
【摘要】 目的:明确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的致病基因抑瘤素M受体(OSMR)突变情况.方法:提取一PCA家系3例患者及22名正常成员的外周血DNA,应用PCR扩增OSMR基因外显子,并对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该家系3例患者OSMR基因的第15外显...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抑瘤素M受体;基因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爱玲 曹育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15卷5期 322-324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指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指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真皮内,而无不累及其他内脏的一类慢性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其特征为皮肤损害和真皮内淀粉样蛋白沉积.近年来,关于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迄今为止,尚无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海芳 《四川中医》 2016年34卷4期 30-32页ISTIC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属中医“松皮癣”、“顽癣”等范畴,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既往正常的皮肤内,而其他器官均无受累者.文章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法则.认为脏腑功能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肺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是本病的根本致病原因,而痰湿瘀血是本病的重...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中医药;病因病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7期 417-418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射频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患者左侧胫前或(前臂)采用射频治疗(1次)及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日2次,3周后改为日1次,共6周,右侧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随访6个月,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
【关键词】 射频电波刀;复方氟米松;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艳秋 于洪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年13卷3期 163-1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阿维A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阿维A 10mg,3次/d,连续服用4周,然后改为10mg,2次/d,服用2周.治疗组30例,...
【关键词】 润燥止痒胶囊;阿维A;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婷 赵天恩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30卷2期 107-109页ISTIC
【摘要】 报道1例伴抗基底膜自身抗体阳性的皮肤异色症样淀粉样变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22岁.面颈部、躯干、四肢出现瘙痒性红斑、水疱及弥漫性网状色素沉着性斑片8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乳头均一化物质沉积,结...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皮肤异色;免疫球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8年29卷3期 425-426页CA
【摘要】 目的 观察NB-UVB(窄谱中波紫外线)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8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对照组采用局部外用卤米松治疗;观...
【关键词】 NB-UVB;卤米松;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锋 王培光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24卷12期 981-983页ISTIC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真皮乳头层大量的淀粉样蛋白沉积.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最新的遗传学研究将其致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q23和染色体5p13.1-q11.2两个区域.临床上主要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西京 《医药论坛杂志》 2006年27卷7期 8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较好方法.方法将100例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棉签蘸"利氟涂剂"涂擦皮损部位,一日2次,治疗4周;对照组40例,用去炎松尿素软膏涂患处,一日2次,治疗4周.结果"利氟涂剂"外用治疗原发性...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利氟涂剂;疗效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金国 卢宪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21卷5期 369-370页ISTIC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皮肤病.本文收集近2年来我院门诊和住院有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120例,回顾病史,复习病理切片,对该病分型、一般情况、受累部位、自觉症状、影响因素、病理表现等进行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劳吉锋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34期 183页
【摘要】 目的:探讨角蛋白5(C K5)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中表达的病理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 0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具有同样典型界面改变的15例扁平苔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岚 《临床研究》 2015年23卷6期 6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和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28).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窄谱中波紫外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丽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3卷5期 125-12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新体卡松治疗两种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新体卡松胶囊口服,成人30 mg/d,儿童0.75 mg/(kg·d),至少连续服用1个月,若皮损消退>90%,则减量至成人20 mg/d,儿童0.5 mg/(kg·d),维持此剂量3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艺华 贺爱娟 《医学美学美容》 2024年33卷7期 139-141页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属于代谢障碍性皮肤病,以淀粉样蛋白沉积在正常皮肤内为特征,皮疹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表现为局限性发病或全身泛发[1].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五味消毒饮;复方氟米松软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小薇 王慧茹 等 《医药前沿》 2023年13卷3期 82-84页
【摘要】 目的:观察果酸联合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用...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果酸;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毅鑫 刘洁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50卷7期 478-4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描述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常见皮肤镜特征,探讨皮肤镜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行皮肤镜检查的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17例,分析45处皮损的皮肤镜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万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年31卷9期 1054-10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卤米松软膏局部外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就诊于门诊的129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8例给予润燥止痒胶囊口服及卤米松软膏局部外用;对照组61例,...
【关键词】 润燥止痒胶囊;卤米松软膏;皮肤淀粉样变病,原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阳 唐帮伦 《健康必读》 2021年32期 253,262页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的皮损形成是由于风、湿、热、痰、瘀血蕴结于肌表,病理产物堆积.梅花针叩刺可以开腠理、使诸邪从肌表而散,改善局部微循环,气血调和,皮损消退,痒止.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梅花针;消退皮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雅文 韩维田 等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10年33卷1期 55-58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是一种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正常皮肤组织中而不累及其他器官的慢性皮肤病.目前对该病研究较多的是其病因和淀粉样蛋白的不同来源,本文对近年来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发病因素;淀粉样蛋白来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黎少静 导师:黎兆军 广东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
1.总结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2.观察PCA皮损中水通道蛋白(AQP)表达,分析其与病程的相关性。
方法:
1.病例收集:收集30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皮损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余艺昕 导师:杨斌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既往正常的皮肤内而不累及其他器官的一种慢性瘙痒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真皮浅层淀粉样蛋白沉积。目前多认为淀粉样物质主要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 巨噬细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美妍 龙博泉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41卷2期 120-122页ISTIC
【摘要】 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治疗难度大且复发率高,尚无标准化治疗方案.本文报道一例度普利尤单抗成功治疗原发性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患者项背部、四肢丘疹伴瘙痒2年,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给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治疗当日患者瘙痒即减轻,1...
【关键词】 度普利尤单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苔藓样淀粉样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周媛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3期 548-552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真皮内的一类代谢性疾病,归属于中医学"顽癣""松皮癣"范畴.席建元教授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从"风、痰、瘀、虚"4种不同病机出发探讨疾病本质,将其主要分为风痰阻络、痰瘀互结、血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瑞清 周桂芝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41卷1期 51-54页ISTIC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疾病,目前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传统疗法如抗组胺药、沙利度胺和局部糖皮质激素等疗效欠佳.有研究认为纠正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是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关键,托法替布是一种口服泛JAK抑制剂,可显著降低特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晓颖 刘冬虎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5年24卷2期 154-156页ISTICCA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是一种病程较长,且以瘙痒为特点,临床治疗相对困难的局限性皮肤病.本文报告1例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治疗PCA.患者男性,64岁,全身斑丘疹伴瘙痒10余年,诊断为PCA,在使用Dupilumab治疗后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玉玲 导师:杨斌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性病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背景和目的: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 PCA)是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皮肤而无系统受累的慢性皮肤病,该病好发于东南亚和南美洲人群,其中10%的PCA患者有家族史,在我国主要累及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芳芳 导师:杨斌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背景及目的: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淀粉样物质沉积于皮肤组织中而无其它组织器官受累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在东南亚、中国、中东和南美洲常见。其组织病理表现为大量...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 OSMR基因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娟华 导师:刘栋华 广西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性病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临床表现、治疗疗效与皮损组织病理学表现的联系,并且检测PCA皮损组织淀粉样物质中CK5的表达及组织细胞表面CD16、CD206的表达情况,对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顿艳波 2015年全国名老中医辩证思维路径研讨会暨临床经验高峰论坛 2015年
【摘要】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属中医"松皮癣"、"顽癣"等范畴,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既往正常的皮肤内,而其他器官均无受累者.文章论述了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法则.认为脏腑功能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肺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是本病的根本致病原因;而痰湿瘀血是本病的重...
【关键词】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 ; 病理机制 ; 中医治疗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云 导师:曹先伟 南昌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背景: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Familial Primary Localized Cutaneous Amyloidosis,FPCA)和先天性厚甲症(pachyonychia congenita,PC)均为临床上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关键词】 家族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 OSMR基因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安倩 导师:高兴华 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背景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其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淀粉样物质在真皮乳头层沉积。大多数PCA病例散发,少数病例可有家族聚集现象,称为家族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丽君 导师:邓云华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性病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PCA)致病基因与1q23、5p13.1-q11.2以及10号染色体着丝粒近端10p11.21-q11.21的连锁关系。 方法:采用荧光微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金国 导师:卢宪梅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背景: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指淀粉样蛋白沉积于正常的皮肤组织而不累及其他器官的一种慢性皮肤病。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斑状皮肤淀粉样变和双相皮肤淀粉样变是较常见的类型。 目前认为苔藓样皮肤淀粉样变和斑状皮肤淀粉样变的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