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60
- 20
- 11
- 2
- 163
- 54
- 27
- 23
- 7
- 32
- 28
- 21
- 18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许娜 杨旭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22卷1期 87-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我科于2003年10月为一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单前臂异体移植术,此手术为世界首例女性患者接受异体肢体移植.经过抗免疫排斥药物治疗及整体化护理,现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移植肢体未发生排斥反应,功能恢复理想,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现将护理体会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皓 洪光祥 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3年17卷3期 264-26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旨在分析FK506和RS-61443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和SD大鼠为供、受体,以FK506和RS-61443为免疫抑制剂,对照组为术后不用药组,实验组根据用...
【关键词】 异体肢体移植 免疫抑制 FK-506 RS-6144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相大勇 裴国献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3年24卷1期 43-44,50页ISTIC
【摘要】 异体肢体移植手术的成功,使人们更关注免疫耐受的研究.树突状细胞作为耐受原可以从多个方面诱导耐受,因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肢体移植中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伟超 贺长清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年11卷2期 2-3页
【摘要】 目的:通过大鼠肢体移植模型,旨在分析供体脾细胞注射对大鼠肢体移植中免疫耐受的诱导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和SD大鼠为供、受体,对照组为胸腺注射脾细胞培养液,实验组为供体脾细胞注射,进行了16例异体肢体移植动物实验.观察大鼠移植肢体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国献 朱立军 《当代医学》 2001年7卷7期 71-74页
【摘要】 本文概要介绍国际上异体肢体移植的开展情况;重点综述异体肢体移植临床经过包括术前准备、移植手术、术后处理、免疫学监测和移植手功能检测等;探讨了异体肢体移植的适应证以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的风险与对策;最后展望异体肢体移植的发展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 赵劲民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2年4卷2期 120-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以"小剂量" FK506为基础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在异体肢体移植中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例异体肢体移植术后应用以 FK506为基础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即口服 FK506 1mg, 1次 /d;骁悉 500mg, 2次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剑 刘伟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31期 5805-580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他克莫司应用于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免疫耐受已多见报道.目的:探索他克莫司在异体肢体移植时的最佳应用剂量.方法: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大鼠模型,移植造模后设立给予不同他克莫司剂量的0.5,1,2 mg/(kg?d)组及对照组,对大鼠进行大体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铁生 林李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36卷5期 590-5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久以来,周围组织严重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个难题.临床上用于治疗周围组织严重缺损的方法中,患者自身组织移植术仍是最可靠的治疗手段,但是供区组织功能损失及某些组织自身无法提供是不可克服的缺点.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对于修复周围组织严重缺损具有巨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成龙 于占革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40期 7861-786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肢体移植过程中,细胞凋亡是引起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严重时可导致移植失败.假设免疫抑制剂的作用与细胞凋亡有关.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FKS06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Bcl-2 mRNA,Bax m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延凤梅 和晖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22卷1期 85-8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总结异体肢体移植一体化功能康复护理.方法对4例(6个肢体)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患者在手术前、后开展"一体化"的功能康复护理,对移植肢体的术前、术中、术后的功能康复分别做出详细而周密的计划,由专人负责并予以实施.结果4例(6个肢体)患者移植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忠立 裴国献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2卷6期 509-5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合适的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动物模式,研究X线照射供体对异体肢体移植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按供者是否进行一次性X线照射(5 Gy)预处理将受者分为非照射组与照射组.切除SD大鼠的相应肢体,将Wistar大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立军 裴国献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1年8卷2期 205-2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报告2例异体移植手功能康复治疗情况。方法:2例右手外伤性缺如病人进行异体手移植手术。术后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结果:术后10个月移植手功能评价:病例1、2手指运动功能恢复等级均为良,病例1正中神经恢复等级优,尺神经恢复等级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亚军 孙少甫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45卷6期 79-8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姜黄素类似物D33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原位再植模型大鼠的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构建SD/Wistar大鼠的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原位再植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D33组,D33组每日腹腔注射20mg/kg D33,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琳 孟媛媛 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6卷5期 441-4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自体肢体移植组;B组:异体肢体移植组;C组:胸腺内注射组.术后观察肢体的存活时间,并在术后7d进行移植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信英 张军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06年14卷1期 1-3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4例(6个肢体)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探讨免疫排斥反应的相关问题.方法:在联合应用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剂和较满意的组织配型的情况下,实施同种异体肢体移植.结果:4例(6个肢体)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较满意,其中1例曾出现中度急性排斥反应,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滕红林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9卷3期 445-447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阶段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动态监测,以了解其变化与受者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异体肢体移植术后1、3、5、7、9 d,运用流式细胞仪测试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结果术后1 d,外周血CD4+和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琳玲 张军花 等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11卷7期 46-47页ISTIC
【摘要】 笔者报道了3例异体手移植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介绍手术护士的配合要点: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物品和药物准备齐全:术中按医嘱使用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严格做好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密切医护配合,缩短手术时间.认为手术护士做好配合工作至关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琳 耿佳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18卷4期 9-10,19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存活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A组(自体肢体移植组)、B组(异体肢体移植组)、C组(异体肢体移植加用免疫抑制剂组)、D组(胸腺内注射组).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立军 裴国献 等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2002年115卷11期 1660-166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讨异体手移植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方法筛选病人时采用交谈方式进行心理测试,观察病人是否有心理障碍以及处理各种压力的能力.在移植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使病人作好充分心理准备.移植手术后病人心理康复采用镇痛等针对性治疗、心理暗示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继峰 张信英 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2年4卷1期 20-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双手移植重建肢体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根据ABO血型、Rh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及淋巴细胞毒性交叉试验等,选择脑死亡者作供体,移植的双手均在腕上5cm处.移植的具体操作基本与自体断肢再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明娴 潮欣畅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年20卷9期 47-48页ISTIC
【摘要】 <篇首> 随着移植医学的发展,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成为一种重建肢体缺失的新方法.我院于2002年4月为1例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前臂移植术,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5年前在炸鱼时,致双上肢及右大腿炸伤,右大腿下1/3以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信英 于钟毓 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38卷5期 461-4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3例(5个肢体)移植探讨同种异体肢体(手)移植后,手部功能恢复的可能性.方法根据ABO血型、Rh血型,人体白细胞抗原(HLA),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检测和淋巴细胞毒性交叉试验等,选择临床死亡者作供体.移植的平面分别为双腕上5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天星 刘伟 等 《云南医药》 2004年25卷3期 181-184页CA
【摘要】 目的在大型动物(猪)上建立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模型,探讨同种异体肢体移植中肉眼观察与组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皮肤排斥反应的机理.方法对9只不同窝的实验猪进行异体前肢移植,其中3例为未用药组,6例为用药组.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对移植体的皮肤进行了肉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耀军导师:胡大海 第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外科学(烧伤)(博士) 2013年
【摘要】
研究意义:
烧伤、战创伤可导致严重的组织缺损或肢体缺失,由于自体组织不足,患者常经受着不同程度的躯体障碍及心理负担。异体复合组织移植因可以提供良好的外形、功能修复,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然而,移植术后长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所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相大勇导师:裴国献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由创伤、肿瘤、先天性畸形等导致需手术重建的肢体缺失常见,以美国为例,每年有约700万人需行组织重建手术,而约120万人难以使用自体组织重建行截肢手术。这个数字是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患者的2倍。同种异体肢体移植(Limb transplant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琳导师:孟庆刚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对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存活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15只作为供体,SD大鼠40只作为受体,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A组:自体肢体移植组;B组:异体肢体移植组;C组: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异体肢体移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伟导师:毕郑钢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7年
【摘要】 第一部分质粒介导shRNA抑制大鼠淋巴细胞ICOS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抑制大鼠淋巴细胞ICOS基因表达shRNA的重组质粒,观察其对大鼠淋巴细胞ICOS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择4个干扰位点,分别合成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陆晓峰导师:张信英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研究FK506和FTY720在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联合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和SD大鼠为供、受体,以FK506和FTY720为免疫抑制剂,进行了70例异体肢体移植动物实验,对照组为术后不用药组,实验组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相大勇导师:裴国献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目的:探讨了异体肢体移植早期预测和诊断排斥反应发生的无创性免疫学监测指标;根据全身免疫状态的评估,指导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预防机会性感染,肿瘤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材料与方法:根据该院完成的亚洲首例异体双前臂移植患者,自2000年9月到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震宇 刘伟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40期 7850-785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对于CD40通路的研究以往多集中在器官移植,涉及异体肢体方面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靶向CD40的小分子RNA于扰对人鼠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细胞凋亡的影响,检测CD40通路阻滞后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基因工程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莹 黄晓岭 《护理研究》 2007年21卷35期 3219-3220页ISTICPKU
【摘要】 从异体肢体移植的实验室研究、临床应用、手术原则、准备期护理、术后护理等方面对异体肢体移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相大勇 裴国献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13期 184-18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异体手移植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目的:探讨异体双手移植中共刺激信号动态监测的临床意义.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对象:于2001-09/12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异体双手移植患者1例,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杨 陆晓峰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2期 103-10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小剂量免疫抑制剂FK506和FTY720对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延长移植肢体存活时间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10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雄性Wi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晓勇 裴国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年11卷14期 977-9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异体肢体移植属于复合组织移植,各种不同成分有不同的抗原性.而且,如果发生排斥反应,各种成分的机制也不尽相同.由于在人们的观念中多认为肢体缺失的严重性不如心、肝、肾、肺等重要生命器官衰竭对人体的影响,同时由于所用药物有种种毒副作用,因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忆梅 郑捷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20卷6期 98-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和抗排斥反应药物的进展,异体肢体移植是解决肢体缺失最可能、最直接的方法.异体肢体移植与内脏器官移植不同,作为"可视"的组织移植,可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明 张震宇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年10卷10期 971-9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组织配型在异体肢体移植中的基础作用和意义.方法:对患者和供者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及淋巴细胞毒性试验,测定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结果:ABO血型(B-B)Rh血型相符,PRA和淋巴毒性交叉实验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震宇 刘伟 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43卷1期 25-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靶向CI40的小RNA干扰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纯系SD大鼠为供体,纯系Wistar大鼠为受体,行同种异体右后肢移植.27只大鼠肢体移植后随机分为3组:A组:注射梭华.Sofast(15μL).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震宇 刘伟 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08年12卷6期 493-4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CD40靶向小干扰RNA(即短发夹RNA,shRNA)对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纯系SD大鼠为供体,纯系Wiser大鼠为受体,行同种异体右后肢移植.27只大鼠肢体移植后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注射梭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张怀保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9卷4期 587-588页ISTIC
【摘要】 <篇首> 本研究旨在观察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的情况,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机制在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祥吉 裴国献 等 《前卫医药杂志》 2001年18卷6期 473-474页
【摘要】 <篇首> 因先天畸形、创伤或者肿瘤原因造成的肢体缺损,目前尚无满意的生物重建方法.异体肢体移植的方法如能较成熟地应用于临床,无疑是肢体重建的最佳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