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
- 17
- 1
- 14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明弟 邢方亮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30期 155-1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基于概念网络技术挖掘姜良铎教授治疗肺小结节的用药规律和临床思路.方法 收集姜教授2008-2023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部诊治的209例肺小结节医案的处方数据,运用MATLAB软件构建药物概念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中心性计...
【关键词】 概念网络;名老中医理论传承创新;肺小结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光 于智敏 等 《环球中医药》 2016年9卷4期 428-432页ISTICCA
【摘要】 治则与治法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在中医理论研究中属相对薄弱环节,应该重视经典名著有关治则、治法理论的挖掘,重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同时注意结合现代临床实际,参考现代医学相关认识,深入领会中医治则与治法理论,并不断创新,促进中医学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德才 宋莹莹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6期 741-7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每味药物功效的认定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纵观古今本草中的记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述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地理空间、医家认识、学术流派、配伍环境等差异有关.中药功效的再衡定值得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书文 李晓 等 《中成药》 2018年40卷8期 1875-18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丁书文教授讲述心速宁的研制过程,论述当今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思路.开拓思路引进抗疟中药,以痰火立论进行中医理论创新,针对有效靶点选择药物处方,并重视有毒中药的利用;从临床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经过反复临床和实验验证确定组方,通过中药的应用创新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5卷5期 326-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论证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重视病机学创新性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简要回顾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学术思想的形成背景,介绍瘀热病机学说的基本内涵,提出对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机学说的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认为开展"瘀热"病机学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春波 王思成 等 《世界中医药》 2009年4卷6期 342-344页ISTICPKUCA
【摘要】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传承研究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于推动中医学术发展、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临床服务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传承研究的内容应从医术、医理、医道3个层面把握,并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师徒型传...
【关键词】 名老中医/传承模式;名老中医经验/研究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国庆 姚新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3卷10期 1098-1101页ISTIC
【摘要】 [目的]从现代筋膜研究的角度进一步阐述浙江省国医名师姚新苗教授“以筋为主”“理筋为先”的学术思想,以期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回顾与整理该学术思想及现代筋膜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分析与演绎,通过筋膜是遍及全身的网络系统、筋膜在运动中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会 雷根平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4期 994-995页PKUCSCDCA
【摘要】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当前中医学发展、临床水平提高的关键,也是培养新一代中医名医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名老中医论著的研读,把握其学术渊源;熟读医案,定期跟诊,总结临证经验,凝练学术思想;科研立项传承;建立病历数据库,挖掘新知识,提出新理论等举措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陈芳 《四川中医》 2018年36卷6期 28-31页ISTIC
【摘要】 目的: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刘炳凡研究员治疗崩漏的临床经验,以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方法: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刘炳凡研究员治疗崩漏的文献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刘炳凡研究员治疗崩漏的临床经验及特色用药.结果: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进喜 王世东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16年23卷3期 1-3,8页ISTIC
【摘要】 围绕吕仁和教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肾脏病的学术传承,提出继承与学习是基础,包括医德、医术、治学方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继承与学习;应重视应用现代数理学方法,对名老中医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同时应该强调把跟师所学应用于临床实践,指导临床与科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清贤 《河北中医》 2011年33卷1期 143-145页ISTIC
【摘要】 <篇首>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造诣最深、临床水平最高的群体,是将中医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名老中医鲜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药薪火相传的主轴,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璐 胡佳裕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5期 1-3页
【摘要】 名老中医的经验是深厚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医药的宝贵财富和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中医妇科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椎动了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但许多问题也从中显现出来,现阶段的培养往往忽视了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宝 项昌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7年17卷10期 161-162页
【摘要】 目的 总结名老中医项昌盛老师的骨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不断传承和创新.方法 通过对项昌盛老师的学术论文研究,临床上循序渐进地跟师学习,典型病案收集整理分析,临床思路与辩证方法的探究,总结出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结果 项昌盛老师的学术思想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兵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22期 385页
【摘要】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名老中医经验是中医学术思想的精华体现,做好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是当前中医学术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大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力度,是发掘我国中医药宝藏的重要学术支撑,也是中医药理论创新发展的思想源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杰 曲姗姗 等 《西北医学教育》 2015年2期 212-213,245页
【摘要】 为了顺应我国社会经济与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中医传承能力、中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中医人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中医特色教育为背景、以“本科生导师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可可 王先敏 《新疆中医药》 2015年33卷4期 46-49页
【摘要】 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最高水平的代表,研究与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推动中医学术进步及理论创新的需要.近些年来,关于经验传承已经有诸多研究,而方法学是影响中医学术传承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分别从背景概况、模式及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和中浚 汪剑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33卷6期 58-60页
【摘要】 《王明杰黄淑芬学术经验传承集》在中医理论方面有着诸多创新探索,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总结中有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推荐.本文从发挥河间“玄府说”,构建现代“玄府论”;首倡“治血先治风”,发掘风药新功用;薪火传承向未来,创新学派待后生三个方面进行评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信 杨文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24卷11期 1038-1040页
【摘要】 该文介绍了转化医学的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并结合转化医学理念,分别从中医脑病理论创新、中医病证结合体系研究、治疗脑病中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名老中医思想传承及转化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论述了转化医学在中医脑病学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王惠茹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3期 36-38页
【摘要】 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是海派中医代表人物之一.首创“从肝论治失眠”理论,其学术思想的形成有源有流,源远流长.在理论上,王老师出名门,上溯《内》、《难》等经典古籍寻源,下辨当今患病人群的特点立法.在临床上,王老总结当今失眠病例病因、发病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宁林 陶永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24卷7期 602-603页
【摘要】 徐经世先生是我省著名老中医,也是500名国家级(即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名中医,他从医50余年,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家;强调尊古而不拘泥于古,继承与创新并重;注重“集思广益、贵在实践”.尤其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才志 李启荣 等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14卷4期 117-118页
【摘要】 名老中医周文光教授出生于1943年,出身中医世家,祖籍广东开平,毕业于广西医学院,系著名中医脾胃学专家、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周基邦之传人.周基邦老先生行医60多年,执教50余载,长于内科杂病的诊治,晚年潜心于脾胃学说研究.周文光教授子承父传,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全智 《新疆中医药》 2011年29卷2期 封3,封4页
【摘要】 <篇首> 由沈宝藩教授学术继承人王晓峰、王先敏、胡晓灵等年青才俊编著的<沈宝藩临证经验集>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人选名家学验薪传丛书之一部.在该书的序言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晓红 于河 等 《中医杂志》 2022年63卷15期 1406-14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名老中医传承是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名老中医研究存在重"术"轻"道"的问题,缺乏全面挖掘和传承的方法学体系及研究范式,缺乏对名老中医防治重大、难治疾病的群体研究.认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的重点应聚焦在名老中医的"道""术"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敬霞 姚乃礼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2年39卷5期 802-804页ISTICPKUCA
【摘要】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是其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成功结合的体现,是中医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目前已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中医研究的热点之一[1-2].见于中医发展存在的地域性特点,使得名老中医诊疗疾病的宝贵经验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学平 叶放 《中医杂志》 2009年50卷2期 101-1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中医理论研究难以取得质的进展,这与缺乏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方法 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应用科学方法 论开展研究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前提.把握病机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病机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是通向论治的桥梁,开展"病机"研究是中医理论发展的突破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