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4
- 15
- 5
- 82
- 13
- 4
- 1
- 1
- 22
- 14
- 14
- 9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岳冰洁 王建伟 《北京中医药》 2024年43卷10期 1181-1184页 ISTIC
【摘要】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常见的眼底并发症,中医称其为消渴目病,多由肺脾肾阳虚不能治水,聚于黄斑所致,可影响患者视力.《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追本溯源,认为五脏阳气衰弱,水液聚集,充斥形体,发为水肿,并针对水肿病提出"开鬼门""洁净府...
【中文期刊】 王浩悦 莘策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1期 110-113页
【摘要】 黏液性水肿多与甲状腺疾病有关,临床上可分为全身黏液性水肿和胫前黏液性水肿,多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可归于中医"水肿"范畴.贾颖教授从《内经》"汤液醪醴论"讨论治水之法,认为"开鬼门"是通扶脾肾阳气、化气行水、通利小便;"洁净府"是通利三焦;"...
【中文期刊】 林依依 付滨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5卷7期 197-200页
【摘要】 一般认为,《素问·汤液醪醴论》是诊治水肿病的重要篇章,但该病的原貌并未为人所识.通过细读,发现该篇成书背景与长江流域的楚地相关.篇首对汤液醪醴的追溯为本病的水源传播提供了重要线索.经过对原文中“津液充郭”“宛陈”“莝”等释义的考证,还原了该...
【中文期刊】 孙国香 《浙江中医杂志》 2016年51卷7期 498页 ISTIC
【摘要】 《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开鬼门、洁净府”治疗水肿,“开鬼门”即发汗,“洁净府”即利小便,运用此法,能够使邪气随汗而解,随小便而下泄,对临床实践很有指导意义,笔者运用此法治验三则,报道如下.案1李某某,女性,69岁.2015年9月28日初诊...
【中文期刊】 牛晨媛 王世荣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25卷3期 10-11页
【摘要】 王世荣教授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于家菊、孙郁芝、侯振民教授,对历代医家及中西汇通学派之说兼收并蓄,擅长治疗各种肾脏病,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笔者参加山西省第二批中医药优秀临床...
【中文期刊】 许鉴魁 《浙江中医杂志》 2002年37卷1期 34页 ISTIC
【摘要】 <篇首> "开鬼门,洁净府",语出<素问*汤液醪醴论>.这一论述对后世水肿病的论治起了重要的影响.王冰注:"开鬼门,是启玄府之气也.……洁净府,谓膀胱水去也."后世多宗王冰"鬼门"即"玄府"说,认为"开鬼门"便是治疗水肿病的发汗法.
【中文期刊】 李会敏 董尚朴 《山东中医杂志》 2002年21卷5期 264,266页 ISTIC
【摘要】 通过对文字、<内经>原文等方面的探讨,阐明"开鬼门洁净府"是以通利大便的方法清肃肺脏、治疗水肿,否定了自唐代王冰以降所谓发汗利小便的注释.
【中文期刊】 徐先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26卷7期 738-739页
【摘要】 《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微动四极,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脏.”[1]其中,菀与陈同义,均是指恶血,中医学的恶血即瘀血、坏血等.《素问·针解》...
【中文期刊】 陈雪梅 王儒平 《湖南中医杂志》 2011年27卷2期 105-106页
【摘要】 <篇首> "开鬼门,洁净府"是指通过发汗利小便治疗水肿的一种治疗方法,对后世治疗水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笔者就"开鬼门、洁净府"的机理及临床应用谈几点体会如下.
【中文期刊】 刘语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年6卷6期 651-652页
【摘要】 关于<内经>"开鬼门,洁净府"一段文字的争议,从50年代提起,认为是中医的优势所在.近日又有认为只是对症治疗,无必要特别强调.本文就<内经.汤液醪醴论>这段话全文再做探讨,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意,对其中论及的治则、治法做了挖掘.并结合自己一些心...
【中文期刊】 江理芳 张春戬 《河南中医》 2024年44卷11期 1665-1669页 ISTIC
【摘要】 肾性水肿的发病主要与脏腑功能失司密切相关,尤以肺、脾、肾三脏为主,究其根本,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肺主宣发肃降,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温煦化饮,三脏功能相互为用,是维持机体内水液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记载了治疗水肿的基本治法—...
【中文期刊】 王壮壮 朱益林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3卷4期 372-376页 ISTICCA
【摘要】 "开鬼门、洁净府"理论最早记载于《素问·汤液醪醴论》,通过查阅文献并整理,明确其具体含义指宣肺发汗、通腑排浊与清利小便之法.文章拟对现代医家运用"开鬼门、洁净府"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心、肺、肾系疾病、肢节类疾病、皮肤类疾病的应用进行梳理,体现经...
【中文期刊】 康鸿鑫 张玉梅 等 《四川中医》 2017年35卷10期 25-28页 ISTIC
【摘要】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也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决定了S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是早期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和难以解决的世界难题.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ALI和SAP均取得了很大的成...
【中文期刊】 史占龙 岳汝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年11卷24期 155页
【摘要】 "开鬼门,洁净腑"出自<内经>,是治疗肺心病水肿的重要方法之一.结合临床,辨证论治,指导用药,治疗了近百例肺心病水肿患者,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中文期刊】 蒋含嫣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57卷6期 450-451页 ISTIC
【摘要】 皮肤病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往往缠绵反复,甚至有迁延数十年难愈者,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笔者总结十余年临床经验,认为皮肤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风湿热虫毒侵袭肌肤,邪毒结聚而致,常表现为瘙痒、脱屑、红热灼痛、疱疹、渗出、糜烂等.患...
【中文期刊】 李心悦 赵宏利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29卷14期 27页
【摘要】 患者因反复眼部不适3年,抗抑郁治疗1年余首诊于该院,中医诊断郁证,辨证阳气内郁,气机郁滞.笔者认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又因肺主治节,故在疏肝理气的基础上应重视"开鬼门,宣肺气"以调畅全身气机.选用葛根汤合小柴胡汤以升发清阳,开解气郁....
【中文期刊】 周林 陈娟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40卷1期 89-90页
【摘要】 皮肤病的发生与皮肤毛窍闭塞休戚相关,运用发汗开窍的"开鬼门"法治疗皮肤病有重要意义.从上述两方面论述了艾教授重视发汗开窍法的缘由,并介绍常用药及临床应用案例.
【中文期刊】 石冬燕 袁磊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9卷6期 711-71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中医治疗思路及方法,以期寻求中医药治疗减轻患者认知减退合并精神症状的方法.[方法]系统查询历代古籍及近期(主要为最近10年)文献,收集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合并精神症状的相关文献资料,从释义、病因、病机、治法...
【中文期刊】 谷婷 王东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35卷5期 5-9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孙思邈十三鬼穴联合开天门与单纯运用开天门、单纯针刺十三鬼穴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14例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鬼穴+开天门组、孙氏鬼穴组、开天门组,各38例(孙氏鬼穴组与开天门组各脱落1例,为...
【中文期刊】 刘兴花 宋跃飞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8卷12期 24-26页
【摘要】 膜性肾病的病机演变复杂,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急性起病或合并感染时肺失宣降、血瘀水停.该文浅谈《黄帝内经》中"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治水三法运用于膜性肾病水肿的辨治思维和临证运用.
【中文期刊】 陈志远 何学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30卷5期 47-48页
【摘要】 “开鬼门,洁净府”是中医治疗水肿的经典之法.通过宣肺发汗,通利小便,停留于体的水分,能随汗排出或从小便排出.张仲景提出了“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具体准则.慢性肾功能衰竭本为脾肾虚衰,浊毒潴留,属水肿范畴.遵循开鬼门,洁净府这一...
【中文期刊】 李华 高媛媛 等 《黑龙江中医药》 2011年40卷6期 7-8页
【摘要】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黄莺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多酌情加用一些或开腠理宣肺卫,或利小便、或通利大便、或活血化瘀的药物,使有形或无形之邪有路可出,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文期刊】 颜水平 庄翔莉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1年32卷4期 931-932页 PKUCSCDCA
【摘要】 现代医学对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而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根据发病表现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主要为肺、脾、肾三脏亏虚,外因则是感受风邪、水湿、湿热、瘀血,内、外因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从而导致了该病...
【会议论文】毕礼明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六次肾病分会学术交流会议 2013年
【摘要】 在中国慢性肾脏病(CKD)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CKD是心血管疾病最强的危险因素之一,CKD患者存在2-3倍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心血管危险以及肾脏病进展危险近50%.汗腺与肾小管部分功能相似.汗液分泌以及汗腺电解质...
【中文期刊】 杨淑琦 张卫星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59卷7期 590-591页 ISTIC
【摘要】 湿疹是难治之症.张卫星认为,湿疹之成,乃因伤湿,要根治湿疹杜绝致湿之因是关键;治疗则以"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为治湿之标,以温阳、健脾、理肺、益肾为治湿之本,临床疗效显著,多能达根治之效.介绍张卫星的治湿理论,并举以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治...
【中文期刊】 武璇 郑鑫卓 等 《北京中医药》 2023年42卷11期 1168-1171页 ISTIC
【摘要】 关幼波先生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强调气血在辨证中的作用,以八纲辨证之后必辨气血,创立"十纲辨证"."十纲辨证"对于疑难杂病的辨证论治具有深远意义.从"十纲辨证"角度出发,论述关老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治水要点,平调寒热、升清降浊,以复中州枢转之...
【中文期刊】 高一丹 陈豪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38卷2期 51-53页 ISTIC
【摘要】 总结佘延芬"去菀陈莝"法治疗湿疹的应用经验."去菀陈莝"与"开鬼门""洁净府"是治疗水肿的3个基本原则.佘延芬法宗《黄帝内经》,扩大了该法的临床适应症,认为"菀陈"是指瘀阻于经络的邪气,"去菀陈莝"是治疗邪气瘀阻致病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结合...
【中文期刊】 张丁元 张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1期 107-110页 ISTIC
【摘要】 [目的]对《医案梦记》运用《内经》的治案进行探析,为《内经》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整理、分析《医案梦记》中运用《内经》理论的相关治案,分析医案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选方用药,总结归纳医案中《内经》理论的相关应用,探索反思《内经...
【中文期刊】 周楠 王娜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37卷11期 78-80页
【摘要】 基于"金水相生"探讨消渴病痹证从肺肾辨治,将其病因统归于因病和因药两大块.消渴日渐,气血运行失常,阴虚内热,耗伤津液,以致耗伤真阴(肾阴);又可导致血行不畅、瘀阻脉络,合而为痹.肺之宣降功能失司,使四肢百骸、皮毛和脏腑失养,气血不调,脉络失...
【中文期刊】 王涛 瞿海龙 等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3年40卷3期 55-60页 CA
【摘要】 吾师李福海秉承国医大师路志正倡导的"北方多湿论",传承易水学派思想,在临证治湿时,以六经统论,结合脏腑,重视太阴、阳明的问题,以脾胃为中心,"持中央、运四旁",同时"怡情志、调升降",并发挥"开鬼门、洁净府、燥中宫"的理念,祛湿之法灵活多变...
【中文期刊】 黄伟东 郭佳 等 《环球中医药》 2022年15卷11期 2194-2197页 ISTICCA
【摘要】 利小便思路起源于《内经》"开鬼门,洁净府"论述,在后世临床实践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予邪从小便而出的治疗大法.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主要病机为"阳虚为本,阳郁为标",急性发作期更应该强调"阳郁"...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 利小便; 腰腿痛;
【中文期刊】 胡滟琦 金子开 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3卷4期 284-289页
【摘要】 目的:收集并整理金元四大家论治水肿的相关临证医案与著作,分析其治疗水肿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水肿的有效方药.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金元四大家论治水肿的相关临证医案与著作中涉及治疗水肿医案的药物进行性味、归经、聚类、关联规则等分析...
【中文期刊】 马跃海 李秋华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34卷12期 47-49页
【摘要】 目的 基于基础理论,探析淋巴水肿的临证研究.方法 结合《黄帝内经》相关理论,系统分析淋巴水肿的基本病因病机,分析淋巴水肿的临证治疗.结果 从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病胕肿,痛酸惊骇,皆属于火,孤精于内,气耗于外,...
【中文期刊】 蔺焕萍 王小平 《江苏中医药》 2017年49卷6期 10-11页 ISTICCA
【摘要】 清代名医沈金鳌辨治水肿,尊崇经典,倡导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法则.提出水肿虽制于脾,实主于肾,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临床治疗水肿,详辨阴阳、寒热、气血、五脏之差异,并总结了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元水、高水、风水、气水九种水肿的...
【中文期刊】 张崭崭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77期 194,196页
【摘要】 中医治疗水肿,历史悠久,早在《内经》中就记载有治疗水肿的方式,"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这个思想一直沿用至今,在治疗水肿时,对患者体内的血瘀、水饮等进行祛除,同时通过发汗、利小便的方式,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而我国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
【中文期刊】 张英杰 张宗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46期 257页
【摘要】 中医没有肾病综合征这一病名,依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水肿","肾水","腰痛"等范畴.早在内经就有所记载,如《内经》云"三阴结谓之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诸湿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