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6
- 21
- 3
- 2
- 55
- 21
- 20
- 12
- 8
- 23
- 16
- 16
- 14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魏来临 张华岩 等 《医学与哲学》 2009年30卷6期 18-19,23页 ISTICPKU
【摘要】 器械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房颤,但起搏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房颤的负荷、能够快速终止房颤发作,房室结消融+双心室起搏治疗既能缓解房颤快速心室率时的症状,也使得心室得以再同步化治疗.经皮左心耳堵闭术可以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并避免长期应用抗凝药物....
【中文期刊】 李虹 张智伟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24卷11期 992-99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心腔内超声心动图(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ICE)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
【中文期刊】 张家庆 闫玉生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12年22卷12期 1306-130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房室瓣反流程度与经胸房缺堵闭术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1年3月我科经胸微创房缺堵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全者43例,40例在食道超声、2例在经胸超声辅助下行房缺堵闭术.术后心脏超声随访,观察心脏...
【中文期刊】 张家庆 闫玉生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18卷6期 608-61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房室瓣反流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堵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全者43例,40例在食道超声、2例在经胸超声辅助下行房间隔缺损堵闭术.患...
【中文期刊】 刘文军 覃纲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8年16卷6期 419-421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软耳模材料鼻前庭部分堵闭术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萎缩性鼻炎患者,采用软耳模材料行鼻前庭部分堵闭以缩窄前鼻孔.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其远期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各随机抽取lO例患者,采集下鼻甲前端黏膜组...
【关键词】 萎缩性鼻炎; 软耳模材料,鼻前庭部分堵闭术; 疗效;
【中文期刊】 吕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3卷4期 55-55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适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将40例患儿分为复合静脉麻醉组与骶管加静脉麻醉组各20例,比较两组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体动次数及清醒时间.结果两组股动脉穿刺时的MAP、体动...
【中文期刊】 陈坤棠 闫玉生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11卷5期 353-35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其疗效观察.方法治疗房间隔缺损患者18例,手术取右胸前外侧切口,于胸骨旁第4肋间切开3 cm长切口,经肋间进胸,切开心包并悬吊,用APACSM房间隔封堵伞,于右心房壁与房间隔缺损对应处缝双荷包线,在右心房荷...
【中文期刊】 冯碧霞 黄新胜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10卷1期 51-5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堵闭高龄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使用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筛选的全组42例患者,年龄50~73岁(平均56.61±6.48)岁,均在X线透视下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应用Ampl...
【中文期刊】 梁跃凤 左玉宽 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13卷8期 568-569页 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堵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14例P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了蘑菇伞堵闭术,术前常规进行导管检查和主动脉弓造影.结果:术前肺动脉压67.0±24.6/37.8±8.9mmHg,主动脉压为8...
【中文期刊】 钱明阳 李渝芬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8卷1期 7-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闭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超声诊断 AS D患儿共98例,并测量右心室常规大小、ASD大小,房间隔(LAS)伸展径,断端的房顶缘、二尖瓣缘和上下腔静脉缘.确定符合适应证后,在经胸超声(TTE)...
【中文期刊】 陈红霞 《医药前沿》 2016年6卷13期 107-10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实时心电监测在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72例通过左室造影确定给予堵闭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并在术前心电图检查显示为基本正常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堵闭手术中以及手...
【中文期刊】 吕胜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08卷43期 252-25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 将40例患儿分为复合静脉麻醉组与骶管加静脉麻醉组各20例,比较两组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 p O2)、平均动脉压(M AP)、体动次数及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股动脉穿刺时的...
【中文期刊】 刘冀东 胡振雷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9年16卷6期 491-49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分析其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共施行介入封堵治疗82例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35例,女47例;年龄5~79岁,平均年龄20.3岁.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39例,缺损...
【中文期刊】 罗依然 梁勤 等 《贵州医药》 2017年41卷8期 887-888页 ISTICCA
【摘要】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left ventricular pseudoaneurysm)系左心室室壁破裂后被邻近心包或疤痕组织所包裹而形成的瘤样结构.与左室真性室壁瘤有所不同,其瘤壁无心内膜和心肌组织[1-2].左心室室壁瘤破裂通常破人心包腔内形...
【中文期刊】 陈思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11卷4期 281-283页 ISTIC
【摘要】 经皮导管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器堵闭术在近二十年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超声心动图及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ASD封堵器堵闭术全过程中都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各种超声心动图及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
【中文期刊】 刘英明 王志国 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5年14卷3期 295-297页 ISTICCA
【摘要】 就预防血栓栓塞的新措施一联用抗血小板制剂、抗凝新药ximelagatran和经皮左心耳导管堵闭术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栓塞; 经皮左心耳导管堵闭术;
【中文期刊】 李燕娥 余同珍 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4年13卷4期 399-400页 ISTICCA
【摘要】 介绍应用Amplatzer封闭器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VSD)1例的护理方法.
【中文期刊】 李燕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8卷5期 356-357页 ISTICCA
【摘要】 Amplatzer封闭器应用于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ASD),解决了介入治疗ASD受年龄或体重限制的问题,扩大了介入治疗ASD病例选择的范围.本文总结了自1998年7月至2001年6月应用AmPlatzer封闭器治疗小儿ASD 83例的护理方...
【中文期刊】 曾少颖 王慧深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7卷3期 160-16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比较经导管五种方法堵闭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 1989年3月~1999年7月,超声心动图分别观察采用海绵塞(Porstman)、双面伞堵闭器(Rashkind)、纽扣式补片(Sider...
【中文期刊】 陈思佳 郭盛兰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31卷10期 1096-109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带软边测量房间隔缺损(ASD)大小及指导封堵器型号选择的准确性.方法:ASD患者516例术前行TTE检查,采用带软边测量法和常规测量法分别多切面测量ASD直径,分别与封堵器型号作相关性分析,并将两组直径与封...
【中文期刊】 梁杰贤 季文进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10卷16期 56-5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堵闭术的麻醉处理.方法63例ASD患儿行导管堵闭术,以静推咪唑安定0.1mg/kg,氟胺酮2mg/kg诱导,氟胺酮4mg·Kg-1·h-1,异丙酚4mg·Kg-1·h-1维持麻醉.结果所有患儿均保留自主呼吸,顺利...
【会议论文】余立挺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2012年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是一种少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病死率极高,预后差。尽早诊断、选择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2011年11月本科收治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室间隔穿孔的女性患者,经护士密切观...
【学位论文】 作者: 张家庆 导师:闫玉生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胸心血管外科(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索房室瓣反流程度与经胸房缺堵闭术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并明确房缺封堵术对房室瓣反流程度的影响,同时观察经胸房缺堵闭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阐述手术的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3月我科经胸微创房缺堵闭...
【会议论文】王永武 全国铁路第二届胸心外科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采用经皮血管动脉导管末闭(PDA)堵闭术共治疗100例.首创了低位股静脉穿刺法,根据PDA的形态和大小裁剪的塞子宜堵闭时能随血流引导到位,使操作简化,创伤更小.尤以对PDA结扎术后再通者;PDA内径大于0.8cm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合并心内膜...
【中文期刊】 刘爱莉 李元玲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5年21卷10期 786-78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在自制带阀门血管内支架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PDA患者,堵闭术前超声心动图测量PDA的内径、左房室大小等,并对PDA进行分型.术中检测封堵器所在的位置、是否牢固夹闭PDA、周围有无分流等...
【中文期刊】 朱琦 王莹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5年21卷8期 1213-121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儿童患者室间隔缺损(VSD)堵闭术中的作用.方法 154例VSD患儿,男81例,女73例,年龄2~15岁,平均5.3岁.选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诊断、监测、评价疗效和...
【中文期刊】 王一彪 郝芳之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40卷3期 283-283页 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自Porstmann等应用Ivalon海绵塞子堵闭动脉导管未闭(PDA)获得成功以来,应用介入疗法堵闭PDA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如Rashkind等型堵闭器、Sideris纽扣式补片、弹簧圈、Amplatazer蘑菇伞等.治疗效果...
【中文期刊】 钱明阳 王慧深 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1年16卷1期 12-1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Ampplatzer封堵器堵闭小儿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46例AsD患儿,年龄2~15岁,平均(7.5±4.2)岁,在基础麻醉下,先行右心导管用测量球囊导管测量AsD大小,选择适合的封堵器,在超声指导下放出封堵器堵闭...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心脏导管插入术封堵器;
【中文期刊】 魏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21卷6期 548-5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根据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特点和病情,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成人PDA 153例中,采用PDA结扎术105例,切断缝合24例,左心转流下经主动脉缝闭11例,心停体外循环下7例,心导管下蘑菇伞堵闭术6例.结果:PDA结扎术左心转流...
【中文期刊】 白家瑢 王凤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27卷8期 447-451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建立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手术的单中心辐射剂量值,以加强国内先心病介入医师的术中辐射防护意识.方法 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采用低辐射剂量影像策略下进行的先心病介入手术的辐射剂量值,包括透...
【中文期刊】 李珊 李俊杰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22卷3期 246-24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体肺动脉侧支血管堵闭术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手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2006年5月至2014年10月于TCPC前、后应用经皮体肺动...
【中文期刊】 陈娇 陈雄英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16卷3期 237-23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体一肺侧支堵闭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接受经皮体-肺侧支堵闭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护理方法.结果 11例患儿中除1例出现严重低血氧外,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为了保证...
【中文期刊】 杨超 曾国洪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14卷5期 327-32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堵闭术前和术后血镍浓度的变化.方法 2006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行房问隔缺损封堵术52例,年龄3~14岁,使用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25例,使...
【中文期刊】 张丽 张靖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13卷5期 355-35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婴儿行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arterial duct,PDA)堵闭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PDA 29例,年龄在1岁以下,体重4.5~10.5 kg,PDA最窄处直径2.0~7.4 mm,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13例,行蘑菇伞型封...
【中文期刊】 马长生 杜昕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12卷4期 254-255页 ISTIC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66岁,高血压病史三十余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病史十余年,四年前转为持续性房颤.该患者分别在1996年和2001年患缺血性脑卒中,并遗留感觉性失语后遗症,此后一直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但由于患者与他人交流困难,常常误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