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93
- 38
- 5
- 1
- 125
- 79
- 46
- 39
- 38
- 86
- 81
- 39
- 31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霍坚 王海伟 等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1卷4期 29-31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参茸益精片对急性高原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参茸益精片治疗组,每组各6只,建立急性高原缺氧脑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常规饲料喂养,自由饮水,饲养环境...
【中文期刊】 王海伟 王自勤 等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7年20卷10期 1112-111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参茸益精片对急性高原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高原急性缺氧模型组(模型组)和参茸益精片治疗组(治疗组),每组6只.建立急性高原缺氧脑损伤大鼠动物模型,治疗组灌胃参茸益精片...
【中文期刊】 丁晨晨 刘明皓 等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年4卷96期 1882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刺梨苷在抗大鼠急性高原缺氧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择30只大鼠,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处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观察组使用刺梨苷溶液灌胃处理.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大鼠的脑含水量以及血清丙二醛明显低于...
【中文期刊】 赵光斌 李英悦 等 《四川医学》 2004年25卷1期 82-8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进入高原低氧环境中胃、十二指肠粘膜损害机理和洛赛克对急性缺氧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的预防效应.方法观察乘飞机进藏的人群随机分为洛赛克组41例,对照组44例.用双盲法,洛赛克组进藏前1天服用洛赛克20mg/d,连续服药8天;对照组用...
【中文期刊】 刘辉 刘勇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03年31卷5期 8-1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缺氧对大鼠心脏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和高原缺氧组.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心肌抑制性G蛋白α亚单位(Giα)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cAMP浓度及酶放射化学分析测定AC、PKA活性.结果与...
【中文期刊】 陈嘉怡 李灵芝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32卷3期 15-20,25页 CA
【摘要】 目的 研究舒脑欣滴丸对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影响的作用环节,为高原缺氧损伤防护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PC12细胞和H9c2细胞缺氧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与不同剂量舒脑欣滴丸干预,设置正常对照组、缺氧模型组、复方丹参...
【中文期刊】 郑建华 法云智 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4年44卷1期 31-4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模拟急性缺氧环境,建立实验性高原小鼠肠道应激损伤模型,为探讨高原急性胃肠病的致病机制以及防治措施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体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SPF级成年雄性BALB/c小鼠分为常氧24 h组、常氧72 h组、低氧24 h组和低...
【中文期刊】 常晴晴 杨艳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1期 142-14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高原缺氧条件下视网膜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井穴点刺放血疗法对急性高原缺氧的干预机制.方法 随机将健康SD大鼠分成3组:低氧模型组、低氧+井穴放血干预组及常氧对照组,前2组又分为6 h、24 h、48 h、72 h这4个亚组,...
【中文期刊】 李素芝 郑必海 等 《职业与健康》 2011年27卷4期 427-42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平原个体急进高原现场后胃肠型高原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应用消化系统症状调查表对1 753例急进高原个体的消化系统症状进行调查,并从中随机抽取20例分别于进入高原前1 d、进入高原第3天和第7天行胃镜检查,并对其结果...
【中文期刊】 邹文进 柯静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32卷3期 187-191页 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模拟高海拔环境对急进入高原人群听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建立动物模型研究急进高原对听觉系统的影响,为急性缺氧引起的耳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拟急进入高原的受试者,在进入高原前,受试者进入模拟海拔5000 m的低压氧舱内适应5 h...
【中文期刊】 杨欣悦 李佳佳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2年32卷7期 87-93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建立高原低压缺氧、寒冷环境大鼠急性肺水肿模型,同时探讨寒冷因素对高原急性肺水肿形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n=50):高原常温组(HN组)和高原寒冷组(HC组).每组再按5个时间点分成5个亚组(n=10)...
【中文期刊】 焦磊 刘宇 等 《载人航天》 2023年29卷3期 336-344页
【摘要】 针对急进高原地区缺氧药物防护问题,招募60 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3 组(安慰剂组、红景天胶囊组、太空养心丸组),预防性用药 21 天后急进 3400 m高原地区,在进驻前后不同时间点通过高原病严重程度评分、生理指标检测、人机工效等方...
【中文期刊】 陈婷婷 马李杰 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1年42卷12期 1249-1253页 ISTICCA
【摘要】 背景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部队急进高原后最主要的非战斗减员因素,AMS的发病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AMS不同症状随海拔增加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仍显不足.目的 分析不同海拔区域AMS各不适...
【中文期刊】 段坤坤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37卷21期 3658-3662页
【摘要】 急性高原病(AMS)防治药物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研究领域,已有研究发现,很多化学药物的药理学作用能有效降低AMS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但不同的研究者对个别药物的AMS防治效果、作用机制和安全性等持有不同的观点.该文对不同作用部位的药物分别进行...
【中文期刊】 韩川 牟东 等 《西南军医》 2021年23卷4期 403-407页
【摘要】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异质性疾病,中国的普通人群IBS总体患病率为6.5%.急性高原暴露后,官兵由于处于军事应激环境,容易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高原的低氧环境也...
【中文期刊】 孙魁 刘君丽 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3卷1期 44-48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健康平原地区人群急进高原后多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其对重度急性高原病(AMS)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赴青海玉树的30例健康医务人员,根据Lake Louise评分(...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重度急性高原病; LakeLouise评分;
【中文期刊】 刘爱玲 姜海艳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27卷6期 450-45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玉树,平均海拔4400米)缺氧环境与颈动脉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参数间的相关性,筛选出急性高原缺氧环境的敏感指标.方法:应用ProSound 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平原官兵(对照组n=10...
【中文期刊】 牟信兵 洪青元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年19卷8期 1100-11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反应(HAAR)及高原肺水肿(HAPE)的发病机理.方法:对10例HAAR患者及6例HAPE患者灌洗前和灌洗后进行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检测,并与10例高原健康者进行对比.结果:HAAR患者及HAPE患者灌洗前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
【中文期刊】 高京生 史春梦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3卷12期 1450-14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原缺氧条件下,急性放射损伤小鼠存活率和造血系统的变化特点.方法小鼠模拟5 000 m高原缺氧3 d后,接受6 Gy一次性γ射线全身照射,照后继续在缺氧条件下饲养,观察其存活率.外周血指标、骨髓有核细胞数、血清TGF-β1和EPO的...
【中文期刊】 刘红刚 王扬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21卷1期 37-40页 ISTICPKUCA
【摘要】 为明确早期高原实地缺氧对大鼠心肌结构的影响,对携至不同海拔高原地区大鼠心肌组织的光、电镜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光镜下大鼠各室壁心肌细胞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浊肿、空泡变性、溶解坏死及间质水肿等;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浆网扩张,肌原纤维溶...
【中文期刊】 姜占青 荣光宏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32期 77-78页
【摘要】 胃肠道微生物群是一个由细菌、古生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组成的多种群落系统,栖息在所有哺乳动物的肠道中;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参与了能量稳态、新陈代谢、肠上皮健康、免疫活动和神经系统发育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对维持人类和其他哺乳动...
【中文期刊】 陈海威 张津津 等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8年30卷4期 104-10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阶梯习服训练、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对军人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平原(海拔1000 m以下)地区青年士兵100例,按习服方法分为A、B组,每组50例.A组为阶梯训练组,B组为间歇式低氧预适应训练组.观察2组进入...
【中文期刊】 谢华 王延玲 等 《药学实践杂志》 2018年36卷3期 238-242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进海拔3400 m高原地区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相关指标的影响,及美托洛尔干预后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正常组,海拔55 m)、B组(缺氧组,海拔3400 m)、C组(美托洛尔组,海拔3400...
【中文期刊】 汪冬 周其全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年26卷2期 222-226页 ISTICCA
【摘要】 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组成的肠道黏膜屏障可有效阻挡人体不受病原体的侵袭.在高原特殊的环境下,肠道黏膜屏障易受到损伤,肠道内细菌与内毒素移位,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释放炎症介质,因此肠源性因素是急性重症高原病的一个重要动因.本文...
【中文期刊】 李鹏 田怀军 等 《军事医学》 2017年41卷8期 694-697页 ISTICCSCDCA
【摘要】 部队从平原进驻海拔3000 m以上高原地区时,采取有效的系列卫生防护措施对于预防急性高原病和维护军事作业能力非常重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促进高原习服的训练方案、药物、营养与用氧方案方面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我军在该领...
【中文期刊】 王玲 李俊堂 等 《山东医药》 2016年56卷26期 35-3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低压缺氧环境对兔吸入光气所致急性肺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各10只。正常对照组(C 组)吸入空气5 min,然后常压放置2 h。单纯高原低压缺氧组(H 组)吸入空气5 min,然后放入低压低氧环境下放置...
【中文期刊】 任俊 马慧萍 等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5年27卷12期 5-9,2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ar endp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急性减压缺氧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分别模拟海拔6000 m和8000 m高原缺氧环境,将BALB...
【中文期刊】 石丽 王颖超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43卷3期 71-73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模拟海拔5000米高原急性缺氧条件下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及NADPH氧化酶亚基表达的时程变化,探讨急性缺氧对肾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低压氧舱复制大鼠急性缺氧模型,设置0.5、1、3、5、7天,5个不同缺氧时间点,同时设置对照组(西...
【中文期刊】 杨磊 杨有利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年12期 1555-1556,155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高原短期暴露人群返回低海拔地区后脱适应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方法对参加高原(海拔3700 m以上)军事任务116 d后返回平原的613名官兵(设为观察组)和未上高原的140名官兵(设为对照组)在返回后的第2天/第...
【关键词】 高原脱适应;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缺氧;
【中文期刊】 方盼盼 宫璀璀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3年33卷12期 1572-157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P38 MAP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进高原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变化,以及其与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关系.方法 对某部队赴青海省玉树抗震的官兵分别于进入高原前后48 h采集外周血,...
【中文期刊】 李琳 马慧萍 《医学综述》 2013年19卷8期 1352-1354页 ISTICCA
【摘要】 急性高原病(AMS)是人快速进入2500 m以上高原、暴露于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具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功能紊乱及相应的各种临床症状的疾病.随着高原地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进入高原的人逐年增多,高原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已成为制约高原经济发展...
【中文期刊】 马金强 夏晴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2年33卷4期 413-41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一种高原型肠内全营养制剂的抗缺氧损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抗缺氧实验和大鼠血浆抗氧化实验.结果:新配方制剂具有显著延长小鼠急性缺氧生存时间的作用,在大鼠血浆抗氧化实验中,也表现出对大鼠的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结论:新配方高原型肠内全...
【中文期刊】 张盼 张方信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2年33卷3期 210-21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高原缺氧环境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肠黏膜组织的变化,初步探讨高原SAP(H - SAP)时肠黏膜屏障损伤的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根据海拔不同随机分为2个大组...
【中文期刊】 李广策 董培 等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年20卷3期 231-235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我国高原地区辽阔,海拔3 000 m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主要集中在青海、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高原反应给高原军事行动及边境突发事...
【中文期刊】 李素芝 杨定周 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1年25卷4期 273-276,297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海拔5374 m高原实地环境下,急性缺氧对家兔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为临床急性高原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C)、高原缺氧1天组(GQ1)、高原缺氧3天组(GQ3)和高原缺氧5天组(...
【中文期刊】 郑必海 李素芝 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1年25卷1期 4-7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对高原缺氧所致的急性胃肠道黏膜损伤及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分别于进入高原前1天、进入高原第3天和第7天进行胃镜检查,并同步抽取血液标本,对其胃肠动力激素胃动素(motilin,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
【中文期刊】 王玲 高春芳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11年31卷11期 1007-1010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压缺氧复合光气中毒对兔急性肺损伤的效应.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高原低压缺氧组(H组,模拟高原3000 m动物低压舱内2 h)、单纯光气中毒组(P组,染毒柜内吸入光气5 min)...
【中文期刊】 杨燕 马慧萍 等 《医学综述》 2010年16卷17期 2561-2563页 ISTICCA
【摘要】 急性高原病是人由平原进驻高原时最常发生的问题,高原的低氧环境无法改变,但通过寻找提高氧利用效率的抗缺氧药物,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中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抗缺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有不良反应少、应用历史悠久等特点.现对急...
【中文期刊】 杨贵荣 王立祥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9年4卷7期 466-467,470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增压帐篷)对急进高原健康人心脏的影响.方法 由低海拔平原(北京,31.2 m)急进高原(拉萨,3 680m)的健康人30人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监测在增压帐篷和普通帐篷内早8时~18时的动态心电图,并描记常规12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