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3
- 8
- 175
- 33
- 16
- 12
- 11
- 86
- 24
- 14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凤梅 王震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7期 117-125页
【摘要】 随着全面脱贫攻坚的完成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和农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事农业以及在农村居住的人口快速下降,给我国城乡居民医保的制度结构及筹资带来重大挑战.本文通过梳理德国农民的参保机制和农民医疗保险,以期为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健敏 冯宝珠 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45卷6期 170-173页
【摘要】 我国虽已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基层医疗,但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口规模小、工资待遇低、职业成长性差等各种因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前景依然堪忧,其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本文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经验,设计课堂教学与基层医疗实践并行的人才培养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颖楠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1期 111-119页
【摘要】 本文从健康观演进的视角回溯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史.从最初的生活保障者到支付代理人,再到健康代理人,德国法定医保基金实现了由保障就医平等向注重健康公平的目标转变.作为健康代理人,医保基金的职责不再局限于医疗费用支付,还将疾病诊疗、健康监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繁翠 《中国卫生经济》 2023年42卷1期 94-96页ISTICPKU
【摘要】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医保总额预算管理下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对住院总额预算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的多种结算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出了新的要求,德国采取的多元支付方式组合及其经验可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娜 梁丽蕙 等 《中国卫生经济》 2023年42卷11期 88-9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借鉴德国跨州就医和欧盟跨境医疗管理经验,为完善我国跨省异地就医基金监管提供新思路.方法:结合我国跨省异地就医管理现状,对比分析德国跨州就医管理情况,并围绕欧盟883/2004号条例,从人员资质审核、结算管理等方面对欧盟跨境医疗管理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洪宇 康正 等 《医学与社会》 2023年36卷2期 119-124页ISTICPKU
【摘要】 医疗保险立法体系是医疗保险领域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指导下,借鉴英国和德国这两个先行国家的经验以优化和完善我国医疗保险立法体系.英国和德国的医疗保险立法体系总体上体现出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相互协调和分散式立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俊 廖粤生 等 《中国卫生经济》 2023年42卷8期 93-96页ISTICPKU
【摘要】 德国作为体育强国,运动医疗保障体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跌宕已经历了较为完整的革新过程.在此背景下,剖析德国成熟的运动医疗保障体系对于优化我国运动医疗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德国运动医疗保障体系的成功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璐倩 张伶俐 等 《中国卫生资源》 2020年23卷2期 176-1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研究德国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支付方式由总额预付制过渡到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付费制度的改革历程,深入探讨其驱动因素,为我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借鉴.德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过程较为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农圣 谈玉平 等 《中国卫生经济》 2020年39卷4期 90-93页ISTICPKU
【摘要】 德国"疾病规范管理项目"(DMP)对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具有较强启发,以医师为支付单元的医疗保险制度为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医疗服务需方、供方和医保方的信息整合提高了服务效率,改善了患者体验并促使其主动参与治疗,通过医疗保险资金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博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3期 38-41,53页ISTICPKU
【摘要】 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已经在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推行.通过对北京与天津地区某些医院和患者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医疗纠纷调解制度在我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但处理了大量医疗纠纷,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医患关系.但是,在医疗纠纷调解过程中也存在着关...
【关键词】 医疗纠纷调解;德国医疗纠纷鉴调制度;叙事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见 《医学与哲学》 2018年39卷7期 55-59页ISTICPKU
【摘要】 德国医疗行业反腐的法律体系包括刑法、社会保险法和医疗行业法.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相比于刑法,社会保险法和医疗行业法在医疗腐败的预防和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在提高医疗行业透明度和内部监督及信息交流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德国医疗行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丽 王春玉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17年37卷2期 76-77页ISTICPKU
【摘要】 总结了德国医院质量管理经验,即明确政府和市场在医疗服务中的职能定位、优化医院支付制度和控制不合理费用、构建内部高效管理机制、促进医院管理层职业化建设和内涵质量持续改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朝金 胡志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16年36卷8期 76-77页ISTICPKU
【摘要】 通过介绍德国医疗服务制度,总结并分析了德国分级诊疗的优势,并借鉴德国的经验,从构建新型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基层机构人员素质、规范医保报销和加大政府投入方面,提出我国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乐乐 张知新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16年36卷11期 94-96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研究德国对于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和不同体制整合衔接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发展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了德国作为个案,通过对其制度发展历程的论述和剖析.结果 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相对成熟,在政策管理、支付结算、筹资管理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菲 《卫生经济研究》 2019年36卷1期 32-37页PKU
【摘要】 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作为一种预付制付费方式,是当前国际上应用较广的医院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本文以英国、德国和美国为例,分析DRGs在医院医疗费用支付中应用现状,对医院费用支出水平及服务成效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DRGs在医院医疗费用支付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滔 张帆 《中国卫生经济》 2015年34卷4期 92-96页ISTICPKU
【摘要】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由管理体制和保险体系构成,管理体制设计精密,保险体系则公私兼顾,德国的支付制度改革为全世界提供了先进范式.德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分工明确,卫生资源得到合理规划,医师管理规范,公立医院改革进展明显,多项措施共同促进了德国的医疗服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贞 卢光明 《中国医院》 2015年1期 10-12页ISTICPKU
【摘要】 了解德国医疗纠纷发生水平,对于合理认识、把握我国医疗纠纷发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自2006年起,德国各专家鉴定、调解委员会通过医疗差错报告系统(Medical Error Reporting Systems,MERS)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数据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谯雁彬 《中国医院管理》 2015年35卷12期 103-104页ISTICPKU
【摘要】 德国奥格斯堡中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公立医院,患者就诊能享受几乎全免费医疗服务,其眼科的运行方式,能够代表德国医疗体系的特点: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主动营造良好的医患沟通氛围;临床诊治严格遵循欧洲最新的眼科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茜 李扬杵 等 《现代医院》 2021年21卷6期 948-952页
【摘要】 发达国家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改革是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之上不断引入市场机制,而我国国内一些大城市经过了管办分离改革的初步尝试和探索,已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方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改革的内容只是停留在分离政府机构的层面,这与改革的最终目的相距甚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俏 《中国医疗保险》 2021年9期 76-80页
【摘要】 德国是现代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发源地,经过130多年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制度建构上的立法先行,强调互助共济性,注重全民保障,以及法定医疗保险在法律的框架内自主经营.本文通过回顾德国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改革历程,在治理体系现代化视阈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理斌 倪少凯 《中国卫生经济》 2014年33卷6期 92-96页ISTICPKU
【摘要】 介绍了德国全民医保体系的发展现状,揭示德国全民医保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中归结出德国全民医保在坚守互助原则的基础上注重通过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市场竞争效率提高全民医保运营效率,注重节约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并对逆选择和就医不公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娜 方继锋 等 《护理学杂志》 2014年29卷6期 66-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KTQ标准的神经外科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围绕以患者为中心,采用计划阶段(Plan)、实施阶段(Do)、检查和评价阶段(Check/Action) PDCA的4大环节实施方法重视环境管理,改善工作流程,倡导人文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冉利梅 王华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33卷4期 14-16页ISTICPKU
【摘要】 在美国JCI及国际ISO质量认证体系逐步进入我国后,德国KTQ评审也以其科学的方式和精确的标准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文章将从KTQ评审机构、KTQ评审方法、KTQ评审标准、KTQ信息发布及监管几个方面对德国医院评审制度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医...
【关键词】 医院评审;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德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留明 郎文 等 《医学与社会》 2013年26卷11期 44-47页ISTICPKU
【摘要】 本文在介绍德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德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在降低平均住院日、控制费用增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重点分析了在医院效率、科研创新及出院限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定伟 曹艳林 等 《中国医院》 2012年16卷1期 18-22页ISTICPKU
【摘要】 重点对美国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关系、医疗保险申请、医疗服务协议的协商谈判机制、工作程序、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经费报销结算计算及医保纠纷解决五步上诉机制等相关法律问题,以及德国的医疗保险模式和医疗服务协议相关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在此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光明 范贞 等 《中国医院》 2012年12期 7-9页ISTICPKU
【摘要】 德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医师公会建立了全国医疗纠纷调解和鉴定组织,调解医师受到患者的医疗纠纷投诉.虽然德国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但是其免费的鉴定或调解机制有效地化解了医疗纠纷.由于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费用,其调解或鉴定的中立性有待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琬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年04卷2期 51-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组织体制变革的视角对德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德国医疗保险组织的法律地位、治理结构以及运作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其政府干预性与市场竞争性同步强化的改革趋势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奇飞 马丽平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10年30卷10期 21-24页ISTICPKU
【摘要】 德国非常重视以成文法的方式推动医疗质量监管的发展,这一点与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医疗质量监管主体方面,医疗职业共同体发挥着较大的作用.目前,德国试图整合各利益相关方的力量和优势,建立联邦联合委员会这样相对集中的监管平台.在医疗服务准入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兰秋 《医学与哲学》 2009年30卷23期 49-51页ISTICPKU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医师协会创设了医疗纠纷诉讼外处理程序:调停所和鉴定委员会,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停所和鉴定委员会均以鉴定为工作重心,且都具有任意性、免费和无强制力三个特征,但两者的设立模式、功能定位,以及程序申请和启动的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敏 王璞 等 《医学与哲学》 2009年30卷19期 53-55页ISTICPKU
【摘要】 中德两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医疗体制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德国卫生体制和医院管理的一些思路、观念、运作方式等值得借鉴.通过分析德国医疗体制方面的特点,借鉴德国医疗体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医疗现状,对于我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秋霁 孙菊 等 《卫生经济研究》 2017年2期 49-54页PKU
【摘要】 英国、澳大利亚和德国作为全民医疗保险体系的典型代表,充分利用全民医保体系优势,建立了基于医保体系的医疗救助模式,主要体现在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负责筹资和整体的协调实施;经济和需要原则相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福利制度建立救助对象的动态审核机制;救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见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32卷3期 214-216页PKU
【摘要】 《侵权责任法》第57条规定的“当时的医疗水平”与《德国民法典》第630a条第2款在表述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两国司法实践和学术界各自的理解却大相径庭.当前对“当时的医疗水平”的几种解释都存在问题,应当以一般过失为基础,并结合医疗活动的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盛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32卷17期 168-170页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KTQ)的人文关怀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CCU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
【关键词】 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人文关怀护理;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鑫 刘晓燕 等 《医院管理论坛》 2020年37卷4期 66-67,51页
【摘要】 本文阶段性总结了突发COVID-19疫情以来,笔者所在医院通过运用KTQ管理架构中领导力理念指导医院开展防控工作的实践,以期为下一步防控工作的开展及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领导力;肺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保宁 罗娟 等 《卫生经济研究》 2013年9期 25-30页PKU
【摘要】 分析了上海市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德国、日本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市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有效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翔 王小丽 《卫生经济研究》 2009年12期 20-22页PKU
【摘要】 德国强制性的社会医疗保险筹资机制拥有专业化的保险基金会,筹资水平高、社会共济功能强,政府对医保基金的管理有力、有效.德国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和支付水平,有力地规范了供需双方行为.德国的经验对推进我国医改进程、争取全民医保的早日实现有启示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强 姜丽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25卷12期 815-816,824页PKU
【摘要】 通过对全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险4种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特点比较及其评价,文章指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取向必须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在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下,借鉴国际惯例和成功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低水平、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泉 杨天潼 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25卷4期 284-285页PKU
【摘要】 医疗纠纷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尤其近几年在我国这个问题日益突出.德国的医疗技术比较发达,医疗体制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通过介绍德国医疗纠纷的三种处理办法和相关的举证、鉴定及赔偿等问题,给我国能更好的解决医疗纠纷以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华 董军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10期 17-19页PKU
【摘要】 通过分析国家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险四种筹资体系下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四个发达国家医疗救助的具体政策,总结出各国医疗救助政策在强调政府责任、聚焦弱势人群、定位低层次、严格管理程序等政策制定、执行上的共同特点,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芸 刘青青 等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15卷7期 62-6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Cooperation for Transparency and Quality in Health Care,KTQ)质量认证体系在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KTQ认证体系中的品质管理循...
【关键词】 护理质量;护理管理;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质量认证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