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3
- 24
- 12
- 1
- 30
- 12
- 2
- 1
- 1
- 48
- 10
- 9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颖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5年15卷3期 18-22页
【摘要】 以兰州至合作铁路工程对黄河刘家峡兰州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例,重点分析该工程对涉及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环境影响,提出了保护区防护原则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包括前期的水环境、噪声环境控制,中期的增殖放流及后期的监控,形成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玉楼 高大珍 等 《甘肃畜牧兽医》 2025年55卷1期 118-121,131页
【摘要】 兰州鲶人工繁育试验于2024年4-9月开展,经土池培育后选取96尾用于催产.经人工授精后,将受精卵转入水温为21℃、溶氧为6 mg/L的孵化桶孵化,受精孵化率超80%.将上浮苗种转入苗种培育池,记录鱼苗生长与残食数据.通过试验系统掌握了兰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玉宇 陈雷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6期 940-9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考察不同体质量和饥饿程度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的游泳能力,利用行为生态学方法,测定了不同体质量(0.22—3.31 g)和饥饿天数(1d、3d、6d和9d)下红鳍东方鲀幼鱼的绝对临界游速(Ucrit,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旸 线薇薇 等 《海洋科学》 2022年46卷7期 105-119页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对于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愈发显著.因此,渔业资源亟待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来保护和利用有限的渔业资源.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是一种研究生态系统特征与变化的经典模型,除了可用于分析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评估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永康 陈丕茂 等 《生态科学》 2017年36卷4期 236-2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增殖放流已成为恢复和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措施,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生态风险评价是指对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引发的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不利生态过程的评估, 目前相关研究处于发展阶段.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结合水生生物的生物学属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赵泓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36卷8期 2506-25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确定运动训练的适当强度和时长以提升人工增殖放流苗种的野外存活率,本文选取长江上游重点放流物种岩原鲤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运动训练时长下训练组(以60%临界游泳速度每天训练6 h)和对照组(静水环境下饲养)岩原鲤幼鱼的游泳能力和趋流性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亚洲 凌建忠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9期 2651-26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日本对虾是中国近海重要的增殖品种,2010年象山港分两批次放流日本对虾苗种约1.67亿尾.通过对放流苗种存活状况、洄游分布、生长特性及回捕情况的跟踪调查,对象山港日本对虾的增殖效果做出初步评价.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放流苗种在8月中旬成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映 王秀利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0年10期 185-1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平均体长为2 cm以上的10 632只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用红色荧光染料(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制作荧光标记对虾,与10万只非标记的中国对虾在同一池塘养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雪瑞 《生物学教学》 2011年36卷9期 7-9页PKU
【摘要】 本文介绍了增殖放流概念、增殖放流发展概况、增殖放流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增殖放流的发展前景和科学开展增殖放流需要注意的事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班文波 郭柏福 等 《生物学通报》 2016年51卷8期 1-5页ISTICCA
【摘要】 为保护中华鲟繁衍生息,研究人员在中华鲟繁殖、洄游等行为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为中华鲟的人工增殖放流提供了科学依据.2013年和2014年,连续2年未监测到中华鲟野生群体的自然繁殖行为,中华鲟野生资源的延续已经亮起红灯,而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永康 陈丕茂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44卷21期 7-11页
【摘要】 [目的]探讨紫海胆( Anthco idaris crassispina)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实验室内开展微宇宙法模拟试验,研究紫海胆增殖放流对野生虾类和蟹类行为的影响。[结果]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航利 王海华 等 《江西水产科技》 2012年3期 45-48页
【摘要】 增殖放流是保护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持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增殖放流的发展、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和中华鲟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增殖放流的标记方法和效果评估方法进行了概述和分析,以期对水生动物的增殖放流有所帮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爱侠 贺依尔 《南方水产》 2011年07卷1期 73-77页
【摘要】 为了恢复舟山渔场本地种岱衢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资源,2000~2009年进行了岱衢族大黄鱼增殖放流试验.10年间共放流了经过人工繁育的岱衢族大黄鱼苗种1 288.0×104尾,其中包括标志鱼62 680尾.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戈志强 王永玲 等 《现代渔业信息》 2006年21卷6期 15-17页
【摘要】 进行鱼类育苗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各种水域如何选择和确定放流物种,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对长江口区进行增殖放流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与安排放流鱼种提出意见,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腾 孙涛 等 《动物学杂志》 2019年54卷3期 327-3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保护大亚湾渔业资源,2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对大亚湾进行了4航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结合距最近大陆距离、距最近大岛距离、水深、水温、盐度、叶绿素a、总氮、总磷、鱼类的最大体长和捕捞努力量(CP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继隆 刘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10期 3572-35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评估绥芬河大麻哈鱼增殖放流效果,本研究于2012-2017年在绥芬河东宁段对大麻哈鱼溯河洄游群体进行跟踪监测.共采集样本462尾,其中,标记个体(剪脂鳍)41尾.根据调查数据,计算了大麻哈鱼增殖放流回捕率,评估了增殖放流效果.结果表明:2...
【关键词】 大麻哈鱼;50%初次性成熟叉长(L50);增殖放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宏 杨君兴 等 《动物学研究》 2011年32卷2期 188-195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水电工程的开发对江河道鱼类资源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在保护和恢复日益增多的濒危鱼类种群的实践中,孕育和逐渐形成了保护水产学.该文对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与流域内珍稀鱼类异鱲、越鳠、软鳍新光唇鱼和暗色唇鱼人工增殖保护实践中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行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平 赵峰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1期 40-5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生生物资源不仅维护了地球生态平衡,更是人类重要的水产品食物来源,为人类粮食和营养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全球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面临诸多挑战,诸如,资源过度利用、栖息生境丧失、水域污染、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使水生生物资源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成 李君轶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2期 24-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科学评估长江上游长江鲟增殖放流效果,研究基于2021-2023年宜宾、泸州和合江3个江段渔业监测数据,对长江上游长江鲟野外种群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监测期间,3个江段共采集长江鲟849尾,其体长分布为14.70-93.00 cm[平均体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胜华 熊李虎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711-17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贝类增殖放流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22年5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台州市玉环县坎门湾区域贝类增殖区和对照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开展了现场调查和研究.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6门7纲55科89种,增殖区记录到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红兰 王剑周 等 《甘肃畜牧兽医》 2025年55卷3期 132-135页
【摘要】 近年来,天水市积极实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以保护和恢复水域生态平衡,为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深入分析了天水市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放流物种、实施放流苗种野化训练、建立完善监测评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远松 汪用才 等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48卷6期 62-65页
【摘要】 文章从鱼苗选择、鱼苗采购与搭配比例、放流技术措施、增殖效果方面介绍了董箐库区贞丰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情况,针对渔业增殖放流的难点,提出开展增殖放流前期调研、因地制宜开展增殖放流、强化增殖放流后监督管理、全覆盖开展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的优化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紫霞 许建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46卷8期 1120-11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开发针对大规模样本、低通量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技术,研究依据虹鳟高通量SNP芯片检测鲑科4个属不同物种群体样本的结果,筛选获得了96个高质量共享多态性位点,应用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林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3期 91-94页
【摘要】 水域污染与人类活动,水生生物环境恶化,对渔业与国家的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实施国家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计划,保证我国的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可有效遏制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的趋势,有效养护和逐步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昌 张新 等 《生物资源》 2021年43卷3期 292-302页ISTICCA
【摘要】 密云水库作为北京的水源地,其生态安全备受关注.增殖放流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已成为多年来改善密云水库水质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水质改善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玲玲 李霞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4期 1276-12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前开展生境适应性的运动训练是提高苗种野外成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探究适宜的放流前运动强化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训练强度(0、0.75和1.5 BL·s-1)和时间(7、14和28 d)的逆流训练试验,计算了暗纹东方鲀的成活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俊 张晶晶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2期 499-5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I)和微卫星标记分析了文蛤7个地理群体(朝鲜新义州,辽宁丹东、蛤蜊岗和盘山,山东东营,江苏如东和启东)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PCR扩增获得142条602 bp的COI核苷酸片段,比对到13个变异位点,包...
【关键词】 文蛤;群体遗传变异;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许风 原小强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51卷2期 8-10页
【摘要】 本文对高原寒冷地区在增殖放流中存在的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与增殖放流活动的有关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旭 严美姣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0年34卷3期 562-5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微卫星标记研究天然封闭型水体肖四海内鳜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差异,试图从分子水平探讨人工增殖放流群体与野生群体遗传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鳜两个群体在10对微卫星座位共发现有50个等位基因.其中,放流群体发现有22个等位基因,野生群体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庆华 刘英 等 《生物多样性》 2009年17卷3期 310-3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类过度捕杀等,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被列为我国Ⅱ类保护野生动物.为探索大鲵人工放流的有效方法,实现野生大鲵资源增殖,作者对2002-2008年间在湖南张家界大鲵...
【关键词】 Andrias davidianus;人工放流;资源增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映 王秀利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10期 124-126,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经过暂养,平均体长为2 cm以上的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进行试验,用黄色、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制作荧光标记对虾.结果表明,对照组中国对虾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映 王秀利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4期 122-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平均体长为9cm的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为试验动物,用蓝色、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荧光标记对虾.结果表明,用VIE标记后的3个试验组的日本对虾与对照组的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艳波 陈丕茂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20年48卷22期 103-106,140页
【摘要】 通过模拟广东主要海洋经济物种种苗在增殖放流的运输过程和放流初期机械损伤、环境突变和敌害生物捕食等因素的影响,掌握其放流初期存活率,并结合放流初期其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探讨放流运输对其生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温桶装运输、抄网捞取投放、模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习佑军 段春香 《中国渔业经济》 2019年37卷4期 57-61页
【摘要】 长湖与长江相通,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围湖造田,水利建设,围栏精养和城市扩张,湖泊鱼类资源、生态环境受到很大负面影响.为了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改变长湖环境恶化趋势有着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该文,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正 郑善坚 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1卷1期 97-101页
【摘要】 通过对渔业资源进行调查,运用SPSS统计方法对调查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对2006—2012年鲢、鳙鱼苗增殖放流量和捕捞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图形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2年鲢、鳙鱼的放流量与捕捞量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昊苏 《江西水利科技》 2018年44卷4期 297-301页
【摘要】 分析了大宁调蓄水库近3年水质指标中总氮和总磷的变化趋势,结合水库3龄及以上鱼类体内氮磷含量调查以及产鱼潜力分析,探究增殖放流对大宁调蓄水库水质指标尤其是氮磷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水质及水生态现状的增殖放流建议.对消除大宁调蓄水库富营养化风险,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欣悦 赵峰 等 《海洋渔业》 2016年38卷3期 254-261页
【摘要】 为探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放流亲蟹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对77个放流和野生亲蟹个体进行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样本共计77个COⅠ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映 菅腾 等 《水产科技情报》 2015年42卷6期 305-308页
【摘要】 为研究荧光标记对小规格中国对虾的生长、存活率的影响以及荧光染料的保持情况,探讨VIE标记1 cm中国对虾的可行性,采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体长为(1.14 ±0.06) cm的中国对虾2856尾,暂养1d后,将其中的2321尾标记虾与6万尾同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煜 梁莉甜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3年52卷13期 3089-3094页
【摘要】 从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对香溪河支流7批次放流滤食性鱼类苗种1 468万尾,对放流前与放流后的水域理化因子特征进行常规监测.结果显示,放流滤食性鱼种后总氮(T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硝酸盐氮(NO3-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