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1
- 68
- 36
- 2
- 2
- 2
- 22
- 21
- 15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长虹 孙殿甲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3年20卷6期 474-4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盐酸去氢骆驼蓬碱在大鼠胃肠道各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其剂型设计提供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分别研究盐酸去氢骆驼蓬碱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循环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慧园 陈浩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6期 757-7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考察白及醇提物中主要活性成分4-(葡萄糖氧基)-肉桂酸葡萄糖氧基苄酯(A1)、2-异丁基苹果酸(A2)、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A3)、二氢菲1(A4)、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 狄留庆 等 《药学学报》 2010年45卷11期 1373-13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考察药物浓度、不同肠段、pH、细胞旁路以及代谢酶(CYP3A)和转运体(P-gp、MRP2和SGLT1)的底物、抑制剂对连翘酯苷A吸收的影响.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研究不同浓度(2.6、5.2和10.4 μg·mL-1)的连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勇 张兴德 等 《医药导报》 2009年28卷5期 571-57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自微乳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动力学特征.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肠循环模型,采用酚红标记校正肠循环液体积,以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循环液中酚红和灯盏花素的含量.结果 灯盏花素自微乳在药物浓度为20,40,80 μg·mL-1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伟 王凌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7年22卷4期 413-4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薯蓣皂苷元丁二酸单酯(DSAE)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方法, 用HPLC测定循环液中的DSAE.结果 DSAE在大鼠小肠内无特定吸收部位,全肠道均有较好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每小时吸收百分率(中浓...
【关键词】 薯蓣皂苷元丁二酸单酯;吸收动力;在体肠循环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娟 蒋学华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7年22卷4期 416-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考察千金藤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方法, 用HPLC对循环液中的千金藤素进行分析.结果 千金藤素在大鼠肠道内无特定吸收部位,全肠道均有较好吸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每小时吸收百分率(中浓度)分别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太明 蒋学华 《华西药学杂志》 2005年20卷5期 390-3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同时测定肠循环液中黄芩苷、黄芩素和酚红的浓度.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silm C18(5 μm, 1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9∶41∶0.2),柱温35 ℃,流速1.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晓荞 杨祥良 《中国中药杂志》 2005年30卷3期 222-2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对灯盏花素实验性小肠吸收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循环法和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灯盏花素普通粉剂和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的小肠吸收及肠壁通透性.结果: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中,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单位吸收量和单位吸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勇 柳泽深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5期 815-817,8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法罗培南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率,以确定最佳吸收部位,为制定合理的药物制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各肠段区间如下:十二指肠段自幽门1cm处开始;空肠段离幽门15cm处开始;回肠段离盲肠上行20 cm处开始:结肠段从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瑜 王健 等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113-116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进行肠吸收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肠吸收动力学,以判断甲基正壬酮的吸收方式和途径。结果: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实验中,相对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回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莹 康宁芳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年31卷11期 1896-19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比较红禾麻提取物在AA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肠吸收差异.实验采用体循环肠灌流法,建立大鼠RA模型,应用UPLC-MS/MS检测肠灌流液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山奈酚-3-O-芸香糖苷、木犀草苷的含量,探究各成分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轶凡 任利翔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17年40卷5期 706-710页ISTICPKUCA
【摘要】 口服药物肠道吸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外法、体内法和在体法,对这3种研究方法进行简要介绍.鉴于在体肠灌流法操作简便、技术成熟、可控性强,同时又保证了神经内分泌调节与淋巴液血液供应的完整性等特点,更能反映药物吸收的真实情况,因此重点介绍了在体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琴琴 李学明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年17期 1429-143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在体肠循环液中非诺贝特和非诺贝酸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 mm×4.6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pH3.0,柱温为室温,流速1.0 mL·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婷 朱慧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1年46卷24期 1911-19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荆芥内酯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肠循环模型,采用酚红标记法校正循环液体积,HPLC测定不同时刻循环液中荆芥内酯的含量.结果 不同质量浓度(1.84、3.68、7.36 μg-mL-1)荆芥内酯的吸收速率常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慧玲 王战国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年29卷4期 281-28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冰片对盐酸小檗碱在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肠循环灌注实验法研究盐酸小檗碱配伍冰片前后小肠吸收动力擘的具体变化.结果:盐酸小檗碱在2.5~10.0 mg·kg-1范围内其吸收动力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冰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慧玲 王战国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31卷4期 67-69页ISTIC
【摘要】 目的:同时测定大鼠肠循环液中盐酸小檗碱和酚红的浓度.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welchrom-C18 (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三乙胺(30:70:0.2:0.1),柱温30℃,流速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灿 导师:王一涛 杨奎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该研究首次运用外翻肠囊法、在体肠循环灌流法和Caco-2细胞模型法研究了灯盏花素的肠吸收动力学.外翻肠囊法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在肠道的吸收方式属于被动扩散吸收,最大吸收率从13.1%~16.9%.在体肠循环灌流法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在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璐 段颐珊 等 《医药导报》 2017年36卷8期 853-8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ROX)在大鼠肠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以双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灌流液中ROX浓度,考察不同浓度及不同肠段下ROX的吸收情况并测定吸收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不同药物浓度下,ROX小肠...
【关键词】 罗沙替丁醋酸酯,盐酸;吸收动力学;在体肠吸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琴园 魏玉辉 等 《中成药》 2011年33卷1期 37-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六味地黄丸对大鼠肝CYP1A2及肠道P-gp活性的影响.方法:两组(各5只)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六味地黄丸生理盐水7 d后,静脉给予咖啡因,用HPLC法测定咖啡因的血药浓度,获得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以咖啡因t1/2的变化来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新春 侯世祥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7年32卷11期 1084-10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的体外释药性质,研究小肠最佳吸收部位及其吸收机制.方法:以动态透析法测定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体外释药速率;以大鼠在体肠循环法研究白藜芦醇纳米脂质体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中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及考察不同质量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燕 杨怀志 等 《齐鲁药事》 2011年30卷2期 74-75,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考察炎琥宁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状况,为炎琥宁口服肠溶制剂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通过测定各时间点炎琥宁的剩余药量计算吸收速率.结果 低、中、高 (6 μg·mL-1、1 mg·mL-1和1.4 mg·mL-1)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国莲 王锐利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9年9卷4期 297-3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其剂型设计提供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法研究马来酸曲美布汀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和甲硝唑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星 王利胜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0卷9期 1-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川芎嗪自微乳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运用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HPLC 法研究川芎嗪自微乳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情况.结果 川芎嗪自微乳在大鼠小肠中的累积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川芎嗪.结论 与川芎嗪相比较,川芎嗪自微乳能够改善大鼠的小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林峻 刘国翔 等 《中南药学》 2023年21卷10期 2654-26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莪术醇片剂的处方及其在大鼠体内的小肠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莪术醇片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处方,并测定体外累计溶出度,考察药物释放情况;通过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比较莪术醇原料药和片剂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情况.结果 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洋 王悦力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3年54卷3期 1240-1248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考察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在不同浓度下的肠吸收特性,探究寡肽转运蛋白对氟苯尼考肠吸收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样品中氟苯尼考的含量,建立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模型,考察不同浓度药物对氟苯尼考吸收速率的影响;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明芯 胡江波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8年34卷1期 87-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考察微乳液递送吴茱萸碱(evodiamine loaded microemulsion,EDM)体外释放特征及大鼠的在体吸收情况.方法 制备EDM,用透析法研究其在pH 1.2盐酸溶液和pH 6.8磷酸缓冲溶液中的体外释放特征,计算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胜 涂星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年32卷9期 661-6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川芎嗪在大鼠小肠的吸收动力学,考察不同浓度药物和黄芪提取物对其吸收速率的影响以及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HPLC法研究川芎嗪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情况,并考察黄芪提取物对其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不同浓度川芎嗪(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福平 林爱华 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2年28卷2期 118-1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芒果苷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芒果苷和酚红的浓度,考察药物浓度、pH值和不同肠段对芒果苷吸收的影响,并与知母水煎液比较芒果苷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差异.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娟 单进军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8卷1期 6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同时测定肠循环液中桔梗皂苷D和酚红的浓度.方法 采用RP-U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2.1 mm×100 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甲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 mL/min,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振华 郑增娟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9年40卷4期 316-3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难溶性一氧化氮供体药物ZLR-8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及喷雾干燥乳剂对ZLR-8肠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ZLR-8的含量,计算ZLR-8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考察ZLR-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 魏伟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9年25卷2期 181-18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考察芍药苷微乳溶液在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并与其水溶液进行比较,研究芍药苷微乳溶液在各肠段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方法,用HPLC和UV法分别测定循环液芍药苷和酚红的浓度.结果 在2~20 mg·L-1浓度范围内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花盈 狄留庆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9年18卷9期 827-829,8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胆舒软胶囊和胆舒胶囊中薄荷脑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循环液中薄荷脑的浓度,比较在含相同薄荷脑浓度(0.3 g·L-1)时胆舒软胶囊和胶囊供试液中薄荷脑在整肠段的吸收速率及累计吸收率.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小桃 宓穗卿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9年20卷5期 432-4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姜酮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姜酮在肠循环液中的浓度,以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考查姜酮的肠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 姜酮浓度为25.0,50.0和100.0μg·mL-1时的吸收速率常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鹰 陈戈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年28卷8期 622-62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长春西汀自微乳化释药系统(VIN-SMEDDS)在大鼠小肠各部位的吸收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方法.考察了不同肠段、给药浓度、pH、流速和剂型因素对药物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VIN-SMEDDS在十二指肠、空肠、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爱文 平其能 《中国新药杂志》 2008年17卷19期 1663-16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依托泊苷(VP-16)固体分散体,对其在大鼠小肠各部位的吸收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溶剂-熔融法制备VP-16-硬脂酸聚氧烃酯(S-40)或泊洛沙姆188(F68)固体分散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婧 陈西敬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8年39卷1期 55-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胆汁中阿托伐他汀的浓度的LC-MS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肠肝循环情况.方法:测定大鼠静脉注射和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对灌胃给药的吸收程度进行研究;测定大鼠给药后12 h胆汁中的药物浓度,计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婷 蒋学华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8年23卷1期 61-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牡荆素鼠李糖苷(RHV)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RHV在肠循环液中的药物浓度;采用UV法测定肠循环液中酚红浓度;以大鼠原位灌注模型考查RHV的肠吸收动力学情况.结果 RHV 浓度为20、10、5μg·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兰 扈正婷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9期 1052-105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药物浓度、肠段、pH及P-gp对马钱苷肠吸收机制的影响规律.方法:将大鼠分为10组:马钱苷高、中、低剂量组(0.1,0.025,0.0125 mg·mL-1);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组(0.013 mg·mL-1);pH 6,7,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杨 蒋学华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39卷3期 503-5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山奈酚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循环液中药物的浓度.结果 结扎胆管组与不结扎胆管组山奈酚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976 h-1、0.2531h-1.山奈酚在高(800 ng/m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捷 郝福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8年23卷1期 7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苏合丸中桂皮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小肠循环液中的桂皮酸及酚红,依据药物在小肠内的剩余量来确定药物的吸收.结果 高、中、低浓度的冠心苏合丸肠循环液中,桂皮酸在空回肠的吸收速率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