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7
- 1
- 1
- 16
- 7
- 4
- 2
- 1
- 23
- 9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任涛 程静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2期 383-3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黄河"几字弯"区域范围由于定位和目标及研究内容不同而导致界定不统一.根据黄河"几字弯"地理位置及其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生态区位,本文将黄河"几字弯"界定为:西至"几"字形起始点兰州市,东至"几"字形终点三门峡市,北至包头市区北缘,南至三门峡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佳慧 黄章平 等 《广西植物》 2020年40卷10期 1477-14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半蒴苣苔(Hemiboea subcapitata),为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该种形态变异幅度大,曾包括多个变种;分布范围广,在多种类型的生境基质上皆有分布.该研究的材料包括典型半蒴苣苔和与之近缘且曾被归为其变种的翅茎半蒴苣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依容 唐丽萍 等 《广西植物》 2020年40卷1期 7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滇白珠是我国重要的民族药用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是一个分类困难的复合群.为了探讨其种下分类关系,该文对滇白珠复合群(包括毛滇白珠、秃果白珠和滇白珠3个变种)进行网罗式采样,基本覆盖了该复合群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同时包括菲律宾和马来西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天天 李健梅 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7年10卷9期 63-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药事服务圈的界定和可视化表达方法,为定点药店规划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与方式.方法:收集规划地区的行政区划等基础数据与信息,以公平和效率为导向,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功能模块,按照提出方法、模拟验证、专家论证、完善方法的思路对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小凯 顾江淼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9期 1641-16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苞苣苔属(Anna Pellegr.)自1930 年建立以来,学者对该属植物的分类修订甚少,早期的物种发表和修订都依据采集的标本完成,存在性状描述简略或不准确、物种界定模糊等问题.在对白花大苞苣苔[Anna ophiorrhizoid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欢 张梅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2期 351-3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柏枝属是一类具有重要生态、经济意义的资源植物,该文对国内外关于水柏枝属分类学、系统学、内生菌、繁育和保护以及药用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针对该属存在的有关物种界定与谱系地理、植物内生菌与适应性机理、药用成分与药理研究等关键科学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敏 戎际达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3年45卷4期 1038-10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贞琵甲属Agnaptoria是小琵甲亚族Gnaptorinina中第三大属和青藏高原特有类群,已知36种/亚种.本文选取3个线粒体基因(COI;Cytb;16S rDNA)和1个核基因(28S rDNA-D2)片段,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包明慧 导师:袁明龙 兰州大学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硕士) 2023年
【摘要】 青藏高原草原毛虫是严重危害我国高寒草地的重大害虫。目前,我国报道的8种草原毛虫均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但基于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物种界定不支持目前这8个形态学物种。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评价及构建形态测量学分类特征,基于更多种群、更多基因对青藏高原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永鹏 导师:王曼曼 河北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隶属于盘菌亚门(Pezizomycotina)、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寡囊盘菌目(Thelebolales)中的寡囊盘菌科(Thelebolaceae),目前已正式发表的有效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D.R.G.W.B.Ellepola(歌杰巴) 导师:Madhava Meegaskumbura 广西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23年
【摘要】 人类正在导致物种的第六次大灭绝,掌握相关关键知识的对保护这些生物类群至关重要。这需要更好地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上了解进化和生态过程,包括生活史、多样化过程、种群遗传组成、历史分布格局以及生态系统和生物群系如何响应历史气候事件。在脊椎动物中,两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邵韦涵 导师:张鹗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认知和探索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进入十一世纪,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分类学研究领域,导致越来越多经典分类学所界定的名义物种被发现实际包含多个物种,即隐存种。这一现象在淡水鱼类等未受到足够分类学关注的低级生物类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汪洁 导师:高连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广义红豆杉科是裸子植物中重要的支系,隶属于柏支,现认为包括6属约40种。该科现存物种被认为是第三纪孑遗物种,经历过复杂的演化历史,多数物种为受濒危物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虽然对于红豆杉科的系统演化和生物地理学开展过一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英颖 导师:万霞 安徽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华新锹甲种团(Neolucanus sinicus species group)是鞘翅目(Coleoptera)锹甲科(Lucanidae)新锹甲属(Neolucanus Thomson)中的疑难种团之一。目前涉及到7个形态高度相似但常有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娇娇 导师:万霞 安徽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环锹甲属(Cyclommatus s.l.)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锹甲科(Lucanidae)。全球已知60多种,绝大多数分布于东南亚的各主要岛屿,少数分布在中南半岛至喜马拉雅山脉东南部的大陆地区,是研究物种跨“大陆—岛屿”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灿瑜 导师:李捷 孟宏虎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物种作为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其多样性代表了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资源的客观指标,同时,物种是解决其地理分布格局形成问题的基础,所以,提高物种界定的准确性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地理研究至关重要。但是,在热带地区植物中,由于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秀敏 导师:任国栋 河北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琵甲族Blaptini是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昆虫中1个十分重要类群,主要分布于亚洲中东部。迄今为止,该族昆虫全球已描述746种(亚种),隶属于6亚族27属,中国已报道20属271种(亚种)。学术界对该类群的分类研究关注颇多,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母其勇 导师:星耀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泛喜马拉雅地区(包括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地区)作为全球著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拥有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特有性。该地区受新生代以来地质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剧烈影响,使得物种的辐射演化和近期分化事件频繁发生,造成该地区的物种界定成为一大难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荀 导师:王玲 周世良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 2020年
【摘要】 蔷薇亚科(Rosoideae)作为蔷薇科(Rosaceae)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大约56个属1500余种的灌木、草本和乔木。该亚科的果实类型为小核果或瘦果。蔷薇亚科的植物遍布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温带的东亚和北美地区。该亚科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红 《中国科技成果》 2022年23卷8期 36-38页
【摘要】 项目综合应用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法对钝头蛇科Pareidae进行物种界定和生物地理学分析,认为主要在华东、华南、西南以及中南半岛北部的连片广大地区,存在一个"缅甸钝头蛇种组",其既包含部分确定的物种,也应包含多个隐存种,是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纲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6期 713-7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粟米草科(Molluginaceae)隶属于石竹目,是一个分类极为困难的被子植物类群,关于该科的分类学界定在众多不同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中争议颇大.在最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粟米草科的范围被准确界定,全球共包含11属.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粟米草科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岚 杨祝良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8年30卷6期 631-64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对狭义干蘑属(Xerula s.str.)的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该属仅包括模式种干蘑(X.pudens)及其周围的几个种.属的特征是担子果金钱菌状,有假根;菌盖及菌柄表面干燥,被有黄色至褐色直立、披针形的刚毛;菌褶边缘无不育带;子实层有近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华杰 导师:王恒昌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准确的物种界定是进行其他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山莓草属(Sibbaldia)植物隶属于蔷薇科委陵菜族(Potentilleae,Rosaceae),属内的物种分类一直处于十分混乱的状况,物种种类和物种界限比较模糊,特别是广布种山莓草S.pro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田烨 “一带一路”傣药南药国际研讨会暨2019药植论坛、2019全国研究生药苑学术论坛 2019年
【摘要】 翅茎草属(Pterygiella)由植物学家Oliver于1896年确立,模式种是翅茎草(Pterygiella nigrescens Oliv.)(Oliver1896),传统上置于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后根据现代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笑辉 导师:吴雨霞 兰州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生态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土地的沙漠化和盐渍化导致植物的分布区域和种群大小产生较大的变化。盐爪爪属(Kalidium Moq.)植物,包括盐爪爪、尖叶盐爪爪、细枝盐爪爪、里海盐爪爪、圆叶盐爪爪、以及黄毛头六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干旱及半干旱的盐碱地区,是中国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康兴 导师:张保卫 安徽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中国雨蛙种组(Hyla chinensis-group)是从无斑雨蛙种组分离出而来,为了确定中国雨蛙种组内物种数目、成种过程以及扩散模式,本研究选用线粒体12SrRNA和ND1基因,核基因POMC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国雨蛙种组进行物种界定和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亚男 导师:张保卫 安徽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在野外调研中发现分布于大别山区的树蛙属物种与此前所记录的黑点树蛙在外部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于是对其开展系统的物种鉴定研究,并进而展开了树蛙属的谱系地理学等研究。
基于多基因(12S rRNA、16S rRNA、t-RNAVal、B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璐 导师:李枢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动物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跳钩虾作为端足目中唯一具有陆生物种的类群,其起源与进化历史一直是甲壳动物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论文研究围绕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沿岸潮间带与东亚内陆的板跳钩虾属(端足目:跳钩虾科)展开,主要内容涉及谱系地理学与基于多基因DNA数据的物种界定二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洪涛 导师:刘建全 兰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物种界定是个很古老的问题,近年来又引起了重新关注。当选择遗传标记用来界定物种时,不仅要考虑到突变率等因素,而且要考虑基因流的影响。最近的一项模拟研究发现种内基因流和种间基因流之间存在着负相关,伴随最大扩散性别的标记更适合界定物种。因此,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殷维 导师:吴千红 傅萃长 复旦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西北太平洋最独特的地貌特征之一是拥有系列相连的边缘海。上新世、更新世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显著地影响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的大陆架的地形,特别是潮间带生境。淤泥质潮滩是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潮间带的优势生境,该生境中定居动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相对较少。厚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其侠 王发国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年12卷1期 7-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广东省的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大致已有4条分界线.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是一个典型的热带种类,它在广东的分布北限,一直被认为是广东热带的最北界限.根据最近在广东发现的见血封喉4个新分布点,通过分析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阿明 导师:李德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生物学 植物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伴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喜马拉雅地区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地形结构和气候条件,该地区的植物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物种多样性丰富、特有现象明显和濒危程度严重,这一地区与相邻地区被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之一.密叶红豆杉是西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濒危物种,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 叶昌媛 等 《动物分类学报》 2001年26卷4期 593-600页ISTICCSCDBP
【摘要】 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对7省13个居群的竹叶臭蛙Odorrana ve,rsabilis的标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可以分为3个形态型;同时经数值性状标准判别分析和DNA指纹分析印证其结果与形态学研究结果相吻合.据此将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米玲 李海建 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42卷1期 41-42页
【摘要】 本文就有关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蜱及其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作一赘述。其中包括蜱的生存种类与一般自然地理特征的关系、蜱媒疾病与季节气候之间的关系、传播疾病的蜱媒的界定、蜱媒与疾病的关系、蜱媒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蜱媒疾病的防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也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09卷15期 165-167页
【摘要】 为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侵权责任法,对有关医疗损害责任、医疗损害的认定及归责原则、医疗机构的高度注意义务等规定条款,在认识、界定及在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应尽快出台侵权责任法的司法解释及修订完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谦 《新建筑》 2009年3期 136-137页
【摘要】 <篇首> 现存的江陵古城墙是一处完整的明清城墙,明确而直观地界定了荆州城市的范围.将城墙作为研究对象,以相对完善的方志文献与城墙及其城内的部分古建筑互为参照,可以比较清晰地勾勒出荆州城市数百年间发展演变的画卷.这座明清时代修建的江陵古城,也因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根柱 《草原与草坪》 2007年1期 82-86页
【摘要】 对我国西北地区干旱草地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引种,驯化和成功繁育了国内外30余种适于西北地区干旱环境栽培的耐旱牧草,并对旱生、超旱生牧草的生态型进行了量化界定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水热资源、植物群落、土壤类型及地表基质等4项指标,将我国西北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璐 《北方文学(中旬刊)》 2013年6期 108-108页
【摘要】
1概念界定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维度对东北城市题材电视剧进行界定。在地理坐标上即指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城市的概念更为广泛,包括大,中,小城市,甚至一些乡镇。在电视剧作品内容上,东北城市题材电视剧是以东北城市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700390173 青海 Q948.2 基础研究 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2017年
【成果简介】 固沙草属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高山特有属,是这些地区极端沙地环境下生长的关键或唯一类群,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而且同时也是野生牧草利用、极端环境植物基因资源利用最具潜在价值的研究对象。第四纪冰期全球气候的反复变化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物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