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5
- 4
- 32
- 7
- 1
- 1
- 1
- 10
- 8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蒋帅 刘洋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40卷1期 24-30,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新型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在稳定节段及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为下腰痛的脊柱内植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构建腰椎不稳损伤模型,即腰椎切除腰4和腰5之间的双侧小关节、腰4椎板下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勇 向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年22卷15期 2333-233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属于新的非融合技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新方法,主要包括棘突间固定系统和经椎弓根固定的动态后路装置,其中Wallis系统和Dynesys系统是两种不同部位固定系统的代表,关于这两种系统在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治疗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晓锋 宋先东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59卷9期 19-25页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Dynesys腰椎动态稳定系统与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对手术相邻节段退变的不同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搜集比较Dynesys与PLIF两种术式对手术相邻节段腰椎退变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立祥 陈迎春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22期 4123-412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可以用来保留椎体运动节段,减少椎体相邻节段的退变.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中期疗效和稳定性.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骨科2009年2月至2011年6月的18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靖圆 周凤金 《颈腰痛杂志》 2018年39卷4期 480-4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优势,观察其延缓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作用.方法 收治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固...
【关键词】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炯 陈哲 等 《中国骨伤》 2015年28卷11期 982-987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在腰椎多节段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结合PLIF治疗的46例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脊柱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 崔志明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年16期 3072-30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脊柱棘突间Coflex动态稳定固定系统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及手工检索8种中文杂志,纳入符合标准的Coflex动态固定与PLIF...
【关键词】 Meta分析;腰椎退行性变;Coflex动态稳定固定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凡栋 郑佳状 等 《河北医药》 2015年13期 1948-19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esys)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56例分为传统腰椎融合手术组(传统组)和 Dynesys 动态非融合组(Dynesys 组),每组28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旭 禹宝庆 等 《颈腰痛杂志》 2014年35卷2期 105-1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Coflex结合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于2008-12-2012-3收治2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对责任节段椎管减压并在相应棘突间放置Coflex维持动态稳定.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石磊 《海南医学》 2013年24卷6期 809-8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减压联合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椎管狭窄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采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术进行治疗的26例退行性椎管狭窄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后路减压联合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进行治疗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郁雨 崔志明 等 《交通医学》 2015年29卷5期 436-438,442页
【摘要】 目的:评估后路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Waveflex)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Waveflex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术,术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
【关键词】 Waveflex系统;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露玉 《全科护理》 2010年8卷2期 124-125页
【摘要】 采用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非融合技术治疗24例腰椎退变和不稳病人,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及时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病人恢复优1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
【关键词】 下腰椎疾病;腰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明长 陈志达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37卷7期 691-6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06-2012-02诊治的9...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旭 导师:吴茂成 延边大学 临床医学 骨科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背景:腰椎退行性疾病是一组与腰椎结构和功能逐渐退化有关的疾病,其通常是由于年龄、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后路融合术(P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振华 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Dynesys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Dynesys 系统治疗的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53.5岁...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 手术治疗 ; Dynesys后路动态稳定系统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志伏 导师:金群华 宁夏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比较动态中和稳定系统(Dynesys)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差异。
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的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分别采用Dy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秉翔 导师:聂林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科)(硕士) 2014年
【摘要】
研究目的:
系统评价不同术式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Dynesys系统与PLIF的比较;第二部分为TLIF与PLIF的比较。
材料与方法:
...
【关键词】 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 ;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2012中华脊柱外科高级论坛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简称Dynesys)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指征、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67例退行性腰椎疾患患者在后路减压并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陶光培 导师:梁益建 遵义医学院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在治疗腰椎退行性改变致腰痛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2009年7月-2011年6月我科室对29例腰椎退行性疾病伴腰痛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第四届中国武汉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简称Dynesys)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指征、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5例退行性腰椎疾患患者在后路减压并同时行Dynesys内固定术。男13,女22例;年龄37~60岁,平均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述华 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50届庆典·骨科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动态稳定系统(dynamic neutralizationsystem,简称 Dynesys)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指征、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5例退行性腰椎疾患患者在后路减压并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少喻 第三届(广州)国际脊柱外科论坛 2008年
【摘要】 慢性下腰痛正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60%~80%成年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在发达国家,下腰痛是失业甚至致残的首要病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不正常的负荷传递是下腰痛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常被认为的致痛原因是腰椎节段性不稳,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江民 冯大雄 等 《健康之路》 2014年6期 39-39,40页
【摘要】 随着外科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腰椎狭窄手术治疗的重点慢慢倾向到非融合技术上,目前临床上采用非融合动态稳定系统的手段来处理早期的腰椎间盘狭窄征疾病。按手术入路将非融合动态稳定系统分为前路和后路动态稳定系统:前路动态稳定系统主要包括腰椎人工间盘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浩林 李淳德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年24卷10期 879-8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随访和影像学分析研究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9年9月应用后路减压结合腰椎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L4/5单节段退变性疾患病例76例,其中应用静态Wallis固定系统45例,动态Cofle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超 何智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44期 7117-712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经典的治疗方法,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融合固定后的相邻节段会发生退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脊柱的非融合固定技术发展。
目的:比较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置入内固定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自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2期 3347-33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估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对退变性腰椎侧凸( DLS)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DL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观察组行减压术后采用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脊柱侧弯角度及日本骨科学会( JOA)...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侧凸;减压融合固定术;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周胜 陈建庭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3年28卷6期 684-68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后路刚性椎弓根螺钉固定将使脊柱载荷更多地传递到后柱,导致固定器械的应力集中;同时由于固定节段的活动限制,造成邻近节段过多活动,增加了邻近节段的退变.临床上采用动态内固定来减少这些问题,很多的研究从临床和生物力学角度阐述各种动态固定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生 赵建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2卷1期 214-216页ISTICPKUCA
【摘要】 1911年Hibbs和Albee应用腰椎后路融合技术治疗脊柱畸形开创了脊柱融合技术的先河,此后的一个世纪,脊柱融合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脊柱退行性疾病,是目前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方法.虽然脊柱融合技术、方法不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嵩华 郑国权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年21卷2期 8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局限性减压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2009年3月,2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我院行后路局限性椎管减压、棘突间置入Wallis稳定系统动态固定治疗.男13例,女15例...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减压;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子红 程立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43期 8109-811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强直固定脊柱融合是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传统手术方法,但是,临床满意率还不够高,而且还存在潜在并发症.Dynesys是一种新的治疗腰椎退变和不稳的非融合、动态椎弓根螺钉软系统固定,可保留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功能的完整性,维持节段间正常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松 张烽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52期 10215-1021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脊柱融合固定过程中,用于后路固定的钉棒系统由于造成相邻椎体、椎间盘及椎间关节的应力改变以及反常活动,会导致固定融合后相邻节段的退行性变加速.目的:在腰椎后路固定融合过程中采用新型动态固定系统,验证动态固定系统在固定术后的即刻生物力学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丽娜 庞伟峰 等 《武警医学》 2018年29卷1期 76-78页ISTICCA
【摘要】 目前,脊柱钛棒及椎体间植骨融合固定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可增大术后发生临近节段退变加速及融合椎体间的运动功能丧失的概率,从而引起邻近节段超负荷而出现退行性改变的加速.椎弓根动态稳定内固定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萌萌 唐海 等 《山东医药》 2015年39期 34-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并比较Coflex棘突间非融合弹性内固定术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 PLIF)治疗腰椎单节段退行性变的疗效。方法在PubMe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
【关键词】 Coflex;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动态稳定;非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沛然 邹德威 等 《颈腰痛杂志》 2014年35卷2期 90-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后路减压Dynesys动态固定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单阶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8-08-2009-12对42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行椎管减压Dynesys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内同定置入术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 毕擎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10卷23期 64-66,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中和固定系统(Dynesys)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初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因腰腿痛行腰椎后路减压Dynesys内固定术患者17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改善评估;应用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二申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38卷7期 96-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腰椎后路固定加椎间植骨对下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随访7~13个月.结果 参照翁习生等的评价标准和术后13个月动态X线检查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冬长 钟祎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1-2,4页
【摘要】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棘突间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科应用Wallis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患者25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4.8岁(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现杰 邹国耀 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11期 1510-1513页
【摘要】 目的:探讨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Wallis)置入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例,10例LDH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并植入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固定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松 张烽 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5期 339-341页
【摘要】 目的:研究采用腰椎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术的术后即刻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10具新鲜小牛脊柱标本,分别于正常完整状态、L5S1滑脱的腰椎失稳模型、LSS1滑脱使用动态固定系统行PLIF内固定下测试各组的生物力学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卓斌 杨大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2年30卷18期 1665-16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人们劳作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改变,慢性腰背痛成为了大多数人主要的健康问题,并导致社会经济成本增高和生活质量的降低.退变性椎间盘疾病被视为疼痛的一个重要来源.后路腰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