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26
- 207
- 36
- 16
- 2
- 1036
- 849
- 821
- 248
- 188
- 1298
- 237
- 225
- 214
- 2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娟 荆钧尧 等 《军事医学》 2025年49卷1期 15-2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针对地震伤员在医学救援队内的分类问题设计并开发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验证该分类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地震医学救援中伤员分类流程、难点和要求,利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对该问题进行形式化描述,基于强化学习方法设计并开发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瑜 董小娇 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5年52卷1期 83-87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地震中灾民的灾后心理状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方法,使用事件冲击量表(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今 姚婧 等 《转化医学杂志》 2025年14卷4期 176-1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针对地震救援场景中传统检伤分类方法效率低、依赖经验等问题,研究智能化检伤分类系统,旨在通过伤员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评估,实现伤势快速、准确的自动量化分级,优化急救处置优先级,提高分检时效性与准确性.方法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练亚鹏 龚海军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19卷7期 863-86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甘肃积石山县 6.2 级地震后伤员紧急医疗转运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震区伤员医疗转运提供经验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年12月19日—2023年12月26日转运 89 例积石山县地震伤员情况,调查伤员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永芬 罗钰鼎 等 《四川医学》 2023年44卷10期 1013-10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2022年9月5日泸定地震中受灾居民在灾后重建时期的心理状态,为心理干预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杰 黄国平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33卷2期 103-1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芦山4.20地震后5年雅安地区受灾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病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宝兴县、天全县三地分层随机抽取2000名成年被调查者,评估芦山地震的应激反应程度,分为PTSD组与非PT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美 王天龙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18卷6期 724-728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总结"9·5"泸定地震伤员收治的实际经验,探讨一体化集中收治模式在灾害伤员批量收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5"泸定地震发生后,西部战区总医院在总结前期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批量伤员收治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时间成立应急病区,集中收治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耀鑫 杨永强 等 《世界地震工程》 2023年39卷1期 49-58页
【摘要】 为了利用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在震后对结构进行损伤快速评估,本文提出了基于BP传播神经网络多参数预测震后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本文设计了9个不同设防烈度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利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并用损伤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荣环 康帅 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3年43卷3期 208-218页
【摘要】 为快速识别地震导致的框架结构损伤,采用一种新的损伤识别方法,即振型曲率演化法.该方法采用S变换对结构顶部的加速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地震前与地震期间的两个重要时刻,然后通过计算这两个时刻的振型曲率差识别结构薄弱层位置.为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艳梅 壮延 等 《中国应急救援》 2023年6期 81-87页
【摘要】 案例推理法是在灾害发生初期仅能获取少量灾害信息的条件下,从历史案例中抽象出少量信息对当前灾害将可能引起的灾情后果进行快速推算的一种方法,具备时效性强、方法简单、约束条件少、容易实现的优点.通过建立云南地震灾害受伤案例库,探索运用案例推理法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婷 高长青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年34卷4期 311-3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调查“8.03鲁甸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受灾群众地震3年后创伤后成长的现状,探讨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因素.方法:地震3年后,按方便取样方式选取鲁甸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受灾群众155例,采用自编人口学基本信息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婷 阮冶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年34卷3期 166-1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地震3年后受灾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地震3年后云南省鲁甸县龙头山镇重灾区受灾群众155人的调查资料,以PTSD筛查阳性人群为病例组,阴性人群为对照组,对自编人口学基本信息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爽 王小明 等 《科技与创新》 2022年8期 20-26页
【摘要】 区域总人口数是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产出灾情报告的重要参数,而上海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人员密集,且人流量大,各区早晚总人口数差异显著.目前上海市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读取的应急基础数据库中的人口数据,没有考虑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和人口的变化规律.拟...
【关键词】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灾情报告;人口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鹏飞 张桂欣 等 《世界地震工程》 2022年38卷4期 1-7页
【摘要】 京津冀地区1679年曾发生三河-平谷8.0级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严重影响当时的社会经济.本文对三河-平谷8.0级地震进行原地再现,分析所造成的人员伤亡.首先,基于最新的建筑物竣工面积统计资料更新建筑物公里网格数据,基于普查数据对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强 杨耀鑫 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22年42卷2期 42-51页
【摘要】 为了能在震后更好地利用测得的结构动力响应参数快速对结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文中挑选了最大层间位移角、自振频率相对改变量和顶层加速度放大系数3个参数,分析结构损伤指数与3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提出了一种组合结构体系参数.结果表明,结构损伤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洁 何琳 等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2年12期 8-10页
【摘要】 利用Python语言实现地震应急评估模型的自动化产出,整体框架包括数据叠加分析、震中、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自动产出.当发生地震或模拟地震演练时,通过输入地震三要素,程序能够自动化产出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时、快速地计算灾情相关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常清 任宏飞 等 《护理研究》 2019年33卷14期 2528-253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总结并分析喜马拉雅山地震带近10年内发生的大地震伤员的受伤类型及特点,为建立有效的地震医疗救援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经查阅文献与现场收集最近10年内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大地震的特点及伤员的受伤类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洪霞 唐娜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23卷11期 871-874页ISTIC
【摘要】 地震导致挤压伤/挤压综合征(CI/CS)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强CI/CS的临床诊治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CI/CS的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CI/CS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亮 郑霖洲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16卷5期 488-49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空袭打击与地震灾害在城市毁伤机制中的差异,为反卫勤保障中救援环境的推演提供可行的量化依据.方法 从空袭打击与地震灾害在城市毁伤过程中的发生特点与毁伤效应出发,建立二者的类比映射关系,并通过调研、比对、数据建模等方式分析二者之间的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皓扬 蔡琳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1年29卷5期 762-767页ISTIC
【摘要】 目的:考察宜宾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等状况及其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探讨PTSD、抑郁与情绪调节策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抑郁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对宜宾震中长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雅麒 游茗柯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1年16卷4期 361-3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CRAMS评分与国内常用的START检伤分类法对地震伤患者的检伤分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震伤员数据库33148例伤员的有效资料,记录其初始临床信息并计算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CRAMS评分,并通过STAR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丰 李莉 《护理学杂志》 2018年33卷15期 65-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救治一体化模式在九寨沟地震救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采取创伤救治一体化模式、畅通创伤救治一体化流程、加强重点环节监控等措施.结果 共救治伤员39例,其中住院19例,均治愈出院.地震伤员急诊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丽 张希成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23卷8期 959-9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了解唐山地震40年后,幸存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状态、婚姻状况及生活现状.方法 2016年2月至5月,抽取唐山地震幸存脊髓损伤患者216例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集中居住139例,分散居住77例.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1976年唐山地震幸存脊髓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芳 郑斌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23卷5期 603-6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唐山大地震幸存脊髓损伤患者中,集中居住和分散居住两组不同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方法2016年2月至5月,对76名1976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其中在疗养院或康复村集中居住者38名,在家中分散居住者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思云 何小林 等 《中国健康教育》 2016年32卷1期 91-93页ISTICPKU
【摘要】 该文尝试对云南省“8·03”鲁甸地震巧家县伤员(住院病人)心理援助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与回顾,以期对今后突发公共事件院内伤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朋迪 杨乐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年29卷1期 40-4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的关系.方法:选取四川某职业高中一年级全部新生共1808名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530份.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生命意义量表(MLQ)、接纳与行动问卷(AAQ-Ⅱ)进行调查.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燕 张瑛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年31卷12期 925-9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5年后重灾区北川县及绵阳市妇女心理健康情况.方法:地震发生后5年,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及地震前后月经情况分别对北川地区和绵阳市区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各1000份,对调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小萍 乔安花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年32卷3期 64-66,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史无前例的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笔者和其他医疗队员一起奋战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第一线40多天.在灾区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医疗队员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先后救治伤员907人,开展各类手术257例,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参军 张晖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1340-13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腹直肌旁切口微创治疗地震伤骨盆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03”鲁甸地震伤骨盆骨折9例均行腹直肌旁小切口(前环)钢板内固定或后环经皮骶髂拉力螺钉内固定,统计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前术后疼痛程度、复位效果、股外侧皮神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鲁璐 王岚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年6期 359-3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历唐山地震创伤的成年人进入老年期后的认知功能状况。方法选取成年期在唐山地区经历过1976年大地震且目前年龄≥60岁的434名老年人作为创伤组,在邯郸地区未经历地震且年龄≥60岁的292名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被试收集社会人口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茜 张雪梅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47卷6期 1046-10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汶川地震后5年,2013年4月四川再次发生里氏7. 0级雅安芦山地震,除了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还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使人们面临极度的无助与恐惧.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丽丽 李唐棣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年10期 975-97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讨论唐山地震37年后脊髓损伤(SCI)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以往调查结果对比分析。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调查2003年至今居住在唐山市区的1所疗养院、1所康复村和居住在农村的6所疗养院的死亡脊髓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内容包括死亡患者的一般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定玺 李小麟 等 《护理研究》 2014年32期 3996-400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2年后重灾区地震伤残人员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灾后地震伤残人员的康复和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汶川地震2年后对重灾区172例地震伤残人员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六亿 武迎红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4年13卷2期 7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伤员医疗救治中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探讨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医院感染防控特点.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现场调查,了解两次地震伤员医疗救治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特点并比较其异同.结果 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伤员救治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够梅 杏玲芝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年20期 63-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院内专业化救护路径在高原地区批量地震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7月批量收治31例地震伤员,采用统一明确检查分类、实施救护小组负责制、开放绿色生命通道、批量地震伤员转运、提供个性化专科救治方案、对伤员有效心理支持等院内专业化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伦 张燕 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0年37卷4期 378-38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伤员10年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其对伤员当前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汶川地震10年后的152名地震伤员进行调查,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雄 邓利虹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0年35卷1期 144-146,1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明确汶川地震后远期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水平以及自我中心网特征对PTSD的影响.方法:采用PTSD量表平民版(PCL-C)和自我中心网问卷进行数据收集,以均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以多元回归分析自我中心网与PTSD之间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姝昱 李悦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15卷12期 1379-138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研究地震人员伤亡情况的影响因素、预测方法及演化趋势,为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应急处置、资源配置及指挥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 结合文献研究和案例回顾法,深入系统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和预测方法.结果 影响地震人员伤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鹏 蔡懿灵 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27卷1期 32-35页ISTIC
【摘要】 基于我国2010年玉树与2013年芦山重大地震现场调研,对两次地震灾情、伤情、伤员后送以及救援力量进行宏观的比较与分析,旨在通过分析地震大规模创伤救援的特点与规律,系统总结地震应急救援行动的经验,为国家精确制定地震施救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恩江 林润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15卷9期 1042-1046页ISTIC
【摘要】 目的 院外指数(prehospital index,PHI)和简单检伤和快速处理(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是目前大型群体伤事件检伤分类中使用的两种方法,其中START较为常用.但是这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