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5
- 2
- 27
- 1
- 9
- 8
- 6
- 6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家玮 鲁兆麟 《世界中医药》 2014年4期 432-434,438页ISTICPKUCA
【摘要】 《古今医案按》是清代著名医家俞震的代表著作。书中选取历代名医医案60余家,案例约1060余则。案后附有经俞氏精心点评的按语530余条,很多不乏独到见解。本书既是研究历代名医临床经验的必读之作,又是了解俞氏学术思想的宝贵资料,为了更好地学习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靖 《中医药通报》 2013年12卷4期 34-35页ISTIC
【摘要】 《古今医案按》由清代医家俞震撰,是中医医案名著,流传广泛,深受推崇.俞氏于每则病案后加注按语,其按语论析切当,辨真伪,别是非,析异同,详疑似,剖析入微,评论精辟.对待各医家学术思想,求同存异,褒贬分明,择善而从之,结合己见,阐明疾病治疗法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铮宇 崔红 等 《河南中医》 2006年26卷5期 22页ISTIC
【摘要】 <篇首> 除汤剂煎服之外,中医的治疗有丸、散、膏、丹内服及洗、熨、贴、敷外用,中医传统给药途径以口服和皮肤给药为主,近、现代又有借鉴现代科技成果而出现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非药物治疗除针刺、艾灸之外,还有推拿、正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一帆 张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25卷13期 42-43页
【摘要】 笔者收集了历年来对《古今医案按》的研究文献,对作者生平、著作概况、学术特色、按语特色、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以促进中医医案的进一步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一帆 张明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11期 481-481,482页
【摘要】 本文搜集整理了《古今医案按》中与女性相关的情志疾病医案,归纳并总结了妇科疾病与心理的关系,七情、人格、负性情绪事件与情志疾病的关系,为中医的临床诊治和科研提供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一帆 张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37卷8期 21-23页
【摘要】 本文搜集整理了《古今医案按》有关情志疾病的文献资料,系统归纳并总结了其病因病机方面的内容,为中医的临床诊治和科研提供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闪闪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期 23-24页
【摘要】 中药剂型就是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式。由于治疗经验的积累和临床证治的需要,长期以来,中医方剂已发展有汤、酒、茶、露、丸、散、膏、丹、片、锭、胶、曲,以及条剂、线剂等多种内服、外服剂型。治内者,自内达外,汤醴丸散丹之类,见于服饮者是也;治外者,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振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10卷3期 7-9页
【摘要】 俞震为清代有较高造诣的医家,其<古今医案按>为中医医案名著,影响较大,流传较广.通过对俞震的生平、著述、学术的考辨分析,认为俞震对临证秉持求实的科学精神,反对荒诞与玄虚;在临床诊断中尤其强调脉诊的意义;既崇尚经典,又强调临证变通,善于将经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炳林 《江西中医药》 2008年39卷4期 67-68页CA
【摘要】 <篇首> 面对众多的各家医案,余初涉医门,经验欠缺,从何入手?一片茫然,是多么需要名家的指点啊.此时拜读到<古今医案按>、<增评柳选四家医案>、<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选评家的著作,仿佛名师在堂,就医林中之俊彦,医案中之精华,娓娓道来,细加指...
【关键词】 医案;《古今医案按》;《增评柳选四家医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翠翠 杨东方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7期 1573-1576页ISTICCA
【摘要】 王孟英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为后世留下了《温热经纬》《王氏医案》《归砚录》《女科辑要按》《古今医案按选》等大量的医学文献.清末民初各医家对其评价甚高.王孟英一生游移不定,忙于医救患者,许多著作是在杨照藜、汪曰桢、陈坤、张柳吟、赵梦龄等人的协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哲华 陈志强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1期 91-9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俞震《古今医案按》按语中的脉学特点及思想,从而丰富中医脉诊的理论体系,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借鉴.[方法]以《古今医案按》中530余条按语及部分医案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医经典著作中相关论述,对俞氏按语中的脉学特色进行分析.[结果]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一帆 《心理医生》 2015年21卷20期 231-232页
【摘要】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心理因素可成为多种疾病的诱因,从而造成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清代医家俞震所著的《古今医案按》一书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其中关于中医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梧桐 李德杏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36卷11期 142-144页
【摘要】 中医学蕴含有丰富的心身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医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为四个方面.本文围绕中医学关于人的心理活动,分别从心、性、情、志四个方面探析其对心身疾病的影响,并结合《古今医案按》中的典型病案,探索中医心身医学与治未病的关系.中医心身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灵芝 2015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创新发展论坛 2015年
【摘要】 咳嗽是常见病证,但却涉及外感内伤、五脏六腑,十分驳杂,常有慢性迁延不愈者.《古今医案按》是清代名医余震纂辑的医案,其咳嗽篇所载验案14则内容丰富,按语精彩.通过研读和解析《古今医案按》,发现其所选医案包括张从正、朱丹溪、汪石山、薛立斋、韩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焦振廉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本文简述了清代医家俞震的生平,介绍了俞震的著述以及俞震的医学。最后总结说明俞震因早年病弱,“以儒言医”,从学于同邑名医金钧,医术与同郡沈又彭齐名,两人且相友善。俞震之于医学造诣极深。对于临证,他秉持求实的科学精神。对于诊断,他强调脉诊,常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琳叶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古今医案按》系清代医家俞震所纂医案类书,十二卷.医案类书的编纂始于明代江璜《名医类案》,清代复有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两书篇幅皆在《古今医案按》之上.《古今医案按》虽承续了江、魏的编辑体例,但于原案后加以按语,是其创举.本文兹略述其要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谢晓丽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清代俞震的《古今医案按》为清代著名医案类书,其按语为俞震所加,或阐述病机,或指点方药,内容丰富,足可参考。本文就其按语的观点进行了略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渊 王轩 等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23期 4274-4276页
【摘要】 此文选取了200个针灸医案,涉及针灸治疗内外妇儿疾病,节选于两晋至明清的21本古籍,如《扁鹊心书》《针灸大成》《古今医案按》《卫生宝鉴》等.这些针灸医案乃华佗、杨继洲、窦材等名家治疗疾病过程中的辨证、立法、处方的记录,也是他们对疾病的认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国玉 《辽宁中医杂志》 2004年31卷12期 1052-1052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古今医案按·卷六>载一案颇耐人寻味:"丹溪治一妇人,患心中如火一烧,便入小肠,急去小便,大便随时亦出,如此三年求治.脉滑数,此相火送入小肠经,以四物加炒连、柏、小茴香、木通,四贴而安".本案症状奇特,病机为心火引动之相火协湿热下迫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颖 吴承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25卷4期 14-18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经典文献中的医案意指医者在诊察患者过程中经由临床辨证思维与诊疗时作追踪的具体记录.历代文献中均有代表性的医案著作,不同时期的医案著作有其不同编纂方式与书写体例,在中国医学史上也各有其代表性意义.本文挖掘探源中医医案的因子传承与源流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鸿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5期 595-596页ISTICCSCDCA
【摘要】 近年来中医学术发展契机良好.只有深入学习经典著作,才能打下良好学术根基,才能取得较高学术成就.故综合前贤见解,仿儒家十三经之例,拟将《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脉经》《中藏经》《甲乙经》《温病条辩》《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宏丽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1期 74页
【摘要】 在《古今医案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先生名仪,尝与丹溪俱从白云许先生学.其记病云,岁癸酉秋八月,予病滞下,痛作绝不食饮,既而困惫不能起,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故事是说,古时有一个读书人叫叶仪,他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7卷1期 79-8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清代医家俞震《古今医案按》的针灸治疗特色.[方法]对所选的医案作了深刻的探析.[结果]涉及针灸的内容提出了针、灸、药三者不可缺一,虚损病提倡使用灸法,急重病症提倡针药合用以提高疗效.[结论]其针灸学术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扩大针灸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宏丽 《养生月刊》 2018年39卷3期 258-259页
【摘要】 在《古今医案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先生名仪,尝与丹溪俱从白云许先生学.其记病云,岁癸酉秋八月,予病滞下,痛作绝不食饮,既而困惫不能起,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什么意思呢,是说有一个读书人叫叶仪,他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利 刘萍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09卷11期 1375-1376页ISTIC
【摘要】 《古今医案按》云:“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说明舌诊是最为可凭的辨证依据.本文重点综述舌下脉络相关的研究进展.1 舌下络脉的定义及形成舌下络脉是位于舌系带两侧纵行的大络脉.《内经》是最早记载“舌下两脉”的古籍,定名“廉泉”穴,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琳叶 《陕西中医》 2010年31卷10期 1419,143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古今医案按>系清代医家俞震所纂医案类书,十二卷.医案类书的编纂始于明代江瓘<名医类案>,清代复有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两书篇幅皆在<古今医案按>之上.<古今医案按>虽承续了江、魏的编辑体例,但于原案后加以按语,是其创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英涛 马小兵 《现代中医药》 2017年37卷4期 80-82页CA
【摘要】 清代著名医家俞震纂辑《古今医案按》中载录治疗七情之病的验案共计20则,均为情志异常致病,案例中包含了利用调理情志治疗疾病的方法,其论述全面,按语精当.其中七则精选验案,是关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病的情志疗法案例,体现了七情相胜原理、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国玉 于大猛 《河南中医》 2002年22卷2期 75页ISTIC
【摘要】 <篇首>《古今医案按·卷六》载一案颇耐人寻味:“丹溪治一妇人,患心中如火一烧,便入小肠,急去小便,大便随时亦出,如此三年求治。脉滑数,此相火送入小肠经,以四物加炒连、柏、小茴香、木通,四帖而安。”本案症状奇特,病机为心火引动之相火协湿热下迫二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大猛 丁国玉 《山东中医杂志》 2001年20卷5期 37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古今医案按@卷六>载一案颇耐人寻味.该医案载:"丹溪治一妇人,患心中如火一烧,便入小肠,急去小便,大便随时亦出,如此三年求治.脉滑教,此相火送入小肠经,以四物加炒连、柏、小茴香、木通,四帖而安.”本案症状奇特,病机为心火引动之相火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紫轩 尹玲珑 等 《光明中医》 2014年29卷3期 636-638页
【摘要】 现代中医学理论认为,黄疸是指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肝脏、胆道、胰腺以及血液系统的某些疾病的病程中.清代是黄疸病医案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完善、治疗准确,不仅只是在各家著作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兵占 《江西中医药》 2003年34卷8期 9-10页CA
【摘要】 <篇首> 清人俞震所编的<古今医案按>卷一载朱丹溪治同学叶仪患痢疾一案.其文云:"叶先生名仪,尝与丹溪俱从白云许先生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锐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4期 1445-1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汤液经法图"是商代伊尹《汤液经法》的配图,因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述而保留下来,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解开中医组方配伍之秘的钥匙."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严谨的以五脏虚实辨证理论和五味补泻治疗理论为基础的辨证论治方法学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一帆 导师:张明 云南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17年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医案整理、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俞震所著《古今医案按》中的心身疾病医案进行研读和挖掘,并以中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相关理论为指导,较为系统地探讨和总结了《古今医案按》中心身疾病医案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经验.《古今医案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时觉 薛轶燕 《中华医史杂志》 2005年35卷2期 79-82页MEDLINE
【摘要】 戴原礼整理的<丹溪医案>,失窃于王宾,王授盛启东、韩叔暘等,后不知所终.近发现<丹溪医按>常熟杨鹤峰藏清同治抄本1卷,有明洪武丁巳王行序、成化甲辰张习跋、同治丙寅杨鹤峰识语,载案345则,转载于<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蕾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儒医文化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儒家思想和中医药文化论坛 2018年
【摘要】 王孟英一生,曾与多位儒医时相过从,交情笃厚.其中,定州杨素园先后为王孟英《古今医案按选》评点,并合《回春录》、《仁术志》为一编,易名为《王氏医案正续编》,详加评校,并评《温热经纬》书序,二人相互欣赏,引为知己.本文将王孟英著作中涉及到的杨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鲍燕 导师:刘更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08年
【摘要】 《吴门治验录》四卷,清代医家顾金寿(晓澜)著,是一部堪与《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相媲美的以灵巧见长的问答式医案著作。本文采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对该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考证了作者的生平与著述;通过对该书版本状况的全面考察,发现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