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2
- 1
- 12
- 1
- 15
- 6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志兴 陈军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0期 3209-32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大田栽培的方式,研究了大穗型水稻金辉809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变化模式以及同一施氮量下不同的氮肥施用比例(总施氮量225 kg/hm2,基蘖肥:穗粒肥分别为7∶3和6∶4)对强弱势粒灌浆影响的分子机制.获得了水稻不同灌浆时段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忠民 尹燕枰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2期 6534-65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3个淀粉含量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山农12、鲁麦21和济南17为材料,设灌溉和旱作2种栽培处理,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强、弱势籽粒中淀粉粒的体积、数目和表面积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强、弱势籽粒均含有A(>9.8 μm)、B(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升谋 邹应斌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年40卷1期 51-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抽穗当天,强势粒(上部一次枝梗籽粒)子房中总RNA、mRNA含量都高于弱势粒(下部二次枝梗籽粒),蛋白质含量却低于弱势粒.抽穗后第5天,强势粒子房中总RNA含量仍然高于弱势粒,mRNA含量两者差异不大,蛋白质含量依然低于弱势粒.抽穗后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升谋 邹应斌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年25卷6期 471-473,477页
【摘要】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与强弱势粒灌浆及胚乳细胞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玉米素、吲哚乙酸含量与强弱势粒籽灌浆动态基本一致,表现出促进作用.弱势粒比强势粒受精要晚7d左右,其胚胎发育进程也较晚,最终胚乳细胞数也较少,然而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较薄.玉米素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丽丽 任建宏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0年40卷11期 1909-19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阐明水分亏缺对小麦花后同化物转运和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的相关变化,以盆栽小麦旱作品种'长旱58'为材料,自花后9 d起,设置正常供水(WW)、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MD)和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SD)3个水分处理,比较干旱胁迫后复水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兴 陈花 等 《作物学报》 2021年47卷7期 1332-1341页
【摘要】 14-3-3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亚型GF14f在水稻弱势籽粒中高表达是其灌浆结实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本研究首先通过分子对接的方式,发现多肽R18与GF14f蛋白具有潜在的结合位点,进而采用体外竞争性实验,发现R18能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德明 王维金 等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年28卷3期 215-22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研究了重穗型杂交水稻培矮 64s/E32的灌浆过程和强、弱势颖花中内源IAA、ABA 和GA1+GA3 水平的动态状况.籽粒发育过程中不同内源激素水平高低依次为:IAA﹥GA1+GA3﹥ABA.IAA 和ABA水平在强势颖花中较高而GA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波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卷5期 35-37,53页
【摘要】 以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Ⅱ优2070、Ⅱ优41 9及其恢复系2070、中419为材料,研究强弱势粒的灌浆动态和籽粒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变化,认为强势粒灌浆启动早,对弱势粒有明显的灌浆抑制,这种灌浆动态与强弱势粒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是相适应的.虽然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波 潘沁红 等 《实验生物学报》 2005年38卷6期 520-52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文以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Ⅱ优2070及恢复系2070、Ⅱ优419及恢复系中419为材料,应用HPLC和ELISA法测定灌浆期间根系伤流液中根源细胞分裂素(CTKs)种类和数量以及稻叶和籽粒中细胞分裂素组分含量的变化,研究表明在亚种杂交稻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云集 李向阳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年41卷6期 720-7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豫麦50"在灌浆后期冠层温度明显降低,表现为冷尾型;而"豫麦34"和"豫麦70"则在灌浆后期冠层温度有上升趋势,表现为暖尾型,在灌浆末期冷尾型与暖尾型小麦冠层温度相差超过2.5℃.冷尾型"豫麦50"强势粒中ZR、IAA、GA3含量峰值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锋 宋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0年20卷2期 179-1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两个籽粒充实程度不同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PC311×早献党18(充实差)和测03×扬稻4号(充实好)为材料,研究两组合的强、弱势粒发育过程中籽粒库活性与其充实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充实好的亚杂组合强、弱势粒干重、淀粉积累速率都相应高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竹青 朱旭彤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4年19卷1期 123-126页ISTIC
【摘要】 以三种粒型小麦品种(系)为材料,观察了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粒位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动态.结果表明,用Richards方程能较好地模拟胚乳细胞增殖动态.强势粒胚乳细胞分裂起始势高,达到最高增殖速率的时间短,活跃分裂期长,可分裂出更多的胚乳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霞 陶诗顺 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3卷12期 99-106页
【摘要】 [目的]研究跨季节分期播种对杂交水稻结实性的影响,为杂交稻的避旱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个四川盆地宜栽杂交中籼稻组合为材料,设置6个播期(Ⅰ.4月10日;Ⅱ.4月20日;Ⅲ.4月30日;Ⅳ.5月10日;V.5月20日;Ⅵ.5月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黛静 郭魏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33卷2期 309-312页
【摘要】 为给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两个半冬性高产小麦品种周麦22和豫农202为材料,研究了灌浆盛期小麦籽粒含水量、基部茎节和穗茎节伤流强度昼夜变化动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有效含水量白昼低,夜间高,呈“U”型变化趋势,强势粒有效含水量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瑭 谢红 等 《中国水稻科学》 2011年25卷2期 182-188页
【摘要】 以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品种间杂交稻汕优63为材料,对籽粒灌浆期间的内源激素含量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并结合外源激素对水稻籽粒灌浆过程的调控试验,分析了脱落酸对蔗糖代谢关键酶--蔗糖合酶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灌浆前期强势粒中生长素、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书菊 陈晓飞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09年25卷24期 211-217页
【摘要】 探讨了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籽粒灌浆的生理基础,揭示水稻品种间叶片和籽粒灌浆的生理学差异.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以汕优63和其父本9311为参照品种,测定了三品种生育后期籽粒灌浆期间叶片光合速率和籽粒中相关能量和物质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三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文彦 武翠 等 《作物学报》 2008年34卷4期 724-728页
【摘要】 以粳稻三系材料组配的5×5不完全双列杂交亲本及F2、F3种子为试材,应用包括胚乳效应、细胞质效应、母体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对不同年份、不同穗位两种环境设计下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下,直链淀粉含量的方差组成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发 侯朋福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28卷5期 121-123页
【摘要】 选用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两个水稻品种,设置三个播期,探讨结实期对不同粒位稻米淀粉黏滞性谱(RVA)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后灌浆结实期温度降低,水稻淀粉黏滞性谱特征值改变,其中糊化开始温度、冷胶黏度、回复值和消减值降低,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大军 隗溟 等 《种子》 2007年26卷1期 62-65页
【摘要】 对杂交水稻两优培九、汕优63的谷粒灌浆特性、籽粒充实度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种充实度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籽粒充实度的对策.结果表明:杂交稻弱势粒在开花初期存在较长时间的滞缓期,其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磷酸化酶活性等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发 史传奇 等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27卷2期 109-111页
【摘要】 选用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两个水稻品种,设置三个不同播期以探讨结实期温度对不同粒位稻米镁、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位水稻籽粒的镁、钾元素含量以及Mg/K均以强势粒最低,中间型籽粒居中,弱势粒最高;随播种期推后,水稻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莲菊 李雪梅 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4卷4期 470-473页
【摘要】 选用直立穗型水稻品种辽粳454和弯曲穗品种辽开79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通过剪叶、疏花处理改变源库关系,比较源库处理对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直立穗品种源的供应能力强,能够充分满足籽粒灌浆的需要,与直立穗品种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莲菊 崔鑫福 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7卷3期 354-358页
【摘要】 以弯穗型水稻品种辽138、北方大穗型新株形水稻辽263和杂交稻9158为材料,研究灌浆期间强弱势粒的灌浆动态、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和Q酶的活性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及与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种酶的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耀中 东方阳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年23卷4期 122-128页
【摘要】 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品系52-7旱作与水作条件下的籽粒灌浆期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旱作与水作条件下,强势粒和弱势粒的籽粒增重和淀粉积累过程均符合Richards模型.水作强、弱势粒的异步灌浆比旱作明显;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鑫福 马莲菊 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年27卷1期 15-18页
【摘要】 以常规稻品种"辽粳9号"和杂交稻品种"9158"为试验材料,对其灌浆过程中强、弱势粒的灌浆速率、蔗糖和淀粉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与蔗糖酶的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的强势粒由于起始生长势高,进入灌浆盛期早,蔗糖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四兵 朱碧岩 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1期 117-121,128页
【摘要】 对不同温光组合下水稻衰老和籽粒灌浆过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水稻灌浆期间高温促使水稻剑叶的衰老加快;同时籽粒灌浆加速,有效灌浆期缩短,籽粒充实度降低. 实验还表明,同一穗中弱势粒受到的温光影响比强势粒要显著. 遮荫能减缓过氧化物酶(P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莲菊 吕文彦 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年35卷3期 180-183页
【摘要】 对直立大穗型杂交稻辽优1052及其母本105A、父本C52做减源、减库处理,研究了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属于源限制型品种,都存在明显的两段灌浆现象,同一品种强、弱势粒间灌浆过程差异较大;源、库处理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耀中 东方阳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年22卷2期 41-46页
【摘要】 在旱作条件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个品系(52-7、51-15、51-22)、受体亲本中花8号(ck1)和当地推广的以色列陆稻白珍珠(ck2)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系)的强、弱势粒灌浆过程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阳 李必湖 等 《作物研究》 2001年15卷2期 1-4页
【摘要】 比较了亚种间杂交稻"W6154S×培C3111"、品种间杂交稻"W6154S×特青"和常规稻"特青"的籽粒灌浆过程中生理活性变化和结实率情况.结果表明:所有供试组合(品种)的强势粒对弱势粒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现在灌浆初期弱势粒的细胞色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婷婷 江苏省植物生理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本文试验于2010-2011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两系杂交釉稻)和淮稻9号(粳稻)。通过双向电泳观察花后强、弱势粒灌浆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并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分析。本研究表明,超级稻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段骅 导师:杨建昌 扬州大学 作物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开花结实期是水稻对高温胁迫最敏感的时期。近年来由于工业化程度加剧,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逐渐变暖,我国南方稻区遭遇高温热害的机率正日益增加,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但有关高温胁迫对水稻耐热性不同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较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