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3
- 20
- 1
- 315
- 92
- 24
- 23
- 21
- 63
- 58
- 40
- 29
- 2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潘琳琳 相宏杰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2期 1708-17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理脾降浊方(LPJZF)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出LPJZF中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筛选出与T2DM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运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本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航 谷梦雅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19期 94-103页
【摘要】 为探究笔尖单瓣茉莉花和双瓣茉莉花开放阶段香气的动态变化以及二者间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不同开放阶段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苯乙醛、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苯甲酸甲酯、α-法尼烯、乙酸苄酯等香气成分是茉莉花的主要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梦杰 崔波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12期 7-12页
【摘要】 对黄河三角洲、甘肃和陕西枸杞子的总多糖、总黄酮、总多酚、氨基酸及芦丁、东莨菪内酯、咖啡酸、绿原酸、甜菜碱 5 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和陕西枸杞子的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甘肃枸杞子(P<0.05),约是甘肃枸杞子的 2 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凯 董平 等 《数字中医药(英文版)》 2024年7卷2期 160-170页
【摘要】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机器学习探讨骨形成相关基因在骨质疏松症(OP)中的差异表达及作用机制,并预测靶向中药活性成分.方法 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和骨形成相关基因,使用R语言包筛选差异表基因.最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娇娇 王敏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3年30卷9期 129-13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红天麻、乌天麻及其差异成分的镇痛作用,为天麻道地药材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红天麻和乌天麻中19个酚酸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含量差异;使用热板致痛和醋酸致痛2种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黎阳 张九凯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5期 365-374页
【摘要】 乳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高频消费品.随着不同哺乳动物乳的活性组分及其营养功能被逐渐解析,骆驼乳、驴乳、马乳、羊乳等特色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总结并比较了不同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子曦 李永慧 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年45卷2期 120-128页
【摘要】 [目的]通过对苦水玫瑰营养及活性成分进行全方面分析,确定其营养利用价值,为苦水玫瑰的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研究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以原产地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苦水玫瑰和引种产地甘肃省庆阳市的玫瑰为实验材料,采用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立攀 孙超伟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3年34卷4期 88-95页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杜仲叶功能成分的差异性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旨在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改善杜仲叶功效品质,满足其高质量发展需求.方法:针对灵宝、卢氏两地8个不同海拔杜仲叶中5种活性成分开展分析检测,并进一步评价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会鱼 王国霞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51卷11期 152-155,165页
【摘要】 [目的]比较在不同产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灰枣果实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对产自河南新郑市孟庄镇、宁夏中宁县枣园乡、新疆且末县阿热勒镇3个产区的灰枣果实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灰枣果实性状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光 施璐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51卷1期 52-63页
【摘要】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体外药效研究,分析复方中药治疗肥胖的作用机制及疗效,为常用中药的创新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获取中药复方制剂的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O数据库筛选差异基因芯片数据,绘制火山图.通过Cytoscape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凤琴 刘晖 等 《食品与机械》 2022年38卷4期 54-57,140页
【摘要】 目的:揭示生熟酸枣仁及其皮、仁成分差异性与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定生熟酸枣仁皮、仁、全枣仁的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紫外—可见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远洋 徐国杰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40卷11期 946-9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新鲜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合理评价鲜丹参药材品质.方法 采用LTQ-Orbitrap XL高分辨质谱仪测定全国7个不同产地新鲜丹参中5个丹酚酸类和12个丹参酮类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二乘法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覃日宏 盘涌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25年40卷4期 403-4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壮药白苞蒿水提物(WEAL)治疗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肉芽肿炎症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阳性组(5.0 mg·kg-1地塞米松)、给药组(6.0 g·kg-1 WEAL),另取正常小鼠作为空白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欣荣 张乐怡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6期 2122-2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的差异活性成分,并建立其定量分析方法,为树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树参的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筛选不同产地树参的主要差异成分.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飞 杨波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4卷3期 297-302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香茶菜属植物体外抗肿瘤成分及作用的差异,初步阐明其抗肿瘤药效物质.[方法]制备香茶菜属植物地上和地下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以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分析研究香茶菜属植物及其不同入药部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玉红 刘彤 等 《经济林研究》 2012年30卷3期 51-54页
【摘要】 为了分析黑龙江不同产地黄檗皮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的差异和评价药材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龙江省11个黄檗产区的黄檗皮中的主要药用成分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对所测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LSD多重比较和系统聚类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不同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霞 范文强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3年39卷7期 3015-30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不同品种宁夏枸杞果实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筛选关键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揭示宁夏枸杞品种间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Illumina Nov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厚盼 刘恒铭 等 《中草药》 2021年52卷22期 6939-69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胃癌发病密切相关的基因调控网络,探讨其在胃癌预后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挖掘靶向治疗胃癌的中药活性成分.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获取GSE103236胃癌芯片数据,对芯片数据进行均一化处理,分析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的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姣 游宇 等 《中草药》 2021年52卷20期 6442-64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青果Canarii Fructu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认的第一批重要的药食同源中药,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且安全有效,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癌等作用.其古方青龙白虎汤等深受人们欢迎,在民间多以药膳食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才 高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0年45卷23期 5669-56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究霍山石斛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基因表达谱差异情况,为关键调控基因定位及基因工程育种等提供参考.该研究以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霍山石斛根、茎、叶组织为材料,比较二者多糖、生物碱等含量差异,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霍山石斛四倍体的根、茎、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曼微 陈雪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0年31卷9期 2124-2126页PKUCSCDCA
【摘要】 通过文献检索、归纳和对比,发现鲜参和生晒参为同源药材,仅存储方式不同,但两者的多种药理活性存在差异.差异与干燥过程中,人参的水分、皂苷类、氨基酸类、糖类、挥发油等多种营养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同时导致药性发生变化密切相关.文章可为临床和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晓月 王维东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8年24卷15期 5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沙米地上部分不同组织的代谢物,分析不同组织的差异标志代谢物,挖掘其有效药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基于UP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沙米地上组织的药用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三重四级杆质谱的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代谢物定量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瑞锋 袁媛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5期 2269-22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参叶与人参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入药,两者均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它们的性味功效、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既有相似又有区别.文章基于文献将人参叶与人参的差异进行总结和对比,为这两种中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阳 张志鹏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6年41卷10期 1797-18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在关黄柏基源植物黄檗的整个分布区内,以每一个纬度为间隔设置采样点,在控制采样植株茎粗、采样部位及采样时间的前提下,于31个样点共采集674份野生关黄柏药材样本.对样本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盐酸黄柏碱、盐酸药根碱、木兰花碱和绿原酸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莹莹 王晓 等 《中药材》 2015年38卷5期 911-914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不同生长年限黄芩根皮层和木质部的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野黄芩苷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对黄芩根部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研究不同生长年限黄芩根部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1~4年生黄芩根横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先楚 王锡昌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14年30卷9期 265-274页
【摘要】 对中华绒螯蟹生/熟性腺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同时测定了生鲜和熟制性腺中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所测四个样品中共检查出62种物质,对这些物质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和气味活性值计算后发现,雌/雄暨性腺中的挥发性物质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由生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顺顺 导师:余永强 安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放射影像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背景与目的:先前的文献已经确定了行为抑制及其神经机制和相关疾病风险存在性别差异。然而,对于行为抑制和静息态脑功能之间是否存在性别依赖的关联,以及如果存在,其分子机制如何?直接回答这一问题的证据有限。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行为抑制性别特异的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樱瀚 导师:刘红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其他 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主要用于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蕊竹 郑洋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5年35卷7期 55-7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和细胞实验,探究肝窦内皮细胞(LSECs)经间充质转换(EnMT)调控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并预测天然活性成分.方法 获取肝纤维化(HF)与EnMT基因矩阵,Limma差异分析与WGCNA共表达网络分析后,提取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清华 莫乔兰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5年36卷8期 1306-13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柴胡救肺方治疗 COVID-19 的作用机制.方法 (1)利用TCMSP、BATMAN-TCM、TCMIP数据库获取柴胡救肺方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O数据库检索并下载与COVID-19 感染相关的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明磊 李佳敏 等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25年41卷1期 45-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启闭安神汤(QAT)治疗孤独症(ASD)的有效活性成分,以及其对ASD行为和相关脂质代谢异常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Control组、PPA组和PPA+QAT组,采用侧脑室注射丙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关静文 导师:尤献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目的:基于前期射干中抗炎、止咳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通过查阅本草典籍及现代文献发现,射干从古至今来源广泛,不同产地药材中药理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造成临床疗效不均一的现状。本专题参照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分区标准,利用经纬度对射干古产地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阚启鑫 导师:曹庸 华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 2021年
【摘要】 陈皮,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自古就有“陈久者良”之说,然其“陈久者良”的理论基础不清楚,药效成分不完全明晰,作用机理不全,市场品质控制差,质量标准不足等因素都阻碍着陈皮产业本身的发展。本文从3个方面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小艺 导师:刘海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药学 中药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药材藁本是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和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的干燥根茎及根,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功效。新疆藁本是伞形科山芎属植物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欣 导师:钱刚 李林 遵义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
抗菌性是中国传统中草药千里光的重要药理作用,与其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2份抗菌性显著差异千里光材料中主要活性成分组成、含量与抗菌性的比较,并结合高通量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结果分析千里光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嘉恩 梁冠仪 等 《新中医》 2025年57卷2期 154-1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联合GEO基因芯片的分析方法,探讨番连化浊颗粒(FHK)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本草组鉴平台(HERB)获取FHK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的基因,并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娇娇 余成馨 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3期 39-49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鲜、干金钗石斛化学成分差异并探讨真空冷冻干燥金钗石斛代替鲜金钗石斛使用的可行性.方法:鲜金钗石斛净制低温保存,干金钗石斛由热风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两种方法处理,制得金钗石斛烘干品(HG)及冻干品(DG).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纳川 张红晓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3卷4期 487-495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T)的关键基因,预测潜在的治疗中药及靶向中药活性成分.方法:在GEO数据库选取GSE75940数据集,筛选EHT差异表达基因(DEGs)后,进行富集分析,构建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基因.利用c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越 李虹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27卷5期 842-85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谱效关系筛选广陈皮抗氧化活性成分,并对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差异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法与 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对 3、6、11、1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梦茹 谢地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5年56卷2期 205-216页ISTICCSCDCA
【摘要】 冬虫夏草繁育品(Cultured of Cordyceps sinensis,CCs)与野生冬虫夏草相比,具有相近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然而,针对冬虫夏草中多种化学组分在疾病预防中的协同作用,目前的研究尚显不足.该研究采用LC-MS/MS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