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
- 6
- 35
- 18
- 13
- 10
- 9
- 37
- 24
- 21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田海英 马宁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33卷2期 221-2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肝癌是中国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错失手术时机.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随着超声分子影像技术的进步,靶向超声造影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方法.本文对靶向超声造影在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卓 朱文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4年40卷12期 1941-1944页ISTICPKU
【摘要】 利用微纳米泡(MNB)进行超声检查不仅能获得常规对比显像,还可实现靶向分子成像.MNB在声场中空化和破裂可影响周围细胞膜通透性及内环境,进而提高跨膜、跨屏障转运效率,改变肿瘤免疫微环境.在预定部位施加超声场后,MNB的爆破力可推进所携物质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培力 计晓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31卷5期 452-455页ISTIC
【摘要】 右心声学造影已发展近60年,其造影剂制备方式主要包括手振微气泡、化学反应微气泡和声振微气泡,使用的造影剂有最初的靛青蓝绿溶液、生理盐水以及后来的葡萄糖溶液、过氧化氢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等,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将造影剂注射入人体血液中,在卵圆孔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莹 王秀君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20卷7期 528-5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携sialyl LewisX靶向超声微泡( MB-SLex)与P-选择素Fc段(PSFc)的结合和解离特征,并与携抗ICAM-1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ICAM) 比较.材料与方法构建MB-SLex、MB-ICAM与携同型抗体I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银 张洪波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9期 858-86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微气泡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尤其是在医用超声造影方面的应用,开创了超声医学的新领域.最新研究表明,微气泡不仅可以作为超声显像的增强剂,同时还具备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功能,因此对微气泡的研究又成为超声医学的研究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渝昆 赵应征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8期 567-56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脂质体微气泡造影剂在超声照射下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12孔板培养人乳腺癌细胞并分为:(1)对照组;(2)单纯超声照射组;(3)单纯造影剂组;(4)造影剂+超声照射组.不同造影剂浓度下,声波发射强度-3 d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敏 邓又斌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18卷12期 893-89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采用声学密度法,观察实验动物犬在改变造影剂剂量和仪器设置条件时心腔内不同类型的造影剂后散射强度的差异,探讨超声成像方式和造影剂剂量对造影剂微气泡后散射强度的影响.方法:取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将仪器分别设置为基波、谐波1.8/3.6和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明习 刘凯文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2年21卷3期 237-2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提出并研究了制备微米级包膜超声造影剂的一种新方法:喷射雾化法.可胶化的聚合物海藻酸钠膜溶液经过气动雾化形成微小液滴,在含多价金属离子的溶液中胶化成包膜.应用海藻酸盐作为成膜材料,产生含CO2的包膜微泡,平均直径约为5μm.还研究了海藻酸钠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万明习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0年19卷2期 131-137,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在研究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以下简称UCA)单个包膜微泡的谐振与散射特性的基础上得到了具有一定尺寸分布的包膜UCA的线性散射特性,分析了UCA浓度与肺循环尺寸对散射特性的影响,描述了超声场加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世艳 何兵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1期 92-95页ISTIC
【摘要】 载药超声微泡的靶向治疗是当前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载药微泡进入血液循环后可迅速聚集于靶组织,在超声作用下微泡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孔效应,能使其有效穿透血管内皮屏障,定点释放内部包裹的药物,使局部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向治疗目的。本文就载药超声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秀霞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21卷3期 217-220页ISTICCA
【摘要】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子宫腔、输卵管疾病检查方法之一,在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检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超声造影剂质量是影响造影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从生理盐水、双氧水到新一代微泡超声造影剂,已有多种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剂陆续应用于临床,现将其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锋盛 邵剑锋 等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17卷2期 156-1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在外周带区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以及病灶造影增强模式.用Q-LAB软件对病灶及其周围组织造影参数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晓博 杨芳 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0卷1期 208-214页ISTICCA
【摘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技术被公认为是最安全快捷和低成本的扫描检测方法.而作为目前最有效的超声造影剂,微纳气泡的制备及相关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成就.微纳气泡不仅在超声造影剂领域异军突起,近年来更在药物运输及靶向治疗、介导基因治疗、血栓溶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全 邱德凯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5年25卷1期 37-40页ISTICCA
【摘要】 利用超声/微气泡介导目的基因进入靶组织的靶细胞内,可以达到靶向性、可控性转导基因治疗的目的,其机制与超声的空化效应以及微气泡震动、破裂所导致的细胞膜的微小裂口有关.相对于既往的病毒性以及非病毒性转基因方法,超声/微气泡介导基因治疗具有更高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燕君 章东 等 《物理学报》 2007年56卷12期 7051-7057页
【摘要】 超声造影剂的次谐波成像可以提高造影组织比,提供更好的图像质量. 提出一种利用调频脉冲激励以增强造影剂微气泡产生的次谐波新方法. 基于修正的Church方程,从理论上讨论了次谐波的产生与调频激励声压的关系及产生阈值,并且实验证实了优化调频信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青萍 程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10卷3期 11-13,22页
【摘要】 利用微气泡及其外衣的物理特性,可将治疗基因与造影剂结合,待外周静脉注入携带基因的微气泡到达靶组织后,行超声照射可局部释放基因,并使之经通透性增大的微血管和细胞膜进入靶细胞,既提高了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又能促进治疗基因的转染和表达.若将特异性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丹 张小杉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32卷9期 972-9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声动力治疗是利用声敏增强剂和低强度超声杀死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超声波机械压力、空化效应和超声触发声敏剂产生活性氧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破坏肿瘤细胞.与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声动力治疗的精准性更高、组织穿透力更深、患者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静 郭丽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4年22卷6期 565-5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TEE-cTTE)中应用手振加血激活生理盐水(ASB)显影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临汾市人民医院疑似PFO患者106例,根据相关诊断标准分为PFO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力英 王晶晶 等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22卷2期 17-1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体位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在卵圆孔未闭(PF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63例疑PFO患者,均给予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检查时,同一患者均分别采取右侧卧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小智 吕一飞 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3年34卷10期 724-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基于两种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SonoVue)和全氟丁烷微球(Sonazoid)的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效能,并分析不同观察者间诊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 2022 年 6-12 月就诊于神经内科,患有颈动脉斑块...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造影剂;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丽 王小平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年35卷2期 1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患者男,77岁.主因摔伤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大小、心功能均正常,房间隔及部分左房侧壁增厚(卵圆窝除外),回声略增强,呈“哑铃状”(图1a),似呈数个稍高回声团附着,活动度较小,厚度约17~21 mm.为进一步明确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文燕 何文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8年34卷12期 1805-1808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存在卵圆孔未闭(PFO)的偏头痛和隐源性脑卒中(CS)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声学造影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选取合并PFO的偏头痛患者162例(偏头痛组)、CS患者113例(CS组),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PFO的形态、血流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娟 张蕾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33卷11期 1034-103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微细血管成像技术(SMI)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20例,进行颈动脉的常规超声、SM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按照ITAS2010评分标准分为病变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段磊 导师:顾宁 东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纳米技术(博士) 2017年
【摘要】 近年来,随着微纳载体材料的不断发展,磁性纳米颗粒和微气泡已分别发展成为有效的医学影像造影剂和药物输送载体系统。融合两者的优点制备的携带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微气泡载体材料,由于兼具优良的磁学特性和声学特性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和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烨 陈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22卷6期 405-408,4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采用左心室腔内超声造影(LVO)改善心内膜显影,测定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患者LVO条件下的肌小梁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选择经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及LVO确诊的30例NVM患者,并选择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在LVO条件下通...
【关键词】 心肌疾病;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彩色;心室功能,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春艳 姜菊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29卷10期 957-95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患者男,22岁.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史9年,重度贫血貌,血小板计数37×109/L,白细胞计数3.58×109/L,1周前出现剧烈咳嗽、高热症状,体温峰值达39.5℃,上腹部胀痛并进行性加重,于剑突下可触及包块.超声检查:肝左叶明显增大,内可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庆华 李云燕 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2卷5期 573-577,5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制备IL-8单克隆抗体与SonoVue微气泡偶联的声学造影剂,并对兔腹主动脉进行超声造影,探讨其对粥样斑块显示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SPDP)将IL-8单克隆抗体与SonoVue微气泡进行共价偶联,用其对兔腹主动脉粥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兰芳 刘燕娜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6卷20期 2427-2429页ISTICPKUCA
【摘要】 超声造影(CEUS)是近年来超声成像技术的一项突破性进展.微气泡造影剂联合CEUS谐波成像技术的应用不但增强了图像的对比分辨率,而且能精确反映靶器官和病灶的微血管及组织血流灌注信息,明显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路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20卷2期 157-1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是存在于血液和脑组织间的一种生物屏障系统,BBB通过限制大分子物质甚至许多小分子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而对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起重要作用.病理情况下,由于BBB的存在,许多治疗药物或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颖嘉 文戈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19卷2期 155-1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超声造影剂和特异性超声技术的发展,使从微循环水平观察肿瘤血管灌注形态学和功能学特征成为可能,尤其是实时造影微血管成像技术(MVI)有望观察到多普勒血流显像难以显示的肿瘤血管环、静脉末端的静脉湖、盲端静脉及动静脉瘘,显示新生血管的迂曲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慧 冯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19卷9期 650-6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即时超声微泡造影技术在诊断及鉴别胰腺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42例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即时超声微泡造影检查,观察病灶区域及非病灶区域胰腺实质(以下简称实质)在灌注早期(EPPP,0~30s)和灌注晚期(DPPP,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金顺 朱才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年08卷5期 1116-11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开创了医学超声诊断新的模式和思维.近年来,超声造影剂的出现给超声技术带来了飞跃的发展,尤其是低机械指数实时灌注成像是超声医学的巨大进步,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现将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薇 陆永萍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27卷6期 485-4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制备IL-8单克隆抗体与SonoVue声学微气泡偶联的声学造影剂,并探讨其偶联的方法学.方法 采用SPDP法将IL-8单克隆抗体与SonoVue声学微气泡进行共价偶联,玻片凝集法检验抗体与SonoVue微气泡造影剂是否偶联成功.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19卷2期 158-16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并在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的非侵入性局部消融治疗肿瘤的新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肝、肾、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子宫等部位的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莉 导师:顾宁 杨芳 东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超声微气泡造影剂一般是指直径在1-10μm的包膜气泡,通常由脂质体、白蛋白以及高分子等材料包裹气体形成。超声造影剂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超声波心动描记术、局部肝脏损伤的检测、肾脏血流的定量检测、以及肿瘤的检测等,成为近来医学超声领域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海燕 智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6年3卷6期 368-3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超声造影剂(ultrasonic contrast agent,UCA)也被称为声学增强剂(echo enhancing media),是在血液中加入声阻抗值与血液截然不同的微气泡等介质,使血液的散射增强,以提高血管、心腔和组织的显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娅妮 邓又斌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年22卷11期 1617-1620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观察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白蛋白声学造影剂与不同程度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并探讨这种靶向性声学微气泡对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与内皮细胞受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立刚 张武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6年3卷6期 3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超声微气泡造影剂扩展了超声血管成像的各个领域,如临床可疑的梗死部位进行组织灌注成像显示,探查可疑出血部位(除非有活动性出血,正常状态下微气泡仅位于血管腔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江 王志刚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7期 481-4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和体内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不同超声声强辐照不同药物浓度的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进行其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采用昆明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体外细胞毒实验证实,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潜 李会玲 等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6年3卷5期 308-3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超声造影剂在经历了第1代游离微气泡造影剂和第2代为包裹空气微气泡造影剂之后,第3代超声造影剂的微泡内为血液弥散性极差的高分子氟烷气体[1],使造影剂在稳定性和有效性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开辟了超声造影的全新领域.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