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1
- 10
- 3
- 51
- 2
- 1
- 1
- 1
- 34
- 23
- 15
- 12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泽鹏 戴国华 等 《中医杂志》 2021年62卷11期 951-9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医案数据库是归纳和总结名医经验的常用方法.为了提升数据挖掘结果的使用价值,探讨现代名老中医医案数据库的构建方式,在优化数据库结构与常用字段的基础上,借助HanLP分词系统,应用结合最大概率算法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超 许玉龙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0年45卷7期 1691-16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讨名老中医药专家辨证论治京津冀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提取已构建的名老中医药专家脾胃病数据库中京津冀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医案279例,运用孔明灯3.1.2软件分别构建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和药物的隐结构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圣锦 唐乐微 等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20年22卷5期 321-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儿童抽动障碍因其症状特点常就诊于眼科。程锦国主任医师认为儿童抽动障碍尤其是慢性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小儿"慢惊风"之病因病机一致,二者均以土虚木乘,脾虚肝旺为基本病机,生痰动风为主要病理表现,惊风、抽搐为具体体现形式。同时程锦国主任医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进 孔薇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5期 498-500页ISTIC
【摘要】 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认为,IgA肾病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气虚、阴虚、气虚及阴,日久演变为阴阳两虚;标实为湿、热、瘀。其病位在肾,日久可及肺、脾、肝。治疗上以维护肾气为根本,治肾不拘于肾,用药灵活,临证时辨证应用止血、活血之剂;配合日常摄生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璐 刘宏飞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6期 599-601页ISTIC
【摘要】 孙郁芝教授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机属本虚标实,即脾肾亏虚为本,常夹杂水湿、热毒、气滞、血瘀之标。故临证时孙老以调补脾肾为主,兼护脾胃、化瘀血、慎利水、防外感,临床取得满意疗效。附验案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芸峰 朱凌云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2期 183-185页ISTIC
【摘要】 朱凌云主任医师认为,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机在于脾胃虚寒、肝胃不温、肾阳失煦、心火不暖及痰瘀内生,应以补中健脾、温阳下气为治疗要点,临床可用具温降功效之药,如丁香、桂枝、鹅管石、吴茱萸、荜澄茄等,常施以吴茱萸汤加减或吴茱萸汤之变方,根据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6期 602-604页ISTIC
【摘要】 刘敏教授认为,肝与泄泻关系颇为密切,临床基于肝脾相依理论,从肝论治泄泻,常获佳效。临证可分肝脏疏泄过旺或肝脏疏泄不及辨证治疗本病。治疗肝脏疏泄过旺当以抑肝扶脾为法,用药以疏肝为主,佐以健脾,肝气郁结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健脾药,肝气疏泄太过可选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州阳 付畅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43卷1期 75-78页ISTIC
【摘要】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之一,又被称为"癌前病变",及早对本病进行干预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陈如泉教授认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中医"瘿病"范畴,临床可分为肝火痰结、痰血凝滞和脾虚痰凝三大证型,治疗上应重视从肝论治、内外同治。附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平 蔡永敏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8期 1609-16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名老中医诊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用药规律,该文从构建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著作文献数据库中提取1 274例慢支病案和临床经验,先用Lantern 3.1.2(孔明灯)隐结构分析软件构建药物的隐结构模型并进行隐类诠释,再用SAS 9.1对药-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仕欢 申丹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2期 329-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加强中医临床信息管理、数据深度挖掘,是实现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围绕着中医药继承、发展、传播和创新4个核心问题,采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结合名老中医自身特点的自助式应用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茜 丁舟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4年41卷11期 2471-2472页ISTICPKUCA
【摘要】 张介眉教授为我国名老中医学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及妇儿科杂病.现搜集其所治咳嗽案、泄泻案各1则,兹述如下,以馈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健欣 叶进 《中医杂志》 2014年55卷22期 1897-18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明代是中医医案发展的重要阶段,提出了医案书写的规范,医案类文献数量增加,质量明显提高,个人医案专著增多,出现了收集、整理、研究中医各家医案的类书《名医类案》,对后世医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顺合 杨晓媛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11期 1133-1135页ISTIC
【摘要】 姚树锦教授善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姚师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产生以脾肾两脏为中心,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肾失固涩的本虚证,常兼夹有瘀血、水湿的标实证。在治则治法上主张治疗水肿,重在培土;消除蛋白,以补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彦来 马青霞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5期 490-493页ISTIC
【摘要】 介绍赵冠英教授运用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经验。赵老依据患者体质的不同,总结出心血管疾病分心脉不畅或心脉痹阻、气阴两虚、肾虚血瘀和心肾不交4种证型,且制定了相应的化瘀通脉、益气养阴、补肾活血、交通心肾4种常用治法,并举验案三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瑞玲 陈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4期 375-378页ISTIC
【摘要】 总结丘和明教授治疗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diopathic myelofibrosis, IMF)的临证经验,并针对IMF进行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的探讨。丘和明教授认为IMF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肾虚肝郁为本,痰瘀互结为标,结合临床用药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帅 赵瑞瑞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8期 796-798页ISTIC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足部麻木多为痹证日久,致足部经络不畅、气血失和、血不养筋而发。邵铭熙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三部六经"的治疗原则,是将辨部位与辨经络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学术思想。临床多采用搓针配合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世荣 李雨蒙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2卷5期 486-489页ISTIC
【摘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为临床常见的出血类疾病,属中医"紫癜病"范畴。胡晓梅主任从三焦虚实论治ITP,强调"三焦重在明病位,虚实重在详病性",认为"上焦多实,中焦虚实夹杂,下焦多虚",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春全 李金玲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39卷9期 807-8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挖掘强直性脊柱炎名医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中医医案知识服务与共享系统(V1.2.8)"中收录的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名医医案,构建数据库并应用软件中的频次分析、关联分析、药对分析、...
【关键词】 方剂分析,计算机辅助;名医经验;脊柱炎,强直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宇 周卫强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35卷7期 186-187页
【摘要】 目的:尝试用知识图谱的技术将名老中医医案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予以形象的表现,用可视化的方式剖析中医医案中蕴含的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方法:基于中医药行业术语规范标准将文本形式的医案转换为符合图谱要求的结构化数据;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定义图谱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博 范瑛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12期 1110-11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庄国康诊治湿疹医案的思辨规律。方法以庄国康诊治湿疹医案58例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辨证要点、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结果提取“滋阴法”作为分类属性,得到辨证要点、相关治法、用药特点3个模型,相关量化数据63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星 毛炜 等 《新中医》 2014年46卷9期 183-185页ISTICCA
【摘要】 药对又称对药、对子,是指临床上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组成,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形式,符合中医“七情合和”配伍理论,具有紧扣病机、药简力专的特点,是古今中医医家长期临床诊疗工作中的总结,因此总结探讨名中医的常用药对,对指导临床工作及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骏濠(CheungChunHoBen) 导师:孙志佳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背景:慢阻肺是常见而且高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根据调查报告发现,中国四十岁以上的人口中,本病的发病率是8.2%,男性高于女性(12.4%>5.1%),农村高于城市(8.8%>7.8%),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13.2%>5.2%).目前慢阻肺占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亮 导师:陈守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医案数据预处理及数据挖掘方法.方法:1.中医医案的数据预处理:(1)中药数据预处理:规范中药标准名称及别名,归纳四气、五味、归经、分类、功效等信息,设立中药代码、统计代码,建立数据表.(2)方剂数据预处理:规范方剂标准名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勇行 导师:宋咏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医史文献(硕士) 2014年
【摘要】 本文系统整理建国六十余年来出版的名老中医相关著作中的高血压病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学及因子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现代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以高血压病医案为资料源,总结现代名老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特点.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玉 导师:朱慧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在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分析前提下筛选有效病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挖掘国家级名老中医胡国俊先生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观察150例胡国俊先生亲自诊治的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例,进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判断临床有效率后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建宇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医药继续教育论坛 2013年
【摘要】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证学术文献,是中医学独有文体之一.医案与病历有显著的区别以及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医案有提要、案体、按语3部分.名老中医医案的撰写,要对主诊者学术思想和临证思辨特点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医案的叙议,成为一个有机的、缜密的、连续的和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建宇 二零一三年编辑出版年会暨中医药慢病防控学术交流会 2013年
【摘要】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证学术文献,是中医学独有文体之一.医案与病历有显著的区别以及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医案有提要、案体、按语3部分.名老中医医案的撰写,要对主诊者学术思想和临证思辨特点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医案的叙议,成为一个有机的、缜密的、连续的和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擎 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以流感为例探讨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算法在当代名老中医医案挖掘中的应用及改进.方法:分析关联规则挖掘Apriori算法的基本原理、流程、算法,将其应用于当代名老中医流行性感冒医案的挖掘,采用SPSS Clementine12.0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洁明 导师:王雪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当代名中医儿童肺炎医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发现名老中医对于儿童肺炎辩证、选方用药等方面的共性认识,为临床医生更加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儿童肺炎的医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骆赟韵 导师:黎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背景中医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对这些经验的总结不仅能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对中医学的学术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是我国一项...
【关键词】 当代中医妇科名家月经病 ; 崩漏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利广 导师: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1年
【摘要】 男性不育症作为男科重要内容之一,中医药治疗有其特色和优势,特别是代表当代中医最高理论和临床水平的名老中医群体在此病的治疗上颇有建树,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本文通过整理研究当代名老中医的典型医案,总结名老中医群体治疗男性不育症的共性诊治经验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张杰 导师:施旭光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方剂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1目的和方法本课题着眼于岭南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问题,针对现代岭南名老中医医案及其有效经验方资料仍处零散之态,检阅不便,缺乏大样本的收集与归整,难以充分利用的现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统筹计量、中医学术研究等方法,通过广州市各大图书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贤亮 导师:毛炜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16位现代名老中医水肿医案进行挖掘分析,了解和继承现代名老中医对水肿病的认识和经验,并首次尝试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和继承方面,为后继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的尝试.方法:收集整理16位名老中医医家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叶凤珍 导师:毛炜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本课题尝试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当代名中医慢性肾衰医案进行整理挖掘分析,发现他们对于慢性肾衰病因病机、辨证、选方用药等方面的共性认识,为临床医师更加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三批全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綦向军 张兆萍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7期 1491-149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遴选并整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系列丛书与《国医大师验案良方》中所载的不孕医案,探究名老中医治疗不孕的用药规律.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医案筛选后提取医案中的处方信息,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綦向军 陈腾宇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6期 1266-12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遴选并整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系列丛书与《国医大师验案良方》所载的遗精医案,探究名老中医治疗遗精的用药规律.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医案筛选后提取医案中药物、治法等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士琛 陶琦 《中国针灸》 2019年39卷12期 1267-12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芒针透刺为临床常用疗法,具有“刺长而深、直达病所”的特点,如《灵枢·九针论》云:“八曰长针,取法于綦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芒针透刺疗法经江苏省名中医邵铭熙教授发扬光大,与四指推法、腰椎后扳拔伸法并称为江苏省四指推流派三大特色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林 林小林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20期 4163-41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研究全国名老中医陈宝贵教授治疗痞满的处方规律.收集并整理陈宝贵教授临床治疗痞满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对筛选出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处方规律.通过筛选得到214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陈宝贵教授接诊的痞满治疗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强 黄为钧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9期 1633-16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神经源性膀胱以尿不畅为主要症状,符合中医学“癃闭”范畴.吕仁和教授诊治本病善于灵活运用“六对论治”法,即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并根据医案分析总结其临床使用“六对论治”法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17期 15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施今墨(1881-1969),浙江萧山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是一位中医革新家和教育家.施今墨13岁得舅父河南安阳名中医李可亭亲授,发奋习医.1932年独资创建华北国医学院,兼任院长.1941年任上海复兴中医专科学校董事长.解放前在京、津、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