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4
- 263
- 50
- 416
- 268
- 100
- 84
- 69
- 408
- 375
- 110
- 76
- 4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怿泽 史金玉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3年39卷3期 401-4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心肌梗死后抑郁(depress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DAMI)临床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采用能模拟人类DAMI发病原因和生物学反应的动物模型进行基础研究,是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鹏云 孙小茁 等 《山东医药》 2023年63卷23期 111-114页ISTICCA
【摘要】 阈下抑郁(SD)是一种是常见心理亚健康状态,又称亚健康抑郁状态,建立一种与人类相似的SD动物模型是防治和了解该病复杂性及相关机制的重要工具.一般来说,SD动物模型是通过一定应激源引起行为情绪变化,诱发脑神经、分子生物学异常来进行构建的,常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聪 赵雅蔚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9年29卷7期 125-130页ISTICPKUCA
【摘要】 抑郁呈现持续性精神低落和情绪障碍,是全世界最常见和最突出的精神障碍之一.合适的抑郁动物模型可以作为有效的手段进行抑郁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经典的和正在探索的抑郁动物模型造模的实验动物种类、抑郁评价监测指标以及抑郁动物模型.啮齿动物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理萍 梁建平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9年29卷3期 113-116页ISTICPKUCA
【摘要】 抑郁是是癫痫患者最常见的伴发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是了解其机制的关键.本文就癫痫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世光 刘健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年28卷1期 107-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实验(TST)作为昆明小鼠抑郁动物模型的相关性.方法成年雄性昆明小鼠先后进行TST和FST,摄像系统分别记录6 min内的行为变化,实验间隔1周,实验参数有不动状态潜伏期和不动状态持续时间百分率;采用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世光 李子峰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2年28卷2期 289-2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明暗箱实验(light/dark box,LDB)和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作为动物模型评价昆明小鼠焦虑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成年♂昆明小鼠先后放入明暗穿梭箱和悬尾箱,摄像系统分别记录5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启盛 罗斌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9卷1期 16-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脑出血后抑郁动物模型,为脑出血后抑郁症的深入研究创造条件.方法采用胶原酶尾壳核注射方法诱导大鼠脑出血的基础上,给予21 d慢性不可预见的温和应激,建立脑出血后抑郁动物模型.结果模型组大鼠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其活动性、兴趣、快感、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彦芝 韩亚光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26卷10期 1513-1514,15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肿瘤相关性抑郁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行为及生化指标.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接种肿瘤细胞前后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分养大鼠抑郁症模型,制备大鼠肿瘤相关性抑郁模型.采用开场试验检测大鼠的行为性抑郁,利用荧光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秋波 姜赛琳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1卷6期 899-9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自拟舒肝解郁灵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皮质醇的影响.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成年小鼠,应用分养和长期不可预知的中等强度应激造成小鼠抑郁模型,观察自拟舒肝解郁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宝辉 李志刚 等 《针刺研究》 2005年30卷1期 22-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抗抑郁研究适宜模型的选择.方法:选用药物实验方法,观察去甲肾上腺素毒性实验小鼠的死亡率、5-羟色胺酸甩头实验小鼠甩头次数.用改变环境条件的方法,观察悬尾实验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和通过慢性应激模型观察开野实验大鼠的活动性及检测糖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茸茸 曲显俊 《实验动物科学》 2019年36卷3期 80-85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是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有许多未知之处.抑郁动物模型可以模拟人类抑郁症的临床症状且这些症状可被有效的药物逆转,这对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抗抑郁药物研发、临床疗效评价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常见的抑郁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文霞 牟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9年26卷3期 223-226页ISTICCA
【摘要】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有关PS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手段亦有限,缺乏预测发病和判定预后的客观生物学指标.采用能模拟人类PSD生物学行为的动物模型进行基础研究,是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颖 王晴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3卷10期 122-126页ISTICCA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步态失调、肌肉强直等运动功能障碍.抑郁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兴趣缺失、快感下降等.抑郁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达到50% ~ 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麦尔耶姆古丽·麦麦提 麦合苏木·艾克木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18卷10期 1269-1272,129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对不同抑郁动物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探讨ASMq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应激、利血平拮抗实验以及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实验,分别用ASMq低、中、高剂量(小鼠2.0、4.0、8.0 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珊 谢萍 等 《实验动物科学》 2015年32卷2期 48-52页ISTIC
【摘要】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复杂情绪障碍疾病.由于在发病模式中所表现出的生理特殊性与病理复杂性,使得在本病动物模型研究方面与单纯抑郁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产妇分娩后所处的特殊时期,其发病与激素水平、神经递质及某些肽类物质含量、相关受体功能等方面改变密切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楠 安磊 等 《军事医学》 2013年37卷6期 439-44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ICR小鼠改进获得性无助抑郁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电脑程序控制的穿梭箱条件反射系统,每天360次、连续4d给予ICR小鼠不可逃避性足底电击(IS)诱导训练,每次电击持续2 s,平均间歇8 s,电流强度0.3mA.经过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燕 陈艾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31卷22期 3342-3344,3349页
【摘要】 抑郁症是全球的高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但相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和药物开发、筛选有着重大的意义.如何合理选择最适合的动物模型,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和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该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飞龙 徐志伟 等 《军事医学》 2011年35卷3期 193-19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社会失败应激抑郁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连续给予C57BL/6小鼠社会失败心理应激21 d,应激结束24 h后依次通过社会交互实验、开场实验、糖水偏爱实验等评价手段,对小鼠进行抑郁行为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社会失败应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丹 邢晓东 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0年13卷4期 380-3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及及多巴胺的变化,研究针刺从痰论治对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额叶皮质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及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瑞婕 吴爱勤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21卷2期 71-73,88页MEDLINE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束缚应激和注射糖皮质激素两种应激抑郁造模方法以及神经内分泌机制的探讨.方法 24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8只), 束缚应激组(MS组,8只)和糖皮质激素组(CO组,8只),用长期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正 李恒芬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17卷10期 1190-1192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 及认知行为变化.方法 造模前后分别测量摄食量和体重,使用Y型电迷宫评价抑郁症动物模型的认知,强迫游泳试验评价抗押郁药物作用后动物行为的变化.结果 造模前后动物的体重增加量,造模后的动物摄食量,药物干预后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中启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1年25卷4期 302-305页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论述了抗抑郁药的发展历史和抗抑郁药的类型,并对动物抑郁模型的原理作了简要阐述.最后,指出了目前临床使用的抗抑郁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将来抗抑郁药的发展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蕊 尹勇 《医药前沿》 2015年18期 334-335页
【摘要】 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抗抑郁药的新药开发都离不开有效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本文阐述了应激抑郁模动物型的常见类型,以期为深入研究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静 张琦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31卷8期 32-33页
【摘要】 目的:考察解郁口服液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胆碱酯酶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均按Porsolt方法强迫大鼠游泳建立抑郁动物模型.中药组以解郁口服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小江 文洪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7卷10期 211-21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抗抑郁中药及其抑郁动物模型.方法 对近十年有关抗抑郁中药及其抑郁动物模型进行文献检索.结果 抗抑郁中药的实验研究中的抑郁症动物模型报道一般有应激模型、操作行为模型、孤养模型、脑损伤模型、药物相互作用模型等.结论 抑郁动物模型类别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丽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7卷2期 69-72页
【摘要】 <篇首> 抑郁症通常指的是情绪的障碍,是一个以心境低落,思维迟钝,语言行动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应激因素加剧,使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引起国际上的普遍关注.据WHO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碧玉 杨惠栾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5年33卷2期 275-2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斑马鱼具有繁殖周期短、发育早期(胚)体呈透明、与人类遗传和生理高度同源性及养殖成本低等优点,对哺乳动物抑郁症模型的局限性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目前已成为研究精神类疾病的一种最有潜力的模式生物.由于斑马鱼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模型建立方法的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永智 张亦文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5年33卷5期 695-7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周期睡眠干扰(sleep interruption,SI)应激对ICR小鼠情绪行为的影响,建立SI应激致焦虑抑郁共患小鼠模型.方法 雄性ICR(4~5周龄)小鼠72只,分别按1、2、3周应激周期,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磊 荆瑞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25年56卷2期 112-121页ISTICPKUCA
【摘要】 难治性抑郁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TR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TRD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目前对于TRD的定义尚存在争议.在临床治疗方面,主要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菲 江科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5年33卷2期 232-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构建的乳腺癌荷瘤小鼠抑郁表型,优选更符合临床表现并适合基础研究的乳腺癌抑郁小鼠模型.方法 构建单纯接种 4T1 乳腺癌细胞的肿瘤模型(4T1 组)和联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惠 周晓庆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5年33卷7期 1082-10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围绝经期抑郁症因为性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以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思维迟钝、兴趣减退为主要特点,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存在争议,诸多学者以围绝经期抑郁动物模型为基础进行科学研究,而良好的围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子轩 霍清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5年33卷2期 249-2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抑郁症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抗抑郁新药的研发,其模拟人类抑郁症状的同一性和可靠性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然而,目前还尚未发现与人类抑郁症发病完全契合的动物模型,阻碍了对抑郁症的深入研究.然而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辰杰 樊明理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34卷6期 845-849页ISTICCA
【摘要】 抑郁症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类精神障碍性疾病,其临床治愈率低且具有高复发性.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为口服西医传统抗抑郁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服药周期长、不良反应较大、费用昂贵等弊端,局限性明显.因此,寻找合适的药物行替代或辅助治疗尤为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一凡 梁小珊 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3期 515-5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柴胡皂甙a(SSa)对皮质酮(CORT)抑郁模型基础上诱发小鼠急性癫痫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SPF C57BL/6J小鼠,使用皮质酮口服给药,制备CORT抑郁模型,之后予戊四氮诱发小鼠急性癫痫发作,并腹腔注射柴胡皂苷a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加辉 罗小泉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4年34卷2期 72-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借助文献计量学对抑郁症动物模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 本文作者从WoSCC数据库选取了近十年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相关文献,并使用分析软件CiteSpace 6.1 R1(64-bit)Basic对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靖仪 张志博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4年38卷9期 681-6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动物模型是研究抑郁障碍机制、筛选抗抑郁活性药物的有力工具,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模拟临床患者状态的模型.本文首先简述经典抑郁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而后综述与应激相关的动物模型,尤其是身体应激源和社交心理应激源诱导的模型,并介绍评估动物抑郁样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辉 张勇 等 《实验动物科学》 2024年41卷4期 75-79页ISTIC
【摘要】 抑郁症因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已经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抑郁症发病因素极其复杂,因此在进行相关实验时构建相应抑郁症模型成为实验关键步骤.本文主要介绍常见小鼠抑郁症模型的构建方法,例如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模型,特殊药物所致抑郁模型,生命早期应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龙 贾冉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9期 1720-1726页ISTICCA
【摘要】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情绪障碍疾病,是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有明确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科学可靠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探索中医药防治抑郁症相关机制的关键.通过查询相关中文数据库,归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前清 赵丞 等 《中南药学》 2024年22卷3期 633-6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鼠尾草酸对产后抑郁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雌性C57BL/6小鼠70只行双侧卵巢去势手术,后激素撤退模拟妊娠制备产后抑郁模型.根据糖水偏爱试验筛选50只产后抑郁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雌激素组(20μg·kg-1,s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萧文云登 朱婧煊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45卷11期 1295-13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间断性慢性睡眠剥夺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的方法建立抑郁症失眠大鼠模型,并与传统单纯CUMS造模效果进行比较,探索更优的抑郁症造模方法.方法 选取3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