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0
- 5
- 1
- 32
- 16
- 16
- 16
- 14
- 17
- 8
- 8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苗雪艳 彭韶 等 《海南医学》 2024年35卷17期 2501-25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失调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30例RRTI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儿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有才 李筱蟠 等 《吉林医学》 2022年43卷4期 938-939页CA
【摘要】 目的: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14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将其分为对比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脾氨肽等综合治疗)和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加入益生菌治疗),每组7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学坤 龙云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年38卷3期 350-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道菌群失调对小鼠过敏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的影响.[方法]C57BL/6雌性小鼠给予万古霉素雾化吸入10d后处死,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菌群组成,探索建立小鼠呼吸道菌群失调模型的方法.建...
【关键词】 呼吸道菌群失调;16S rRNA高通量测序;过敏性呼吸道炎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皆然 戚好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年12卷4期 262-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口服米雅BM片对头孢哌酮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和继发真菌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按APACHE Ⅱ评分标准共入选85例(中度49例,重度36例)中、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住院患者,随机分配至单纯应用头孢哌酮组和头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四姣 邵长周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26卷1期 141-144页ISTICCA
【摘要】 由于基于分子手段的非培养技术的应用,"肺无菌"这一传统观念已被彻底推翻,下呼吸道存在和上呼吸道同源、生物量较低的菌群.细菌定植是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恶性循环假说的重要环节,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支气管扩张症加重的重要病原菌.本文总结了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乐冰艳 邹剑 等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25年39卷4期 193-200页ISTICCA
【摘要】 扁桃体微生物群作为儿童上呼吸道免疫防御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动态平衡与多样性对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对其组成与功能的深入解析不可或缺.传统培养技术虽能鉴定部分病原菌,但受限于可培养微生物范围,而基于高通量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则突破局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区晓毅 陈赞钢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9卷10期 63-66页
【摘要】 目的 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肠道菌群失调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做出研究和分析,并为防治和就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提出参考建议.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同时期在我院治疗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滟 姚政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9-12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对上呼吸道菌群失调致感染小鼠咽部黏膜ICAM(inte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30只SPF级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玉屏风散组。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良 李仲锐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30卷5期 10-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加减葳蕤汤对青霉素致小鼠上呼吸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青霉素建立小鼠菌群失调模型,观察加减葳蕤汤对小鼠口咽部优势菌甲型链球菌的构成比和菌群总密集度的调节作用.实验分4组: (1)阴性对照组; (2)青霉素模型组;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利侠 詹颉 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8年23卷4期 72-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以健康老年人群呼吸道菌群为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老年呼吸道感染过程中随着疾病的发展呼吸道菌群的变化趋势及感染治疗过程中呼吸道菌群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集2003年7月~2005年12月间老年人(年龄大于60岁)健康组60例在不同季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四江 于振国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1期 23-24页
【摘要】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二重感染的治疗及早期诊断以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8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43例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随着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发病率有增高趋势,43例均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细毛 李敬云 《中兽医学杂志》 2011年6期 21-22页
【摘要】 白色念珠菌是鸡体内本身存在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只有当肠道菌群失调或鸡抵抗力较弱时,才会发病。当免疫抑制成为根本问题,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头孢类药物等对大肠杆菌杀灭强的药物,打破了细菌和真菌的平衡,从而引发白色念珠菌病,由于其表现出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楠 肖纯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1年33卷8期 897-899,9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长期暴露高浓度PM2.5的ICR小鼠动物模型,探索长期暴露于PM2.5对呼吸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 以沈阳市黄河北大街为采样点,收集空气中细颗粒物,用浓度为200μtg/mL的PM2.5建立染尘染毒ICR小鼠模型,染尘周期为6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军 董晓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7年25卷8期 849-8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肠道菌群失调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为RRT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9月期间在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及青州市中医院就诊的RRTI的儿童,根据是否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又分为菌群失调组和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香 李显彬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2年24卷11期 1032-10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07例老年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38株,革兰阴性菌163株,占68.49%;革兰阳性菌33株,占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乃健 李靖 等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34卷13期 1024-1027页ISTIC
【摘要】 呼吸道菌群研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随着16S rRNA序列分析检测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呼吸道菌群失调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呼吸道有着远比之前认识要多样化的菌群.呼吸道菌群异常可能是支气管哮喘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裔 屈肖杰 等 《检验医学》 2025年40卷3期 283-2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上呼吸道细菌种类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106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研究组)和健康体检者106名(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玥 张栩铭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1期 77-80,后插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原因.目前尚难解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众多学者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及黏膜免疫反应与该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而呼吸道感染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兴 导师:于军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随着扩增子测序技术和宏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人体呼吸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虫等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肺部菌群具有显著的差异,患者肺部菌群多样性下降,致病菌比重升高,呈现出菌群失调的现象。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学坤 导师:王鹏程 暨南大学 生物学 基础医学病原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道菌群失调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影响,并通过检测促炎症因子IL-33、TSLP及IL-25水平,探索呼吸道菌群失调影响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
(1)通过万古霉素雾化吸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商宇 导师:袁嘉丽 云南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选取云南道地药材三七的主要功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对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及局部免疫低下模型小鼠进行调节干预,通过观察小鼠上呼吸道优势菌、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及局部黏膜免疫分子SIgA变化的情况,以期初步探讨三七总皂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倪科 导师:刘恩梅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儿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第一部分抗生素致咽部菌群失调对RSV感染后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咽部菌群失调对RSV感染后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3周龄雌性BALB/c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抗生素组,RS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利侠 导师:黄建新 西北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呼吸道是人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门户,呼吸道感染是人类经常发生的疾病。而呼吸道正常菌群的存在对机体具有天然的防御屏障功能,其可抵御外来有害因素的侵袭和破坏,当机体受害或抵抗力下降时,呼吸道正常菌群则在数量和种类上失衡,防御屏障即被打破,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余中英 中华医学会全国下呼吸道真菌感染2007年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为探讨呼吸病房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相关因素,本研究对呼吸病房的12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真菌属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低下、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或长时间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均可导致真菌繁殖。不合理使用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蔺小培 何刘媛 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34卷1期 49-5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地衣芽孢杆菌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合并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怡菲 刘锐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19卷6期 231-235页
【摘要】 肠道菌群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人体的呼吸道、肠道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基于中医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及脾胃论治法,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可起到防治呼吸系统疾病之效,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 潘美余 等 《抗感染药学》 2023年20卷4期 398-402页
【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下呼吸道感染(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LRTI)患儿发生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因素,为临床AAD的防治提供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蔡广创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6卷16期 18-2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儿童维生素K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将10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抗生素治疗3 d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患儿解稀便是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园园 朱立猛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5期 8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的肠道是数万亿微生物的寄居地,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糖尿病、肺部疾病等均密切相关,近年来,对肠道微生物与肺部疾病的报道越来越多,研究指出呼吸疾病通常伴随着肠道综合征,反之亦然.过敏性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严重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晓芳 董航明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8年34卷9期 1565-1567,1570页ISTICPKUCA
【摘要】 呼吸道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相关研究现为一个焦点,测序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微生物群落结构.现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微生物组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系上,尤其是急性发作、用药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也有少数研究呼吸道微生物组与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秀丽 杨宇 等 《世界中医药》 2014年4期 418-4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微生态机制。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 TNBS)-乙醇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实验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维真 徐丽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9期 1287-128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患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慢性肺心病急发期痰热壅肺型、痰瘀阻肺型患者,进行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笑媚 王益群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7年19卷4期 394-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提高对呼吸道滴虫感染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对8例呼吸道滴虫感染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患者均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其他症状不典型,所有患者在病原体检测前均误诊.确诊手段咽拭子涂片阳性5例,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阳性1例;气管切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秀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2年14卷2期 107-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腹泻患儿微生态失调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原发或继发腹泻患儿的性别、喂养方式、原发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大便性状和腹泻病程进行问卷调查及观察,并取新鲜大便进行pH测试和细菌培养.对确诊者给以促菌生治疗.结果:5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纯凌 韩秀珍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2年14卷1期 12-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对免疫功能及呼吸道菌群的影响,为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存质量,预防呼吸道疾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以没有职业接触,近3个月未用抗生素类药物的6~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占束 潘静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年20卷12期 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呼吸科病人肺内感染大多数年龄偏高,且有基础病,故其抗感染能力及免疫调节能力均降低,加之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所以极易导致菌群失调.北京协合医院对2 447例尸检真菌检出率(1953~1993年)前20年为1.5%,后20年为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明 李晓莉 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卷4期 458-46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益生菌制剂对老年肺炎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24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予以肺炎标准治疗;观察组予以肺炎标准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26卷8期 13-16页ISTIC
【摘要】 肠道菌群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的总称,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既往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黏膜屏障破坏、局部免疫功能失调可能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菌群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 肖纯凌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5卷8期 28-31页ISTICCA
【摘要】 当大气处于污染状态时,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将增多,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PM2.5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于吸附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悬浮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所以在大气污染中占据重要位置.PM2.5极易避开鼻毛和支气管纤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婷 郑高英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8年25卷2期 273-275页ISTICCA
【摘要】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表现为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具有反复性和迁延性,好发于老幼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1].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物质缺乏、环境因素、基础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