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3
- 1
- 1
- 195
- 14
- 14
- 6
- 2
- 55
- 25
- 18
- 16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尹岚 章富君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37卷5期 430-433页ISTIC
【摘要】 经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室双重反应及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多样,结合文献及1例患者的全程动态心电图中提供的典型心电图,总结归纳为①类似于插入性早搏的心电图;②二联律性的快速心动过速且伴有R波振幅和形态的交替变化;③房室结传导的文氏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小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2年31卷5期 365-367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72岁,主因"一过性晕厥反复发作6个月,加重2天",以"晕厥待查"收入院.入院后临床诊断:高血压病,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超声心动图检查示:①左房大;②瓣膜退行性变;③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中出现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兴杰 雷蕾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1年30卷4期 267-27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自发性早搏揭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的心电图特点及产生机理.方法 以8例典型病例为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当患者心电图出现以下表现时,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①房早及室早时RP间期相近或相等,而PR间期短、长迥异;②房早或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凯 谭雁 等 《心电与循环》 2021年40卷4期 443-445页
【摘要】 2014年12月9日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因阵发性胸闷、心悸3 h就诊患者1例,在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1次心房激动,分别沿房室旁路和房室结慢径路同步不等速顺传心室,形成2次心室激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宪伟 王山岭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34卷1期 73-75页ISTIC
【摘要】 1例女性,65岁的患者,发作性心悸5年.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提示窄QRS心动过速,约190次/分,P波与QRS波呈1:2关系,RR间期长短交替现象.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术中也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经改良房室结慢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富君 李京秀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0年29卷6期 407-409页
【摘要】 患者男,65岁,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经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窦性心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室早)部分呈插入性、插入性室早揭示房室结双径路、偶发房性早搏.三维Lorenz-RR散点图显示,插入性室早始点、终点和止点...
【关键词】 三维Lorenz-RR散点图;插入性室性早搏;房室结双径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旭光 何方田 《心电与循环》 2019年38卷3期 239-241页
【摘要】 分析2例窦性激动在房室结慢、快径路内隐匿性传导引发不完全性反复搏动或反复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阐述了隐匿性传导的概念、机制,阐述了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的解剖和电生理基础、类型及鉴别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荣 惠永平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07年4卷11期 141-14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2001年无诱因出现心悸,突发突止,持续1 min左右自行缓解,未诊治.就诊前1周上述症状明显而来我院,体格检查:精神可,血压:120/70 mmHg,心率:77/min,心律齐,心界不大,各瓣膜区未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毓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4年14卷22期 160-160页ISTIC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6岁,因心悸、气促、呼吸困难1周入院.体检:T:37.3℃,BP:120/70 mmHg急性病容,端坐位,面色苍白,口唇发绀,颈静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较弥散,心率65次/min,心律整,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忠伟 郭继鸿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3年12卷3期 149-152页ISTIC
【摘要】 目的报告一种新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总结该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结果该型室上速的发生机制是窦性激动连续经房室结1:2下传激动心室,导致心室率经常是心房率的两倍,心动过速呈无休止性发作,并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结论这种心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佑玲 苏勇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2年11卷3期 170-17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发作心悸半年,加重一月入院.体检:BP17.29/11.97Kpa(130/90mmHg),心率88次/分,律不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方田 贾全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16卷1期 76-77页ISTIC
【摘要】 分析了1例具有双向性传导的房室结内双径路伴逆向慢径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表现,阐述了顺向性、逆向性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的诊断线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东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1年1卷10期 1584-158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病例报告例1 女,46岁.因昏厥反复发作10 a,加重2 d于1999-11-16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 a无诱因出现昏厥,持续2~3 min意识自行恢复,发作时伴黑朦、胸闷、气短,曾多次就诊于外院,但心电图未见异常,拟诊为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建强 李则林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25卷2期 148-150页
【摘要】 患者常规体表心电图PP间期基本规则,PR间期不典型逐搏延长,随后突然出现一长RR间期,酷似二度Ⅰ型房室阻滞.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可观察到长RR间期前的QRS波终末部出现一个逆行P-波,PR间期跳跃性延长达到0.15 s,提示存在房室结双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兴杰 王彦梅 等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23卷1期 58-65页
【摘要】 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心电图虽然常见,但要真正做到分析合理、诊断正确也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心电图诊断AVB,尚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注意对PR间期本质的认识[1](1) PR间期在心电学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玥 孙海涛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2年21卷3期 210-211页
【摘要】 患者,男,18岁,因阵发性心慌4~5年入院.入院前经常出现阵发性心慌,突发突止,每次持续1~2h左右,每年发作1~2次,发作时无晕厥,曾行心电图检查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为行射频导管消融来我院诊治.体检:血压105/72 mmHg,体温36.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拜君芳 李海燕 《吉林医学》 2010年31卷28期 4930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临床用药观察.方法:收集72 例PSVT发作患者,采用刺激迷走神经方法进行复律(刺激咽喉部、压迫眼球和压迫颈动脉窦)无效,使用异博定、心律平、西地兰三种药物进行复律比较.结果:心律平与异搏...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药物复律;房室结双径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晓虹 郑新权 等 《心电学杂志》 2009年28卷3期 134-13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引起的心电图表现及形成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的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结果 观察到6种房室结双径路传导现象:①房性期前收缩或心房颤动诱发慢快型AVNRT,②AVNRT伴2:1房...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心电图;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志城 龚仁泰 等 《心电学杂志》 2006年25卷1期 7-1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室房传导及其伴发的特殊心电现象和发生机制.方法通过常规心电图对6例异位心搏中出现的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室房传导现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特征为:①心室搏动后跟随P-波,R-P-间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邻两个R-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玉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16卷1期 78-79页ISTIC
【摘要】 报道1例室性早搏诱发的房室结室房传导双径路现象,并分析其两种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及原因.
【关键词】 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房室结双径路;室房传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庆苏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33卷1期 78-81页
【摘要】 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但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下部共径 2:1房室阻滞不多见.本文报告一例典型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下部共径 2:1 房室阻滞,在一次室性早搏后转为 1:1 房室传导,以慢径下传受阻结束,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兰芳 王占启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36卷5期 475-478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52岁,主因"阵发性心悸20余年,加重12 h"入院,患者窦性心律心电图部分导联有轻度预激波,心动过速发作时为宽Q RS波心动过速,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伴电轴左偏.电生理检查提示右侧房室之间存在前传递减,无逆传功能的旁道;同时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兴杰 李沙沙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22年31卷1期 25-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PR间期过度延长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方法 选择5例PR间期过度延长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 PR间期过度延长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表现:①P被误认为U波;②下传心搏被误认为室性或交界性逸搏;③P与QRS传导关系误判;④房室阻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露江 导师:李菊香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硕士) 2020年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房室结双径路(Dual Atrioventricular Nodal Pathway,DAVNP)是指房室结内存在着功能上纵行分离的两条不同性能的传导径路,其不应期和传导性不一,由此,临床上可以产生折返性和非折返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曰同 单丽丽 《心电与循环》 2022年41卷1期 86-87页
【摘要】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由于食管电生理检查可清晰显示P波,使诊断更为准确.本文报道2021年3月商河县人民医院1例因"发作性心悸2年"就诊的双径路及旁路均参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过临床诊治,分析和解释其心电生理现象.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跳跃现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书英 李洁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4年9期 686-68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丽萍 周厚龙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6卷26期 3142-3143页ISTICPKUCA
【摘要】 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病机制是由于房室结内存在传导速度和传导路径不同的双径路.本文患者根据心电图及梯形图对房室结双径路的分析,提示快-慢径路不应期不一致,并在快-慢径路...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心房期前收缩复合征;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伟 李乔华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2期 242-24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钙剂对房室结双径路(DAVNP)的电生理影响及其在心房调搏(TEAP)中对心动过速诱发的影响.方法:以阵发性心悸就诊行TEAP诊断为DAVNP但未诱发心动过速并除外钙剂禁忌证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予葡萄糖酸钙注射后重复TEAP,...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蔡辉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22卷6期 611-614,彩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已成为治疗AVNRT的首选方法.文中探讨经射频消融治疗普通型与顽固型AVNRT引起术中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AVB)16例(20.8%)及永久性AVB 2例...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勇 李德才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7年23卷5期 609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患者,女,20岁,在校大学生.因阵发性心悸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始出现心悸,每次持续1~2 min,最长达8 h.发作时自感心跳快,可以自行终止,均突发突止.发作时可伴头昏、头痛、乏力、出汗,无黑朦及晕厥,无怕热和消瘦.院外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大春 何国祥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4期 334,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9 岁.主因反复胸闷半月,晕厥1次入院.急诊心电图显示: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查体: 发育正常,无颈静脉充盈,心界不大,心率60 次/min,心律不齐,无杂音.血常规、血沉、心肌酶谱、胸片及超声心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萍 蔡辉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19卷2期 139-142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68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与9例顽固性AVNRT的心电生理特性及临床特点,探讨治疗顽固性AVNRT安全、有效的消融策略.方法:对AVNRT患者,常规取下位法消融,若无效,可逐渐将大头消融电极上移,选择在希氏(Hi...
【关键词】 顽固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明 姚廷周 《中医药学刊》 2006年24卷11期 2094-20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心脏电生理检查与中医传统辨证分型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互关系.方法:对53例患者首先进行辨证分型,其中阴虚火旺型11例、阳气虚弱型22例、心血不足型13例、心血瘀阻型7例,然后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经食道心房调搏)并记录其结果,与中医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键 黄怡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5年20卷3期 203-20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在房室结双径路部分病例的心内电生理检查中发现存在提前于希氏束(HBE)电位的心房局部慢径电位(Asp),本文旨在探讨Asp出现的部位、电生理特点以及在消融慢径时的临床应用.方法:6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比较以Asp为靶点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天娇 林奇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26卷3期 208-2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冠状窦口(CSO)及其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射频消融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方面的功能意义.方法正常成人心脏15例,其中7例用于大体解剖观察,7例用于光镜观察,1例用于电镜观察.组织连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军 陶谦民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04年19卷1期 25-2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窦性心律时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ATP)或腺苷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的最小有效剂量.同时比较ATP和腺苷的剂量相关性.方法:窦性心律下,42例患者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射ATP和腺苷,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相邻2个心搏之间,PR间期时限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大年 王邦宁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8卷6期 461-46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房室结的传导功能影响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28例确诊房室结双径路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房室结慢径消融,术前术后分别测房室结文氏周期(Wen-AVN),房室结快径有效不应期(ERP...
【关键词】 电生理学;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治疗;导管消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庆 陈锐华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3年16卷4期 271-273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探讨以小剂量射频电能及消融时间递增法治疗"平滑"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可行性. 方法:86例AVNRT患者以A1A2刺激时房室结传导时间最大跃增≤40 ms,>50 ms和40~50 ms分为平滑曲线组、跳跃曲线组和过...
【关键词】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平滑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