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
- 15
- 1
- 15
- 14
- 12
- 5
- 4
- 23
- 15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刁启航 王玲 等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25卷8期 1302-1307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近视的患病率不断提高,呈发病年龄早、进展速度快的特点,不仅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而且因高度近视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严重损害人们的视力,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关于近视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巩膜重塑、脉络膜血流异常、多巴胺合成与代谢、炎症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怀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1年42卷5期 641-6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孢子丝菌病是由双相型真菌孢子丝菌复合体引起的皮肤黏膜、皮下组织及局部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播散至全身引起多系统损害,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畜共患真菌病,临床表现以固定型和淋巴管型为主.病原真菌孢子丝菌复合体包含多种孢子丝菌,它们在微观形态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霞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30卷12期 787-792页ISTICCA
【摘要】 药物基因组学在新药临床试验及个体化用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组水平的生物标志物可用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中,用于识别个体对药物疗效有差异的原因,以及有药物毒性风险的个体.本文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以及举例介绍了如何用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雅楠 王均衡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0卷11期 894-8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阳虚体质以虚寒表现为特征,在偏颇体质中位列第三.从形成原因、生理及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发病倾向、调体方药等方面,结合近10年来在阳虚体质方面研究成果作为实证依据,对阳虚体质的理论进行梳理.发现了阳虚体质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永星 王成锋 《中国医刊》 2020年55卷12期 1282-1284页ISTICCA
【摘要】 胰腺癌是目前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实体肿瘤,预后极差且疗效不佳.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生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笔者回顾总结了近年来胰腺癌发生相关的流行病学、基因组学、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理解和揭示胰腺癌病因和发生机制提供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健翔 王琦 等 《天津中医药》 2020年37卷9期 968-971页ISTICCA
【摘要】 阴虚体质以虚热表现为特征,在偏颇体质中位列第4.从形成原因、生理及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发病倾向、调体方药等方面,结合近10年来在阴虚体质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实证依据,对阴虚体质的理论进行梳理.发现了阴虚体质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洋 缪小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年23卷6期 371-375页ISTICCA
【摘要】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前列,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开展以来发现了许多与结直肠癌发病有关的位点,基因-基因与基因-环境相互作用研究也有助于阐明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同时,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也发现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慧英 《生命的化学》 1999年1期 1-5页ISTIC
【摘要】 <篇首> 1. 引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遗传统计学方法的不断完善,人类对常见的、病因复杂的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的策略也日趋成熟,这些进展使我们能够发现这类复杂性疾病(如Ⅰ型和Ⅱ型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及炎性肠病等)某些重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可可 武坷鑫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5年35卷9期 1412-14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重症监护病区(ICU)短期内集中出现的4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疑似CRAB暴发的来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31日-4月7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4例CRAB感染患者...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基因组二代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臧倬冉 章莹 等 《中医药通报》 2025年24卷5期 56-60页ISTIC
【摘要】 血瘀体质作为中医体质学的重要类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推动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分析了血瘀体质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文凯 吴双 等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5年10卷3期 1-5页
【摘要】 目的 对深圳地区花鸟市场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Cps)带菌情况进行筛查,并针对筛查阳性的样本进行全面解析,为鹦鹉热的流行病学研究、疾病防控及公共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5月和2024年6月于深圳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家华 岑雨樱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4年49卷1期 43-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东宇 马恺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4年40卷8期 739-7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江苏省喹诺酮耐药1,4,[5],12:i:-沙门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cgMLST分析江苏省及欧美来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初步分析喹诺酮耐药1,4,[5],12:i:-沙门氏菌可能的传播特征.结果 13株喹诺酮耐药1...
【关键词】 1,4,[5],12;i;-沙门氏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43卷1期 118-121页
【摘要】 下一代测序(NGS),也被称为深度、高通量或大规模并行测序,可一次同时测定几十万到几百万条核酸分子序列.在畜禽疫病中应用于复杂诊断和密集监测、病因学、基因组学、进化和流行病学,以及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和感染生物学等方面.本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瑜 单虎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24年60卷4期 50-57页
【摘要】 为了探明导致某养猪场中仔猪腹泻的病原,本试验将患病仔猪样本处理并提取核酸后进行病毒宏基因组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并对样本核酸进行PCR检测验证.结果显示,RNA样本中只注释到A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懿 徐英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23年14卷1期 9-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不断进化,Omicron作为第五个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s),在基因组学、生物学以及流行病学特征上与之前的VOCs存在明显差异.虽然Omicron感染导...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加强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珊 杜照中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3年39卷9期 879-8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济宁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流行情况及其基因组特征.方法 采集2017-2019 年流行前期、流行期、流行后期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咽拭子标本,进行菌株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基因测序,利用PubMLST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章馥 导师:高福 刘军 山东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背景]
本世纪以来,新发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EIDs)在全球范围内频发,从SARS到如今的COVID-19疫情,其中大部分是人畜共患病,约70%以上由野生动物来源的病原体引起,为了量化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伟 导师:苏少晨 兰州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1. 了解兰州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提供理论依据。
2. 利用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学龄期肥胖儿童的口腔菌群结构及功能特征,寻找与儿童肥胖相关的关键物种及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慧群 导师:石晓路 柏琴琴 南华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分析人源和鸟禽源样本中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 Cps)的分布特征、基因型特征、基因型与宿主的关系等信息,为诊断及防治 Cps 的感染提供参考。同时建立一种 Cps 鉴定及分型的体系,实现对样本中Cps的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鸿铭 导师:李淑英 华北理工大学 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HRV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9月南京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门诊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景锋 导师:叶小华 广东药科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系统收集已发表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全基因序列信息和临床信息,分析不同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谱和抗结核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掌握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和突变,为揭示耐药机制提供数据支持;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金珠 导师:夏云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目前治疗肠杆菌目感染的主要药物,但 碳 青 霉 烯 类 耐 药 肠 杆 菌 目 细 菌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
【关键词】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感染 ; 分子流行病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嘉祺 章轶哲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23年43卷9期 689-695页ISTICCSCDCA
【摘要】 致命鹅膏最早发现于我国广东,是我国蘑菇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剧毒蘑菇之一,因含有鹅膏肽类毒素,可以造成急性肝损害型中毒,引起相关食物中毒事件已有73起.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致命鹅膏的生物学特征、毒素检测、毒素基因组学、中毒事件流行病学及毒理学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妮娅 导师:李俊明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
1、研究江西某三甲医院替加环素非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2、通过基因组学探究替加环素非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和毒力机制。
3、探究高毒力替加环素非敏感肺炎克雷伯菌(25号菌株)基因组完成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诗琴 石晓路 等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8卷1期 74-81页
【摘要】 创伤弧菌是一种致命的机会致病菌,在目前食源性疾病中致死率最高.创伤弧菌主要通过摄入未煮熟的海产品以及破损皮肤接触海水引起感染,病情恶化后导致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的发展迅速,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中已公布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睿智 李莲瑞 等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3期 20-29页
【摘要】 嗜血支原体(原附红细胞体)属于支原体目支原体科支原体属.嗜血支原体寄生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表面或内部,导致感染宿主出现从无任何特征性表征到诱发潜在的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贫血等症状.国内外多个地区报道了嗜血支原体的传播与感染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佳欣 导师:乐敏 李肖梁 浙江大学 兽医学 兽医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也是一种全球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超过3000万例食源性感染病例,其中约75%的食源性疾病都是由沙门菌引起。引起人类感染的沙门菌分为仅局限于人类的伤寒沙门菌(Typh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璐 导师:薛付忠 王家林 山东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研究背景
病因推断是流行病学研究的永恒主题,然而,由于受到混杂因素和逆向因果作用的干扰,在常规观察性研究中得到的暴露和结局的关联往往并不可靠。针对因果方向的确定及混杂因素的控制,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endelian Random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娟 导师:万朝敏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 儿科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
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由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导致H.pylori耐药率逐年上升,经验性三联方案根除率逐年下降。为提高儿童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蔡祥龙 导师:朱妍 东北农业大学 兽医学 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蜱是一种专性吸血的体表寄生虫,可以传播包括病毒以及细菌、螺旋体和立克次体等多种病原体,已发现的蜱传病毒多达80多种,近年来,蜱传疾病的增多,对公共卫生健康产生巨大威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本研究采用布旗法、动物体表摘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永明 巴依尔塔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22年39卷10期 79-86页
【摘要】 纳米孔测序是基于单分子的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具有便于携带、实时测序、超长读长等技术优势.近年来,纳米孔测序技术发展迅速,在动物疫情现场处置、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动物疫病临床快速诊断、病原体基因组学研究等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综述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曦 宋琦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2期 322-324页ISTICPKUCA
【摘要】 肿瘤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存寿命的疾病,同时在流行病学和经济成本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担.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发现患者与健康个体之间、不同患者之间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以及蛋白组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给肿瘤诊治设置了巨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Yang C Luo T 等 《中国防痨杂志》 2017年39卷1期 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 耐多药结核病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和挑战,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480 000例,我国的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严重,是第二大高负担国家.阐明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模式是防控该疾病的关键之一.本研究结合基因组学和流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东晓 导师:李勇 何彪 涂长春 宁夏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蜱虫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生物,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目前已发现了83种蜱传病毒,其中不乏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的蜱传脑炎病毒、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等。尤其是2007年蜱媒非洲猪瘟暴发和国内2009年发现蜱媒“新型布尼亚病毒”致人死亡事件发生以来,蜱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拥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年31卷9期 864-869,8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高通量测序平台的发展现状,比较了不同测序平台的性能及特点.同时还对目前高通量测序平台在近两年临床病毒学领域的应用,包括病原学诊断、分子流行病学、宏基因组学和临床治疗转归等几个方面,逐一举例进行了阐述.籍此加深专业人员对高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云云 于志亚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1年43卷11期 1157-1162页
【摘要】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媒介生物蜱携带病原的本底情况,本研究采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白桦乡、三卡乡、塔列图河、五叉沟和加北乡各地区的全沟硬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方法,经Illumina HiSeq20...
【关键词】 全沟硬蜱;病毒宏基因组学;哺乳动物腮腺炎病毒5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占萍 导师:刘维达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皮肤癣菌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本课题围绕皮肤癣菌病展开研究,主要分成两个方面:(1)对皮肤癣菌9个全基因组序列包括8种最常见的致病皮肤癣菌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重点研究红色毛癣菌基因组结构、生理学功能和相关致病因子。(2)以皮肤癣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杰 王米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32卷10期 1420-14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梳理血瘀证科学研究文献,对血瘀证分子调控网络研究历程及前瞻进行简要述评.血瘀证本质研究最早由陈可冀、王阶等首次提出,随后历经30余年,研究逐渐深入.血瘀证研究历程主要包括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制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家系、双生子与临床流行病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迪 毕齐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05卷12期 996-1002页ISTICPKU
【摘要】 <篇首> 卒中是多个基因和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卒中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有卒中家族史者的后代易发卒中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同卵双生子患缺血性卒中的一致性(17.7%)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3.6%)(P<0.05)[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