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1
- 12
- 8
- 5
- 5
- 5
- 7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洪丽 刘自金 等 《山东医药》 2018年58卷40期 57-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稳定期COPD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超低频(2.5Hz)复合生理频率(40 Hz)进行体外膈肌...
【关键词】 超低频复合生理频率慢性电刺激;体外膈肌起搏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容羽 鲜浏霖 《科技展望》 2016年26卷20期 187页
【摘要】 电针仅作为临床针灸医师的辅助治疗器具,在科技发展进步中出现了多次变革,目前临床运用主要以脉冲电针仪和针刺手法电针仪.电针仪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笔者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实际,对电针仪具体使用方法及疾病治疗过程中刺激频率、强度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峻峤 朱明强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4年51卷7期 1670-168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近年来,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神经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技术对神经、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显著积极影响.复合频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一平 谭小飞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4年31卷2期 4768-477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由众多肌纤维组成,每一组肌纤维的固有频率不同,在对肌肉进行电刺激时,使用单一频率的电刺激不能满足同时对多组肌纤维进行刺激,不能达到最有效的电刺激作用,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伪随机信号的复合频率电刺激仪,能在一个刺激周期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明强 导师:丁冲 河北工业大学 其他 电子信息(硕士) 2023年
【摘要】 限制人类向太空更远处探索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外太空恶劣的生存环境,适应这种环境对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太空环境中的微重力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的不利因素,会对人体情绪和认知功能等造成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航天任务的成败,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春燕 陈禹彤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年33卷9期 1019-10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单侧小腿后方放散式体外冲击波(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reatment,rESWT)处理后兔的双侧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肌组织形态学.方法:体重2±0.2kg雄性新西兰免63只,其中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云霄 陈冀衡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5年21卷3期 206-2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64例,年龄18~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2例.针药复合组(A组)32例,对照组(C组)32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3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佩蓉 张瑜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858-858页ISTICPKUCA
【摘要】 患者,女,76岁,160 cm,58 kg,因“摔跌致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入院,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ASAⅡ级。不用术前药。入室测 BP 180/95 mmHg,HR 86次/分,SpO295%。针刺麻醉取穴: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欣 凌至培 等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5卷9期 716-721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丘脑前核电刺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共3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行双侧丘脑前核电刺激术治疗,手术前后记录癫(痫)发作频率、发作类型、抗癫(痫)药物种类和剂量,以及影像学和脑电图结果.结果 例1术后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丰新民 李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33卷5期 611-6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针刺辅助硬膜外麻醉对妇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简称硬膜外组,20例)和针刺加硬膜外麻醉组(简称针刺加硬膜外组,20例).两组患者在实施硬膜外后,针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广宇 赵文志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10期 1725-172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关于低频振动对体内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缺乏报道.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不同频率振动刺激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骨缺损过程中核因子受体激活剂/核因子受体激活剂配体/骨保护素调节通路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取新西兰兔骨髓基质干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海涛 龚树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18卷2期 157-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短声和短音诱导的SP-AP电位.方法 20只豚鼠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采用短声和短音刺激,用圆窗电极记录SP-AP复合波.结果 两种刺激声都能较好地诱导出SP-AP复合波.在1、2、4、8 kHz短音诱导的SP-AP波形较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妙龄 曾晓荣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0卷5期 834-83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依赖性;多非利特延长APD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刺激频率增加时,延长APD的作用明显减弱,表现为明显的负性频率依赖性;100 nmol/L多非利特与1 μmol/L维拉帕米联用后,上述频率依赖性得到改善.结论 胺碘酮和多非利特均能浓度依赖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绍锋 陈维毅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年25卷4期 842-844,84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为得到肌张力特性与其电生理特性间的实验关系,本文在0.1 ms的波宽下,用不同频率的三种强度的重复脉冲电流,对家兔的胫神经进行电刺激,用生物材料试验机和肌电仪记录其腓肠肌的肌张力和复合动作电位.结果表明,肌张力与脉冲电流频率呈较好的正相关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亮 董明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42卷5期 955-9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功能评估中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及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的作用.方法:对53例Nucleus 24R型人工耳蜗植入者行第10电极EABR及ECAP测试.EABR测试参数:刺激频率48 Hz,脉宽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正娟 张丽娟 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28卷3期 363-3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查Mauthner细胞腹侧树突的复合性突触后电位的抑制性成分.方法 电刺激鲫鱼皮肤,用微电极记录诱发的Mauthner细胞腹侧树突的突触后电位.分别改变刺激频率和刺激强度,经负向电流向腹侧树突内电泳Cl-,延髓表面滴加士的宁,观察电...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氯离子;士的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昭晖 杨仕明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6年4卷3期 176-18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三种不同基因型小鼠野生型+/+、杂合子+/-、纯合子-/-进行听功能检查,初步确定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小鼠的听力学表型特征.方法 对Smad4条件基因敲除后同窝出生的三种不同基因型小鼠野生型+/+、杂合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治物 陈平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5年21卷4期 642-6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耳鸣神经生理学机制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长期注射水杨酸盐来建立耳鸣动物模型,以耳蜗神经活动的平均谱(ASECA)为指标,观察不同声刺激条件下耳蜗神经相应电活动的改变.结果:(1)最初第1次注射水杨酸盐数小时后,ASECA幅值呈急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永祥 韩德民 等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3年17卷10期 618-6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电刺激家兔嗅区黏膜记录的诱发电位的波形及其稳定性,探讨一种可以客观评价嗅觉功能的方法.方法:将双极刺激电极经家兔前鼻孔置于嗅区黏膜,给予电刺激,在颅顶记录嗅觉诱发电位(OEPs);改变刺激参数和部位,观察对电位潜伏期、阈值和波形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露芬 李敬道 等 《针刺研究》 2003年28卷2期 128-1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穴位的镇痛作用规律.方法:采用电刺激正常人下肢胫后神经获得痛相关成分P250-N350复合波作为反映疼痛的客观指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穴位对痛相关成分P250-N350波幅、潜伏期变化的影响.结果:2 Hz组针中1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英才 张淑华 等 《生理学报》 2003年55卷4期 459-4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实验采用微电极胞内记录技术探查鲫鱼Mauthner细胞(M-细胞)对小脑刺激的电反应特征.电刺激鲫鱼小脑腹外侧部, 可在双侧M-细胞胞体、腹侧树突和外侧树突近端记录到一种复合性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小脑诱发性EPSP).小脑诱发性EPSP潜伏期...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小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梦和 黄以乐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20卷4期 377-3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由耳蜗轻度损伤引起的豚鼠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的听力学特性.方法在耳蜗手术中引起高频听力损失较轻的23只豚鼠中发现18只有高频端SOAE.对其中SOAE持续时间较长的7只豚鼠在损伤后不同时间观察SOAE的振幅和持续时间.用白噪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明敏 王建波 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0年8卷2期 83-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噪声和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对灰鼠耳蜗复合动作电位和耳蜗血流的影响.方法使用1/2倍频程窄带,噪声其中心频率1 500 Hz,强度115 dB SPL,持续刺激90分钟.观察不同浓度普萘洛尔对灰鼠耳蜗复合动作电位和耳蜗血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19卷2期 196-1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针药复合麻醉结合电刺激对腹部手术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E5组(各组50例),予以A组单纯气管内全麻术,B、C、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司文博 马月华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35卷4期 300-3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针药复合麻醉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针药复合组(A组)25例,对照组(C组)25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30m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胜琪 唐京军 《中国药师》 2013年16卷3期 328-3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戊巴比妥钠和苯磺酸阿曲库铵对大鼠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10),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组(PN组)和戊巴比妥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强 马文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46卷10期 10-1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甲状腺手术中不同频率针药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94例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A组(32例)、B组(29例)和C组(33例),分别使用2Hz、100Hz、2/100Hz电针刺激双侧扶突、合谷、内关穴位进行针药复合麻醉,记录术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文朝 马文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31卷9期 625-62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针药复合麻醉中不同方法对肺切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择期行开胸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药物麻醉)、B组(经穴2 Hz)、C组(经穴2/100 Hz)、D组(经穴100 Hz)、E组(经皮穴位电刺激2/100 Hz...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祥虎 臧光辉 等 《中国药师》 2012年15卷11期 1544-15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水合氯醛和苯磺酸阿曲库铵对大鼠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水合氯醛组(C组)和水合氯醛复合苯磺酸...
【关键词】 水合氯醛;苯磺酸阿曲库铵,肌松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学文 丁大连 等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11卷2期 72-76,后插1-后插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噪声影响下纯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BR)的改变.方法 将10只成年南美栗鼠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暴露强度为105 dB SPL窄带噪声,中心频率4 kHz,2h或5h.噪声暴露前、后1h、2周及4周,测试动物对短纯音声音刺激(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勇 邓纯博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年21卷28期 3471-34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高频率刺激和追加压迫,观察不同刺激条件和压力下受压马尾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AMP)和复合感觉神经动作电位(compound sensory nerve acti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勇 邓纯博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年21卷28期 3471-3474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高频率刺激和追加压迫,观察不同刺激条件和压力下受压马尾神经的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AMP)和复合感觉神经动作电位(compound sensory nerve acti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裕新 王景杰 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6年15卷2期 119-1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导致的内脏活动变化的作用机制,为减少因结肠牵张性引起的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气囊充气模拟结肠镜引起大鼠结肠扩张性牵张刺激的方法,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大鼠支配内脏活动的神经中枢延髓内脏带(Medullary 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娟 童学红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5年21卷2期 169-170,23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硝酸士的宁对刺激皮肤激活鲫鱼Mauthner细胞产生胞内电位的影响.方法:运用微电极穿刺技术.结果:①直接刺激皮肤,可在同侧或者对侧的M细胞产生一种高幅度的复合性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s,PSPs...
【关键词】 Mauthner细胞;皮肤;突触后电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泽庚 彭波 等 《北京中医》 2005年24卷1期 53-55页ISTIC
【摘要】 目的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造模方法建立肺气虚证模型大鼠.方法用2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肺气虚证模型,4周后测定呼吸频率和体质量,并通过HE染色和电镜来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大鼠的症状符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桂敏 李勤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4年20卷4期 385-388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长时持续电刺激家兔Botzinger复合体(Bot.C)对膈神经放电的影响.方法:采用10~50μA,40~100Hz,波宽0.3 ms的刺激参数,对30只家兔Bot.C进行15~30 s的刺激.结果:刺激期间,出现膈神经放电的抑...
【关键词】 Botzinger复合体;膈神经放电;电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溯 谢建云 《北京口腔医学》 2004年12卷1期 53-54,62页ISTICCA
【摘要】 为探究各种施加在牙本质上的刺激对牙髓的影响,需要了解牙髓神经在牙本质受到刺激后的反应情况.本文介绍了相关的神经电生理研究方法:通过记录动物模型的下齿槽神经纤维上复合动作电位的变化和单束下齿槽神经纤维自发放电频率的变化,研究牙髓神经对各种外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玺 闫淑荣 等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12卷4期 198-201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对顽固性癫癎的疗效及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用VNS治疗7例顽固性癫癎患者,治疗期为3年,结束治疗后继续观察2年,共观察5年.整个观察期内患者仍用足量抗癫癎药物.比较治疗前、治疗期及结束治疗后癫癎的发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必光 刘颖涛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4卷1期 17-20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探讨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的规律性及麻醉效果。方法:将74例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A组(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B组(穴位电极刺激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C组(单纯小剂量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以单盲法进行观察。结果:硬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斌 农君 等 《中医外治杂志》 2016年25卷3期 6-8页
【摘要】 目的:以正交设计为基础,筛选出无痛胃镜检查术针药复合麻醉的最佳组合方案.方法:将216例胃镜检查患者按照4因素3水平的正交表L9(34)随机分为九组,分别采用针刺时机(A)、腧穴选择(B)、电针频率参数(C)、麻醉药物配伍(D)4个因素及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