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9415
- 1238
- 925
- 10
- 27113
- 6242
- 4994
- 3889
- 3340
- 13006
- 2313
- 1134
- 1128
- 109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雨欣 程大鹏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1期 121-124,129页ISTICPKUCA
【摘要】 由于膝骨关节炎极高的患病率和致残率,加之晚期手术治疗的高昂成本和手术风险,早期防治膝骨关节炎尤为重要.温建民教授认为气血不通,风寒湿邪胶结局部,肝肾经气不能相应是膝骨关节炎的重要病机,治宜气血为先,肝肾为本,轻去其实,柔筋助动,温经通络,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志荣 巩亦萍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2期 539-5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锁阳始载于元代朱丹溪的《本草衍义补遗》,最早作为肉苁蓉的替代品而见诸记载,现已演变为重要的补阳类名贵中药.本文以历代本草为基础,全面梳理历代本草对于锁阳的名称、产地、加工炮制、药性、功效、食用历史等的记载.本草考证发现,锁阳在不同历史时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强 倪健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5年34卷1期 57-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桃核承气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桃仁、大黄、桂枝、甘草和芒硝五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下瘀热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下焦蓄血证的治疗.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桃核承气汤主要含有氰苷类、蒽醌类、挥发油类、三萜类等成分,在有关新剂型等工艺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辽 邓颖萍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3期 112-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介绍叶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证经验.KOA是一类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临床多以膝关节肿痛、僵硬、活动不利以及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随着病程延长及病情加重可导致肌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修保 徐飞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4期 41-45,后插8-后插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 helper lymphocytel 17/T regulatory lymphocyte,Th17/Treg)细胞平衡及相关炎性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竞一 王晓群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8期 1361-1364页ISTICPKUCA
【摘要】 贾英杰教授基于"黜浊培本"理论,以肿瘤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为切入点,创新性提出从"浊"论治恶性肿瘤,认为"癌浊"是恶性肿瘤的核心病机,其生于中焦,留滞弥漫于三焦,久踞虚所,以致气涩血浊,日久变生癌瘤,并创立"黜浊培本"理论,强调"带瘤生存",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鸿锦 罗钟玲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50卷3期 373-3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大多数皮肤病为可见性皮肤病(visible skin diseases,VSDs),因患病部位暴露,患者更可能遭受来自公众及相关职业人群(服务提供者)的外部污名,导致远超生理层面的心理负担与社会歧视.当前国内针对VSDs外部污名的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一玫 郑粉善 等 《护理学杂志》 2025年40卷10期 46-49,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定义女性月经羞耻的概念内涵,为医护人员识别和干预月经羞耻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以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女性月经羞耻的定义属性包括低自我效能、自我隔离、社交困扰;其前置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创新研究与转化平台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3期 438-4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传承与发展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创新研究与转化平台总结了邱仲川、陈信义、周永明、陈志雄、李铁的学术思想与临床诊疗经验.邱仲川教授对骨髓衰竭性疾病,提出"补肾为本,兼顾脾胃,气血阴阳同调"的观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国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7期 253-2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重证轻病的特点使目前中医病名缺乏规范化、标准化,并逐渐出现"老化"、边缘化和"西化".中医病名如何在保持自身理论特点和文化特色基础上实现与西医对话,是深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项目组以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为研究切入点,依...
【关键词】 心力衰竭;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 王海娇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3期 411-4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医大师南征教授针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消渴肾衰"的中医新病名,创立了"毒损肾络"病机理论学说,基于"肺卫-膜原-肾"论治消渴肾衰,认为肺肾相关、肺卫受损为消渴肾衰始动因素,邪毒稽留膜原为消渴肾衰病变枢机,毒损肾络为消渴肾衰发病根本原因.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雨丰 张工彧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1期 128-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文献溯源,梳理导痰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病证等关键问题,为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支撑.经分析与考证,导痰汤出自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其组方为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茯苓五味药.除赤茯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6期 726-7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卵巢癌减瘤术后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问题,全国名中医吴勉华教授总结卵巢癌减瘤术后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为冲任受损,癌毒留结.冲任受损为卵巢癌减瘤术后发病之本,癌毒留结为卵巢癌减瘤术后发病之要,辨证总属本虚标实.针对以上病机,确立"调和冲任、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硕 耿新冉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3期 20-24页ISTICPKUCA
【摘要】 胃脘痛是一种常见内科疾病,多种上消化道的疾病均可出现胃脘痛的症状.西医在治疗胃脘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郑师继承前人学术思想,认为胃脘痛的病因主要以感受寒湿之邪、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湿困脾胃、瘀血阻滞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颖 汤聪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3期 17-19页ISTICPKUCA
【摘要】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营养不良性贫血之一,我国发病率约为20.1%.文章总结黄世林教授诊治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经验.黄世林教授命名缺铁性贫血为脾虚性血虚,认为病因主要与先天失养、饮食不节、久病不愈、慢性失血等相关.脾胃虚弱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卉 刘力嘉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4期 549-5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甘补淡渗法"治疗膜性肾病的临证思路,认为脾肾亏虚、湿热瘀阻是膜性肾病的基本病机,其病机演变复杂,导致变证丛生,健脾补肾、清利逐瘀是治疗关键.邹教授宗孟河医派"和法缓治"理念,以"甘补淡渗法"作为膜性肾病诸治疗法则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艺 田佳鹭 等 《医学与哲学》 2025年46卷13期 38-42页ISTICPKU
【摘要】 通过Walker和Avant的概念分析框架对痴呆恐惧的概念定义、概念属性、前因、后果、测评工具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明确痴呆恐惧的概念内涵.痴呆恐惧概念属性涉及痴呆前瞻性恐惧、尊严丧失恐惧、未来规划绝望、社会歧视悲观预期、健康意识觉醒5个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怡廷 王琛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6期 22-26页ISTICPKUCA
【摘要】 慢性肾衰竭是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的特点.王琛教授从医30载,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及各类并发症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慢性肾衰竭,王师认为病机以本虚标实、寒热错杂、升降失司为主,治疗上遵从"辛以开之,苦以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坚 杨晨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7期 135-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梁繁荣教授从"神、痰、瘀、虚"针药结合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证经验.根据冠心病心绞痛胸中气塞、喘息不得卧、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临床症状以及心主血脉、心主神明、久病伤正的理论基础,结合长期临证经验,梁繁荣教授认为神扰、痰浊、血瘀、正虚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凝 徐国栋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5年51卷5期 295-2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无名动脉漂浮血栓较为罕见且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报道 1 例通过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入路进行血管内治疗无名动脉漂浮血栓的病例.患者表现为言语不清、左肢无力以及伴有头晕症状.行头颅DWI检查发现患者为右侧大脑半球和双侧小脑急性脑梗死,经过颈部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家虎 李晗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5期 1588-1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枫香脂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干燥树脂.早期枫香脂多产自南方,西汉时期长安开始引种枫香树,宋明以后南方及关陕地区都成为其主产区.枫香脂的采收古今一致,夏季割树皮,待其分泌树脂,于冬季采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天语 吴亚双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7卷2期 254-256页ISTICPKUCA
【摘要】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PPA)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累及语言网络引起的临床综合征.PPA起病隐匿,症状逐渐进展,以语言障碍为最初表现.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病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PPA患者语言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方奇 余灵静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5年34卷5期 522-5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采用混料设计的方法,对易黄汤颗粒进行成型工艺研究,并制定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易黄汤颗粒的一次成型率、吸湿率以及休止角为评价指标对辅料进行筛选,进而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优选药辅最佳配比.建立易黄汤颗粒中5 种药味的TLC鉴别方法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超彦 包旭宏 等 《中成药》 2025年47卷5期 1593-15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通过查阅藏医药典籍、现代本草及相关文献,对藏木香与土木香从名称、植物基原、性味功效、处方收载应用、药效和化学成分等多角度进行考证.考证发现,藏木香药材常在藏药和蒙药等民族药制剂处方中使用,中药制剂处方中几乎不用.藏木香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婷 贺喜盈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8期 1094-10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脾胃为枢"理论总结熊磊教授"运枢机,除陈气"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证思路.认为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生的关键病机是脾胃枢机不利,五脏气血不和,导致陈气内生,浊邪蒙蔽清窍,神机失用.枢机不利者运之,陈气内生者除之,熊教授宗《黄帝内经》"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焱杰 金智慧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7期 974-9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阐述李果烈教授基于"轻可去实"理论辨治脾胃湿热型口臭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提出"轻"具有药性轻清、剂量轻灵、配伍精简、煎法轻取及治法轻巧五重含义;"实"则涵盖外感内伤之邪、气机闭阻及虚实夹杂之证候.脾胃湿热型口臭病位在中焦脾胃,涉及肺、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超珩 高畅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25年45卷5期 73-75页ISTICPKU
【摘要】 肿瘤患者因其疾病特殊性和就医习惯,需定期预约经治专家复诊并监测疾病进展,因此易出现知名专家线下门诊资源挤兑现象.互联网诊疗的兴起实现了患者的合理分流,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建立"互联网+知名专家团队"门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福栋 姜晓晨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7期 1173-1179页ISTICPKUCA
【摘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思维体系,是指导中医学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医学原理的重要方法.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传承的重要载体.引入机器学习方法,梳理并总结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与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宇恒 卞光明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5期 696-7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黄桂成教授临床运用"筋骨络病"理论辨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经验.认为腰椎椎管狭窄症证属本虚标实,与肝、肾、脾胃脏腑密切相关,肝肾亏虚,气血乏源,脾胃不足,酿生痰瘀,风寒湿邪侵袭为病,病机关键在于络脉瘀阻.以"营络扶正、通络祛邪"为治则,善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志远 汪受传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1期 105-109页ISTICPKUCA
【摘要】 总结全国名中医汪受传教授内外合用、五联复法辨治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经验,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虽在大肠,但病本在脾;病机以脾失健运为本,大肠湿热为标,气机壅滞为枢,络伤血瘀为渐,毒热蕴结为甚;临证内外合用,内治五联以健脾益气固本、清热燥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於丙寅 李文婷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6期 721-7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吴勉华教授基于"固本清秽"理论辨治前列腺癌的思路和方法,认为前列腺癌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肾亏虚、癌毒蕴结是前列腺癌的发病基础,湿、痰、热、瘀相互搏结是前列腺癌的病机关键.临证从"固本清秽"辨治前列腺癌,温肾滋肾以固先天之本,健脾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为斌 刘演 等 《广西植物》 2025年45卷3期 389-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广西位于中国南部,地质复杂地形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广西植物研究所自1935年建所以来一直致力于摸清广西植物资源家底,在全区开展了广泛的野外调查,累计采集植物标本约60万份,建立了全区馆藏量最大的广西植物标本馆(I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倩 陈婕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8期 993-9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谈勇教授从脂浊理论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思路,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禀赋不足、劳逸失度等多种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常,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脂质不能被有效转化和利用,从而在体内积聚形成脂浊.脂浊不仅为病理产物,同时也是独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潞潞 张建军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5期 860-866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药防治包括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等的代谢性疾病效果显著.现从MAFLD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体质辨识,中药汤药、中成药、非药物疗法等治疗手段,化痰祛瘀、养肝益肾、疏肝健脾、化湿清热等治则治法,中医动物模型、单味药及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天盛 李芳芳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7期 16-19页ISTICPKUCA
【摘要】 糖尿病肾脏病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发病机制众说纷纭,皮持衡教授认为糖尿病肾脏病的病机本虚标实,少阳气化不利是关键,少阳气化乏源为本虚,少阳枢机不利蕴化"湿、热、瘀、毒"为标实,并主张中西互参,临床中采用"病-期-证-症"一体化模式,对糖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淑华 丁樱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2期 160-1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医大师丁樱教授基于现代免疫学机制,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法,化繁为简,将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之为"伏毒",认为伏毒内侵是ITP的发病基础,血损髓伤是ITP的病理本质,"毒-虚-瘀"转化是ITP的基本病机,并由此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珊珊 郑冰若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2期 257-2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典名方辛夷散治疗肺虚感寒型鼻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2024 年7 月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符合肺虚感寒型鼻鼽纳入标准的189 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26)和对照组(n=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雅琛 王兴伊 《中成药》 2025年47卷6期 1961-19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胶香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外科要药,首见于《肘后备急方》,至唐代《新修本草》时归为"枫香胶"的异名,两者同属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树脂.自唐以后,历代本草皆将枫香胶、白胶香列为同种药物,属同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晨雨 郑晓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2期 272-2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温脾汤为《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发布的经典名方,通过整理、分析温脾汤的古今文献,系统考证温脾汤的源流、药物组成、功能、剂量、炮制、煎服法、方义、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共获得相关古代文献数据 165 条,现代临床文献114 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长永 刘智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4期 14-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迁移学习方法构建李素卿教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智能处方模型.方法 首先使用李素卿教授的大量医案数据作为源域知识数据,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端到端(Sequence to 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