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8
- 2
- 1
- 68
- 26
- 10
- 3
- 1
- 32
- 24
- 17
- 13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素华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1卷2期 51-5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行子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对照组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汉楚 郑飞云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8年35卷8期 438-4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对于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其治疗方法由单纯的冷刀锥切、电灼到冷冻手术,到激光消融切除、波姆治疗,一直发展到现在的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莲娆 刘立梅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15卷35期 48-5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80例经常规妇科检查、阴道镜、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等初查确定为宫颈病变的患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茹香 祁淑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8卷12期 1254-125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接受LEEP的155例CIN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术前情况、术后病检结果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金凤 曹来英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13卷1期 77-79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致康胶囊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行宫颈环状电切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静脉抗炎治疗3天,术后第7天创面局部使用致康胶囊药粉,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美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10卷23期 1858-18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子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液基超薄细胞检测技术(TCT)、阴道镜、宫颈活检术前诊断为宫颈病变的114例[慢性子宫颈炎92例,宫颈湿疣4例、宫颈癌的癌前病变(CIN) I~Ⅱ 15例、CIN Ⅲ 3例]患者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燕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12卷3期 511-512页ISTIC
【摘要】 <篇首> 随着宫颈癌趋于年轻化,且不断地增加,筛查预防和治疗宫颈癌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宫颈癌筛查技术及相应的治疗手段不断地得到发展,如液基细胞学的检查和宫颈电切术(LEEP)在诊治的广泛应用,有效早期地诊治CIN,使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降...
【关键词】 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欣 《河北医药》 2010年32卷11期 1426-142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宫颈病变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由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应用环行电切术(LEEP)刀对宫颈病变患者施行手术,既明确诊断又同时达到治疗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敏 彭建华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9卷10期 1828-182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CIN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本病的治疗.本院近年对CIN患者271例采用LEEP刀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 宫颈环行电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围手术期;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顺玉 徐海波 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20卷2期 236-2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同步宫颈环行电切术的可行性,以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对子宫体良性疾病需切除子宫,同时伴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观察组28例患者行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同步宫颈环行电切术,对照组28例患者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卫平 张桂香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10卷2期 192-19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环行电刀切除术(LEEP)治疗不同类型慢性宫颈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05例初步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并进行LEEP治疗的患者,其中轻度糜烂197例,中度糜烂414例,重度糜烂494例,单纯型糜烂286例,颗粒型糜烂569例,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李 苏涛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8年15卷2期 215-2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有生育要求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的手术方式,分析宫颈环行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对妊娠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研究2003年6月-2005年5月间47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梅 李晶晶 等 《广西医学》 2008年30卷5期 640-6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疗价值,观察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否消失以此评估该治疗方法对CIN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112例组织学证实CIN患者行宫颈电圈环行切除术,治疗后3个月随诊时再次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瑞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21卷2期 143-14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诊治子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CT、阴道镜、宫颈活检术前诊断为宫颈病120例(慢性子宫颈炎102例,宫颈湿疣4例、CIN Ⅰ~Ⅱ 15例、CIN Ⅲ 3例、)患者行环形电切术治疗,切除组织标记后全部送病理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宽勇 熊树华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07年22卷27期 3880-38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环行电切术治疗重度CIN和早期子宫颈癌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LEEP治疗61例重度CIN和15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资料,观察LEEP手术时间、出血量、组织病理变化及术后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LEEP手术平均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伏先 史佃云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07年22卷30期 4295-42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诊治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8例LEEP诊治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和LEEP术后病理诊断,在炎症和赘生物病变外缘3 mm进出电极,对于宫颈上皮内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晓星 马荣 等 《肿瘤》 2006年26卷9期 836-8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行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疗效,特别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是否消失,以此评估该治疗方法对CIN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 2006年21卷18期 2592-25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对宫颈疾病(包括炎症引起的多种病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4年6月~2005年7月采用宫颈环行电切术治疗常见的宫颈疾病80例,手术由专人操作,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宫颈环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彩云 方孝梅 等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6年25卷3期 163-16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宫颈癌的年轻化,大约以2%~3%的速度增长[1],而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10年,所以对宫颈癌防治重点在于对CIN的检测及治疗.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筱虹 李快春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15卷14期 1887-18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宫颈环行电切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择期行宫颈环行电切术的患者468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158例,A组按常规操作;B组术前间断给予氯胺酮和异丙酚;C组术前给予氯胺酮,再接异丙酚靶控输注,监测并记录所有患者操作前、中、后血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蕾 黄丽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年31卷6期 646-64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行电切(LEEP)术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子宫颈炎患者178例分为LEEP术组和子宫颈微波手术组,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LEEP术组手术时间(<5 min)、术中出血、脱痂期出血过多和创面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虹 《浙江创伤外科》 2016年21卷4期 629-631页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宫颈环行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和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治疗宫颈上皮内Ⅲ级瘤变(Cervical intra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益玉 《医疗装备》 2016年29卷24期 13-1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环行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疗效及对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冷刀锥切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宫颈环行电刀切除术治疗,比较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13期 209,216页
【摘要】 目的:观察坤妇康及康妇消炎栓对LEEP术(宫颈环行电切术)后阴道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宫颈疾病于我院行LEEP的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实验组LEEP术前给予坤妇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伟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120-120,12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对有生育要求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LEEP术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资料,共筛选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本院分娩的产妇52例(观察组),分析其分娩及胎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梅兰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19卷1期 35-3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的行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后的疗效,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间,因CIN在本院行LEEP术治疗的患者共计200例.研究入选患者的预后,并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庆荣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19卷1期 39-4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以及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研究2009年至2012年间36例因TCT检查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行LEEP术的患者的病理类型.结果 TCT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俊 吴丽 等 《医学信息》 2014年17期 582-582页
【摘要】 目的:探讨环行电切术治疗CIN3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LEEP治疗后47例CIN3患者再次行子宫全切者的资料,分析评价leep术后宫颈病变残留情况。结果大于40岁者,CIN3患者leep术后病变残留的比率71%高于40岁以下者(33.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鹰 姚旭阳 等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6期 7-8页
【摘要】 目的:观察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行电切对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围绝经期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宫颈环行电切术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雪飞 《浙江创伤外科》 2013年18卷3期 394-39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有生育要求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患者的手术方式,分析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对妊娠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研究2005年至2010年间36例因CIN行LEEP术后妊娠的患者的妊娠时间、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与胎儿情况,并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颂华 《海峡药学》 2013年25卷6期 138-14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局部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促使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因宫颈病变行LEEP的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术后自然恢复,治疗组术后局部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比较两组术后阴道出血、流液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璐瑶 杨瑞 等 《农垦医学》 2013年35卷2期 126-129页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联合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术)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价值.方法:对76例经阴道镜下活检提示宫颈CIN患者行LEEP术治疗,并做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比较两种方法取材的病理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秋丽 蔡云霞 《吉林医学》 2012年33卷30期 6598-6599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可靠性及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治疗,对其疗效及术后复发做相关分析.结果:术前阴道镜活检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丽君 李喜华 《包头医学》 2011年35卷3期 134-135页
【摘要】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方法:筛选200例有宫颈病变的患者,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宫颈环行电切术手术时间6.2±2.4min,术中出血7.2±2.3ml.宫颈病变治愈率100%,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群 古力茹·阿不力米提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08卷15期 134-135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采用LEEP治疗的168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CINⅠ 72例、CINⅡ 64例、CINⅢ 32例,有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礼丽 王静娴 等 《吉林医学》 2011年32卷19期 3897-3898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疗效.方法:对细胞学、阴道镜活检初步诊断为CIN的98例患者,依术前病理学诊断分为三组,其中CINⅠ48例、CINⅡ32例、CINⅢ18例,均采用LEEP,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玮玮 王浩然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49卷11期 39,51页
【摘要】 目的 总结宫血宁粉用于减少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并发症的经验,观察其对电切术后宫颈创面修复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8月~2010年7月行宫颈环形电切手术治疗的宫颈良性疾病或CIN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阴道出血时间、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梅 叶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48卷21期 141-14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官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LEEP的50例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并与同期未行LEEP的50例比较,探讨LEE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50例行LEEP的孕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大清 陈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06卷12期 105-106页
【摘要】 目的:观察济安舒能联合丽姝因对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术后创面出血和修复的疗效.方法:采用LEEP术治疗2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观察组98例,术前3天、术后6天阴道用济安舒能溶液消毒后放置丽姝因,每晚1支共9d;对照组102例手术前后宫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军 《现代医院》 2010年10卷6期 58-5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LEEP术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月经干净后7天行LEEP手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术后加用干扰素栓抗病毒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
【关键词】 高频电刀行宫颈环行电切术;宫颈糜烂;干扰素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