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1
- 21
- 3
- 276
- 20
- 13
- 4
- 3
- 62
- 40
- 39
- 37
- 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旻霞 陈世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5期 998-10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物种在不同群落中光合生理特征的变化,以亚高寒草甸围封恢复地为研究对象,对样地内3个不同组成群落进行样方调查,测定了物种高度及各群落垂直方向上光照强度以及群落中3个共有种披碱草(Elymusdahuricus)、刺儿菜(Cirsium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彦涛 周道玮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期 79-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及其相互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以松嫩草地66种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测量叶片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检验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不同功能群(多年生根茎禾草,多年生丛生禾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森 姚霞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0年34卷6期 704-7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水稻(Oryza sativa)新鲜叶片和干叶粉末两种状态的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主成分回归(PCR)和逐步多元回归(SMLR),建立并评价了水稻叶片氮含量(NC)近红外光谱模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松 申双和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4期 1893-18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棉花生长旺季,将冠层按高度分多层测定了田间叶片含氮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响应(光响应曲线,Pn-PPFD response curve)及相应的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各层叶片氮含量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各层平均值大小依次为...
【关键词】 叶片氮含量的空间分布;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模型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艳 吴华兵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0期 2263-22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棉花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多光谱反射率及其衍生的比值、归一化及差值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确立了棉花叶片氮含量的敏感波段及预测方程.结果表明:由红谷区域(610、660、680和710 nm 4个波段)和近红外区域(760、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华兵 朱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31卷5期 903-9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建立棉花(Gossypium hirsutum)氮素状况的光谱监测技术对于棉花营养诊断和长势估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及演变的多种高光谱参数,分析了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棉花品种叶片氮含量与冠层反射光谱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棉花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艳 李映雪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0期 3463-34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物氮素含量是评价作物长势、估测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叶片氮素含量的无损快速监测对于指导作物氮素营养的精确管理及生产力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以5个小麦品种和3个水稻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3a田间试验为基础,综合研究了稻麦叶片氮含量与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萌 于凌飞 等 《生态学杂志》 2018年37卷4期 1051-10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CO2浓度升高水平下水稻光合作用对光强变化的响应,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式气室(OTC),设置对照(CK,背景大气),CK +40μmol·mo1-1(T1)和CK+200 μmol·mol-1(T2)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剑 胡亮亮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期 299-3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稻田为鱼类等水产生物提供生境,稻田养鱼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通过控制病虫害的暴发以及充分利用养分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但田鱼对稻田资源的摄食(浮游植物、杂草、浮萍、田螺)及利用后转化成养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尚缺乏研究.本研究设计了2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燕 陈俊刚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854-48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氮沉降会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和进化,进而作用于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功能性状在不同氮添加模式下的响应差异,对更准确地评估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至关重要.基于内蒙古草原野外长期氮沉降模拟实验平台,研究氮添加频率对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霞 汤守鹏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35卷8期 844-8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NIR)和化学计量学方法估测小麦(Triticum aestivum)新鲜叶片和粉末状干叶中全氮含量的可行性,并建立小麦叶片氮含量估测模型,以期为小麦氮素营养的精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3个小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玮 李树云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7年29卷1期 109-11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西伯利亚、索尔邦、蒂伯3个东方百合品种(Lilium "Oriental Hybrids")鳞茎繁育过程中植株的气体交换、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等进行了测定,试图了解东方百合在滇中低纬高原地区的生理生态适应性.3个品种中,蒂伯的光合能力最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立红 曹宏杰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5期 967-9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五大连池新期火山熔岩台地13个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共有种香杨、万年蒿、岩败酱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氮磷比(N/P)等叶功能性状,研究不同生境下3种植物叶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宾振钧 张仁懿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4期 4699-47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甘南高寒草甸常见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氮磷硅添加下,垂穗披碱草叶片对元素添加的反应.研究发现:氮添加显著提高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磷添加提高了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高浓度的硅单独、硅与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朝斌 钟全林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19期 6507-65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植物比叶面积(SLA)与叶片碳(C)、氮(N)、磷(P)化学计量学关系,能够反映植物为获取最大光合生产所采取的内部调控机制,共同体现植物的适应策略。利用生长于同一土壤与气候环境中培育的刨花楠( Machilus pauhoi)1年生苗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刚 孙骞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4期 4057-40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氮素是影响花卉生长与外观品质的重要营养元素.定量研究氮素对温室切花百合外观品质的影响,可为切花百合氮素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以百合‘索邦’和‘西伯利亚’为材料,根据不同定植期、生长中后期不同速效氮素水平处理试验,以冠层累积吸收辐热积(PTI)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璐璐 樊江文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9期 2759-27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片性状是决定植物光合能力和羧化能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叶片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特征是解释植物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的重要手段.以分布于红池坝( 109°58′E,31°30′N)草地的5个常见物种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米晓洁 戴剑锋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9年33卷1期 108-1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定最研究氮素对日光温室独本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该研究以独本菊品种'神马'为试验材料,于2005年10月~2006年7月在北京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不同定植期和不同氮素水平的栽培试验,以生理辐热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宏伟 杨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8年32卷3期 611-6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文比较了羊草草原群落中包括建群种和优势种在内的6种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西伯利亚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大针茅(stipa grand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锦春 钟章成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9期 2964-29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重庆石灰岩地区固氮植物木豆与非固氮植物十大功劳叶片气体交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木豆的日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和光能利用效率(LUE)均大于十大功劳,但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没有差别.净光合速率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小刚 牟静 等 《草地学报》 2018年26卷6期 1416-1420页
【摘要】 以青藏高原东缘植物群落常见种波伐早熟禾(Poa poophagorum)为例,研究了不同水平的氮肥、硅肥添加对其多度、地上生物量和叶片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氮肥时,随着氮肥浓度的增加,其多度、地上生物量和叶片全氮含量均表现出上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钦洪 李会合 等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年38卷2期 315-321页
【摘要】 作物叶片氮含量的快速估算对于及时了解作物长势、病虫害监测以及产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经济作物生姜为研究对象,获取了2015年4月-9月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氮肥梯度下生姜叶片的高光谱和氮含量数据,对比分析了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冼杆标 黄钰辉 等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31卷5期 28-34页
【摘要】 为研究南亚热带人工林植物叶片氮(N)、磷(P)、硫(S)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近源类群、不同生长阶段间的差异,在佛山市云勇林场人工改造恢复形成的3~11 a生的针阔混交林和桉树林中,选择21个优势造林树种,测量了叶片N、P、S含量并计算了N: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兵 钮树芳 等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3-4页CA
【摘要】 目的:测定蒙古扁桃种仁和叶片中蛋白质含量,为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蒙古扁桃种仁和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结果:蒙古扁桃种仁和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21%和12.99%,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6%~1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春菊 张嵩午 等 《土壤通报》 2006年37卷3期 550-554页
【摘要】 通过多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单施磷肥、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等四种施肥条件下,灌浆结实期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叶片氮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开花期,在不施肥和氮磷配施条件下,冷型小麦冠层顶三叶的氮百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暖型小麦;在单施磷肥时,旗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晨 李耀琪 等 《生物多样性》 2021年29卷5期 575-5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因组大小在被子植物物种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变异,但目前对不同生活型被子植物功能性状与基因组大小的关系缺乏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基于被子植物245科2,226属11,215个物种的基因组大小数据,探讨了不同生活型物种种子重量、最大植株高度和叶片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艳大 叶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9期 3040-30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验证作物生长监测诊断仪(CGMD)监测双季稻氮素营养指标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构建基于CGMD的双季稻叶片氮含量(LNC)和氮积累量(LNA)的监测模型.选用8个不同早、晚稻品种,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利用CGMD采集冠层差值植被指数(D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丽丽 钱瑞玲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7期 2320-23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不同树种对滨海沙地干旱贫瘠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厚荚相思和尾巨桉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及养分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的叶面积、比叶面积显著高于针叶树种(木麻黄和湿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广帅 熊定鹏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1期 3419-34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回收衰老叶片的氮是植物重要的养分保持和环境适应机制,在寒旱贫瘠的生境更是如此.为了理解降水梯度上植物对高寒贫瘠环境的养分适应特征,研究了羌塘高寒草原优势物种紫花针茅叶片氮回收策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梯度带上紫花针茅叶片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晓林 王文银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2期 1238-12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平氮肥与硅肥混合添加后对其叶片全氮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期对高寒草甸牧场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氮、硅单独添加时,均可提高垂穗披碱草叶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常顺 汪诗平 《植物生态学报》 2015年39卷2期 206-2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高度适应能力及其在复杂生境下的自我调控能力.叶片性状如何响应和适应气候变化是植物适应性研究的重点内容.该文系统综述了叶片大小、比叶质量、叶片氮含量、碳同位素等指标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最新研究结果.不同叶片性状对气候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华 付秀琴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5年21卷2期 287-2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补偿性生长(Compensatory growth)是植物对外界干扰的积极响应,其补偿能力与外界光环境密切相关,而刈割后造成草地冠层下光环境变化会对刈后植物的补偿性生长产生影响.为深入了解补偿性生长机制,通过设置自然光(Natural l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霜 张黎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4年38卷6期 640-6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片最大羧化速率是表征植物光合能力的关键参数,受到光照、温度、水分、CO2浓度、叶片氮含量等多个要素的控制.准确地模拟植物叶片最大羧化速率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是预测未来植被生产力和碳循环过程的前提.目前大多数陆地碳循环过程模型以Farqhu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彦涛 周道玮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3期 222-2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松嫩草地常见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生活型和功能群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松嫩草地80种草本植物的叶片氮、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4.2±0.96) mg.g-1和(2.0±0.10)mg.g-1,面积浓度分别为(13.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雪 左小安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6期 2811-28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多资源添加数量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叶片形态特征与生物量的影响,对于揭示荒漠草原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和适应规律具重要意义.为分析不同的资源添加的数量是否会影响植物功能性状与地上生物量,通过设置资源添加数量的梯度(0(对照(Cont,自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傲 周国豪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2期 164-1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建成成本是反映植物生物量建成所需能量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植物的能量利用策略,较低的建成成本可能会增加外来植物的入侵优势.外来入侵植物成功建群后会逐渐扩散,入侵植物扩散中心的种群密度和种内竞争通常比扩散边缘的高,这可能会引起入侵植物的能量利用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 李林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0期 4889-48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功能性状表征了植物适应环境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键特征,其与植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紧密相关,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植物的功能.许多研究已经证实,植物性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相互协作来实现其功能.植物叶片性状之间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靖 何小芳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年32卷1期 27-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桉树-乡土树种混交林在提高林分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大潜力.该研究以南亚热带4种桉树-乡土树种混交林(桉树与乡土树种混交比例分别为5∶5、6∶4、7∶3、8∶2)和桉树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优势乡土树种华润楠(Machil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子琪 姚良锦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733-47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普遍存在生长滞缓、固碳功能和经济价值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人工抚育提高其生态系统功能.对植物功能性状及其多样性的深入研究,能够找寻植物共存与群落稳定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实践提供基础.为了探究人工抚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翔 杨安婷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4期 11-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是影响森林中植物幼苗生长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株高作为林内幼苗的重要性状,直接影响幼苗的光能获取和叶片营养物质的积累,还与叶重比、比叶面积以及叶片氮含量等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可能会对幼苗遭受的的虫食强度产生一定的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