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1
- 40
- 21
- 327
- 45
- 19
- 7
- 5
- 88
- 72
- 60
- 54
- 3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啟鸰 欧阳北平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25年43卷4期 456-4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连接棒组合方式在后路寰枢椎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选取6具新鲜人体枕颈标本.分为完整状态组(A组).在完整状态组的基础上建立了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失稳模型(B组).在失稳模型上,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进行后路寰椎(C1)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凯 刘俊 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5年18卷2期 129-1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寰枢椎侧块松解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显微镜组(26例,显微镜下行寰枢椎侧块松解术)和非显微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浩天 都丁瑜 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25年19卷1期 105-109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寰枢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和3D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3D打印技术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清晰和准确的影像资料,使得早期诊断和评估脱位及其伴随的解剖结构异常成为可能.在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冀 郭群峰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4年34卷3期 248-2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
【关键词】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后路结构性植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房跃坤 杨智麟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4年34卷3期 255-2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并与经口咽松解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8月我科采用后路寰枢椎侧块关节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3例,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北平 马向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12期 1837-184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横连接在内固定系统抗旋转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新型寰椎钉尾横连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横连安装不便、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可能等缺点,但不同安装模式的新型钉尾横连的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清楚.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北平 马向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4年28卷9期 1320-132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在寰枢关节疾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1-C2 PSR)中加用传统的棒-棒横连可以为螺钉/棒结构提供更坚固抗旋转稳定性,但有安装困难、影响植骨床和脊髓损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向阳 邹小宝 等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3年16卷5期 408-4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介绍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评价其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枢椎棘突椎板螺钉固定技术,并应用于2022年1-12月收治的5例寰枢椎脱位和颅底凹陷症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测量寰齿前间隙(AD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玉辉 孔鹏 等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26卷2期 275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53 岁,因颈部及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 12 年于 2021年 6 月 20 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 无外伤、结核、肿瘤等病史. 入院症状:颈部疼痛,右侧肢体疼痛、麻木、无力,双足底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易跌倒. 查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一 蔡晓冰 等 《颈腰痛杂志》 2023年44卷3期 370-37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降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 年4 月~2018 年4 月本院收治的84 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随访2 年,根据术前、术后的下颈椎前凸角变化设为降低组以及不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北平 马向阳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2年32卷12期 1112-11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1-C2 PSR)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C1-C2 PSR治疗32例寰枢椎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保顺 方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年26卷9期 1372-137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国内外有关寰枢椎后路融合器的报道较少,且存在许多不足,缺乏操作方便、植骨区域大、植骨稳定的融合器.目的:依据寰枢椎解剖学特征设计一款带融合器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男、女性各50例)正常寰椎后弓及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飞 凡元和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1年31卷10期 877-8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与固定融合术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新鲜齿状突骨折且随访5年以上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年龄18~72岁(4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学元 郝崔培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28卷9期 821-82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寰枢椎脱位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71岁,平均(49.50±13.00)岁.根据术前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强 周全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21卷6期 618-62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疗法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固定融合疗法治疗中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入院的74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科峰 肖俊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28卷4期 339-3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寰枢椎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脊柱外科自2012年5月至2019年7月,采用颈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手术技术治疗Anderson-D'Alonzo Ⅱ型齿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启远 李英博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0年30卷7期 613-6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悬臂梁支撑线缆提拉复位固定治疗可复性及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25例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1~72岁,平均49.6±8.8岁.所有病例术前都有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苏 邹小宝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24卷9期 1348-135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寰枢椎脱位常需要手术复位,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是最常用的术式,但目前的钉棒固定系统常通过加大连接棒的弯曲度来增加复位效果,导致置棒操作困难,增加了脊髓损伤概率.目的:评价枢椎支点螺钉应用于寰枢椎脱位治疗的初步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艺坚 陈志达 等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2年7卷5期 287-29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的防治策略.方法 2012年01月至2020年0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行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144例;其中6例术后发现椎动脉损伤;男4例,女2例;年龄32~5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耀兵 《智慧健康》 2022年8卷26期 102-10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用于寰枢椎脱位(AAD)合并下颈椎椎管狭窄(LCSS)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AAD合并LCSS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
【关键词】 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寰枢椎脱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兴捷 易红蕾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23卷36期 5856-586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行寰枢椎后路内固定存在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甚至气道梗阻等情况,但目前未找到十分明确的影响口咽部气道空间狭窄的因素.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患者行后路复位内固定后影响口咽部气道最窄距离的因素.方法:纳入难复性单纯寰枢椎脱位并行后路寰枢椎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宝 马向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23卷28期 4529-453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随着寰枢椎手术量的增加,寰枢椎植骨融合的问题也一直备受重视,无论寰枢椎前路或者后路融合器,虽然对寰枢椎融合器的研究从未停止,但由于手术技术难度、手术风险、设计不成熟等诸多原因,目前仍未有相关的寰枢椎融合器可应用于临床.后路寰枢椎板间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凡友 王冲 等 《颈腰痛杂志》 2021年42卷6期 763-7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患者行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后的下颈椎曲度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潜在的预测因素.方法 纳入本院自2012年1月~2019年3月采用寰枢椎后路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31例A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宾宾 杨进城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8年31卷10期 1115-1120页ISTICPKU
【摘要】 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上颈椎疾患,可导致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临床上多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为主.后路内固定技术主要包括线缆技术、椎板夹技术、经C1-C2关节螺钉技术(Magerl技术)、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马向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19期 3031-303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是目前治疗寰枢椎失稳和或脱位的主要术式,但是常规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中的连接棒是圆柱形,为增强复位功能,连接棒预弯的曲度一般较大,在拧螺母固定时连接棒容易发生旋转,需要额外的辅助器械把持和固定连接棒的方向,但辅助器械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宝 马向阳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7年21卷11期 1688-169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后路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常用手术方法,寰枢椎间的骨性融合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目前,临床中寰枢椎后路手术可应用多种植骨材料及置钉方式,而术后患者获得植骨融合的时间也多有不同.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后路不同植骨材料及钉棒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西龙 于海洋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年26卷4期 316-3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2005年4月~2014年2月共手术治疗Ⅱ、Ⅲ型齿状突骨折患者48例,男33例,女15例,年龄21~74岁,平均43.3±29.0岁.新鲜骨折43例,陈旧骨折5例.按Grauer分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伟 张仕涛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6卷17期 90-9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A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3例类风湿性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患者术...
【关键词】 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术;类风湿性寰枢椎脱位;运动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军 夏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18卷48期 7849-785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寰枢椎是生命中枢所在区域,由于解剖结构独特,手术治疗上颈椎疾患难度大、风险高.寰枢椎后路手术是重建上颈椎稳定性的常用方案,最佳固定方式为短节段坚强固定,不仅固定坚强且对颈椎的旋转和屈伸运动损失较少.目的:对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方案做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桂萍 张建华 等 《护理研究》 2014年35期 4429-4430页ISTICPKU
【摘要】 寰枢椎脱位病人常因延脊髓受压导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病人可合并齿状突发育异常、颅底凹陷症及先天性寰枕融合、脊髓空洞症等先天性畸形[1]。经口腔入路齿状突切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术仍是目前该病的标准外科手术方法[2]。由于术后易发生脑脊液...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颅颈交界区畸形;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耀斌 白皓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26卷4期 317-32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术后齿状突下移程度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在我院诊断为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并行后路减压治疗的患者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平均(41.89±14.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李威 杨利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19卷19期 2092-2095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结合寰椎椎板钩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入院的8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选...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寰椎椎板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军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28卷5期 8-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及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寰枢椎骨折脱位及不稳患者10例为观察组,予以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同时选取2017年1月-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海飚 韦蒙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年22卷2期 123-1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钉板系统单纯寰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9年10月共收治外伤后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均有枕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术前VAS评分平...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寰枢椎后路钉板系统;内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明生 移平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2年22卷2期 106-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经口咽松解并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对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翻修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11年10月对29例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失败病例行翻修手术,其中26例获得随访,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辉 靳安民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2卷9期 1358-13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10月,收治10例游离齿突小骨伴寰枢椎脱位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20~65岁,平均39.8岁,术前摄颈椎正侧位X片,CT及MRI检查,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5卷4期 620-6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同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入我院的寰枢椎不稳定43例患者采用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同定治疗,术后进行系统随访,复查影像学及进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颈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丽 陈宗跃 等 《护理研究》 2008年22卷32期 2948-294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新型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参加术前讨论,熟悉解剖入路、特殊器械及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结果]术后随访12例病人全部获得了骨性融合,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结论]积极、到位和预见性的主动配合保...
【关键词】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护理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新生 陈立言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年27卷1期 93-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多轴螺钉-棒系统经侧块与椎弓根固定寰枢椎疗效.[方法]11例患者接受C1后弓和(或)侧块与C2椎弓根多轴螺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术.男8例,女3例.C1-2脱位7例,肿瘤2例,C1Jefferson骨折并横韧带断裂及C2齿突及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益民 葛宝丰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年14卷18期 1369-13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寰枢椎骨折脱位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26例寰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施行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有椎体后弓和椎板骨折者采用枕颈内固定(Aixs)植骨融合术,对无椎体后弓和椎板骨折且无需行椎管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