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5
- 1
- 1
- 22
- 6
- 2
- 1
- 1
- 16
- 13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玉海 鲍印广 等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9年42卷1期 11-1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综合利用细胞学、种子贮藏蛋白电泳、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抗性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SDAU18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范围为52-56.在绝大多数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56的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振东 周荣华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年4卷2期 137-1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离体叶段接种方法鉴定了11个四倍体小麦-山羊草双二倍体、波斯小麦PS5、硬粒小麦DR147、5份山羊草、杂交高代材料Am9/莱州953*2F5和(DR147/Ae14)//莱州953*2F4对20个具有不同毒力白粉菌株的抗谱.通过与含有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劲枫 庄飞云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年19卷5期 357-3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胚胎拯救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14)与同属野生种C.hystrix Chakr.(2n=24)间可重复的种间杂交.杂交F1植株形态一致.其中多分枝、密棕茸毛(尤其是在花瓣和雌蕊上)、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杰 周荣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1年21卷6期 1103-11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不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2n=42 AABBDD)背景的4个小簇麦双二倍体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自交7代选育,小簇麦双二倍体的遗传逐渐趋于稳定.其中V852cd和V853cd的遗传稳定性相对较好,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东风 王秀芹 等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2011年12卷9期 1298-1302页
【摘要】 [目的]研究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特点。[方法]利用压片法对普通小麦烟农15、SDAU18及其杂种F1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两亲本(烟农15和SDAU18)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东风 王秀芹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26期 15896-15899,15921页
【摘要】 [目的]研究偏凸-拄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特点.[方法]利用压片法对普通小麦烟农15、SDAU18及其杂种F1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两亲本(烟农15和SDAU18)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海 郑美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0年26卷17期 37-40页
【摘要】 为探讨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SDAU18减数第一分裂中期(PMC MI)染色体丢失特点,利用改良卡宝品红压片法,对SDAU18及其双亲的PMC MI染色体构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SDAU18的同一枚花药中,部分PMCs MI出现了不同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海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9期 1-4页
【摘要】 利用压片法对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及其双二倍体SDAU18的细胞学特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两亲本偏凸山羊草和柱穗山羊草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正常,二者结实率较高,分别为90.5%和93.2%.双二倍体SDAU18的小孢子发生过程基本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训财 陈华锋 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15卷8期 43-46页
【摘要】 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中国春一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不同盐浓度下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叶片中SOD、CAT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及MDA的含量变化.在盐胁迫下中国春-百萨偃麦草双二倍体SOD活性随着盐浓度升高出现三个升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永春 李锁平 《河南农业科学》 2005年7期 17-19页
【摘要】 通过改良浸根法获得了节节麦(Triticum tauschii)和黑麦(Secale cereale)的双二倍体(C1).通过对双二倍体及其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和形态学分析,发现双二倍体的染色体配对较为混乱(平均二价体为9.04),并在所获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永春 裴冬丽 等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35卷1期 58-61页
【摘要】 将节节麦与黑麦杂交,利用F1胚愈伤组织培养再生杂种植株,对胚再生杂种F1进行秋水仙素加倍获得了节节麦和黑麦的双二倍体(DDRR). 杂种F1(DR)的减数分裂中期Ⅰ(PMCMI)染色体构型平均为2n=10.16Ⅰ+1.86Ⅱ+0.12Ⅲ+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邦全 汪伟 等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24卷3期 267-271页
【摘要】 以Ogura CMS紫菜苔(AA,2n=20)为母本,以不同萝卜品种(RR,2n=18)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大量的属间杂种.从杂种F1中发现了2株染色体自然加倍的双二倍体.在形态上双二倍体与未加倍的杂种F1相似,都表现父本萝卜的白花性状,...
【关键词】 Ogura CMS紫菜苔;萝卜;双二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让 董玉琛 《西北植物学报》 1999年19卷2期 196-1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四倍体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利用幼胚拯救技术获得了PS5-Y287双二倍体(AABBDD).该双二倍体PMC MⅠ染色体构型基本稳定,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免疫,对条锈、叶锈和秆锈病表现良好的田间抗性.并且该种质籽粒外观品质好,是一份有利用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劲枫 钱春桃 等 《植物学通报》 2004年21卷1期 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和栽培黄瓜之间的种间杂交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甜瓜属植物种质资源和系统学的研究情况,然后从甜瓜属植物种间杂交的概况、种间杂交的障碍及其解决途径等三个方面,回顾和讨论了甜瓜属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娜 杜培 等 《作物学报》 2017年43卷1期 133-140页
【摘要】 花生野生种是改良花生栽培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为了利用野生花生的抗性基因,本研究利用花生栽培品种豫花9331与二倍体野生种A. oteroi人工杂交,借助胚拯救和染色体秋水仙素加倍,创制一个双二倍体杂种AmE-4,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倩 丁苗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11期 1816-1826,中插3-中插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揭示双三倍体银鲫超数微小染色体基因组特征,利用银鲫超数微小染色体富集的卫星序列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鉴定了银鲫基因组数据库中超数微小染色体序列,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基因组解析.研究发现在银鲫基因组数据库中存在15个scaffold为潜在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燕 何方 等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年41卷2期 139-14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簇毛麦(Dasypyrum villosum,VV,2n=14)属禾本科小麦族小麦亚族簇毛麦属,分蘖力比较强,多花,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耐旱,抗寒性好,高抗锈病、全蚀病和白粉病[1].硬簇麦(AABBVV,2n=42)是利用硬粒小麦和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金华 韩永亮 等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7年40卷5期 309-31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研究以四倍体高粱与约翰逊草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和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了高粱与约翰逊草间的亲缘关系,SSR分析结果表明,高粱与约翰逊草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SSR差异位点和相似位点在连锁群上的分布具不平衡性;按照差异引物出现频率高低,将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坚义 BECKER Heiko C 等 《遗传学报》 2005年32卷9期 969-97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的高油分自交系"高油"和欧洲高含油量品种"Sollux"的F1产生的282个株系组成的双二倍体(DH)群体为材料,在125个SSR标记座位构建的连锁图谱基础上,根据在中国和欧洲四个不同环境下的表型鉴定结果,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基础上的Q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振东 孔秀英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7期 867-87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在起源于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accession DR147)和尾状山羊草(Aegilops caudata L.acc.Ae14)合成的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品种"莱州953"杂交组合衍生的BC3F2群体中鉴定了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守斌 唐朝晖 等 《遗传学报》 2003年30卷4期 350-35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簇毛麦、中国春-簇毛麦二体附加系和代换系为材料进行RAPD分析,筛选出一个簇毛麦基因组特异性RAPD片段OPF02757,该片段分布于簇毛麦所有染色体上.在对OPF02757进行克隆、测序的基础上,设计一对PCR引物,建立...
【关键词】 簇毛麦;PCR;基因组特异性RAPD片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守斌 唐朝晖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5期 453-45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中国春-簇毛麦二体附加系以及不同来源的簇毛麦为材料,用1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引物OPF02能在不同来源的簇毛麦及所有中国春-簇毛麦二体附加系中扩增出一条长约750bp的片段OPF02750.普通小麦和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玲 牛吉山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12期 1438-144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根据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性引物,以被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诱导后的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和"扬麦5号"cDNA为模板进行反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
【关键词】 克隆;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cyclophilin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坤波 王春英 等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1期 69-7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A染色体组(Agenome)棉种亚洲棉基因组DNA(gDNA)为探针,对海岛棉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发现52条染色体中有杂交信号与否的刚好各一半,从而直观地证实了海岛棉异源双二倍体起源的理论,但是,染色体的长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保葛 柏惠侠 等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1期 64-6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宽叶、无4粒荚大豆品种鲁豆4号(代号LD4)经烷化剂EMS诱变处理选育出窄叶和4粒荚同时发生突变的稳定突变系E182。突变系与亲本杂交遗传分析表明,“宽叶与窄叶”和“无4粒荚与有4粒荚”2对性状均符合孟德尔单因子的31分离比率,说明窄叶和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乐 张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5期 902-9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SDS-PAGE和A-PAGE方法对获得的遗传稳定性逐年提高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分子量谷蛋白区域,双二倍体共检测到3条带,其中第1和第3条带与亲本节节麦的5t和10t亚基大小一致,中间的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亚萍 别同德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年12卷3期 437-4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60Coγ射线以不同剂量照射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即将成熟的花粉,将其授于母本中国春,创造出一批包含小麦-簇毛麦易住染色体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用中国春进行连续回交或自交,可有效保留簇毛麦染色体片段,实现外源基因的转移.研究结果表明,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令娜 李巧 等 《遗传》 2008年30卷10期 1356-13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机选取定位于小麦和大麦7个部分同源群上的135对EST、27对STS和253对SSR引物对24个可能的普通小麦-纤毛鹅观草二体异附加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55对经引物在亲本普通小麦中国春,Inayama Komugi、纤毛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雪 杨足君 等 《遗传》 2008年30卷8期 1056-10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非洲黑麦、小麦-非洲黑麦双二倍体、安岳排灯麦等为材料筛选100条ISSR引物.其中,引物UBC815可在非洲黑麦中扩增出1条长561 bp的特异性片段(命名为pSaUBC815561),而小麦对照均未扩出该片段.引物UBC815同样能在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荣华 董玉琛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年8卷3期 3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GB4是以莱州953为母本,Am3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用莱州953为轮回亲本进行回交,在BC2F4中选出的一个优良品系.Am3是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树军等利用波斯小麦(T. carthlicum Nevski)PS5为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国跃 李立会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12期 2439-24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96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醇溶蛋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6份人工合成小麦中,共分离出65条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其中ω区22条,β和γ区各17条,α区9条,但各醇溶蛋白在电泳图谱中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成 杨足君 等 《遗传》 2006年28卷12期 1573-15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位于普通小麦1A-7A、1B-7B、1D-7D染色体上的102对微卫星引物对多年生簇毛麦、二倍体簇毛麦、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后代和普通小麦中国春、R25、R111、MY11进行了PCR扩增, 发现引物对Xgwm301可以在含簇毛麦染色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军洋 陈劲枫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年23卷2期 107-1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染色体压片技术对双二倍体种Cucumis hytivus染色体组间交换重组及其对雄配子育性的影响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找到了该物种染色体组间交换重组的细胞学证据:包括前期的"8"字形、"十"字形结构和中期Ⅰ环状、链状多价体.研究还发现各种可...
【关键词】 Cucumis hytivus;染色体组;交换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军洋 陈劲枫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1期 22-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染色体制片技术对Cucumis属双二倍体种(Cucumis hytivus Chen et Kirkbride)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约31%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Ⅰ具有正常的19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向东 陈劲枫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年40卷5期 549-5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3种不同倍性的甜瓜属种间杂交资源(双二倍体Cucumis hytivus、异源三倍体黄瓜和种间杂种F1)无菌苗的顶芽或腋芽为试材,比较它们再生能力的差异,寻求各自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从而建立其离体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倍性越高,增殖能力越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劲枫 罗向东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年39卷2期 109-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甜瓜属双二倍体种(Cucumis hytivus Chen and Kirkbride, 2n=4x=38)与栽培黄瓜"北京截头"(C. sativus cv. Beijingjietou, 2n=2x=14)杂交的种子进行胚拯救.假定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津霞 乔永利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6期 933-9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29份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野生二粒小麦与节节麦杂交的双二倍体为材料,选取A、B染色体组特异的SSR引物,通过微卫星多态性检测方法探讨上述两物种之间A、B染色体组的遗传进化关系.经NTSYS 系统软件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林生 《生物学通报》 2009年44卷11期 1-4,封3页ISTICCA
【摘要】 簇毛麦作为小麦的重要基因资源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介绍了簇毛麦的种类及优良性状,探讨了簇毛麦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及与小麦及其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分析了小麦一簇毛麦双二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的选育,阐述了簇毛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孟平 李光蓉 等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年21卷3期 263-271页
【摘要】 黑麦属(Secale)物种是改良小麦条锈病抗性的优良供体,为发掘和利用黑麦属野生种非洲黑麦(S.africanum)所携带的优异抗小麦条锈病基因,本研究在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非洲黑麦双二倍体(基因组为AABBRaRa)...
【关键词】 原位杂交;分子标记;6Ra(6D)代换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宗祥 符书兰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08年25卷5期 728-732页
【摘要】 为了获得黑麦特异分子标记以及更加方便地检测导入小麦的黑麦染色质,选用定位于普通小麦7个同源群染色体上的88对SSR引物对11种二倍体黑麦和普通小麦中国春、绵阳11进行PCR扩增,有11对引物能稳定地扩增出较强的、在供试材料间表现出多态性的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