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6
- 1
- 24
- 13
- 7
- 6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贾承儒 赵迪 等 《环球中医药》 2024年17卷7期 1385-1388页ISTICCA
【摘要】 体位性低血压指体位变换时血压骤降而表现出眩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也是"血海",与人体的气血调节有关.若冲脉功能受限,则无法发挥对气血的调控作用.研究团队提出"冲脉气损"为本病的核心病机,本病属于"脑气病",病位主要在脑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蕾 施卫兵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32卷20期 1-4页
【摘要】 "命门动气"学说以无形而有位的命门(即肾间动气)为人身太极之核心,认为肾间动气禀于有生之初,由水谷之气、宗气所养,化生五行、继成脏腑并与脾胃之气血共同统领三焦."命门动气"学说指导痢疾相关疾病的治疗时,聚焦于肾间动气,通过温补肾阳、通补三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沅骋 周家程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5期 830-833页ISTICCA
【摘要】 李东垣作为易水学派的鼻祖,系统阐述了内伤脾胃病学说的概念、发病机制及治法,而"阴火"理论作为其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自古存在诸多争议.关于阴火学说的内涵,可概括为六种:心火说、肾火说、脾胃火说、脉中伏火说、三焦火说、相火说.本文从内伤脾胃病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万鸿 叶倩倩 等 《中医药学报》 2021年49卷8期 91-94页ISTICCA
【摘要】 "命门动气说"是新安医家孙一奎提出的新安医学固本培元学派的主要支撑学说之一,我们发现其理论与实践存在相冲突相矛盾之处,"命门动气说"以两肾之间命门动气为原气(元气),否定"左肾右命门说",而其相应的"温补下元"特色治法又常常将"肾气""肾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倩 王均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19卷18期 151-153页
【摘要】 慢性腹泻是一种多病因所导致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持续难愈易反复.如果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命门动气学说是以注重肾间阳之原气为理论的学说,在中医学理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探析命门动气学说与慢性腹泻之间的关系,参照现代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振中 柳长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4卷10期 662-664,6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现代医、道学者对命门学说已经作出了多方面研究,其中也不乏从道家内炼角度进行专门探究,但对命门之“火”的源流却尚未有人作深入的探讨.以下通过对相关医籍与内丹文献的考析,试图进一步揭示命门之“火”的源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合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0卷12期 898-902页ISTIC
【摘要】 [目的]阐发目命门的由来、内涵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人体发生认识论的方法,基于《内经》对人体生命双结构和心肺脾三本的理论基础来揭示目命门的实质。[结果“]形与神俱”是人体生命存活的唯一条件“,形”来源于父母精卵合子,精卵合子的DNA细胞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书璠 郭锦晨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8卷10期 9-11页
【摘要】 孙一奎提出"命门动气学说"的学术思想, 其中, 道家学说对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将易学和医学相融合, 重视养生, 主张清心寡欲、恬淡虚无, 运用道家学说来充实自己的医学理论, 并对治未病的思想有所发挥.文章浅要分析命门动气学说的发展与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侃妮 江凌圳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7卷6期 7-10页
【摘要】 通过概括丹溪学说的主要学术思想及新安地区几个代表医家的主要学术观点,从中探究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与丹溪学说的渊源,研究新安医家在丹溪学说传承基础上的发展.新安地区的医学深受丹溪学说影响,尤其是代表性医家汪机的"营卫一气"理论,及其再传弟子孙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 《吉林中医药》 2013年33卷9期 954-956页ISTIC
【摘要】 命门概念自《内经》提出之后,一直备受争议,主要有双目、两肾、右肾、肾间动气、君主命门等观点.孙一奎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观点,对命门的发挥有其独到之处.他运用理学太极加以解释,将命门从两肾分离出来,提出命门动气学说.这一学说的提出纠正了当时妄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洪靖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0卷5期 16-18页
【摘要】 孙一奎受宋元时期理学的深刻影响,创命门动气之说,重视人身下焦真元之气,是运用太极理论探求生命本原的第一人.为进一步理清孙一奎命门动气学说的发展与理学的关系,从而使后世意识到中国传统哲学在中医学术理论的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传统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璐 王柏庆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26卷2期 7-8页
【摘要】 命门是生命关键、根本.狭义指睛明穴/命门穴/肾,广义指“命门学说”.传统学说有“右肾命门”,始自《难经》,王叔和、李梃等力倡;“两肾命门”认为两肾相互作用阴阳相合,共同主宰生命活动;“肾间动气命门”认为非实体非器官是无形的,存在于两肾中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明旭 储全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24卷1期 6-7页
【摘要】 自《难经》赋予命门新的含义以来,命门成为历来争议的焦点.有的医家提出肾间动气为人之命门,有的学者提出命门为先天之本.历代对命门的争论,如走马灯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理清命门与肾间动气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命门在《难经》里所代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华军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02卷16期 72-73页
【摘要】 通过对<难经>关于奇经八脉、肾与命门以及肾间动气、诊法、治法等相关条文的解析,探讨<难经>对中医妇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及中医妇科临床辨证论治的影响和贡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芳 王亿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20卷4期 333-335页
【摘要】 该文初步探讨了利用新安医学代表医家的理论和治法方药等,指导目前肾脏病的中医治疗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以便进一步加深新安医学研究与现代临床工作的结合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鹏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7期 3742-37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儒学化倾向,明代医家参照和比附当时社会流行的宋明理学思想,对《黄帝内经》《难经》的命门以及肾间动气等相关表述加以发挥和融通,建构了肾间命门说.但是,肾间命门说建构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对中医学理论的儒学化改造,而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刘永尚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24卷6期 737-738,744页ISTICCSCDCA
【摘要】 孙一奎是明代新安地区医家,为新安固本培元派创始人汪机之再传弟子,精通儒道之说,崇宋元理学之义,将固本培元进一步发展,以顾护下焦肾命为主创命门动气说.笔者以宋元之理学、道教内丹学说为切入点,言及其对其命门动气说的影响,同时对其命门动气说与呼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君 张昆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33卷6期 478-479页ISTIC
【摘要】 通过文献及临床研究提出命门"可视"说.认为命门即脐下肾间动气,是医者或患者能观察到的脐部的跳动,是客观存在、能反映病情,并且能被医者调控的.命门可视说将中医范畴的肾、肾间动气、脐和命门四者联系在一起,对于病情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焦金炎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黄山论坛 2018年
【摘要】 明以前曾将"命门"视为"千古疑案".右肾命门说、动气命门说、包络命门说、肾间命门说是中医学术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命门学说,发明四大命门学说的代表人物中,新安医家就占了其中两位.孙一奎、程知针对命门学说的学术理论及其临证经验至今仍有其独到的一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侃妮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8年丹溪学派研究分会(筹)学术年会 2018年
【摘要】 元代浙籍医家朱丹溪,是养阴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学派在江浙地区的传播广泛,其学术成就卓著,学术影响广泛.尤其是其独特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等理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随着其众多弟子(尤其是私淑弟子)多为新安地区人,促进了丹溪学说在新安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先惠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黄山论坛 2018年
【摘要】 明代新安医家孙一奎论病多从下元虚损入手,治重温补下元,晚年总结提出了"命门动气""三焦为元气别使"等创新学说,通过对其著作《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文垣医案》等书的研究和发掘,探究其固本培元学术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其临证诊疗的特色,对现代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鹏 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民间医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 2017年
【摘要】 孙一奎为明代新安地区医家,为新安固本培元创始人汪机之再传弟子,精通儒道之说,崇宋元理学之义,将固本培元进一步发展,以顾护下焦、肾命为主,创命门动气说.笔者以宋元之理学、道教内丹学说为切入点,言及其对孙一奎命门动气说的影响,并对孙一奎命门动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红 导师:何学红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6年
【摘要】 孙一奎,明代嘉靖年间人士,著名新安医家.在世自著《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孙文垣医案》)等书.其一生博采群长,广纳众家之精髓,且留真不存偏见,并阐述了众多学术理论思想,如"命门动气说"、"宗气营气卫气说"、"不执方说"等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宇鹏 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 2009年
【摘要】 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著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孙氏医案》5卷。孙一奎作为明代温补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其命门学说是他的主要学术思想,与赵献可、张景岳并称命门三大家。 孙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宇鹏 2008年中医各家学说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考察了明代医家孙一奎的“命门动气”说、赵献可的“君主命门”说、张景岳的“水火命门”说的形成背景、学说内容,讨论了三家的理论特点和学术意义。孙一奎着重“命门动气”作为人身生命本源的性质,赵献可强调“君主命门”对后天藏府的统摄与调控作用,张景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令富 宋金香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31卷1期 46-49页
【摘要】 “固本培元”治法是新安医学的特色治法,主张固先、后天之本,培元阴、元阳两种元气,是传统医学对治未病的重要观点.新安医家运用固本培元法治未病颇具特色,汪机倡“营卫一气”“参芪双补”,重气血阴阳并补;徐春甫重“脾胃元气”,倡“摄养于无疾之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