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22
- 12
- 6
- 1
- 172
- 144
- 110
- 86
- 52
- 131
- 91
- 52
- 36
- 3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杜莉莉 孙韬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25年45卷1期 124-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入侵人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稳定.抗感染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手段.近年来,病原体对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现代医学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遭遇瓶颈.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在感染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琦俊 詹璐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5年32卷1期 43-4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采用mNGS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 30 例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景玉 刘静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45卷9期 820-825页ISTICCSCDCA
【摘要】 文章详细分析了不同动物种类(包括猫、犬、啮齿类、节肢动物和海洋动物等)致伤后引发的局部与全身性感染,归纳了主要致病病原体及其临床表现.结果显示,动物致伤相关感染主要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其类型与传播途径因动物种类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新月 郭逸箫 等 《实验室检测》 2025年3卷11期 19-22页
【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高,病原体多样,常用的检测手段对部分罕见和未知的病原体不易检出,存在漏诊和误判风险.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mNGS)应用于临床检测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使CNS感染性...
【关键词】 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脊液病原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震宇 於江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4年28卷9期 129-133页ISTICCA
【摘要】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通过识别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核酸来协助诊断,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有效工具.mNGS能够在常规检测为阴性的患者中识别出致病生物体,但目前在免疫力低下患者中,评估mNGS诊断感染效能的报告仅限于个体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凯 熊洁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37卷12期 2099-210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宏基因检测(mNGS)在难治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20 年10 月—2022年12 月收治的60 例难治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传统痰培养检测及宏基因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检出阳性...
【关键词】 宏基因检测;难治性肺部感染性疾病;传统痰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仙 周远思 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37卷14期 2453-2455页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内环境、阴道病原体感染性疾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R-HP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 年5 月—2022 年1 月就诊的60 例疑似HR-HP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PV-DNA基因分型结果进行分组,HR-...
【关键词】 阴道内环境;阴道病原体感染性疾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竺婷婷 刘芳 等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9期 926-934页
【摘要】 老年感染性疾病是全球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等因素,导致其感染因素更复杂且临床表现各异.及早、快速和准确地鉴别出老年感染性病原体,对临床精准的抗感染治疗,减少老年病人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传统...
【关键词】 CRISPR/Cas;老年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宝川 王菜籽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15卷2期 1-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白带常规及阴道炎六联检对阴道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的检测价值.方法 以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4 月在厦门市第三医院接受妇科检查的 500 例白带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均先后接受白带常规和阴道炎六联检.对比分析单一方法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美伊 朱志军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3年23卷1期 107-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病原体检测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当前临床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有培养法、镜检法、PCR法、免疫学方法(包括荧光法、ELISA法、层析法)和测序技术等,其中以培养法结果阳性为"金标准".但依赖传统方法仍有许多感染性疾病被漏诊.几乎所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俏 苏振中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49卷5期 1382-13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肺部感染作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全球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病菌类型多种多样,目前常用的病原体检测主要有形态学鉴定、细菌培养和抗原抗体检测,部分罕见的病原体不易被检测出,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检测技术,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兴 林永红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3年44卷20期 2542-2548页ISTICCA
【摘要】 感染性疾病对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会造成重大威胁,尤其是新发和大流行发作的传染病.开发快速、灵敏、特异的诊断方法能有效防控感染性疾病.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作为原核生物抵御病毒的获得性免疫系统,近年来已...
【关键词】 CRISPR/Cas;感染性疾病;病原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 张培燕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18卷8期 150-153页
【摘要】 回顾性分析10例疑难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宏基因组测序(mNGS)在临床疑难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断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0例患者经过一系列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骨髓检查等未明确诊断,通过血、脑脊液、肺泡灌洗液、脓液等进行mNGS检查得以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1卷18期 126-128页
【摘要】 呼吸道在呼吸过程中能够与外界相通,因此,在每天呼吸过程中会吸入很多的微生物,其中可能会有一些成为致病的病原体.能够在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的种类,并进行病因学诊断,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心远 高小娟 《海南医学》 2022年33卷14期 1875-1878页ISTICCA
【摘要】 感染性疾病复杂多样,传播性强,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高效准确的病原学鉴定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高阳性率、高敏感性以及病原体的无偏倚检测等优势使其更加适用于临床上疑难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颖梅 雷亚茹 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33卷1期 164-168页ISTIC
【摘要】 儿童因各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等因素,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感染风险,因此确定感染类型,快速明确病原微生物,早期精准诊治尤为重要.随着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直接对样本中的DNA或RNA进行高通量测序,能够快速、客观的一次性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美利 张剑青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0年36卷2期 131-135页ISTICPKUCA
【摘要】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病情严重,临床危害巨大.早期明确病原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传统病原学检测法耗时长、操作复杂、病原菌检出率低,不能满足临床上对感染性疾病及时、准确诊治的需要.宏基因组测序克服传统病原菌检测法的局限性,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岩 祁昱 等 《分析化学》 2022年50卷3期 317-326页
【摘要】 感染性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以及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种类非常复杂,已有的检测技术通常检测时间长且检出率低,因此临床上急需可用于快速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检测技术.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技术为无标记非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健 于天莲 《智慧健康》 2022年8卷19期 23-26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诊断过程中实施降钙素原以及白介素-6联合进行诊断,分析研究降钙素原以及白介素-6在其中所取得的临床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山东东营市胜利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视为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晓熠 《微循环学杂志》 2021年31卷2期 70-73,78页ISTIC
【摘要】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种类很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快速、准确、全面地检测感染病原体,有利于临床个体化、针对性治疗.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目标单一、耗时长等局限,很难满足临床诊治感染性疾病的要求.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作为一项新的测序技术,对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明智 赵军 等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年19卷1期 47-51页ISTICCA
【摘要】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一种AMP依赖性的蛋白激酶,负责调节细胞能量的合成与分解,是细胞生长、繁殖和自噬的关键调节剂.AMPK及其信号通路在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中发挥了重...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能量代谢;感染性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传玉 陈小华 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5年43卷2期 118-1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病原学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微生物游离DNA(mcfDNA)是存在于血浆、脑脊液等体液中的微生物DNA片段,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基于mcfDNA的分子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识别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克服传统检测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瀚旻 申昆玲 等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5年40卷5期 361-3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全球性暴发,给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非药物干预措施的逐步解除,儿童呼吸道感染病例显著增加,特别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等.重症患儿比例上升,叠...
【关键词】 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呼吸道病原体;疫苗接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祥云 《护理研究》 2011年25卷15期 1321-1322页ISTICPKU
【摘要】 综述了几种可以通过产道感染的病原体,通过剖宫产术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林海 陈丽丹 等 《传染病信息》 2018年31卷1期 15-18页ISTIC
【摘要】 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快速、全面、准确地鉴别病原体,是临床医生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的前提.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目标单一、耗时长、操作复杂,很难满足当今感染性疾病诊治的要求.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克服了多数病原体不能培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涵泽 宋明瑞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5年42卷6期 1157-1163页ISTICCA
【摘要】 泛凋亡是近期提出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概念,其通过由细胞焦亡、凋亡及坏死性凋亡等关键分子结构组成的泛凋亡小体,发挥3种程序性死亡形式之间的协调调控与交互作用。从进化角度来说,泛凋亡通过介导多种程序性死亡途径减少病原体免疫逃避风险,有利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淼 孙永虎 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0卷21期 42-4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儿60例,其中MPP组患儿31例,BP组患儿29例;根据MPP组患儿病程分为急性期组2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茗月(综述) 熊礼宽(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972-975,976页ISTICCA
【摘要】 感染性疾病是最重要的公共健康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300万以上的人群死于感染性疾病[1]。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其次是真菌和寄生虫。某些不同的病原体感染可引起临床症状相似,但致病机制、发病进程完全不同,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诗诗 章晓燕 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30卷6期 160-162页ISTICCA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室采用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s)进行诊断性测试,不同类型的微阵列以及它们在临床实验室中的运用突飞猛进.微阵列技术是目前较为新颖的一项技术,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基因分型以及耐药性的确定.该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长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卷23期 168-169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灌南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与此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仲 《中国急救医学》 2011年31卷7期 584-586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近年,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出现了高发的倾向.据统计,各种急诊感染或合并急性感染的疾病占据了急诊患者就诊病因的首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绍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年6卷11期 918-9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廊坊地区女性患者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种类分布.方法 对2 128例妇产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疑似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患者,采集相应标本做细菌培养、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测、淋球菌培养、真菌培养.结果 1 624例病原体阳性,占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丽彩 李敬 等 《婚育与健康》 2025年31卷8期 16-18页
【摘要】 目的:探讨阴道病原体感染性疾病(阴道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2+12HR-HPV)感染与宫颈上皮性病变(CI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宫颈癌筛查数据,筛查出阴道炎、2+12HR-HPV感染、CIN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书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29期 139-140页
【摘要】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在基层医院比较多见,其表现有4个特点:(1)新型病原体及其所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出现。(2)旧型病原体重新出现在临床上,对实验诊断提出了新的要求。(3)新、旧病原体的耐药性均明显增强,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也提升了实验诊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丽娜 徐璐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9年16卷9期 23-24页
【摘要】 <篇首> 病原体感染机体后,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相应抗体,可利用各种免疫学方法如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技术等进行检测.本文仅就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伤寒副伤寒、幽门螺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瑀培 王诚谱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1年48卷4期 1340-1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自噬方式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清除受损伤或不必需的线粒体,从而维持其功能稳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病原体通过胁迫线粒体自噬在机体感染过程中调节先天免疫信号通路,从而影响感染性疾病的进程.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婷 石华 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43卷6期 609-6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其致病因素较成人更为复杂,临床表现更多样。早期、快速、全面地明确感染病原体,对于临床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减少患儿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庭 包洪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年23卷4期 431-433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以艾滋病病毒(HIV)为研究对象,建立感染性疾病RNA病毒性病原体的生物信息学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DNase-非序列依赖的单引物扩增技术,将艾滋病患者血清过滤后,经DNase处理去除血清中的内源DNA,提取血清病毒RNA,反转录合成病...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RNA病毒性病原体;DNase-非序列依赖的单引物扩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