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1
- 27
- 11
- 7
- 35
- 23
- 17
- 11
- 11
- 76
- 51
- 20
- 18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蒙瑶 何紫妍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10期 147-159页
【摘要】 目的:探究植物有机硒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改善与缓解作用.方法:以陕西安康天然富硒碎米荠植物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和酶解法从富硒碎米荠中分别提取硒蛋白(SePro)与硒多肽(SePP),并基于3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小年 于苗苗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5年25卷1期 85-92页
【摘要】 为研究富硒前、后海鲜菇菌粉多糖的理化性质、微观形貌、化学键结合方式和免疫活性,以富硒海鲜菇菌粉和海鲜菇菌粉为原料,制备富硒海鲜菇菌粉多糖(Se-HMP)和海鲜菇菌粉多糖(HMP).采用糖醛酸含量测定、刚果红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扫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虎 余炼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5年41卷4期 172-184页
【摘要】 从广西巴马地区的植物及泡菜中分离得到89株乳酸菌,通过细胞密度、生物量及富硒量等指标筛选富硒性能优良的5株菌株,分别为肠膜明串珠菌亚种GXB032、发酵粘液乳杆菌GXB083、乳明串珠菌GXB059、食窦魏斯氏菌GXB053、短乳杆菌GX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大炜 张颖琦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36卷7期 218-225页
【摘要】 硒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富硒酵母是有机硒的一员,有着高生物利用率、高安全性、易扩大生产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富硒酵母是通过具有富硒性能的酵母菌株经发酵培养基富硒培养后所制得,通常通过生物量、硒含量、有机硒比重等指标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会 徐婵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46卷7期 9-16页
【摘要】 探究富硒绿茶提取物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影响,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的建立,检测小鼠肠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关键词】 富硒绿茶;肠道菌群;16S rRNA高通量测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皮小琴 朱彬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24年40卷3期 233-23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富硒小麦草牙膏减轻牙龈炎症及控制牙菌斑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临床试验遵守随机、对照、双盲的设计原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将年龄 18~65 岁间的 72 例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富硒小麦草牙膏,对照组使用不含富硒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祖华 李钦 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37卷9期 7-11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富硒黄芪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50只STZ诱导的SPF级雄性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格列酮组和富硒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
【关键词】 糖尿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富硒黄芪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楠 王惠纳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7期 299-309页
【摘要】 富硒食物具有提供营养物质和有机硒的双重作用,在全民缺硒的大环境下,了解硒的来源及其在自然环境和生物系统中的循环相当重要.当前富硒食品的研究主要针对化学合成与生物有机转化,专业性较强,不利于多种类富硒食品进行横向对比.关于硒的循环、多种类富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大宇 门雨薇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3期 52-58页
【摘要】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对富硒、发芽以及富硒发芽等不同处理下糙小米饮料风味特征的影响,采用感官评定以及电子鼻、电子舌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测定植物乳杆菌发酵前后,普通、富硒、发芽以及富硒发芽等不同糙小米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芳 吕欣然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18期 106-113页
【摘要】 从来源于水产动物肠道的 8 株乳酸菌中筛选富硒活性较好的菌株,并对其抑菌能力、耐胆盐、抗氧化能力及Caco-2 细胞的黏附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于花鲢鱼肠道的菌株ZHL-2 的富硒率高达 85.46%,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婧 孙雪娜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12期 122-124页
【摘要】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硫氧还蛋白等30多种硒蛋白和含硒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氧化、抗癌活性和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硒不能由人体细胞产生,必须通过膳食摄入,食用富含硒的农产品被认为是补充硒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本文对富硒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腾霄 薛强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4年35卷11期 103-110页
【摘要】 从野生紫芝子实体5个不同部位分离纯培养获得其菌丝体,测试 6种培养基的菌丝体培养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紫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测试菌丝体在系列化添加H2SeO3 的培养基中1?6 d的硒含量以考察其富硒动力学.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如振 徐炜 等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4年53卷6期 537-544页
【摘要】 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中筛选对硒具有高耐受性和富集能力的菌株,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及硒富集动态变化研究,为富硒微生物种质资源改良和提高植物硒含量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BK-1 的...
【关键词】 内生菌;富硒;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子祥 奕栋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3年54卷4期 489-495页ISTICCSCDCA
【摘要】 硒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元素之一,适量摄入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等多种功能.很多益生菌能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和纳米硒(SeNPs),可降低硒毒性,并促进人体吸收.富硒益生菌兼具硒和益生菌的双重功效,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在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嘉妮 张晓轩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24期 146-154页
【摘要】 富硒米糠是生产富硒精米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富含硒、膳食纤维及酚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但其高值化利用尚未充分开发.本研究利用4种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对脱脂富硒米糠进行发酵处理,比较了发酵后富硒米糠理化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学兰 周连玉 等 《食品与机械》 2023年39卷1期 186-194页
【摘要】 目的:探究黄绿蜜环菌和虎掌菌富硒发酵液对酸奶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酸度计、滴定法、称重法、分光光度法测定酸奶中的pH值、酸度、持水力、蛋白质、脂肪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5 mL/100 mL两种食用菌发酵液对单一菌或混合菌酸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珂 韩玮钰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年44卷18期 101-107页
【摘要】 利用雪莲菌吸收和转化无机硒为有机硒,旨在通过优化富硒条件制备菌活性和有机硒占比较高的富硒雪莲菌.针对不同优化需求,确定不同优化指标,从而选择最佳的富硒条件.优化后富硒温度为 28℃、富硒时间为 24 h、亚硒酸钠添加时间为雪莲菌接种后 3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帆 张伟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3年42卷2期 104-111页
【摘要】 研究了富硒菌C5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的益生菌制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小鼠分为益生菌制剂组A组(三联活菌组)和B组(地衣芽孢杆菌+三联活菌组)、实验组C组(富硒菌C5组)和空白组D组,饲养4周后取小鼠粪便,PCR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芸 李海涛 等 《食品工业科技》 2023年44卷8期 54-60页
【摘要】 为了研究富硒乳酸菌发酵酸奶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对富硒乳酸菌发酵酸奶(富硒酸奶)与非富硒乳酸菌发酵酸奶(对照酸奶)的感官性状、理化指标以及两种酸奶4℃贮藏过程中的菌落总数、滴定酸度、黏度、保水性、色泽、抗氧化性和感官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彪 冯旭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23年52卷8期 26-35页
【摘要】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有机硒质量浓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富硒酵母菌剂制备工艺条件,确定最优EM富硒酵母菌剂制备工艺条件,并将EM富硒酵母菌剂应用于水稻,调查其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孟孟 刘水平 等 《畜牧与兽医》 2023年55卷6期 118-123页
【摘要】 为研究富硒乳酸菌(SL)对犬流感病毒(CIV)感染诱导肺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90只6-7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IV感染组(CIV组),CIV+乳酸菌组(CIV+L组),CIV+亚硒酸钠组(CIV+SS组)和CIV+富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连玉 焦璐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0年40卷2期 72-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生产合适的硒源提供一种思路,以菌丝体生物量、含硒量、还原糖、氨态氮和蛋白质为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优化虎掌菌的富硒发酵条件,探讨不同浓度的硒对虎掌菌固体培养菌丝生长和液体培养产生的生物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硒抑制虎掌菌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韫滔 李林键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7期 31-37页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由于其安全域值较低,极易导致硒中毒.研究发现,硒化多糖和纳米硒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生物活性,是理想的补硒制剂.本研究以黄牛肝菌伞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uillellus lurid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萍 袁亚宏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2年38卷2期 1-11页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究富硒红曲米对高脂饮食小鼠脂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4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n=8):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富硒红曲米的低、中、高剂量组和红曲米组.灌胃8周后,测定血清中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欣彧 赵文文 等 《现代食品》 2022年28卷13期 29-33页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维持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食用菌具有多种功效和药用价值,且对硒元素有较强的富集和转化能力,其凭借着独特的优势被研究者广泛关注.笔者从富硒食用菌的培养、活性成分、功效作用方面入手,综述了近几年富硒食用菌的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智 康德灿 等 《食用菌》 2022年44卷3期 1-3,8页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抑癌、解毒等多种功效.食用动物源和植物源食物是人类获取硒元素的主要途径,但这些食品中有机硒含量有限.食药用菌具有很强的富硒能力,可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富硒培养菌类,可弥补自然食物中含硒量低的缺点.因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建春 吴征王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61卷24期 53-55,59页
【摘要】 为了生产出硒量较高的牦牛源鼠李糖乳杆菌,采用含不同浓度亚硒酸钠的液体培养基、不同培养温度、不同加硒时间设计培养方案.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是培养温度38℃、亚硒酸钠浓度12μg/mL、加硒时间第6 h,培养24 h,转化率为50.34%、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艺海 牛俊轲 等 《饲料研究》 2022年45卷23期 154-156页
【摘要】 富硒益生菌具有硒元素和益生菌的双重功效.硒元素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抗氧化、抗癌的作用.益生菌具有富集微量元素的特性,可将无机硒生物转化为有机硒,不仅可以降低硒的毒性,还能够增强益生菌本身的益生性能.文章主要综述富硒益生菌作为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巨家升 焦璐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43卷22期 194-199页
【摘要】 硒(selenium,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通过在牛奶中添加硒化合物经乳酸菌发酵形成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高的富硒酸奶.从富硒酸奶的发酵条件、理化性质、硒的化学形态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莉莎 朱家桢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年35卷9期 1274-12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本研究用脂多糖诱导大鼠肠上皮细胞IEC6损伤模型,考察富硒长双歧杆菌制剂对IEC6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磷酸平衡盐溶液处理)、模型组(脂多糖处理)、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低、中、高3个浓度组(脂多糖处理的同...
【关键词】 富硒长双歧杆菌水溶性蛋白;脂多糖;大鼠肠上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时军 崔应东 等 《中国性科学》 2021年30卷8期 31-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富硒中药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购入的40只8~10周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8笼,留1笼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笼大鼠采用去势(双侧睾丸切除)联合皮下注射雌二...
【关键词】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富硒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雯 孙杰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5年37卷1期 10-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富硒植物乳植杆菌SAL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模型氧化应激损伤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 将32只SPF级KM雄性小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亚硒酸钠干预组(SE组)和富硒植物乳植杆菌SAL干预组(S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元辉 傅春妮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21年48卷12期 4702-4709页
【摘要】 试验旨在探究富硒乳酸菌对黄曲霉毒素B1(AFB1)对鸡小肠上皮细胞(CSIEC)凋亡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CSIEC细胞分为对照组(C)、AFB1(300 μmol/L AFB1)、AFB1 +0.01 Se(300μmol/L AFB1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璐 巨家升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42卷14期 178-184页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矿质元素,具有防癌抗癌、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能调节肠道菌群,有抗肿瘤和抗氧化等作用.许多研究者利用乳酸菌将培养系统中的无机硒进行富集并转化成有机硒,对乳酸菌富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映平 孙国勇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42卷14期 36-42页
【摘要】 为开拓富硒食品新途径,增加硒的摄入量,该文比较3种不同发酵工艺(自然发酵、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和接种富硒植物乳杆菌发酵)对复合果蔬汁中乳酸菌菌落总数、理化特性、有机酸、多酚类物质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富硒植物乳杆菌可使发酵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雅飞 熊琦 《中国调味品》 2021年46卷1期 17-21,38页
【摘要】 为提高纳豆芽孢杆菌对无机硒的生物转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纳豆芽孢杆菌富硒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对样品进行透析和消化处理,并采用流动注射氢化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硒含量,获得最佳有机硒转化率.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添加亚硒酸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新 陈莉 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1年47卷4期 102-109页
【摘要】 从组学水平分析富硒条件下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内在分子机制,为酿酒酵母菌富硒研究及富硒基因的挖掘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以不加硒培养的酿酒酵母菌作为对照组Kb,以加20μg/mL硒培养的酿酒酵母菌为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裕霞 陈新宇 等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19卷1期 20-23页
【摘要】 通过菌袋培养棘托竹荪试验,对比了不同基质硒含量对菌丝体生长速度及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基质配方比用传统生产常规的木糠加麦麸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可增加15.9%,在传统配方基质培养下,菌丝体长至满袋的时间为85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帆 张伟 等 《德州学院学报》 2021年37卷4期 11-13页
【摘要】 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大山村富硒土壤中分离得到富硒菌株,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耐硒能力的研究及培养条件的优化.根据土壤梯度稀释法分离出几种纯菌株,选取优势菌株经形态观察和16SrRNA鉴定其分类地位.研究培养基硒浓度对该菌生长的影响,通过温度和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梅 赵红卫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0年30卷5期 96-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沼泽红假单胞菌富硒发酵条件的研究,确定最优的富硒培养方式.采用单一因素变量法,利用微波消解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沼泽红假单胞菌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生物量变化与富硒效果,确定其最佳培养方式.结果表明,最佳富硒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 ℃,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