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7
- 4
- 17
- 10
- 5
- 3
- 3
- 8
- 7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宏翔 聂绍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年26卷6期 763-76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复方戊二醛(G-L)消毒剂的消毒性能及复合增效作用.方法: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实验菌株对其进行定量悬浮杀菌实验.结果:G-L消毒剂作用于实验菌株的协同系数均>1.结论:该复方消毒剂复合增效作用明显.
【关键词】 G-L消毒剂;复合增效作用;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吉成 苏富琴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6年22卷3期 73-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多糖与环磷酰胺联合抗肿瘤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移植性肿瘤模型研究以正交实验配伍组成复合多糖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IL-2、抑癌基因P27以分析复合多糖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剑江 谭松林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27卷1期 68-71页
【摘要】 目的:研究甲鱼复合肽对肿瘤放疗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人体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皮下移植的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从钴源放射治疗的抗肿瘤作用、荷瘤动物化疗后的总体生存状况、化疗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以及骨髓抑制等方面,考察甲鱼复合肽对放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美国《食品科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称,桔子的抗氧化效果比服用维生素C胶囊或药片更好,原因在于桔子中的抗氧化和抗菌性的生化物质“苯酚复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这些物质是植物用于自我保护,防止腐烂和生物攻击的“利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琳 陈育平 等 《食品科学》 2000年21卷4期 37-39页
【摘要】 研究了几种没食子酸酯对猪油氧化的抑制作用,以及与其它物质的协同增效作用,考查了一定配比组成的复合型抗氧化中增效剂的配比,发现没食子酸辛酯与柠檬酸及蛋氨酸按一定配比组成的复合抗氧化剂,对猪油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秦侨习 导师:周洋 西南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对肿瘤早期诊治提出行之有效的新策略是当前研究热点。磁热疗( Magnetic hyperthermia, MHT),是研究焦点之一。研究证明,温和磁热疗(Mild magnetic hyperthermia, MMHT)(约 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尧昆 刘成林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年29卷10期 2141-215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如何修复骨缺损一直以来是临床难题,中药有效成分在骨修复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治疗效果,将中药有效成分与组织工程材料相结合在骨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不同中药有效成分与支架的组合在作用关系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目的:搜集常见的中药有效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云燕 钱学启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59卷6期 41-49页
【摘要】 为考察复合中草药对骨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及其与硫酸软骨素的协同增效作用,试验选择30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6只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腔注射0.9%生理盐水,其余各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伟 导师:余杰 汕头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初步研究野生蝉花多糖及其复合多糖的抗肿瘤活性与其作用机理。
方法:
1)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蝉花多糖的工艺条件。
2)以复合多糖对?OH清除率为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彬 汕头大学 其他 (硕士) 2014年
【摘要】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寻找与传统化疗药物不同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和抗肿瘤辅助药物成为肿瘤研究和治疗的重要内容。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将龙须菜多糖(GLP)、坛紫菜多糖(PHP)和毛头鬼伞多糖(CCP)三种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富琴 导师:刘吉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多糖与环磷酰胺联合抗肿瘤的增效减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来探索复合多糖的配伍组成;构建体内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模型,并借此分析药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观察复合多糖对化疗后小鼠血液系统及遗传性损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谢缘 马莹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22期 146-153页
【摘要】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探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对特色乌龙茶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汉 吴越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6期 319-32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保鲜剂联合低压变频电场对蒸煮贻贝冰温贮藏的保鲜作用.方法: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计算不同保鲜方式下冰温贮藏蒸煮贻贝的综合评分,测定贻贝样品的总巯基含量和蛋白质表面疏水性以及两种优势腐败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和菌体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宁 黄宇星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3年45卷1期 269-2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纳米材料被视为重要的RNA干扰增效物质.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是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纳米材料,可以显著提高dsRNA防控黄瓜花叶病毒的效果.为明确LDH能否提高昆虫RNA干扰的效果,以期促进RNA生物农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和推广,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颖 王雅妮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3期 201-208页
【摘要】 为拓展多糖保鲜涂膜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本实验以魔芋葡聚糖(konjac glucan,KGM)和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为成膜基质,以百里香酚(thymol,Thy)和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lys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龙飞 张泽雄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2年33卷11期 142-147页
【摘要】 为了降低红豆沙馅在月饼中的水分迁移程度,提升产品口感及延长货架期.通过在红豆沙馅制作过程中加入保水、持油能力好的小麦高筋粉与具有增稠、乳化能力的卡拉胶和黄原胶,来降低红豆沙馅的水分活度,提升产品品质.结果表明,三者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馅料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京振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年38卷11期 824-8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标 β-环糊精衍生物6位上取代基的“大小”及其疏水性能影响其与药物分子形成复合(包合)物的能力.依据这种特性,6-(4-甲氧基苄基)-胺基-β-环糊精作为主体化合物可以能够与抗生素分子形成一定形状和构象的特殊复合物,并因此可以使抗生素对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京振 陆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年38卷8期 592-5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标 β-环糊精6位取代基链适当的”长度”及其较强的疏水性能提高其”内洞”与客体药物分子形成复合(包合)物的能力,使其药物分子能够得到充分保护.依据这种性能,化学合成了β-环糊精衍生物6-辛基胺基-6-去氧-β-环糊精盐酸盐(1).方法 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向群 刘又宁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9年34卷11期 688-6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本实验研究了罗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合成的抑制及其与亚胺培南的抗菌增效作用.方法 色氨酸法测定多糖蛋白复合物(GLX);噻唑兰法测定活菌数.结果 1/16MIC、1/4MIC的罗红霉素可以显著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多糖蛋白复合物的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安宁 张云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期 158-16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讨了不同植物与紫红链霉菌组合的灭螺效果,为研制高效低毒植物灭螺剂提供依据.将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苍耳子(Xanthium sibiricum)、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3种植物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明霞 唐纯青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年21卷4期 589-5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复合螺旋藻多糖对人结肠癌H329细胞的抑制作用.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有效成分(GBE)1:1比例复合组、1:2比例复合组和2:1比例复合组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抑瘤率,高剂量时分别比空白对照组提高68.04%(P<0.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珂 崔苏扬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年24卷2期 173-1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七氟醚或异氟醚均可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1],但对于七氟醚或异氟醚在目前临床常采用的静吸复合全麻时对维库溴铵增效作用的程度和时间性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旨在观察1 MAC七氟醚或异氟醚在静吸复合全麻中对维库溴铵增效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涛 景晓兰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年19卷4期 662-6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增强瑞香狼毒制剂的杀虫药效、充分开发利用以瑞香狼毒为主的植物源农药,进行了瑞香狼毒杀虫活性部位与其它药物的复配实验.采用瑞香狼毒杀虫活性部位(LD)分别与烟碱乳油(YJR)、CT-901A(Bz)的不同质量比,在室内对家蝇、酢酱草茹叶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吉成 苏富琴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19期 118-121,封三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姬松茸复合多糖是否对环磷酰胺的抗肿瘤作用有增效效应,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4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医药科学研究所完成.①选用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13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荷瘤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卞慧敏 龚婕宁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4年20卷2期 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及其三补三泻配伍对衰老加阴虚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复合因素制备衰老加阴虚血瘀动物模型,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并通过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凝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等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六味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祥 张鸿未 《中国肿瘤临床》 2003年30卷9期 672-6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前,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具有减毒、增效、增强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力尔凡系溶血链球菌株ZA-1中提取及合成的S复合物和α-甘露聚糖肽类物质,对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放化疗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提高免疫功能,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露霞 石凌波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3年23卷5期 469-4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化趋势和抗生素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对耐药株是否有抑酶增效作用.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与梯度浓度MIC法(Etest法)对分离的60株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测试与分析.结果头孢哌酮、氨苄西林、替卡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 童稳圃 等 《中国针灸》 2002年22卷2期 105-10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使病人在浅麻醉状态下完成电视胸腔镜肺手术.方法:手法针刺穴位加针刺增效药静脉复合麻醉在电视胸腔镜下(VATS)作肺手术33例为针药麻组,同时设全麻对照组33例,两组作术中用静脉复合液量的比较及麻醉前、进胸前、进胸后血压的比较.结果: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稳圃 周红 等 《针刺研究》 2001年26卷3期 169-1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自1995年1月至1997年6月,我院临床针麻研究室为了提高针麻肺切除效果,在用手法针刺加针刺增效药氟哌啶醇、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基础上,在麻醉诱导前5 min肌肉注射弱阿片类镇痛药曲马多100 mg和针刺增效药灭吐灵20 mg,以进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明霞 于蕾妍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6期 1385-1386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复合螺旋藻多糖对人胃癌MGC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有效成分(GBE)以不同剂量按一定比例复合,观察复合制剂在体外对人胃癌MGC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PSP与GBE 1:1比例复合组、1:2比例复合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春生 孙晓红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8期 1913-191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高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的辐射保护作用.方法 高剂量(200 mg·kg-1·d-1)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按1:1,2:1和1:2的比例复合.分别给昆明种小鼠灌服此3种复合制剂及螺旋藻多糖、银杏黄酮、银杏内酯3种单一成分.连续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传琦 戴晓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18卷5期 435-436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叶酸、维生素B1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四物汤:当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娜 陈喜君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16年27卷6期 888-891页ISTICCA
【摘要】 复合药用真菌多糖中各单一多糖的结构与活性之间具有互效性,在营养和药理作用方面呈现互补性、协调性和增效性,且复合药用真菌多糖具有全面的免疫调节、抗肿瘤等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我们以单一药用真菌多糖抗肿瘤研究结果为对象,对比分析了复合药用真菌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蕾妍 隋君霞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19年46卷7期 2176-2182页
【摘要】 为研究复合螺旋藻多糖与银杏有效成分的降血糖作用,试验选用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腹腔注射0.2 mL 200 mg/(kg·d)四氧嘧啶,连续5d,断尾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其值大于11.1 mmol/L时表明造模成功.试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李伟光 等 《军事医学》 2015年1期 22-25,5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edaravone)、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维生素C(VC)3种常用抗氧化剂进行配伍组合后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为后续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体外测定抗氧化剂的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清除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景锦 沈蔚 《中国药师》 2014年17卷8期 1369-13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功能性便秘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组患者予乳果糖口服液15 ml,po,tid,连用8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汝鸽 马建飞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18年18卷1期 42-48页
【摘要】 天然产物芸香柚皮苷(Nrt)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都具有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为研究两者之间的协同抗氧化效应,将Nrt与EGCG以不同物质的量比(1∶1,1∶5,1∶10)混合,做ABTS+,DPPH和FRAP 3种抗氧化分...
【关键词】 芸香柚皮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氧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愉佳 王思蓉 等 《保健文汇》 2018年2期 13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的地佐辛、舒芬太尼、芬太尼等不同麻醉辅助药物与盐酸罗哌卡因联合应用,对硬膜外麻醉的增效作用.方法:选择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90例,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组,就等效剂量的地佐辛(地佐辛组,n=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娟 乔明霞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9年38卷3期 279-2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螺旋藻多糖体外对人肝癌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有效成分(GBE)按不同剂量、多种比例复合,加入含肿瘤细胞的培养板中,MTT法分别测定其对人肝癌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SP与GBE的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临波 易占波 等 《浙江医学》 2009年31卷10期 1445-144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七氟醚和异氟醚是临床上常用的吸入麻醉剂,它们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肌松作用均有加强效果[1],为探讨它们这种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性及其对患者的影响.笔者就同浓度(1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在静吸复合全麻中对顺式阿曲库铵增效作用的程度和时间性上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