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5
- 6
- 3
- 2
- 1
- 1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颂华 李冰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08年24卷6期 645-6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们以往的研究表明小腩皮层颗粒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该受体介导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大鼠小脑核团是否也表达IL-6R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健花 徐芬芬 等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2卷4期 471-474,4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小脑间位核GABA能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方法 大鼠小脑间位核内微量注射GABA转氨酶抑制剂氨己烯酸(VGB),瑞氏染色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MTT)比色法测定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绵羊红细胞腹腔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浩 樊小力 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9年20卷3期 212-215,封4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脊髓小脑中间区Ⅲ、Ⅳ小叶皮层和小脑间位核内γ-氨基丁酸(GABA)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按随机配对原则分为2组:模拟失重14 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娟 史明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1年27卷5期 522-52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NDRG2 mRNA在小鼠胚胎脑组织的表达与分布.方法:采用胚胎期小鼠E10.5 d、E12.5 d、E16.5d和E18.5 d进行脑切片的原位杂交.结果:NDRG2 m RNA在小鼠胚胎发育各期均有持续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端脑、...
【关键词】 NDRG2 mRNA;胚胎脑发育;原位杂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汪洋 李正龙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8年41卷1期 82-85页ISTIC
【摘要】 环状RNA是一类缺乏5′末端帽子和3′末端多聚核苷酸尾共价结合的单链RNA环状分子.作为非编码RNA的新成员,环状RNA较其他线性RNA分子具有不同物种间更保守、不易被RNA酶降解、不同组织间特异分布且含量较高等优点.因此,环状RNA替代其...
【关键词】 肿瘤标记,生物学;综述;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俊杰 李寅 等 《江苏医药》 2017年43卷22期 1655-1656,前插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I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临床确诊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病例的MRI资料,包括病灶的大小、位置、数量、病灶占位效应、脑积水、相邻脑白质变化以及强化情况.结果 37例中,32例MRI表现为多发不同大小的圆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美华 曾春晖 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10卷1期 20-21,2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后颅窝手术后小脑性缄默的临床特点及其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4例和英文文献报告的137例共141例后颅窝手术后出现的小脑性缄默病例.结果儿童病例127例,占90.1%.手术病变位于小脑蚓部者125 例(88.7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晓昕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年10卷6期 719页
【摘要】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就2010年2月至201 2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脑梗死采用MRI行诊断的患者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MRI确诊19例,占95%,误诊为小脑胶质瘤1例,后小脑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云孝荣 《中原医刊》 2002年29卷9期 16-17页
【摘要】 经CT证实确诊的脑出血217例中>60岁老年病例(A组)85例,<60岁非老年病例(B组)132例,平均年龄A组66岁,B组49.8岁,两组对比肺炎、脑疝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未见明显差异,两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60岁老年脑出血具有以下临床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胜平 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正>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脑间位核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调控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在立体定位仪的引导下,对小脑间位核(interstitial nucleus,IN)以化学刺激(微量注射谷氨酸,L-Glu)、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景宁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 2005年
【摘要】 摄食是由中枢和外周多条神经通路和多种代谢因子共同参与的复杂的整合性生理活动.其中, 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对摄食终止、饱觉形成和体重调节均发挥重要作用.VMN神经元不仅接受由进食所激活的胃迷走神经传入,亦感知机体血糖水平变化.此外,我们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宋悦宁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 2005年
【摘要】 起源于下丘脑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广泛地支配包括脊髓在内的几乎所有脑区,一般认为其全面地调节中枢神经元的活动和多种脑功能.我们近年来采用离体脑片制备观察了该系统对中枢运动结构的作用,研究揭示组胺可以通过H2和/或H1受体对小脑皮层、小脑深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景宁 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 2003年
【摘要】 摄食活动由多个脑区、多条神经通路、以及多种胃肠道和代谢因子共同参与调控.其中,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在摄食终止、饱觉形成和体重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先前的工作表明,VMN中神经元的活动可为胃迷走神经传入所调制,且小脑可能通过小脑一下丘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