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
- 30
- 45
- 5
- 2
- 2
- 2
- 25
- 20
- 12
- 11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泽天 于永强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年44卷20期 4921-492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叉头框(FOX)K1、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TNM分期及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胃癌患者,根据胃癌TNM分期标准分为Ⅰ期22例、Ⅱ期4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明露 赵志军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4年24卷24期 4749-47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病理特征、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参数构建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CRC)微卫星不稳定的预测价值.方法:335例CRC患者术前均行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微卫星稳定组(...
【关键词】 结直肠癌;动态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参数;病理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迎 由继君 等 《解剖科学进展》 2022年28卷1期 96-9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在结直肠癌中分析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与微卫星不稳定(MSI)的相关性,并评估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对结直肠癌的预后价值.方法 12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样本中,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TILs的数量、CD4+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文冬 印妮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25年60卷9期 933-9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大多数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其中约44%的患者出现了肝、肺等远处转移,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错配修复缺陷或高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 所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5年45卷4期 419-4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于2024年7月正式发布,在继承2022年版指南核心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内镜治疗、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线治疗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必要的修订与优化.指南特别更新了大肠癌分期治疗策略,并针对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欢 李健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4年44卷7期 767-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关于微卫星稳定(MSS)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不断开展.KEYNOTE-177、CheckMate-142 等研究结果为 MSS 型和MSI-H型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数据支持.MSI-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银金 赵泽元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24年24卷11期 1570-1574,封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和MSI5个位点(BAT-25、BAT-26、D2S123、D5S346和D17S250)中核苷酸的检出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7月-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序 程黎阳 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4年31卷7期 886-8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刘帆 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4年31卷8期 998-10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在碱基错配修复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宝玲 张咏英 等 《解剖学研究》 2023年45卷1期 7-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孕激素诱导耐药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为治疗耐药子宫内膜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IS)为母代,建立孕激素耐药细胞(PR);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对比PR细胞与IS细胞的表型特征;通过RT-P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翊姣 陈茜 等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21年22卷2期 209-2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Lynch综合征相关性子宫内膜癌是一种遗传性肿瘤,因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所致,在Lynch综合征女性患者中发生率最高,但因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及相关筛查方式的有限,漏诊率较高.目前推荐免疫组织化学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的联合筛查模式,以及二代测序的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梦涵 张红河 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9年38卷4期 198-2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 单抗疗法已对黑色素瘤、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该疗法主要通过阻断PD-1/PD-1配体 (PD-L1) 通路以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 从...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CTLA-4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洁 史明鹏 等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57卷1期 59-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验证二代测序(NGS)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在胃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评估中的一致性,分析HER2阳性胃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胃癌手术且术...
【关键词】 胃肿瘤;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B7-H1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震 姚弘虞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42卷5期 14-1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开发一种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的检测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的PCR扩增方法,以期为中国人群MSI检测位点提供最佳临床数据.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至2019年收治的201例结直肠癌患者样本,利用PCR法检测5个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治中 竺平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年33卷2期 24-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芩苷抑制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结直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及其机制.方法:建立错配修复基因hm-IH1缺失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荧光原位移植瘤模型.6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芩苷50mg/kg、100mg/kg、200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诚 周坤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7年24卷2期 147-151页ISTICPKUCSCD
【摘要】 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外周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无创伤、可重复、费用低等优点是肺癌诊断和随访的理想手段.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MS)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微卫星异常主要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银东智 左健 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年27卷7期 841-8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微卫星不稳定(MSI)情况并探讨其在UC患者癌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鄂东医疗集团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直癌;溃疡性结肠炎;散发性结直肠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天碧 章学林 等 《中医药导报》 2019年25卷20期 32-35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探讨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结直肠癌患者,运用免疫组化检测法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判定,并根据指南进行中医辨证和病理诊断.结果:109例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恩瑞 王贵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年26卷5期 620-6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及其联合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并为结直肠癌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方法 收集近年来PD-1/PD-L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慜 吴霞 《现代免疫学》 2018年38卷3期 261-265页ISTIC
【摘要】 肿瘤突变负荷是筛选PD-1/PD-L1阻断治疗中潜在受益患者的生物标志物,新生抗原高负荷肿瘤行PD-1/PD-L1阻断治疗能获得更好的疗效,本文介绍了PD-1/PD-L1阻断治疗及其疗效预测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PD-1/PD-L1阻断治疗;新生抗原;微卫星不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广英 刘斌 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25卷8期 916-91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 (MSI) 大肠癌 (CRC) 患者的临床病理与预后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和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CR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人Mut L蛋白同系物1 (h MLH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健 邓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33卷4期 295-2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SI)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选取8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和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PCR扩增和变性凝胶电泳-银染法检测MSI,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82例前列腺癌中,微卫星稳定(MS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杨景文 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23卷1期 1-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LH1)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60对散发性结肠癌手术切除新鲜肿瘤组织及自身正常黏膜组织,提取DNA并PCR扩增检测hMLH1基因甲基化水平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成 王学红 等 《高原医学杂志》 2019年29卷2期 32-35页CA
【摘要】 目的:检测分析胃癌及上皮内瘤变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性,探讨青海湟水地区胃癌高发可能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世居青海湟水地区居民病理确诊为胃癌和上皮内瘤变患者151例为病例组,以自身正常组织为对照组,选用BAT25、BAT26、D2S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跃 原继荣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24卷10期 134-136页ISTIC
【摘要】 Lynch综合征是由DNA错配修复(MMR)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子宫内膜癌是女性Lynch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不同,MMR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MSI)是Lynch综合征相关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分子遗传学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欣畅 导师:刘欣 王前飞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基因组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白血病是位居儿童肿瘤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血液肿瘤。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其中一类亚型,长期生存率差。AML与其他肿瘤一样,由基因组变异驱动。基因组变异信息在AML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AML中具有生物学和临床意义的基因组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宾凡 导师:黄永焯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剂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微卫星不稳定(MSI)的肿瘤类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响应性好;而微卫星稳定(MSS)的肿瘤类型对ICI疗法不敏感,因此被称为“冷肿瘤”。如何提高免疫治疗的响应率及疗效,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里亟待解决的问题。
肿瘤微环境(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丹 导师:牛北方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19年
【摘要】 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在人类基因组中广泛分布。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发生在DNA复制期间,由于错配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云鹏 导师:张德兴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础医学 基因组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微卫星DNA是由1-6个碱基串联重复而成的序列,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由于微卫星的突变速率较高,它们在群体中具有高的等位基因多态性,因此是最受欢迎的分子标记之一,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和进化生物学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卫星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婷 导师:李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生物物理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辐射诱导的远后效应和旁效应自从被发现以来就成为了放射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的研究人员提出各种假说并利用常规射线进行实验试图揭示它们的产生机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假说可以完美地解释这些现象,而利用重离子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易晓佳 导师:章宗籍 申丽娟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目的:研究P57kip2基因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不同阶段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申铉三 导师:王振军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普外)(博士) 2008年
【摘要】 背景:恶性肿瘤细胞通过端粒酶和端粒替代延长机制(ALT)两种途径来维持端粒长度,实现永生。基因组不稳定的酵母细胞表现出不依赖端粒酶的端粒延长途径。在人类ALT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PML蛋白与其他功能蛋白共定位形成ALT相关的PML小体,是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佳 导师:景强 昆明医学院 昆明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法医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其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症的关系被发现后,对于微卫星改变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当代研究的热点<'[2]>。迄今为止,几乎每一类型的肿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段宁 导师:王文梅 南京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临床医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白斑、赤斑及鳞癌染色体9p、3p上7个微卫星位点LOH、MSI改变状况及其与病理分级和细胞增殖的关系,观察总结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白斑的疗效。 材料和方法:83例标本中有39例口腔自斑,12例赤斑,32例口腔鳞状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昱 导师:王文梅 南京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及口腔鳞癌组织中染色体9p2个微卫星位点D9S1752,D9S171的变化情况。 材料和方法:标本取自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临床活检及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其中口腔粘膜白斑16例,红斑5例,口腔鳞癌10例,均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万木 导师:梅同华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呼吸病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检测17号染色体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与杂合性缺失(LOH)在肺癌中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针对39例肺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肿瘤旁正常组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任延律 导师:张岂凡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肿瘤学(博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在大肠重复癌与单发癌中的变化规律,及MMR、p53、Bax、PCNA表达与MSI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聚合酶链反应-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SSLP)对38例大肠重复癌患者的51处癌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玉 导师:万文徽 张青云 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 肿瘤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目的: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见于肿瘤组织本身,也可以在肿瘤患者体液中检测到.该实验通过研究胃癌患者血浆DNA的杂合缺失(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变化,寻求可能用于胃癌诊断的DNA标志,为胃癌的诊治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