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10
- 5
- 2
- 2
- 2
- 6
- 2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忠璇 吴岩 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3期 134页
【摘要】 犬实质性肝炎是由于传染性或中毒性因素侵害肝脏而引起的肝实质炎症.该病以患犬出现黄疸、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发病急、致死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我院诊治的病例报告如下,以期为该病临床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枚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08卷2期 433-4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女,41岁,体检发现肝血管瘤后来我院复查.无乙型肝炎病史,无发热、盗汗等症状,曾在甘肃陇南牧畜区居住.二维超声检查所见:肝左叶可见大小约3.4 cm×3.5 cm的类椭圆形异常回声区,内回声中等偏强,分布均匀,边界清楚,后方回声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成章 黄润生 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08卷1期 225-2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患者男,26岁.在我院行超声体检时发现肝左外叶实质性团块而住院行手术治疗.入院时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好,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未扪及肿块,无压痛.余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发现.既往无传染病病史,家族中其母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黎 毛建娜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45卷4期 687-688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脏微循环障碍和肝脏实质性损害引起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1,临床表现以高血糖及葡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其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均不同于原发性糖尿病.作者总结了80例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晋萍 冯宁宁 《医药导报》 2009年28卷7期 915-91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40岁,因"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经保肝治疗后无明显疗效,伴乏力加重、上腹不适,于2007年7月1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B超检查示:肝硬化、肝内实质性占位、门静脉主干及左支内栓子;CT示:肝左叶占位,考虑肝癌可能性大,门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放射学实践》 2009年24卷2期 1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病例26病例资料 患者,女,74岁,因绝经12年,自觉下腹部肿块3个月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好,神志清,精神状态可,食欲、体重、睡眠及大小便均无明显异常.既往体健,否认结婚及肝炎病史.查体:T 37℃,P 80次/分, R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维军 《实用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9期 1505-15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与对氧磷酯酶1(PON1)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价值.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检测147例肝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同时测定血清Alb水平,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PON1活性水平和血清Alb浓度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绍栋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38卷6期 501-502,537页ISTIC
【摘要】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也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对体内的物质代谢起着主要作用. 当肝细胞发生损伤后,可导致血清酶学指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可阻止肝功能下降,还能使受损的肝功能得以恢复. 我国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晨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年16卷3期 278-281页ISTICCA
【摘要】 中草药在我国应用广泛并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接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它的毒性.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相关报道显示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毒理作用,可使多种脏器出现损害.由于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因此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银华 龚亚华 等 《肝脏》 2012年17卷1期 62-63页ISTIC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54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以了解肝脏是否发生实质性炎症和纤维化进展.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09年至2010年54例慢性HBV携带患者,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龄18~40岁,平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娅玲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13卷7期 827-828页ISTIC
【摘要】 <篇首> 目前检测肝脏功能的指标很多,但都很难准确、客观地反映肝脏的功能状况[1].作者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通过观察366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前白蛋白(PALB)、总胆汁酸(TBA)的水平,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脏合成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涛 李爽 《肝脏》 2011年16卷2期 168,173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10年12月10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发布了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新版<指南>体现了过去5年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莹莹 李佃贵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19卷9期 1108-110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肝炎后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系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属于中医"积聚"、"臌胀"范畴,是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顽症之一,病情缠绵难愈.李佃贵教授是全国著名胃肠病中医专家,从医40余载,经验丰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苹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12卷10期 1147-1148页ISTIC
【摘要】 <篇首> 血清前白蛋白(PA)是肝脏细胞合成的一种血清蛋白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甲状腺素和维生素A,并具有胸腺激素活性,可通过促淋巴细胞的成熟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PA对临床肝实质性损害有重要诊断价值.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阻塞性黄疸患者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丽 高日金 《山西医药杂志》 2009年38卷5期 463-46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肝脏是维持血糖代谢平衡的重要器官,肝病可影响糖的代谢过程,无论是急慢性肝炎还是肝硬化(特别是肝硬化时),都有可能由于肝脏的实质性病变导致糖代谢紊乱而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慧聪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29卷18期 115-115页ISTIC
【摘要】 <篇首> 血清胆碱脂酶(ChE)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并大量储存于肝内,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害时,肝细胞合成ChE减少,在血浆内活性常呈下降趋势,下降的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相一致.因此临床上常将血清ChE活性测定作为衡量肝脏合成代谢能力、评估肝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临床荟萃》 2000年15卷16期 741-74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肝实质性损害造成肝功能不全,免疫功能缺陷是十分常见的,但继发(获得性)体液免疫及补体等多项指标严重低下在乙肝病例中较少见,有关的研究报道也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及其家属的调查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少杰 孟菁菁 等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13期 93-94页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前白蛋白、总胆汁酸、a-L-岩藻糖苷酶和自身抗体的含量,探讨上述不同指标在判断乙型肝炎患者肝脏功能,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63例;急性乙肝组46例;慢性乙肝组101例;重症乙肝组57例;乙肝...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前白蛋白;总胆汁酸a-L-岩藻糖苷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涛 李爽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27卷15期 2340-2341页
【摘要】 2010年12月10日,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发布了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1].新版《指南》体现了过去5年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实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玉琴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27卷3期 444-445页
【摘要】 <篇首> 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脏微循环障碍和肝脏实质性损害而引起的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糖尿病[1].由于肝病和糖尿病的相互影响,病情多变,也增加了护理的难度.因此,加强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共收治病毒性肝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08卷30期 332-333页
【摘要】 <篇首> 重症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急性重症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重症肝炎,虽然发病过程不尽相同,但都有肝脏的实质性损害.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肝功能代偿不全,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要想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凤琴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8卷3期 127页
【摘要】 <篇首>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肝硬化的发生是各种慢性肝炎或广泛的肝脏实质性病变发展的结果.而肝硬化腹水的发生一般与门静脉高压、血浆白蛋白降低,水钠代谢障碍、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是临床的急症之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建民 《中国医学创新》 2010年7卷1期 86页CA
【摘要】 <篇首> 1 病例介绍患者,男,70岁,既往有慢性肝炎病史,因近一段时间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无发绀,无颈静脉怒张,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经心动超声检查,下腔静脉入口处见一2.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友谊 《福建畜牧兽医》 2010年32卷6期 58-59页
【摘要】 <篇首>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Ⅰ型腺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侵入犬体后很快进入血液,发生体温升高等病毒血症,然后定位于特别嗜好的肝细胞和肝、眼等多种组织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急性实质性肝炎、间质性肾炎、虹膜睫状体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友谊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32卷11期 58-59页
【摘要】 <篇首>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Ⅰ型腺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侵入犬体后很快进入血液,发生体温升高等病毒血症,然后定位于特别嗜好的肝细胞和肝、眼等多种组织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急性实质性肝炎、间质性肾炎、虹膜睫状体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盛鹏 田琦琦 等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年7卷3期 184-185页
【摘要】 <篇首> 目前,国内外传染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一些曾经得以有效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结核、霍乱、狂犬病等;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相关疫苗的研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一些慢性传染性疾病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尚缺乏根本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智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18卷21期 149-15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胆囊病变的B超声像改变肝病本身的内在关系.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及正常体检组的胆囊病变进行B超检查,并比较分析.结果: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胆囊改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后者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启群 邓文平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23卷13期 1939-1939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与肝病诊断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肝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TBA和CHE浓度.结果:血清TBA在各肝病组明显升高,与肝炎病程呈正相关;血清CHE在各肝病组明显降低,与肝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能河 柯于强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5年19卷2期 135-136页
【摘要】 <篇首> 血清前白蛋白(PA)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血清蛋白质,它能敏感地反映肝早期实质性损害,肝细胞受损时PA合成降低,故是检测肝功能受损的早期指标.目前儿童急性血吸虫感染、急性黄疸肝炎急性期PA检测报道较少.我们对急性血吸虫感染、急性黄疸肝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