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32
- 1476
- 148
- 132
- 20
- 673
- 412
- 283
- 242
- 234
- 1899
- 1533
- 451
- 423
- 40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静 张晓兵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年23卷3期 404-4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侵袭性念珠菌病(IC)是一种与医疗技术进步相关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念珠菌侵袭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念珠菌血症和深部念珠菌病(包括腹腔、肝脾、脑、眼、心脏、关节)[1-2].腹腔念珠菌病(IAC)是一类特殊的腹腔真菌感染疾病,腹腔真菌感染占腹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文 王中伟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43卷6期 769-77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LB-100在小鼠念珠菌病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尾静脉注射构建小鼠念珠菌病模型,LB-100腹腔给药,监测并记录小鼠生存率.感染48 h后摘取肾脏和肝脏统计荷菌量.分别用灭活的白念珠菌酵母态和菌丝态以及白念珠菌来源的α-mann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晓东 周玲 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53卷1期 84-8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1,3-β-D葡聚糖(BG)和甘露聚糖(Mn)检测及其IgG和IgM抗体联合检测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4例侵袭性念珠菌病住院患者和45...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侵袭性念珠菌病;1,3-β-D葡聚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金晓 周亚兰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26卷3期 202-2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肝脾念珠菌病(hepatosplenic candidosis,HSC)指真菌侵及肝、脾、肾等深部组织并造成组织损害.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因肿瘤性疾病本身、放化疗、黏膜屏障的破坏及广谱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等诸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文霞 蒋李懿 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45卷2期 132-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报道了1例以复发性口腔溃疡和红斑型念珠菌病为主要口腔表现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并对其首次就诊时造成误诊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临床工作带来更多的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莉莉 李光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年16卷4期 521-5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念珠菌属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很大程度上与医疗相关操作有关,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真菌之一,病死率高.至少有15种念珠菌能引起人类疾病,但超过90%侵袭性感染通常由5种常见的病原真菌所致,分别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艳红 孙晶 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4年10期 632-634,6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chronic disseminated candidiasis,CDC)是全身性侵袭性深部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一种特殊的临床和病理类型,最常见受累的靶器官为肝脾,又称肝脾念珠菌病(hepatosplenic candi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东昉 王健民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年5期 375-3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注射剂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非对照、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入选对象为年龄≥18岁,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或食管念珠菌病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的中国成人患者。采用卡泊芬净静脉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医学会"念珠菌病诊治策略高峰论坛"专家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8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感染与抗微生物治疗论坛:念珠菌病诊治策略高峰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在上海举行.50余位来自血液病、重症医学、感染、呼吸、肾病、普外、烧伤、眼科、皮肤、妇科、儿科等各临床学科以及从事K学真菌实验研究的资深专家就如何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志海 钟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135-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器官移植(SOT)后受者念珠菌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人群,也是造成移植失败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强调建立预防真菌感染的评估体系和监护措施,对于降低移植后真菌感染罹患率,提高移植后生存率,保护移植物长期存活以及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明哲 黄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137-1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推荐: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的预防 1.建议选用氟康唑每日400 mg(6 mg/L)静脉滴注或口服,或卡泊芬净每日50 mg/L,或伊曲康唑口服液每日2.5 mg/kg,每日2次(1 mL内含10 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云松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121-1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消化道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口腔、食管及胃肠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口腔黏膜念珠菌病、念珠菌性食管炎、念珠菌性胃肠炎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杨 沈志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103-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疑似侵袭性念珠菌病的经验性治疗 经验性治疗指对合并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其他并发症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发热疑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进行抗真菌治疗.这个概念在2()世纪80年代末产生,并成为当时的标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洋 夏照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132-1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由于烧伤后外用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在烧伤患者较为多见,且有增长趋势.尤其在严重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免疫系统功能受损,长时间采用侵袭性治疗,以及大量病原菌从创面人侵等情况,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逐渐升高[1-3].真菌感染在烧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贵 刘杨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106-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心血管系统的念珠菌病主要为念珠菌心内膜炎,其他尚有念珠菌心包炎、心肌炎、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等.念珠菌心内膜炎发生率低,占感染性心内膜炎的1.2%(33/2 749)[1],念珠菌心包炎等其他感染少见.念珠菌心内膜炎的病死率高,其发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进 李若瑜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96-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一、各种念珠菌病的病原菌构成 有关念珠菌病病原菌流行病学和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很多,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ARTEMIS研究和SENTRY计划,两者均为全球性多中心系列研究.该2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中白念珠菌最常见(各占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权 赵顺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1年11卷2期 130-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念珠菌是引起新生儿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真菌.低出生体重(LBW)儿血流感染患者中12%乃念珠菌所致,而体重<1000 g、孕周低于27周的极低出生体重(VLBW)儿中高达20%[1].念珠菌一旦进人血流,可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个脏器,引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蕾薇 蒋燕萍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24卷3期 269-2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3岁.头面部、手背、手指间皮疹伴口腔白膜2年.取病变部位鳞屑直接镜检可见菌丝和孢子,多个部位真菌培养均有奶油样菌落生长,镜下见成簇卵圆形孢子和假菌丝.组织病理见表皮内有菌丝和孢子,真皮组织内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根据形态学,...
【关键词】 白念珠菌;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良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0年35卷7期 759-7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侵袭性念珠菌病是指由念珠菌属病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感染,是导致非免疫抑制状态的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所致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有所增加,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有所降低,但仍是引起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的病原菌.侵袭性念珠菌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银忠 卢洪洲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0年35卷11期 873-876,88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口咽念珠菌(假丝酵母)病的菌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艾滋病合并口咽念珠菌患者口咽拭子标本,进行真菌分离和鉴定,并采用Rosco Neo-Sensitab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两性霉素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勤 徐文胜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年09卷4期 304-3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于2008年10月1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寒战、发热、恶心,无呕吐、腹胀,无腹痛、腹泻,无夜间盗汗.测体温38.0 ℃,服用感冒退热冲剂后,体温有所下降,但病情仍反复.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 3.8×1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英 闻妍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9年29卷6期 45-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影响成人口腔黏膜念珠菌病发生的因素,选取口腔黏膜念珠菌病、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扁平苔藓、舍格伦综合征、白斑、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及口腔黏膜健康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731个样本的年龄、性别、吸烟、口腔卫生情况、抗生素使用、义齿、口腔黏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颖杰 李光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9年9卷3期 161-1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编者按:为了帮助医师在治疗念珠菌病时正确选用抗真菌药,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2004年念珠菌病治疗指南进行了修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淑芳 董作仁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年27卷14期 1142-1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化疗后感染又是AL的严重和致死性并发症.慢性播散性念珠菌病(chronic disseminated candidiasis, CDC)是全身性侵袭性深部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春燕 杨艳平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45卷9期 886-89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参照,探讨定量PCR(qPCR)对肺白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利用气管接种法制作新西兰兔肺白念珠菌病动物模型.随机将兔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18只,并随机排序.实验组气管内注入0.2 ml含1×108个白色念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羽立 赵俊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27卷2期 266-26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念珠菌病的菌群分布及体外抗真菌药敏情况.验证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菌株均来自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和妇产科门诊,临床症状典型,真菌镜检阳性.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利用微生物自动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冬 徐莉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20卷7期 401-4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氟康唑片和伊曲康唑胶囊对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并检测口腔黏膜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体外敏感性,了解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26例确诊为口腔黏膜念珠菌病患者给予氟康唑片口服治疗,对32例患者给予伊曲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 李小红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20卷3期 149-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调查婴幼儿擦烂性念珠菌病皮损处及非皮损处马拉色菌存在的状况.方法应用直接镜检及派克墨水染色镜检法对37例婴幼儿擦烂性念珠菌病患儿皮损及非皮损处马拉色菌进行检测.结果直接镜检均见到念珠菌孢子和/或菌丝;染色后镜检马拉色菌,皮损处阳性率为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惟苏 刘平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年19卷5期 272-2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系统性耐药性白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建立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应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比单用药组明显延长(P<0.05),肾组织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征 李薇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33卷5期 288-2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白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患儿女,7岁.全身散在丘疹5年,加重伴掌指疣状增生1年,同时出现口腔黏膜、皮肤及甲板损害,双手掌疣状赘生物,手指末节残缺、变形.口腔黏膜白斑、背部皮损组织及粪便真菌培养均为白念珠菌生长.皮肤组织病理改...
【关键词】 念珠菌病,皮肤黏膜,慢性;伊曲康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天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18卷7期 448-4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兰美抒对外阴念珠菌病的疗效,总结其合理疗程.方法兰美抒3周疗法(250 mg/d),与报道推荐的2周疗法(250 mg/d)进行对比.结果在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中,停药时、停药2周时的痊愈率3周组均好于2周组;而在念珠菌性龟头炎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松青 解艳华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年17卷5期 325-3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粘膜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口服氟康唑,对照组20例口服伊曲康唑.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3.3%,有效率为90.0%,真菌清除率为7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氟康唑治疗粘膜念珠菌病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军 王英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1年15卷4期 220-2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用PCR法和传统的培养法检测急性播散性念珠菌病兔模型血中的念珠菌,比较两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用健康兔和免疫抑制兔分别建立1个急性播散性念珠菌病的兔模型,以1对真菌ITS通用引物对连续采集的兔血进行PCR扩增,同时将标本进行培养和计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瑾 王志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5卷4期 313-31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舌原发性白色念珠菌病(念珠菌病)的病因、临床及病理表现、诊治与预后.方法 对31例舌念珠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舌念珠菌病发病平均年龄56.5岁;发生于舌后1/3处18例,舌中1/3处13例;临床以萎缩为主13例,以增生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传超 黄冰玉 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25卷1期 105-1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快速、特异的诊断念珠菌病的方法.方法:以改良的煮沸法提取DNA,对30份真菌学鉴定阳性的临床标本同时进行PCR.结果:真菌形态学鉴定与PCR具有较满意的一致结果.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可用于念珠菌病的快速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欣 徐英春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8年13卷1期 40-45页ISTICCSCD
【摘要】 侵袭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IC)是住院患者特别是免疫力低下患者重要的感染性疾病.抗真菌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但抗真菌药物的种类非常有限,并已出现了多种药物耐药.棘白菌素类药物能够抑制真菌特有的葡聚糖合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俊 吴福珍 等 《海南医学》 2018年29卷13期 1830-18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抗原夹心ELISA法对抗念珠菌烯醇化酶抗体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住院并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血培养结果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病60例、念珠菌定植者40例、烟曲霉菌感染者40例,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燕 李威 等 《中国骨伤》 2018年31卷4期 376-378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患者,男,48岁,因“高处坠落致颈部疼痛、四肢无力1h”于2017年1月1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免疫抑制剂应用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5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2/43 mmHg,血氧饱和度95%.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笑 王颖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16年34卷12期 924-9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检测抗念珠菌烯醇化酶(Eno)特异性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法,并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 用基因工程制备的重组Eno作为包被抗原和酶标抗原,通过棋盘滴定法对双抗原夹心ELISA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对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密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月婷 肖绮雯 等 《检验医学》 2016年31卷7期 603-6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3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30例细菌感染患者、28例皮肤黏膜念珠菌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甘露聚糖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