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
- 5
- 3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海德 杨逸星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4年32卷4期 654-663页
【摘要】 吸烟者自我豁免信念对戒烟和吸烟行为有显著影响.以往研究使用认知失调理论解释吸烟者自我豁免信念的产生过程,这忽略了自我豁免信念的特殊性.吸烟者自我豁免信念的形成经过了认知失调和合理化、自我特殊性凸显以及信念竞争与稳固等三个过程.基于此,对吸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志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0期 56-58页
【摘要】 一位高一女生多次与班里同学发生激烈冲突,人际关系极其紧张,已经陷入僵局,经常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有使用小刀自伤的想法.心理教师通过引导其自由宣泄情绪、理性关注优点、训练沟通行为等方法,使她学会了换位思考,找到了理性信念,提升了自信心,促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跃 丁毅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22年30卷7期 1637-1650页
【摘要】 社会不平等可能减弱或增强低地位者的系统合理信念,两种关系分别由自利动机与系统合理化动机驱动.同时,两种关系还依赖于低地位者对社会不平等的认知,即现实威胁与象征威胁.凸显不平等在个体或群体水平的现实威胁激活其自利动机,进而使其反对系统现状(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慎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3期 48-50页
【摘要】 以一位初三女生学习焦虑个案为例,从家庭教育方式、来访学生自身的智力特点及经历的几起负性事件入手,分析其焦虑成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引导其通过接纳焦虑、正视自己的不完美、树立合理化信念来代替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等途径,缓解和减少了来访学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馨缘 付文捷 等 《中国健康教育》 2015年31卷12期 1168-1172页ISTICPKU
【摘要】 当从事某种社会公认的不良或危险行为时,人们常常会通过一些“合法化”或“合理化”的方式来使自己免于自责或他人的指责,从而可以摆脱内疚、继续维持这些行为[1-3],这些合理化或(和)合法化信念是了解和分析相应不良行为的关键.事实上,这种将行为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德 竺颖华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3年31卷3期 672-6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吸烟者尼古丁依赖与戒烟意向的关系以及吸烟者身份认同和吸烟合理化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尼古丁依赖问卷、戒烟意向问卷、吸烟者身份认同问卷、吸烟合理化信念问卷对1016名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尼古丁依赖对戒烟意向有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玲云 程卓 等 《上海预防医学》 2023年35卷2期 142-1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影响吸烟者戒烟意愿的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戒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从上海市4个居民社区和3家公司中招募吸烟者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戒烟意愿、吸烟状态、吸烟成瘾性、烟草危害认知、拒烟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文捷 导师:郑频频 复旦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社区卫生与健康促进(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研究上海市男性吸烟者中吸烟合理化信念现象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探索创新型控烟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择全国三个地区做为访谈现场,采取焦点组访谈和个体访谈,收集吸烟合理化信念条目并编制吸烟合理化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娜 李占江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年15卷2期 180-1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和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和应付方式问卷,测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2名正常对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相比,患者的非理性信念水平明显偏高(P<0.01),在自责、退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露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11期 1772-1772,1773页ISTIC
【摘要】 ICU的重症患者存在多种负性心理[1],不良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其康复及其疾病应对方式[2]。非理性信念最早由Ellis提出,是指引起情绪、行为失调的信念,多表现为对自己、他人和环境非合理化的要求,患者的不良心理均与其非理性信念有关[3]。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正 蒋艳敏 等 《广州医药》 2015年46卷4期 68-72页
【摘要】 目的 对出生缺陷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进行策略分析与探讨,为进一步完善围产期保健服务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 采用《孕期妇女出生缺陷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测评问卷》并结合实际情况设定有关信念、行为方面的7个问题,对2011年1月-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景梨 梁学军 等 《西南军医》 2015年5期 481-483页
【摘要】 目的:探讨驻藏官兵对睡眠的认知心理、应对方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驻藏某部208例官兵为研究组,并抽取内地某部200例官兵作为对照组。采用睡眠的个人信念、态度量表(DBAS)和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结果(1)驻藏官兵D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婷 易妍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27卷6期 826-827页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行为和应对方式.方法:对82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干预组)和82例睡眠正常者(对照组)的睡眠行为特征和应对方式进行测评,并对慢性失眠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有更多对睡眠的不合理信念、非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东海 张明峰 《解放军健康》 2001年1期 13页
【摘要】 <篇首>牢骚,是人们对不良情绪的一种发泄方式。基层部队时常可见,其表现多种多样,有的直露攻击,有的指桑骂槐,有的自我发泄,也有的暴躁狂怒。牢骚的产生,从客观上讲,单位内部民主渠道不畅,制度不健全,活动不经常,官兵的许多意见不被重视,合理化建议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红芳 李占江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年19卷3期 382-3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非理性信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非理性信念问卷、应对方式问卷测评40例惊恐障碍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并对惊恐障碍患者进行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的测评.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的非理性信念水平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