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10
- 6
- 6
- 5
- 1
- 407
- 50
- 31
- 23
- 19
- 83
- 50
- 25
- 24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樊梁军 《心电与循环》 2025年44卷3期 329-332页
【摘要】 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提示存在房室分离现象的患者61例,笔者从5例典型病例入手,结合心电图逆向技术分析和总结心电瀑布图特征,以保证诊断的正确性.当窦性心律伴房室分离持续较长时间时,P波带改变原来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漆星宇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4年33卷1期 37-39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60岁.因外伤入院.否认既往有冠心病史.入院常规检查心电图.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窄QRS逸搏心律,频率85次/分,诊断:加速性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不排除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图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伯谦 王沛 等 《现代医学》 2024年52卷6期 827-83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消融术中无交界区心律(junctional rhythm,JR)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及消融策略.方法:纳...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阳 李玉平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38卷4期 302-304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68岁.因摔伤后髋部活动受限1 h就诊,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片段均可见一个波带2个QRS波,考虑诊断为1∶2心室双反应.后经再次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交界性早搏伴不同形式的反复心搏,动态心电图片段分析可见交界性早搏,其后可见逆行P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莎莎 刘星 等 《心电与循环》 2024年43卷2期 181-182,185页
【摘要】 心房静止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房的电活动和机械活动完全丧失,体表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房室交界区逸搏心律、无P波.临床上患者常以晕厥、卒中甚至猝死就诊,因此诊断这类患者需引起重视.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上分为一过性或持续性心房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祝焕 唐春梅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3年32卷1期 63-64页ISTIC
【摘要】 患者老年女性,93岁,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支气管炎多种病史,于2019年12月出院后未坚持系统的降血糖、降血压服药治疗,血压控制时好时差.近两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眩晕,近1周加重伴尿多、尿频,及咳嗽、咳痰入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刚 泮思林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年31卷1期 66-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由左前主干静脉退化失败所致,是上腔静脉最常见的畸形,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胸腔静脉异常,总患病率为0.35%~0.5%[1-3].PLSVC 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芷琴 王长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36卷5期 462-46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电瀑布图联合心电散点图在快速判断房室关系中的诊断价值,为快速分析动态心电图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动态心电图病例,结合逆行技术,分析和总结其心电瀑布图、心电散点图特征.结果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瀑布图特征是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瑞 景永明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31卷5期 319-324页
【摘要】 选择二度房室阻滞合并频发室性早搏及交界性早搏的心律失常病例,分析其心电散点图特征,总结分析技巧.房室阻滞所致长周期相关的特征点集与无长周期的同名特征点集有相似性,相当于由后者漂移而来.Lorenz散点图的漂移规律为前周期延长向右移,后周期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洁 刘鸣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2年31卷1期 72-74页
【摘要】 隐匿性传导是指激动在心脏中或心脏特殊传导系统中可以传导至足够深处,但又不能走完全程的一种传导受阻现象.隐匿性交界性早搏能使交界区产生新的不应期,对下一次心搏产生影响,使心电图表现复杂化.本文报告的1例患者由于同时存在交界区的前传和(或)逆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倩 杨亚莉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35卷4期 368-371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78岁,因"左眼胀痛不适1月余"入院,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现二度Ⅰ型或一度房室传导阻滞(AVB),但文氏周期或连续一度阻滞被"Pon ST"打断.24 h动态心电图时间(t)-RR间期散点图呈3层分布,选择有特征性的3处1 ht...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房室折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花莲 魏欣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35卷5期 503-505页ISTIC
【摘要】 患儿男,13天,生后6天因"交界性心律伴宽QRS波心动过速"入院治疗.外院曾用普罗帕酮、利多卡因治疗,转入后心电图示窄QRS波心动过速,室房分离,曾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直流电、食管调搏均不能转复心律失常,后经普奈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终止.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明旺 谢蓓莉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30卷6期 446-448页
【摘要】 植入心脏起搏器所引发的心室除极异常将掩盖急性心肌梗死的异常Q波、损伤性ST段及缺血性T波改变,极易造成漏(误)诊,延误患者治疗时机.本文报道1例起搏器植入10年后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及具体诊疗过程,为同道提供借鉴,以减少临床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淞 向晋涛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34卷6期 605-607页ISTIC
【摘要】 患儿女性,2个月,因"院外发现室上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AVB)5天"就诊.24 h或1 h动态心电图散点图除呈现为典型交界性并行心律的图形外,还有多分布的散点图团块,心电图显示有间歇性一、二度AVB.通过心电机制结合数学模型分析,得出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鼎 温伟谊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34卷5期 503-505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71岁,因心悸、胸闷就诊.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前段散点图呈"棒球拍"与"曲尺状"组合,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并交界性逸搏或交界性自主节律;后段散点图与前段完全不同,呈特殊的4分布,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并交界性自主节律、等频性房...
【关键词】 心电图学;心电散点图;窦性心动过缓并交界性自主节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峰 王永权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0卷12期 1145-1146页ISTICPKUCABP
【摘要】 报告房室交界区早搏隐匿性传导导致心电图多种房室传导现象共存患者1例,探讨同类心电图分析方法及临床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云飞 常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年27卷6期 702-7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一次力竭和反复力竭运动后大鼠心传导组织窦房结(SAN)、房室交界区(AJ)的组织结构及连接蛋白40(Connexin 40,Cx40)表达的时相性变化和规律.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分为一次力竭游泳组、反复力竭游泳组及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华芬 王晓红 等 《护理学杂志》 2006年21卷17期 30-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房室交界区消融加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的监护方法.方法 对62例行该手术患者术中行生命体征监护、预防感染、起搏监护、消融监护和疼痛监护.结果 62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监护是顺利配合完成手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奎 陈新义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3年21卷3期 250-25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改良房室交界区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0只,分别做房室交界区的额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连续切片,在HE、Masson及磷钨酸苏木素染色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结果:家兔房室结位于房室隔内中心纤维体的右侧,主要由P细胞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汉政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7卷10期 191-19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92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予以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环亲 吴飞玉 等 《新医学》 2016年47卷9期 633-6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房室交界区不应期内的房性早搏(房早)刺激在指导预激综合征靶点定位及消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按是否使用房早刺激方法指导消融前传旁路,分为对照组和房早干预组。对照组20例(A 型预激12例,B 型预激8例),使用非...
【关键词】 房室交界区不应期内的房性早搏;预激综合征;导管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伟 袁争百 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235-2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oi-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rchycardia ,AVNRT)慢径时出现中等频率交界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2例2010年1月~2012年3...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行动过速;慢径消融;中频交界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谈剑诚 程有伟 等 《中国医药》 2013年8卷2期 195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74岁.因"头晕、胸闷1周,加重1d"就诊.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10余年,无糖尿病史.体格检查:T36.8℃,BP 165/95 mm Hg(1 mm Hg =0.133 kPa).心律不齐,心率55次/min,无病理性杂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健敏 《中外医疗》 2018年37卷23期 163-164,170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房室交界性逸搏伴束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点,探讨诊断可行性,为临床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7年6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20例房室交界性逸搏伴束支文氏现象患者和20例窦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研究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慧芳 吕华 等 《解剖学报》 2011年42卷5期 670-674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观察临床上心律失常常见发生部位及射频消融治疗靶点部位--房室交界区和邻近区域的形态学特点及连接蛋白(Cx)43和40的表达,为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可能的有效治疗部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10例正常成人心脏,选取房室交界区及其邻近部位,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欣伟 时衍坤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9年23卷1期 87-88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28岁.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电图窦性P波与QRS波无关,频率与交界性频率相同;交界性节律以 2∶1,3∶2,4∶3,5∶4文氏型下传阻滞,有时呈4∶2,5∶3顿挫型文氏型下传.提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心动过速伴文氏型下传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冰 曾秋堂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6期 518-5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交界区心律伴室房逆传阻滞的意义.方法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共91例.采用由低至高的逐点递进的方法进行消融,放电中注意观察交界区心律伴逆传阻滞现象的出现.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手术成功,其中3例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东 凌峰 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年28卷1期 50-52页ISTICCA
【摘要】 心室率控制是房颤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房室交界区消融加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房颤的一项成熟技术,但是在房室交界区消融术后早期可发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现就其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昱思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7年16卷2期 167-16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2岁,双侧多囊肾20多年,因心慌、气短1月余,维持性血透3年,于2004年2月24日入院.查体:T 36 ℃,BP 126/76 mmHg(1 mmHg=0.1333 kPa),消瘦,贫血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中龙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16卷2期 129-129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女、69岁,因反复胸闷、心悸、头晕,活动后加重10d入院,既往有心脏病史.体检:一般情况较差,血压:110/70 mmHg,心率66bpm左右,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心界向左下扩大,两肺呼吸音粗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学军 郭继鸿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26卷3期 158-1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进一步明确在慢径消融过程中出现交界心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425例.在慢径路消融过程中,以交界心律出现与否作为观察指标,按照常规的...
【关键词】 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路消融;交界性心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洪英 施展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16卷3期 205-20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男、84岁,心悸入院.高血压,冠心病多年.一度房室阻滞12年.血压160/80mmHg,律不齐.动态心电图(图1)可见室早后酷似交界心律,利用梯形图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佩华 林敏瑜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7年16卷4期 283-28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76岁,因头晕、视物旋转1天就诊.体检:心率76bpm,血压110/80 mmHg,心律不齐,未闻及心脏杂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万红 熊望琼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6年15卷2期 106-108页ISTIC
【摘要】 目的进一步认识和评价房室交界区双层阻滞的心电图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分析696例房室阻滞中10例房室交界区双层阻滞的资料.结果10例患者均为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均表现为非交替性文氏周期,其中长PR间期文氏现象(A型)及长PR间期高度房室阻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军 陈珺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5年26卷1期 67-69页ISTICCA
【摘要】 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AVJRT) 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对患者造成心理、生理负担且患者难以接受,一直是心电生理学科研究热点,本文综述近年来RFCA治疗AVJRT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 射频导管消融;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飞 朱健华 等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31卷5期 303-305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离子通道基因KCNQ1和KCNH2与家族性阵发性房室交界折返性心动过速(FPAVJRT)的关系,以探讨FPAVJRT发生的分子遗传机制. 方法:在一个FPAVJRT大家系中,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对KCNQ1和KCNH2基因的所...
【关键词】 阵发性房室交界折返性心动过速 KCNQ1 KCNH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霞 马东亚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4年13卷3期 219-220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女性,74岁.以气短10余年,头晕、心慌10余天来院就诊.立即做心电图检查(图1)第1行P波:Ⅰ导倒置、呈双峰,Ⅱ导双向;QRS波:Ⅰ导QS,Ⅱ导rS;P-R间期不固定,心室率缓慢不齐,P波属窦性下传,心房率79~82bpm;Ⅱ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清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3年1卷3期 215-21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病历报告患者,男,64岁.反复心悸8年,于2002年5月21日来我院诊治.超声检查示心脏大小正常,室壁运动异常.动态心电图:心动过速,QRS呈宽一窄二种波型,反复连续交替,其次数约占心率的67%,多数QRS波增宽.留取体表心电图(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乐浩吉 潘大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19卷9期 559-55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7岁.2000年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提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缺损口直径约4 mm).平素体健,活动如常.剧烈运动及哭闹后无口唇紫绀.不喜蹲距,发育较瘦小.无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史.
【关键词】 心动过速,房室交界处,双重性;室间隔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松梅 王娟 等 《心脏杂志》 2003年15卷5期 467-469页ISTICCA
【摘要】 慢径消融是近年来临床治疗某些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作者拟对房室交界区内兴奋传导的组织形态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对慢径消融部位提供形态学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