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9
- 2
- 21
- 3
- 1
- 1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金红喜 徐先英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2期 354-36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西北干旱沙区,采用茎流热平衡技术对花棒主茎、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液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内液流速率日变化曲线峰型表现各异,但在短时间段内其液流速率日变化有较强的规律性.主茎和一级分枝液流速率的曲线在生长季中期出现了剧烈动荡,在生...
【中文期刊】 白文明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8期 1247-125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干旱沙区不同水分处理下紫花苜蓿的( Medicago sativa L.)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紫花苜蓿植株高度、根系伸长生长和地上生物量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生长季内,灌水量最少的喷灌处理W3植株高度最低,灌水量较多的...
【中文期刊】 乔宇 徐先英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4年5期 86-94页
【摘要】 在界定沙区微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区微区集水的形成、转化以及对干旱沙区生态水文方面的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对微区集水在土壤水文、土壤发育和微区植被生长等方面的研究动态以及沙区微区集水在农林业和生态修复上的应用,指出沙区微区生态水文过程今后...
【中文期刊】 康才周 李毅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34卷22期 5777-5780页
【摘要】 在干旱沙区不同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观测了叶片水势、叶片水分饱和亏、相对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含量以及叶片保水力等四翅滨藜抗旱水分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中文期刊】 唐进年 王强强 等 《中国科技成果》 2017年18卷22期 40-42页
【摘要】 土地沙化仍然是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民勤干旱沙区是我国沙漠化极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虽然在近60年的防沙治沙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保护绿洲内工农业生产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受到限制.本项目立足民勤防沙治沙技...
【中文期刊】 丁钰 尉秋实 等 《甘肃林业科技》 2009年34卷1期 20-23,28页
【摘要】 人工固沙林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绿洲农田、村落和城镇的重要屏障.近年来,随着绿洲区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绿洲外围防风固沙林出现大面积的衰退和死亡.因此,研究人工固沙林地生态需水量和水分平衡对于恢复和重建绿...
【中文期刊】 康才周 赵明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7年35卷29期 9162-9165,9167页
【摘要】 从美国西部引进2年生准常绿灌木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Pursh)Nutt)分别定植于含水量不同的陶瓷花盆土壤中,通过人工控制土壤水分研究其生长和生物量的分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严重限制了四翅滨藜的营养生...
【学位论文】 作者: 崔艳 导师:王新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荒漠生态系统中由于灌丛斑块的存在,导致生境内部异质性增加,比较明显地形成灌丛下、灌丛边缘、灌丛间不同位置微生境。本研究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天然固定沙地和人工固沙植被区柠条锦鸡儿(Karagana koshinskii)灌丛样地内,随机选择40...
【中文期刊】 何芳兰 赵赫然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期 304-3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清干旱荒漠区生物土壤结皮对易漂移性植物种子定居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结皮前期以及藻类、地衣、藓类阶段结皮为场所,通过人工补充种子与野外长期监测的方法对红砂种子在生物结皮上流失动态、种子宿存微区特征以及种子宿存量与微区面积间...
【中文期刊】 滕嘉玲 贾荣亮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7期 2179-218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干旱沙区常见干扰之一的沙埋显著影响着生物结皮的结构和功能,但其内在的生物学机理还不清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0(对照)、0.5(浅层)、2和10 mm(深层)沙埋处理后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真藓(Bryum argenteu...
【中文期刊】 白雪爽 胡亚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0期 1647-165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农田和不同退耕还林年限(5、10、15年)的杨树人工林为对象,开展了退耕还林对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和分配格局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生物量碳储量不断积累,且其增加的碳库主要分配在树干.与农田(CK1)相比,退耕还林5年的杨...
【中文期刊】 贾晓红 李新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31卷1期 66-7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测定了干旱沙区不同年限植被恢复区土壤0~5(包括结皮层)、5~10和10~20 cm颗粒组成分布、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和全氮含量,并分析了土壤颗粒组成分布中沙粒和粘粉粒含量变化与土壤SOC和氮含量间...
【中文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2030-203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民勤沙生植物园,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引自美国西部沙漠区和草原区的绵毛优若藜的物候期、种子发芽温度、植物的生长和地上部分营养成分进行了观测与测定.在昼夜变温条件下,草原区种子对温度的反应较迟钝,适宜的发芽温度应为5~25℃;沙漠区种子发芽...
【中文期刊】 白文明 包雪梅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12期 1605-160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借鉴积温学的原理,结合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理生态学特性,建立了水分限制条件下干旱沙区紫花苜蓿生长发育模拟模型.该模型主要由生长发育阶段子模型、叶面积动态子模型、干物质积累子模型和干物质分配子模型组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白文明 左强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4期 431-43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实测获得根重密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运用土壤水分运动方程及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到干旱沙区不同水分处理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根系吸水速率和蒸腾强度.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系吸水速率与土壤剖面...
【中文期刊】 张盹明 王继和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1年21卷1期 94-10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沙地栽培的苹果梨和锦丰梨2种梨树光合速率(Pn)日变化、季节变化的测试研究表明:苹果梨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上午9:00为10.158 μmol.m-2.s-1。锦丰梨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在上午9:00,第二峰值在...
【中文期刊】 尉秋实 马瑞君 等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29卷3期 7-11页
【摘要】 建立人工种群是保护荒漠珍惜濒危植物沙冬青、扩大沙冬青种质资源、建立种质基因库的根本途径.播种苗移植造林和直播造林是建立沙冬青人工种群的2种途径.在干旱沙区,如何提高移栽成活率是沙冬青移植造林中最大的技术难题,而直播造林往往受到土壤水分条件的...
【中文期刊】 尉秋实 马瑞君 等 《中国沙漠》 2004年24卷6期 809-814页
【摘要】 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干旱沙区沙冬青大田育苗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沙冬青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适宜的播种深度为1.5 cm,适宜的播种量为330 kg·hm-2 ,理想的水肥适配量为每公顷施肥22 500 kg,浇水8次...
【中文期刊】 尹鑫卫 郑新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1期 146-15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土壤水分动态对干旱沙区坡面尺度水文和生态过程的影响机理,基于Rodriguez-Iturbe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通过修正模型输入项参数,获取干旱沙区坡面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并利用2015-2016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坡面...
【中文期刊】 武晶 余新春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1期 43-5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加剧景观破碎化进程,导致产生一系列相互隔绝的“生境岛屿”.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18个不同大小丘间低地为研究对象,将丘间低地视为“生境岛屿”,探讨“生境岛屿”面积对植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物种多样性保护方案....
【中文期刊】 赵芸 贾荣亮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9期 972-98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简称结皮)影响干旱沙区生态系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该文基于空间代时间的方法,利用地物光谱仪采集腾格里沙漠不同始植年代(1956、1964和1973年)固沙植被区发育的5种优势结皮的NDVI数据,分析了固沙植被演替过程中...
【中文期刊】 杨自辉 俄有浩 《西北植物学报》 2000年20卷6期 1102-110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民勤沙生植物园46种主要沙生、旱生和中生木本栽培植物为观测对象,研究其物候特性,绘制物候谱,以植物物候期对应的日平均温度、≥5℃积温、地面温度、日照时数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初步划分出这些植物的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叶变色期的物候类型各4种...
【中文期刊】 王景瑞 孙涛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3年38卷2期 45-52页
【摘要】 以民勤沙区不同变化阶段白刺灌丛沙堆为研究对象,测定白刺灌丛沙堆高度、长短轴、迎风坡与背风坡植被株高、盖度、枯枝和结实等形态特征,分析不同变化阶段土壤温度及水分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土层0~10 cm处的土壤温度随着时间推移地面温度呈现...
【中文期刊】 李晓兰 李瑞辉 等 《农业与技术》 2022年42卷12期 10-14页
【摘要】 油莎豆是集油、粮、饲等一体的作物,其适应性强,适合种植在世界多个区域.本文通过从全国各地搜集油莎豆品种资源8份,种植在位于半干旱风沙区的翁牛特旗,分别测定了出苗率、株高、分蘖数、每丛干草重、每丛根重、平均根长、每丛块茎数、每丛块茎重等指标....
【中文期刊】 辜晨 贾晓红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3期 4423-443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表覆盖类型和景观特征之一,其自身具备的光合与呼吸能力对荒漠生态系统地表与大气界面中的碳交换与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许多生态过程中的主要限制因子,能够影响生物土壤结皮的光合与呼吸过程,进...
【中文期刊】 常兆丰 赵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6年26卷1期 165-17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民勤沙区属于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植被以灌木荒漠为主,盖度一般只有5%~15%.植物群落内生态位宽度悬殊,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很小.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相似比例小是受制于干旱荒漠生境条件的结果,是干旱荒漠生态环境中稀疏荒漠植物的主要特征之...
【中文期刊】 李永华 罗天祥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5期 994-99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叶氮含量和低比叶面积的干旱地区植物往往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选取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地区17种主要植物(野生9种,人工8种),分别测定其比叶面积(SL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及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
【中文期刊】 陆凡 李自珍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9期 1596-160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干旱区沙坡头不同时间尺度上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在区域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演变对生态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土壤结皮是影响固沙区生态健康的主要因子,老固沙区的健康状况趋于衰退,而新固沙区在演变过程中逐渐达...
【中文期刊】 段玉玺 贺康宁 等 《水土保持研究》 2008年15卷3期 200-203页
【摘要】 在半干旱的盐池沙区,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3 a生沙柳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光响应特性.结果表明;0~2 000μmol/(m2·s)PAR范围内,沙柳在土壤水分为2%,4%,8%,12%时的光饱和点分别...
【中文期刊】 常兆丰 仲生年 等 《干旱区研究》 2008年25卷3期 382-388页
【摘要】 优势种植物密度和优势种盖度以及全部植物密度和盖度在样方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明民勤的植物生长在受干旱荒漠环境影响的同时,局部小环境对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有显著影响.沙蒿当年幼苗密度最大,但幼苗的成活率很低,群落的投影盖度越小,则当年幼苗密度...
【成果】 1400230454 甘肃 S154.4 基础研究 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自然保护 2010年
【成果简介】 这是项目承担单位近10年来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和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研究的集成成果。该成果建立在长期定位监测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宁夏、内蒙、陕西和甘肃典型沙区水循环的植被调控机理的系统研究,首次基于沙地水量平衡...
【成果】 0800250070 宁夏 S157.1 S727.23 基础研究 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农业服务业 2007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对腾格里沙漠地区流沙和人工植被近50年的水分平衡各项指标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系统测试与研究,解析了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干旱沙区植被水循环的调控机理和反馈作用,揭示了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水文功能,摸清了流沙及不同植被覆盖度土壤的水分渗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