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27
- 351
- 1
- 531
- 513
- 242
- 195
- 172
- 155
- 82
- 56
- 54
- 5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宁 徐勤福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年41卷7期 535-5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吸氧联合康复训练对Ⅰ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Ⅰ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根据原发疾病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同时由专科医师对患者身体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娜 马贵芳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年27卷22期 5152-51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及术后短时间高浓度吸氧对腹部Ⅱ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腹部II类手术患者4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8例,手术开始直至术终,均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文清 许邦礼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年18卷6期 488-4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26~31+6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撤机后应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和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的疗效。方法161例早产儿拔管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接受HHHFNC治疗(n=79);对照组接受nCPAP治疗(n...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撤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丽 张延红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2年39卷7期 1790-1791,179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氧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氧疗,实验组病人接受采取干预措施后氧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效果.结果 实验组依从性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冰 康健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0年90卷34期 2392-23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ARDS组和非ARDS组之间临床特征以及ARDS...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危险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洪斌 陈晓隆 《眼科研究》 2004年22卷5期 494-4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以新生大鼠为模型,研究吸氧后视网膜血管的病理变化及机制.方法新生的Wister大白鼠共126只.给予80%氧浓度吸入,连续吸氧7d为实验组1,连续吸氧7d后置于空气中饲养7d为实验组2;以同日龄始终处于空气中饲养新生鼠为对照组1,2.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跃华 孙金苹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1年16卷4期 214-2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例1,男,1 h.因呻吟样呼吸30 min入院.查体:呼吸促,可见三凹征,口唇青紫,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腹无殊,予吸氧、抗炎、对症治疗.入院后7 h突然出现呼吸暂停,面色青灰,心率减慢至40次/min,予心肺复苏,静推氨茶碱,血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涛 王华英 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16卷10期 1639-16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吸氧和右佐匹克隆的联合疗法对上气道解剖未明显受损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15年8月-2017年8月宁...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吸氧;右佐匹克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娜 王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37卷21期 3019-30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加湿型鼻氧管装置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2016年10月~2017年1月在同济大学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住院吸氧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使用加湿型鼻氧管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颖 何茵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33卷26期 2043-2045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2种氧疗方式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气管插管拔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再插管率.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6例患者在气管插管拔除后应用经鼻高流量吸氧设为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氧疗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星敏 陆巍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33卷17期 1310-13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为持续经鼻导管吸氧的患者氧气是否湿化制订合理的循证护理方案.方法按照循证医学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计算机全面检索文献,获取并评价相关的临床指南、随机对照试验及系统评价文献.获得证据并结合临床制订应用证据方法.证据应用期间共纳入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储蕴 郭闯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32卷19期 1483-148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能否降低ICU内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在脱机拔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再插管率。方法选择ICU内53例术后在脱机拔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将入选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2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琼 梁武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32卷28期 2227-2230页ISTIC
【摘要】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是一种新型的无创呼吸支持模式。近年来, HHHFNC应用于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拔除后的氧疗、呼吸衰竭等新生儿疾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HHHFNC治疗患儿时舒适度高,耐受性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红 《心理月刊》 2019年14卷18期 140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8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又开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丽 《心理月刊》 2019年14卷24期 135页
【摘要】 目的 探究于脑损伤恢复期开展吸氧和认知康复训练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本研究课题收集66例客观比对对象,均为脑外科的脑损伤患者,将66例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予以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干预.结果 数据反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红梅 徐辉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5年33卷6期 622-6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4种干预方法对于高原边防军人慢性疲劳综合征(CSF)的干预效果,为其实际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进驻海拔4000 m左右某高原边防部队中入伍6个月以上男性新兵186名进行调查,根据国际制定CFS的诊断标准,对可疑的CFS患者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楠 申琳 《中国职业医学》 2012年39卷4期 290,2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卧位吸氧对煤工尘肺(CWP)合并肺感染患者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92例气喘、胸闷、咳嗽、咯痰及呼吸困难的CWP合并肺感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仰卧位、俯卧位吸氧,连续5d,每天8h,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社 李全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8卷3期 18-19页
【摘要】 目的:探究高流量吸氧湿化仪与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滑县人民医院治疗的52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和对照组(无创呼吸机),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善红 朱金早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8卷14期 87-88页
【摘要】 目的:探讨预吸氧结合抬下颌法辅助新手医生胃镜进镜的优势.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同一医生和麻醉师负责操作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左侧卧位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珑 林玉瑰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年26卷17期 1-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湿化与未湿化对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过程中氧气湿度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持续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12 h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湿化组和未湿化组各80例,观察比较2组湿化瓶内的氧气湿度变化,同时监测室内湿度,观察湿化与未湿化对中低流量鼻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玉琴 张金风 等 《现代护理》 2007年13卷17期 1641-16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吸氧在眼科局部麻醉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局麻病人手术安全性的方法.方法 对本院局麻下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3例在手术开始时即持续给予2L/min氧气吸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25例手术中未给予氧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玲 《现代护理》 2006年12卷6期 556-556页ISTIC
【摘要】 <篇首> 氧气是人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1],氧气是干燥气体,需要经过湿化后方可吸入,否则会刺激呼吸道粘膜并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排出.通常用的氧气湿化瓶,氧气通过蒸馏水湿化时会产生水泡声.我科于2005年对50例吸氧病人采取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代群 冯先琼 等 《现代护理》 2006年12卷29期 2815-281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提升护理品质的方法.方法 护理部质控工作人员通过对全院的冰箱管理、输血制度执行情况、躁动病人约束带的安全管理、吸氧病人护理管理等进行了专项考核和指导,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 使护理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敏 谢鼎华 《中国医师杂志》 2004年6卷12期 1683-16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在空气加压舱内加压阶段吸氧对中耳气压伤的影响.方法将325例行高压氧治疗的神志清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对照组(162例),采用加压阶段吸空气,Ⅱ组为观察组(163例),采用加压阶段吸氧气.结果观察组中耳气压伤发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公民 杨治力 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3年8卷4期 249-25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延长吸氧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肩部疼痛的影响.方法:150例LC患者,随机分为延长吸氧组(n=80),常规吸氧组(n=70),观察两组间LC术后肩部疼痛情况.结果:延长吸氧组LC术后肩部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吸氧组(P<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燕妮 曾羽中 《实用护理杂志》 2002年18卷3期 48-4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前医院常用塑料湿化瓶、管芯.由于塑料瓶便于保管、轻便、易清洁,但其传导性较强,若病房中多个病人同时吸氧,容易出现一种高亢清晰的气过水声响.夜间声响尤甚,影响病人睡眠,与当前提倡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极不相容.我们通过2种方法验证,对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克芳 高庆岭 等 《实用护理杂志》 2001年17卷9期 1-3页ISTIC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湿化剂改善肺水肿氧疗效果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并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乙醇湿化给氧,观察吸氧前后PaO2和BALF中SOD和磷脂含量、血浆NO以及肺系数的变化.结果各组PaO2在吸氧后均明显增高(P<0.01),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倩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551-551页
【摘要】 目的:了解冠心病人吸氧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4.3月我科住院56例吸氧病人随机调查,了解吸氧状况特别是拒绝吸氧原因及护理干预。结果:56例中拒绝吸氧38例,原因在于噪音、鼻塞、干燥、异味、心理障碍、经济负担。结论:给予护理干预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木子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4年9期 210-21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吸氧合并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接收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60例,并予以吸氧合并呼吸功能训练。结果:患者在经过吸氧合并呼吸功能训练后,患者血液内的含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麦小凤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9期 67-67页
【摘要】 目的:套装吸痰、吸氧用物在老年病区抢救中为护士提供快捷,为患者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方法设置套装吸氧、吸痰所需用物,并独立包装。结果抢救中套装吸痰、吸氧取用时间缩短,护士满意度99.9%。结论套装吸痰、吸氧用物的应用,提高了老年病区护士的应急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乐园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10期 362-362页
【摘要】 吸氧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在心血管内科更为普遍。通过吸氧可以增加动脉内的血氧含量,改善组织代谢,纠正了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缺氧状态。从而利于疾患的治疗。然而临床中吸氧状况并不满意,原因不一,我们对心内科需要吸氧的200例患者住院期间吸氧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15卷7期 27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抽搐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治小儿发热抽搐患者80例,对其进行吸氧、止痉、降温、保持呼吸道畅通等护理措施.结果:80例患儿经过护理,只发生一次发热抽搐74例(92.5%),发作2次2例(2.5%),发作3次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红云 陈会霞 等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39卷3期 114-11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氧气雾化吸入器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中给氧兼湿化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器给氧兼湿化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氧加间歇超声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的例数和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瑞莲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年10卷10期 516-517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效果.方法:对8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面罩加压吸氧,吗啡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激素等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显效67例(77.90%),有效1 8例(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仲铂 石玉萍 等 《中国优生优育》 2012年18卷4期 221-222页
【摘要】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逐渐上升.这可能和很多产妇对整个分娩过程可能出现的诸多不良反应有恐惧心理,或产程中可能因无法忍受剧痛而中转剖宫产有关.通常,产妇在剖宫产术中术后有恶心、呕吐现象,而麻醉科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在胎儿娩出前常规给予产妇吸氧,在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宣炜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24卷1期 219-21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后的一次性吸氧鼻导管在婴幼儿临床中的应用护理.方法:通过改良一次性氧气鼻导管使患儿能够更安全,更舒适的进行低流量氧气吸入.结果:提高了患儿氧气吸入使用的疗效,减少了患儿的哭闹或不合作.结论: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给患儿实施合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慧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年09卷12期 610-611页
【摘要】 目的:探讨NCPAP吸氧仪对于早产儿呼吸干预的护理.方法:对我科自2008年至2011年58例早产儿不同原因引发的呼吸困难、紫绀,应用NCPAP吸氧仪治疗和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NCPAP吸氧仪很快改善了患儿的缺氧症状,保证了机体的血氧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乃美 《工企医刊》 2010年23卷3期 1-2页
【摘要】 目的: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减少新生儿伤残率.方法:将传统的宫内窘迫或新生儿窒息后给氧,改为妊娠晚期主动预防性常规吸氧,孕妇自妊娠38周开始,每天用鼻导管吸氧1次,临产后第一产程用低浓度、低流量间歇给氧,第二产程持续给氧,胎儿娩出后用面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美金 谢书芬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14卷17期 57-5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鼻吸氧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人工鼻导管接人工气道吸氧;对照组: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接导管吸氧,管口覆盖无菌湿纱块,定时或持续滴湿化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风莲 刘素珍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21卷3期 29页
【摘要】 探讨吸氧对腹式子宫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对比观察术后24小时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论:对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常规给予鼻导管吸氧8小时,能明显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