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9
- 435
- 32
- 1
- 486
- 127
- 68
- 28
- 16
- 498
- 235
- 102
- 69
- 6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付晓莹 熊驰 等 《广西植物》 2025年45卷4期 619-6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勐海冷水花(Pilea menghaiensis C.J.Chen)是荨麻科(Urticaceae Juss.)冷水花属(Pilea Lindl.)中一个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种.该物种现存标本较少,在《中国植物志》中未见对其雌花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宇灵 朱明玉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27卷1期 84-9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为深入探究药用阴地蕨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鉴定方法和光合作用关键酶RuBisCO的进化规律,采集阴地蕨(Botrychium ternatum(Thunb.)Sw.)和蕨萁(Botrychium virginianum(L.)S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安莉 罗君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5年39卷1期 7-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苗药金果榄原植物青牛胆的叶绿体基因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利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对青牛胆叶绿体基因组测序,使用MISA、IRSCOPE、mVISTA、DnaSP等软件分析其结构特征,利用MEGA X软件使用最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宏博 王桢莹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1760-17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比较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与地中海油橄榄叶绿体基因组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评估中国选育品种母系来源多样性,为中国油橄榄种质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本研究所测的9个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7个伊朗种质和下载的52个地中海油橄榄种质的重测序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前利 龙金兰 等 《中药材》 2024年47卷7期 1661-166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杠柳属 5 种植物进行分子鉴定,明确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黑龙骨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大花杠柳Periploca tsangii D.Fang&H.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园园 武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10期 1665-16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确定及报道在中国云南省南涧县发现的樟科桂属植物一新种——华樟(Cinnamomum hua-rum Y.Chai&Yuan Y.Li).[方法]通过形态比较及与近缘种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证实该种为新分类群.[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颖 胡本祥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11期 1855-18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茜草科(Rubiaceae)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tion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并运用MAGA11等生信学工具进行全基因组解析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少辰 CLARKE JIHONG LIU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8年35卷1期 21-28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为植物细胞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光合作用的器官,叶绿体在生物进化的漫长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和序列的信息在揭示物种起源、进化演变及其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比核转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莉 赵永军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年37卷6期 75-84页
【摘要】 为深入了解当前文冠果栽培群体和野生群体共存格局下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引种迁移格局变化,基于叶绿体测序分析数据,采用变异检测、多态性分析、单倍型分析、亲缘关系分析、Structure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9个野生群体和7个栽培群体共172个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楼天灵 袁莉霞 等 《种子》 2022年41卷8期 35-41页
【摘要】 采用Illumina Hiseq平台高通量测序,对药用植物铁皮石斛进行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序、注释、组装及结构分析,从NCBI中下载已发表的13个兰科植物以及2个外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全基因组大小为153 508 bp,大单拷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婧 王天翼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9期 1559-15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以2株野生沙枣(Elaeagnus angusti folia Linn.)嫩枝经温室水培后的嫩叶为材料,采用CTAB法分别提取总DNA,并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总DNA从头测序,组装后得到2株沙枣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并详细分析了其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义忠 杜忠毓 等 《植物研究》 2019年39卷5期 653-6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是我国特有的蒺藜科(Zygophyllaceae)强旱生小灌木,因其起源古老、抗逆性强,所以可作为生物多样性起源和环境演变研究的理想对象,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研究采用Illumina双末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穗云 刘树伟 等 《植物学报》 2004年46卷1期 110-11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高冰草(Agropyron elongatum(Host)Nevski)体细胞杂种同一个克隆来源的F2-F6自交系Ⅱ-2、Ⅱ-Ⅰ-8以及由Ⅱ-Ⅰ-8 F2分离形成的8-1(F3-F6)为材...
【关键词】 小麦与高冰草体细胞杂种;核基因组;叶绿体基因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政 郑永杰 等 《广西植物》 2018年38卷10期 1346-13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分析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使用模式,该研究利用CodonW、EMBOSS、R语言等软件和程序,对53条樟树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偏好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樟树叶绿体基因的有效密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东晔 张磊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8年38卷8期 1464-147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臭柏为研究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臭柏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了臭柏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臭柏叶绿体基因组由大单拷贝区、小单拷贝区和2个反向重复区构成,但反向重复区只有261 bp;基因组全长1577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妍彤 黄剑 等 《植物研究》 2018年38卷5期 757-7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壳斗科6个属14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间差异,以近缘物种榛为外类群构建系统进化树,揭示壳斗科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变异规律.结果显示,14种壳斗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双链环状分子结构,大小在160 kB左右,差异较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岩 吕光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6期 1090-11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比较了十字花科22个属22个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以揭示十字花科叶绿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和变异特征.结果发现:(1)基因组大小为150 kb左右,不同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之间存在1~5 kb的差异,基因组大小的差异主要是大单拷贝(LSC)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多梅 蒲婧哲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15期 5563-55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DNA特征序列(DNA signature sequence,DSS)标记,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伊犁贝母特异性DSS标记分子鉴定方法.方法 通过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综合数据库(CGIR)获取贝母属植物全部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利用DSS 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传永 庄典 等 《植物学报》 2025年60卷4期 573-5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黑涩楠(Aronia melanocarpa)因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闻名,但其与其它蔷薇科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仍不明确.该研究对黑涩楠叶绿体(cp)基因组进行测序,并与13个蔷薇科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涩楠的cp基因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倩如 陈媛媛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5年43卷3期 283-2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菱属(Trapa)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水生作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菱属植物果壳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癌和抗氧化作用.本研究选取菱属7个代表性物种,包括1个栽培种南湖菱(T.acornis Nakano)和 6个野生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滢 姚辉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18卷1期 24-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贝母属4个物种叶绿体基因组进行全局分析,分别查找基因区域和基因间区的高变异区域,筛选用于高效鉴别贝母属植物的新DNA条形码序列.相关研究发现贝母属植物的基因区域序列相似度极高,不适用于DNA条形码鉴定研究;共有7个基因间区可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 马双姣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5期 950-9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从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三方面,综述了目前常用DNA序列在石斛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和物种分类研究中的进展。文献显示,目前用于石斛属物种分子鉴定研究的DNA序列主要有核ITS/ITS2、LEAFY,叶绿体rbcL、mat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玲 董文攀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6期 1282-12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其基因组信息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物种有了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人们对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插入/缺失、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绪英 肖炳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12期 2399-24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烟草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中的SSR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中分别获得186和578个SSR位点,SSR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838 bp和745 bp.在SSR的分布区域上,绝大多数SSR位点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吉莉 谢树莲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1期 208-21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藻类植物的cpDNA结构复杂,普遍缺失反向重复序列IR,且存在IR的藻类植物种类的cpDNA也有IR变短退化迹象.藻类植物的cpDNA包含的基因一般比高等植物要多,编码能力更强.藻类植物cpDNA全序列的测定方法主要是Fosmid文库构建,...
【关键词】 藻类植物;叶绿体基因组;cpDNA全序列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萍 彭程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7期 1302-13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玉米叶绿体基因组为参照序列,采用三序列比较法系统分析了小麦和水稻分化过程中叶绿体基因组核苷酸替代的发生方式.结果表明,小麦中存在(A+T)/(G+C)替代偏差,水稻则无,该差异对小麦和水稻分化后叶绿体基因组G+C含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替代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杰 徐德昌 等 《植物研究》 2006年26卷5期 583-5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atpB基因编码ATP合酶β亚基,是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基因.ATP合酶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酶,参与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反应.利用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特点,根据已知植物烟草、水稻和菠菜等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并合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育明 颜泽洪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年6卷1期 15-19,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8份来源于中国和2份来自国外的不同大麦属物种或亚种叶绿体基因组psbL~psbJ区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10份大麦属材料的psbL~psbJ区序列长度均为365bp,且无变异位点.同时,将大麦属psbL~psbJ区序列与已报道的黑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飞 马三梅 等 《遗传》 2004年26卷6期 977-9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叶绿体基因组转化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现已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简单介绍了叶绿体基因组转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重点综述了该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这些应用主要包括利用叶绿体基因组转化技术进行Rubisco的组装,叶绿体基因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三梅 王永飞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年40卷3期 385-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了高等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转化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外源基因导入叶绿体基因组的方法,外源基因与叶绿体基因组的整合及其表达,常用的叶绿体基因组转化的筛选标记基因及其去除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延 刘翠敏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年38卷3期 264-2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和已鉴定出的叶绿体编码基因及不同水平上叶绿体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宁 孟昆 等 《生物技术通报》 1999年1期 14-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叶绿体基因的表达在许多方面与原核基因表达相似,所以最早的理论认为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原核相似,是在转录起始水平上的调控,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是在不同水平上进行的如:转录水平的调节、转录后调节与修饰、翻译和翻译后修饰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慧 何帅兵 等 《中医药信息》 2018年35卷4期 21-27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与系统进化位置进行分析,旨在为益母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益母草全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成功组装了其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果:益母草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9 375 bp,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萍 彭程 《生物学通报》 2010年45卷6期 8-10页ISTICCA
【摘要】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重要的细胞器,叶绿体基因组被广泛用于系统进化的研究.对叶绿体基因组进化的速度和方式进行了介绍,并对造成其特异的点突变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燕安 俞利凤 《生物学通报》 2004年39卷2期 6-8页ISTICCA
【摘要】 叶绿体具有独立基因组,被认为是内共生起源的细胞器.叶绿体基因组是多拷贝的,具有比较保守的环状结构,但也存在着一些例外.叶绿体基因组主要用于编码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一些蛋白和一些核糖体蛋白.由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蛋白质在胞质中先形成分子量较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燕安 朱登云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4年26卷2期 153-156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介绍了叶绿体基因组在系统发育学和基因工程这两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1)叶绿体基因组的DNA序列比较为植物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基础;2)叶绿体基因工程是高水平表达外源基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生产医用蛋白、改良作物农艺性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岭 李朔 等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年29卷5期 469-47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从小麦中分别克隆了包括rbcL基因3′端部分和完整的psaI、ycf4基因的DNA片段.利用克隆到的DNA片段作为同源重组片段、烟草叶绿体16S rRNA基因的启动子Prrn和PsbA基因的终止子PsbA3′控制筛选标记基因aadA和报告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磊 李依 等 《长江蔬菜》 2014年6期 9-15页
【摘要】 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豇豆叶绿体基因组,对其进行全序列分析,揭示豇豆cpSSR的分布特点和基序特征,进一步研究豇豆cpSSR在豆类植物中的通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叶绿体基因组上共有52个微卫星,主要分布于LSC区,且以A/T为单碱基重复基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丰 张静雅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33卷4期 621-629页
【摘要】 小麦返白系是源于冬小麦矮变1号的自然突变株系,表现为低温诱导的自心叶开始白化的现象,该性状受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的共同调控.为了进一步揭示小麦返白系叶片白化的分子机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返白系、白化转育小麦及对照材料的苗期心叶与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博 高磊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1卷3期 108-113,146页
【摘要】 真叶植物包括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迄今已积累有较为丰富的真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数据.选取了29种真叶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AML软件基于位点间可变ω模型,分别分析了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