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1
- 17
- 7
- 6
- 3
- 2
- 99
- 25
- 22
- 20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吴仕进 董岳 《生物学教学》 2007年32卷1期 18-19页PKU
【摘要】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初步提出并总结了高中生物学的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以及各自所形成的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长秋 罗序明 《船山学刊》 2015年6期 1-7页
【摘要】 王船山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德育目标,即:“成身”与“成性”相统一,“以身任天下”的豪杰精神;二是德育内容,分别从义利观、“诚”论、民族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三是德育方法,即:“正志为本”、“因材而授”、“自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瑶瑶 蒋冠裙 《考试周刊》 2013年30期 150-151页
【摘要】 理念创新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先导,首先应当认识高校德育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本文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运行机制和德育评价四个方面审视高校德育,更加科学全面地确立高校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庆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104-106页
【摘要】 走出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关键在于专业课德育目标的落实.渗透而不是灌输,应是专业课德育目标落实方式的主要特色.选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掌握好渗透度,要提高针对性,增强亲和性,讲究审美性,应是渗透艺术的基本维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斌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年5卷11期 198-200页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理想化、德育方法机械化、德育内容陈旧化、德育队伍落后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于:一要恰当定位德育目标;二要更新德育内容;三要改进德育方法;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筠 《大学时代(下半月学术教育版)》 2006年9期 61-62页
【摘要】 王阳明的德育观是他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良知"是阳明学的核心和基石,也是阳明一生讲学的宗旨,它具体体现在王阳明德育目标、内容及方法之中.对其德育思想的再认识,以期更好的学习与借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24卷4期 156-157页
【摘要】 从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现实特点出发,提出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目标新定位,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惠文 杨晓冬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23卷6期 41-42页
【摘要】 <篇首> 中共中央关于"以德治国"的纲领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颁布和实施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许多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存在一些认知偏差,这些偏差严重影响着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把握不好甚至还会使德育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2卷3期 225-227页
【摘要】 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都更加频繁、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从而经常性地陷入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中.作者从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凌霜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15卷3期 103-106页
【摘要】 当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标准,亦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传统德育在其观念上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德育主体性,就其内容看抽象了人性的本质内涵;在德育模式方面则把品德的形成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知过程,从而造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双 张昊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36卷4期 17-2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课程思政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级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1、2班80名为试验组,随机分成8小组,每小组10名,采用思政教育联合PBL教学模式;3、4班80名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敏 邵英杰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34期 149-152页
【摘要】 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高职)是学校教育的几个主要学段,也是教育对象成长的关键期.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课程思政本质上是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实施德育的一种形式,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决定了这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一鸣 张玉龙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22卷3期 139-141页ISTICPKU
【摘要】 从分析当前中国大学生道德建设的背景出发,确立科学正确的德育理念,明确将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整、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的目标,创设纵向过程、横向延展、网络虚拟、班级内设四个板块的德育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华 叶素梅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2020年11期 113-115页
【摘要】 对"食品添加剂及检验"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充分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红 杨耀彬 等 《山东化工》 2019年48卷5期 164-165页
【摘要】 无机化学"四大平衡(酸碱、沉淀溶解、氧化还原和配合物解离)"为无机化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大平衡"与马克思哲学观点结合,以及其所承载的绿色理念两个角度展开讨论,希望通过无机化学四大平衡的理论教学,对课程德育目标达成起到积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方敏 《西部素质教育》 2018年4卷11期 49页
【摘要】 为了提高高校德育效果,文章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德育现状,提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策略,主要包括积极推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分阶段建立明确的德育目标体系;加强德育工作队伍专业化的建设三个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苟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30卷13期 94-96页
【摘要】 邓小平德育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承接了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将培养“四有新人”确立为德育的培养目标.邓小平德育培养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征,彰显了德育开展的方向性和开放性,确立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广泛性.邓小平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纬 《考试周刊》 2015年2期 163-165页
【摘要】 泰勒是教育和课程评价研究领域的重要奠基者之一.通过对泰勒不同时期著作的学习可以发现,他的课程评价观对德育新课改背景下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仍有重要启示意义:在评价目的方面,不仅要看目标的达成度,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在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景涛 《中医教育》 2015年1期 11-13,16页
【摘要】 中医传统德育思想指的是中国古代中医从业者的思想品德培育相关观念和看法。中医传统德育思想,主要是培养自身修养高洁,对待病人尽心尽责,对待同行督促共济,对待社会忠孝济世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古人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医学从业者的思想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燕娜 《文理导航(中旬)》 2011年6期 93页
【摘要】 德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当下我国的德育现状却让人堪忧,许多高校注重学术,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仍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绍容 王安柿 《消费导刊》 2010年1期 177-178页
【摘要】 德育是育"德"之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学校德育目标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德育目标定位远远偏离了最核心的价值观,导致一些片面化倾向.本文通过分析德育目标的偏移,提出其应对的措施,德育目标回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漫 夏文芳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 2010年12期 90-92页
【摘要】 中医学构建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理性和智慧,是中医院校独有的德育资源.纵深发掘和依托这个专业优势,德智并举,构筑科学的中医院校德育模式和评价体系,探索符合中医院校特点的德育体系,是构建中医院校和谐校园的必然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健 《教育探索》 2010年12期 28-30页
【摘要】 社会分层引发了大学生群体新的变化,这对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大学德育目标的自我实现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期待和结果,是大学生对德育目标的自觉追求.高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大学德育目标自我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喜如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5期 136-137页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整体性变革阶段,学校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使学校德育工作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进而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德育目标的设置更是学校德育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通过对中日两国学校德育目标异同的比较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舒 《卫生职业教育》 2006年24卷14期 145-145页
【摘要】 学校德育工作要做出实效,首先应立足学生的基本做人要求,其次应培养学生做人的责任感,最后把这种责任感升华为一种奉献精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秋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05年23卷13期 148-149页
【摘要】 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可靠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学校德育工作实施目标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充分论证,科学准确地确定目标;联系实际,必须全面地展开目标;保质保量,认真地狠抓目标实施;实事求是,严密地组织目标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雪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15卷3期 24-26页
【摘要】 德育现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关于德育教育的地位、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的思想理论体系.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在于:1.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2.必须确立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3.必须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建贵 《卫生职业教育》 2001年19卷7期 22-22页
【摘要】 <篇首> 我校是中等专业学校,每年招收二三个班的职业中专生,职中班学生的组织纪律、学习态度、劳动卫生等方面表现都较差.几年来,笔者一直担任职中班的班主任,不断探索如何加强职中班的管理,提高职业中专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提出了"学知识,先学做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刚 李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6期 110-112页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研究生德育教育目标管理这种模式的探讨,希望改变以往研究生德育教育"一个本、一支笔、一张嘴"的状况,并使德育教育有所创新.同时也期望在此于研究生教育战线上的同仁共同奋斗,使研究生思想德育教育经久不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丹丹 《速读(下旬)》 2015年2期 240-240,241页
【摘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班主任的具体工作。一位好的班主任,必然带出一个好的班级;一支好的班主任队伍,必然产生优质的教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均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3期 140-141页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互相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培杰 常宏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8期 33-35页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如何做到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自然和谐的融合,是医学专业课教学面临的难题之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作为重要的中西医临床专业课程,是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文章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德育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国昌 郭克磊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38卷4期 121-124页
【摘要】 学科团队在深研中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物课堂教学的特点及德育内涵的基础上,提炼挖掘出哲学、人文、进化、辩证等德育元素,以人体结构为主线,以知识点为切入点,将精神谱系、爱国情怀、珍爱生命、品行塑造等元素与解剖学实物章节内容相融合,讲好中华文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门延艳 周丽娟 等 《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7期 33-36页
【摘要】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贯彻落实相关教育方针,加快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中,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阐述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德育目标,并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琦 张洋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9期 48-50页
【摘要】 在"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背景推动下,秉承"四个回归"的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结合"三全育人"的培养目标,要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授课中不仅能接受知识的传授,同时能得到思想的升华,找回初心和梦想.文章从方剂学课程入手,重新思考方剂学课程德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惠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25卷4期 70-72页
【摘要】 根据仪器分析课程的内容特点,深入挖掘能有机融入其理论知识体系的思政素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的思政映射点与融入点以及对应的德育目标.同时,为有效发挥课程思政的德育作用,对该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与探索,通过全过程教学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善茂 殷洁鑫 等 《贵州畜牧兽医》 2023年47卷3期 45-48页
【摘要】 文章阐述了《饲料分析与检测》课程的特点与课程思政目标,通过充分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应用,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构建和能力提升的同时达到德育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硕 马帅 等 《中华护理教育》 2022年19卷3期 219-224页CSCD
【摘要】 该文介绍了某护理职业院校在高职护理专业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教学团队分析课程特点,找准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契合路径,形成了"以德护理、依法护理、以技护理并行"的育人理念和"洞察生命之伦,知悉为人之理,遵守健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雅琴 李寒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40卷23期 47-49页
【摘要】 以高职内科护理学课程为载体,将理论知识、德育目标、学习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作为评价指标,探讨课程思政融入专题研讨课(Seminar)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2Teaching,CBT)的应用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鹏飞 刘慧 等 《药学教育》 2022年38卷6期 42-44,77页
【摘要】 针对目前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实施中遇到的教学目标不清晰、素材缺乏、课堂教学拼接化痕迹明显等问题,本研究以药理学课程教学为对象,开展了以医学和药学专业培养大纲中德育教学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和实施路径探索,以期从课程思政资源发掘、教学融入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