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6
- 3
- 2
- 231
- 25
- 23
- 12
- 9
- 81
- 41
- 34
- 18
- 1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黎晖 高路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0年18卷8期 683-688页ISTICCA
【摘要】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器质性和遗传性两大类,可导致猝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这些心律失常发生多与心脏交感神经激活有关.心脏交感神经切除术(CSD)通过切除下半部分星状神经节和前四对胸交感神经节可降低心脏交感神经活性,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安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兵 苏扬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28卷10期 790-793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比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器质性心脏病胸外手术患者术中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探讨更有效的用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6例心脏病胸外手术治疗中发生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玉娟 杨勇海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13卷11期 1461-146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及三角指数(TI)、PNN50对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在HOLTER检查患者中随机选出无器质性心脏病、无室性心律失常者(N)组,有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者(HP)组,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秀娴 林素清 等 《吉林医学》 2014年35卷7期 1509-1510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CARTO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87例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干预...
【关键词】 CARTO射频消融;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秀娴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14期 64-65页
【摘要】 目的 总结行CARTO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 分析中山市人民医院46例行CARTO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护理过程.结果 46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3年.复发1例,1例再次消融成功....
【关键词】 非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CARTO射频消融术;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东 俞章平 《医药前沿》 2012年02卷3期 262-26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心衰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本组45例,其中冠心病12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高血压心脏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心肌炎5例.静脉注射胺碘酮3~5 mg/kg,如无效30 min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宝平 徐义先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8卷19期 149-15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分析不同部位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和消融效果.方法 经心脏彩超、X线胸片、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后排除器质性心脏病,选择室性心动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漫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2卷23期 4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阿替洛尔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阿替洛尔(6.25~25 mg)/次,2次/d,治疗10~14 d效果不佳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1包/次,3次/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路俊玲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2期 121-122页
【摘要】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69例(A组)、Ⅰ~Ⅱ级63例(B组)和对照组67例(C组)的三角指数(TI)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与最慢心率的差值.结果①A组TI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永生 孙华群 等 《心电学杂志》 2001年20卷4期 207-208页
【摘要】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Lown分级≥Ⅲ级37例(A组)、Ⅰ~Ⅱ级30例(B组)和对照组35例(C组)的三角指数(TI)、最快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与最慢心率差值.结果(1)A组TI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玉梅 詹贤章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5年1期 15-18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经皮心包穿刺技术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VA)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剑突下行心包穿刺术( Sosa法)进行心外膜标测的40例VA患者,男28例,女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梦维 单其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5年39卷3期 228-231页ISTIC
【摘要】 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BrS)、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一直被认为是"无器质性心脏病",是与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相关的原发性离子通道病.最近,临床心外膜标测消融研究发现LQTS、BrS和ERS存在心外膜纤维化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红林 徐丽芳 等 《心电与循环》 2023年42卷5期 489-492页
【摘要】 报道嘉兴市第一医院 2018至2022年收治的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碎裂QRS(fQRS)波群的 5例患者临床资料,并从解剖、电生理、病理生理等方面作一分析.心电图下壁导联fQRS波群提示该部位对应的心室区域存在传导不均一,有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燕玲 杨剑滨 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28卷6期 585-588页
【摘要】 目的:探讨HRV在DMR患者中的特点及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在我院心脏彩超诊断中重度和重度(统称重度)DMR患者为研究组,收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无或轻度DMR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的基本资料、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实验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岳稳 导师:刘小菁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博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
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s,VA)是导致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按照是否有明确的基础疾病可以将VA分为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diopathicventriculararrhythmia,I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先玫 《浙江医学》 2022年44卷14期 1463-1468页ISTICCA
【摘要】 室性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儿童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如何处理儿童室性期前收缩一直是困扰儿科医生的棘手问题.儿童室性期前收缩原因复杂,预后差异很大.器质性心脏病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风险明显大于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缩,但心脏结构正常的儿童室性期前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皎 张志鹏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7年32卷z1期 209-2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人群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患者的心室复极参数,首先,明确三组间心室复极参数及 T 波形态学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其次,探讨心电图心室复极各个参数对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预测价值;最后,明确针对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杰(综述) 张海澄(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31卷10期 1031-10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炎症性、风湿性和瓣膜性心脏病本属于器质性心脏病中的不同类别,由不同的发病机制导致了心脏结构的病变。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这三类疾病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室颤)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在临床诊治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共通性。在大量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红彬 宋春丽 等 《医学与哲学》 2014年14期 19-20,38页ISTICPKU
【摘要】 焦虑抑郁广泛存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已成共识。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心理问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焦虑抑郁导致的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失衡会进一步促使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发展。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β受体阻滞剂与抗焦虑药物合用有很好的疗效;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并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汉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1期 175-176页ISTICPKUCA
【摘要】 室性早搏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冠心病为病因者居多.频发的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而导致死亡.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胺碘酮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1].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中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倍 梁延春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z1期 149-1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体表心电图定位室早起源已有不少报道,但关于R/S转换在V3导联的左右定位报道较少,本研究报道V3转换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VA)的体表心电图定位特征,进而指导射频导管消融。
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207例接受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倍 梁延春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26卷10期 1053-105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通过体表心电图定位室性早搏起源已有不少报道,但关于R/S转换在V3导联的左右定位报道较少,文中报道V3转换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VA)的体表心电图定位特征,进而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秋玲 夏立志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33卷11期 2681-2682页ISTICPKUCA
【摘要】 交感风暴[1]是指24 h内反复发作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心室性颤动(室颤)2次及以上,其常见的病因及易患人群为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和遗传性心律失常等.交感风暴属急重症,既往多按心律失常处理,给予电复律及静脉应用胺碘酮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萍 吴永全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2年28卷11期 1916-191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多年来,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一直是心血管疾病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潜在的心脏抑制作用及脏器毒性作用限制了其长期应用.因此仅在室性心律失常已发生后再进行干预的下游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心律失常形成的基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熊力娟 导师:葛郁芝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SDNN,频域指标交感/迷走比值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对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及其相关性分析。
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于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云云 徐晓春 《实用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20期 3820-3821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可达龙(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是三类广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可用于房颤转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急性心梗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患者,但其经外周静脉输注的给药途径易引发静脉炎,出现红肿热痛(伴)或沿穿刺静脉近端呈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萍 崔德君 《护理研究》 2010年24卷25期 2347-2348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1983年由Coumel和Leenhardt等首先描述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是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在受到身心压力时所产生的双向性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表现为晕厥或猝死,多见于青少年,静息心电图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云贵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年30卷21期 3159-316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室性心律失常(室律失常), 临床主要包括单纯的室性早搏、各种不同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室扑等[1].室律失常不仅是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无心脏疾病者猝死的主要机制[2].室性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或给予何种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洋 李淑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年29卷21期 2827-282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恶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主要死因之一.心内电生理检查是评估和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相对科学的检测方法,能诱发出室性心律失常乃至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但该方法是一种有创检查方法,不适合作为常规预测方法使用.因此研究者们又在积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瑞兰 陈学敏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年15卷9期 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无论是器质性的还是功能性的,如果出现心悸不安、气短乏力等症状,将会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传统的抗心率失常药物多以西药为主,且副作用多.参松养心胶囊组方具有显著抗心律失常作用.我们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加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国 王玉堂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年14卷2期 155-1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室性心律失常与应激密切相关,不仅器质性心脏病个体应激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健康个体应激时亦对室性心律失常敏感.应激时,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明显改变,心肌电不稳定性增加,早期后除极、触发活动易于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鹰 唐耀平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8卷11期 780-78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T波电交替(TWA)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并可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A),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等,最终导致死亡.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出现TWA往往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我们回顾分析116例AMI患者TW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尚社 郑爱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40卷5期 960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U波倒置是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见于器质性心肌病变患者[1].2002年至2004年,作者观察了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U波倒置患者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梗死范围,并与同期30例不伴U波倒置AMI患者比较,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仁珍 《护理研究》 2005年19卷21期 1908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出现于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常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因心排血量下降可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或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加重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复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改善或消除其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杰孚 刘德平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32卷z2期 265-2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口服中成药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60例室性早搏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6岁.其中特发性室性早搏25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早搏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停用目前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万红 刘小阳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4年24卷5期 464-46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胺碘酮临床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可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是心房颤动(房颤)转复及维持窦律的有效药物,可以作为首选药物[1,2].本文旨在评价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房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翠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32卷z1期 53-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可分为两大类:原发性心电疾病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原发性心电疾病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类以心电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室颤(IVF)、儿茶酚胺介导的多形性室速(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自文 《中国全科医学》 2002年5卷10期 773-77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从发病至死亡时间短,来不及到医院就诊,得不到及时抢救,患者多死于院外.无论患者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或患何种类型的心脏病,其猝死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心律失常,其中80%以上是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广伟 林英忠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2年18卷6期 652-65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有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患者(室颤患者先给予电除颤),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首剂150 mg后以0.5~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大勇 赵南 《实用医学杂志》 2002年18卷6期 67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近20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以及数个前瞻性随机多中心试验(MADIT, AVID, CASH,CIDS)结果证实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病死率的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ICD已作为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