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6
- 43
- 4
- 71
- 43
- 9
- 3
- 1
- 64
- 18
- 15
- 15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玉龙 郑玉建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32卷3期 247-2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新疆奎屯地砷病区与非病区的水中不同金属元素含量的分布,探讨其对地方性砷中毒发病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奎屯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与非病区23份水样中As、Mg、Ca、Zn、Cu、Pb、 Fe、Mn、Cd 、Ag、Se元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新 于高娃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09年6卷33期 222页CA
【摘要】 <篇首>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也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通辽地区属松辽平原地区之一,是地方病的重灾区.从2005年开始,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性砷中毒调查项目技术方案>,为全面掌握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鸣皋 黄园英 等 《科教文汇》 2009年19期 268-269页
【摘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达,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关注生命,关注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地下饮用永水质角度,对我国被多数学者公认的五种地方病与水中某些地球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地方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其水质存在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腾格尔 武永刚 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55卷1期 57-61页
【摘要】 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归为第一类致癌物,它具有水溶性的特点.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摄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和(或)过度沉着掌跖角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全身性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星火 时颖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3年19卷8期 976-9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以及历史曾有高砷报道的顺义区地方性砷中毒现状.方法在全市10个远郊区县进行饮用水井水砷含量的调查,并在历史高砷地区进行砷中毒情况调查.结果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除顺义外,水砷含量均小于0.05 m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国荃 郑玉建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27卷1期 12-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防治新疆奎屯地方性砷中毒干预实验前后患者砷中毒病情与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皮肤癌变、内脏癌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作为评价指标,对奎屯砷中毒地区改水防病干预15年后进行致癌、致突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 干预实验15年来,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振明 佟建冬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4年19卷6期 357-3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进一步查清吉林省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及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洮南市重点砷中毒疑似病区开展了工作.结果通过对2个县的5个乡(镇)32个行政村的137个自然村的调查,在32个行政村中,有24个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振明 刘忠杰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0年15卷2期 77-79页ISTICCA
【摘要】 按卫生部要求,为尽快查清地方性砷中毒在吉林省的流行情况,依据以往水质检测资料,对吉林省西部的通榆县4个乡进行了环境砷含量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共检水样174份,其中砷含量超标37份,占21.26%,水砷最高值为0.207mg/L.土壤及农作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保华 赵春花 《中国保健营养》 2016年26卷10期 324页
【摘要】 目的:掌握景洪市居民饮水砷含量分布情况及是否存在地方性砷中毒病.方法:居民饮水砷测定用半定量砷检测试剂盒(德国产),采用统一调查表对景洪市辖区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市11个乡(镇)的738个自然村及5个县级国有农场共采集1229份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建华 格鹏飞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8卷10期 98-99页
【摘要】 目的 调查甘肃省(以下称全省)饮水水源中高砷水源的分布和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查全省24个县(区)、256个乡、869个村不同类型的饮水水源;对饮水水源砷含量超过0.05 mg/L地区的居民,按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明生 程建华 等 《甘肃科技》 2010年26卷6期 139-140页
【摘要】 调查甘肃省饮水高砷水源的分布和地方性砷中毒病流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筛查全省24个区、县256个乡869个村不同类型的饮水水源;对饮用水源砷超过0.05mg/L的居民,按国家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进行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沙德华 靳萍 《中外医疗》 2009年28卷13期 41-41页
【摘要】 针对地方性砷中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本文主要综合了当前医疗上对于地方性砷中毒的治疗方法并进行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峰 王海宏 等 《宁夏医学杂志》 2008年30卷12期 1173-1175页CA
【摘要】 目的 及时、准确、系统地了解地方性砷中毒轻度病区的病情动态,进一步认识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规律,更好地指导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工作.方法 按照<全国地方性砷中毒重点监测方案>的要求,采取普查的方式,对全部改水工程及长住人口以户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宏 李宏伟 《医药世界》 2006年9期 109-109页
【摘要】 目的:研究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后砷在人体内蓄积及代谢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在改水1年内对曾饮用高砷水的村民测定尿砷、发砷含量.结果 停止饮用高砷水后,尿砷在4个月内,发砷在7个月呈急剧下降趋势,至12个月后,尿砷降至正常水平,发砷均值仍高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格鹏飞 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地砷病)是甘肃省近年新发现的地方病病种。本文就甘肃省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情况、防治措施、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赵明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2010年学术会议 2010年
【摘要】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山西省是地砷病病情较重的省份之一。随着近几年地方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新的地砷病病区和潜在病区不断被发现,越来越多的高砷暴露人口能及时地停止饮用高砷水,防止高砷水的继续损害。为了进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来义 李跃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5年21卷3期 338-3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调查陕西省高砷污染环境的分布范围及特点,发现地砷病患者,为防治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在产煤量大,燃煤污染较重的区县内,调查以石煤为主燃料的当地常住居民家中室内空气、石煤、辣椒、玉米及饮用水的砷含量.结果 5县调查结果显示,煤砷超标约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永华 王秋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31卷2期 238-239页ISTIC
【摘要】 为查清宁夏平罗县(除西大滩地区外)是否存在有地方性砷中毒,其危害程度以及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水砷含量分布情况,对高砷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水砷含量超标率36.00%;发现砷中毒病例57例,患病率3.52%;男性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男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贞 王三祥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8年23卷4期 270-2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人饮水和当地自产粮食中的砷含量,为砷中毒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山西省地砷病病区随机抽取17个村的189名地砷病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入户采集所有调查对象的饮用水和当地自产粮食.样品中砷浓度测定用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瑞瑛 张智勇 等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7年22卷6期 407-4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改良饮用水前后病妇头发中砷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确定改水对病妇体内砷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用扫描质子微探针测定病妇单根头发中砷及其他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结果 发现As、Fe、Cu、Ni、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达圣 安冬 等 《贵州医药》 2007年31卷10期 883-8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砷污染的效果.方法 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禁止开采高砷煤和改良炉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通过强有力的健康促进,在病区,砷中毒防治知识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曾艳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17卷3期 203-205页
【摘要】 目的 掌握山西省高砷区和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的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地方病防治项目方案>,选择了10个县348个村作为调查村;水砷筛查采用半定量试剂盒法,水砷定量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兴 王庆安 等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0年31卷3期 156-158,179页CA
【摘要】 目的 了解2006~2008年汉中市沿汉江流域地区及分布有高砷石煤的镇巴县高砷水源分布和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现状.方法 根据国家和陕西省项目技术方案确定的选点原则,在汉中市沿汉江流域选择宁强、略阳、勉县、洋县、西乡5县及分布有高砷石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述刚 陶勇 等 《当代医学》 2009年15卷21期 111-11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针对影响因素制定相关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QOL-BREF量表对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砷中毒病人进行访谈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采用以砷中毒严重程度直接进入法,其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平 胡洁 等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年24卷4期 432-435页
【摘要】 目的 研究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后人群防治效果.方法 对抽样人群定期检查观察.结果 地砷病区改水3个月后,人群尿砷均值由0.378mg/L降为0.113mg/L,正常者(<0.09mg/L)占56.25%,12个月后降为0.09m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瑞瑛 《现代仪器》 2008年14卷6期 27-30页
【摘要】 本工作利用仪器中子活化法对内蒙古巴彦卓东盟深井钻孔岩芯中As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进行研究,为饮水型地砷病的防砷改水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薇 于静华 等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7年6卷3期 190-190页CA
【摘要】 <篇首> 为了解四平市水源性高砷区及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区分布,并为制定地砷病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5-2006年对四平市3个县(市)开展了高砷水源和地砷病调查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于丹丹 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为了解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改水后居民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2010年10月作者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山西和内蒙古不同病情程度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本次调查的地方性砷中毒地区均已改水,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荆玉兰 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随着近几年地方病防治项目的实施,新的地砷病病区和潜在病区不断被发现,为了全面搞清山西省地方性砷中毒的分布特征、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按照《2009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山西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项目技术方案》的要求,2010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吴顺华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学术会议 2008年
【摘要】 我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新疆奎屯垦区发现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以来,先后在内蒙古、山西、吉林、宁夏、青海、贵州等省、自治区发现了地砷病病区。砷是一种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类金属元素,分布在水、土壤和空气中。它主要以无机砷(inorg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紫嫣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6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地砷病)可以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尤其是其高发的远期致癌效应,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地砷病防治工作,总结分析国内外研究现况及经验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将其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爱华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6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燃煤型地砷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农村居民健康和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疾病.其近远期危害皆非常严重。 本课题组利用贵州省燃煤型地砷病现场和暴露人群资源,按三级预防思路,采用流行病学、生化免疫、病理学、分子毒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薛鹏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6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2007年
【摘要】 山西省目前已确定的病区为朔州、吕梁、晋中3个地(市)。山阴县为朔州市下属的3个病区县之一,砷中毒病人及水砷浓度均居其他病区之首。目前该病区水砷分布特点的研究已经起步,但对于水中与健康相关的微量元素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研究表明:3价砷比5价砷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军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目的:掌握大同盆地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饮用水的水砷价态分布情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方法:对地砷病患者和对照者的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进行检验,SPSS10.0for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付松波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上个世纪30年代才被人类确认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现已知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有此病的流行,孟加拉、印度和中国是流行较重的国家.我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新疆发现地砷病以来,先后在内蒙古、山西、吉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殿军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我国是一个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情严重的国家,病的类型多,分布广,病情重,受威胁人口多.据WHO估计,全球氟斑牙人数可能超过7000万人,而中国接近4000万,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地氟病的病情不能与中国相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生玲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近年来,新疆地方性砷中毒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重视.砷可以引起机体多系统的严重损害.该文目的旨在探讨新疆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状况,基础研究如地方性砷中毒与饮水含砷量关系、地砷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砷与肿瘤的关系等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亮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目的:了解包头市土右旗缸房营村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流行现状. 方法:采集全村井水测定含砷量;对饮用高砷水的村民开展砷中毒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 结果:检查303口水井,水砷超标145眼,平均水砷值0.21mg/L,高砷井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孙殿军 2005年全国农村改水改厕学术研讨会 2005年
【摘要】 <篇首>我国是一个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病情严重的国家,病的类型多,分布广,病情重,受威胁人口多。我国的地砷病病情虽不能成为世界第一,但随着近年深入的调查,与孟加拉、印度一道,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为此,我国政府将地砷病纳入了国家“十五”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锐智 中华医学会第5届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2003年
【摘要】 目的:了解安龙县海子乡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重点抽样与线索调查的方法.结果:安龙县海子乡地砷病主要分布在海子村和石丫口村,2村共调查2 793人,查出砷中毒患者208人(患病率7.45%),其中可疑36人(1.2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