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2
- 167
- 7
- 24
- 5
- 3
- 3
- 2
- 441
- 260
- 169
- 109
- 9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仪登霞 李聪 等 《中国种业》 2023年1期 113-115页
【摘要】 中豌10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中豌4号为母本、草原23号为父本,通过系统选育法育成的早熟、丰产型豌豆品种.在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中豌4号增产8.6%和11.2%(北京试验点).该品种籽粒较大(千粒重约270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平 李自超 等 《遗传学报》 2004年31卷7期 717-723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粳型旱稻IRAT109和粳型水稻越富杂交的116个DH株系的群体为材料,利用已构建的分子标记连锁图(包括94个RFLP标记和71个SSR标记),定位了水稻茎秆主要抗倒伏性状的QTL.在水田、旱田栽培条件下,考查了乳熟期DH系及其亲本的茎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成喜 陈维元 等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年2卷3期 36-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是指以垄作为基础,将原两垄合成一垄,垄上种植6行的窄行密植栽培方法.选用适宜品种是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的核心技术.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要筛选出适合大垄窄行密植栽培的大豆新品系.通过本试验我们认为,大垄窄行密植宜选择半矮秆抗倒伏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春余 金留福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年33卷5期 343-3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苗期施用抗倒胺,可以防止秧苗徒长,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分蘖能力,促进干物质积累,从而使秧苗素质提高.大田期施用抗倒胺后,株高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缩短,成穗数增加.用量超过15 g·a-1,每穗粒数即下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启伦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0卷2期 48-51页
【摘要】 选取10个具有抗倒差异的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双列式组配的45个组合为供试材料,利用Griffing方法4,估算一般配合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所有抗倒伏性状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倒伏性状基因型变异中,其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重要;同一抗倒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 杜建林 《作物学报》 2001年27卷6期 941-945页
【摘要】 本研究对倒伏性不同的20个大麦材料进行力学分析和根量、茎秆机械强度等8项指标的测定与计算, 综合考察了植物高度、单茎鲜重、茎秆机械强度和根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根量和株高与大麦倒伏系数的关系最密切. 相关分析表明 : 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梦阳 彭冠云 等 《植物生理学报》 2017年53卷9期 1586-15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水稻维管束植物学研究最新进展,阐述了影响水稻维管束形成与生长的因子、维管束性状与产量的关系、以及维管束机械支撑作用与抗倒伏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水稻输导系统三维构造研究可能将成为该领域研究新的重要内容,能有助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倩 杨旭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年25卷3期 431-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是严重降低油菜产量、品质和影响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培育和应用抗倒伏性强的油菜品种是实现油菜机械化生产和高产的重要措施,而提高抗倒伏能力的重点是提高茎秆强度.因此,本研究以包含197个芥菜型油菜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ILs,re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搏 陈冠州 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0卷3期 1-4页
【摘要】 燕麦的倒伏问题长期以来制约着燕麦的高产和稳产.总结了影响燕麦倒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进一步探明燕麦抗倒伏原因、明确倒伏评价指标以及完善抗倒技术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冠州 袁搏 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0卷3期 5-11页
【摘要】 为研究烯效唑和乙烯利对燕麦抗倒伏性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冀张莜15号为研究对象,在燕麦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喷施200 mg/L烯效唑与600 mg/L乙烯利,探寻其对燕麦农艺性状、结构性物质、生理生化指标、抗倒伏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雷锋 周燃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2期 65-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高产品种扬稻6号和抗倒伏品种绿旱1号构建的192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8个抗倒伏性状(株高、鲜重、抗折力、基部横切面积、基部髓腔面积、基部茎壁面积、壁厚和倒伏指数)和3个产量相关性状(穗长、单穗重、有效穗数)进行相关分析和QTL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桂林 张超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3年43卷5期 761-7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采用茎秆抗折力指标评价了 20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抗茎倒伏能力,据此筛选出极端抗茎倒材料和不抗茎倒材料各1份,随后测定了 2份材料成熟期茎秆的理化组分含量,并对2份极端抗茎倒差异材料蕾苔期、盛花期茎秆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为甘蓝型油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伟 梁国玲 等 《草地学报》 2023年31卷6期 1788-1797页
【摘要】 为探究不同燕麦种质资源抗倒伏能力差异,明确影响燕麦(Avena sativa L.)抗倒伏的主要因素,本试验以青藏高原地区 9 个燕麦品种为研究材料,对其表型性状、茎部力学特性、显微结构及根系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燕麦各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相昌 王云琦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3年21卷2期 74-82页
【摘要】 根土盘是边坡林木力学分析建模和了解林木倒伏力学机制的重要模块.为实现基于植株地上部分易观测指标对根土盘几何参数的预测,以及分析根土盘形态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对缙云山林地倒伏树木进行野外调查,统计杉木、润楠、大头茶的树高、冠高、冠幅、根土盘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 冯玉梅 等 《华北农学报》 2023年38卷3期 42-48页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小麦的TaGAMyb-B不同等位变异基因对茎秆伸长的作用,利用水稻的农杆菌转化体系、RT-qPCR、组织切片和细胞组织特异性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TaGAMyb-B基因不同等位变异中84 bp InDel的功能.结果发现:在Ta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禹 马峥 等 《中国种业》 2022年7期 120-122页
【摘要】 唐丰3是针对河北省生态气候复杂多样,大斑病、小斑病频发现状选育的高产、抗倒伏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为自选系13-356,父本为自选系11-27,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20170033).该品种在河北省北部春播区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钰洁 梁国玲 等 《草业科学》 2022年39卷3期 551-561页
【摘要】 为明确硅肥对高寒区燕麦(Avena sativa)抗倒伏性及种子产量的影响,以'青引2号'和'青永久507'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硅肥处理(0、45、90、135?kg·hm?2),研究施硅对燕麦抗倒伏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亦菲 张述伟 等 《中国草地学报》 2022年44卷11期 39-46页
【摘要】 为了创制饲草大麦专用品种的优异中间材料,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构建大麦品种花22和育种中间材料QS3的DH群体,以花22的株高(约80 cm)为参考,在田间筛选高秆、生长旺盛的后代DH株系,并对其农艺性状、抗倒伏性以及饲草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张瑞茂 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年44卷1期 封2,1-6页
【摘要】 本研究以德油5号F1作母本,自育新品系273R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在其F2群体中出现6株苗期株型明显矮缩的变异株,经5代纯化后育成稳定的甘蓝型矮秆油菜新种质"LSW2018".该种质苗期苗型矮缩、匍匐生长,叶面皱缩,叶片厚,叶柄短,叶色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平 李传旭 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4期 178-183页
【摘要】 为开展水稻茎粗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利用岗46B/A232的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和基于重测序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利用R/qtl软件包对水稻倒二节的节间直径(RSID)和倒三节的节间直径(RTID)进行QT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永义 杨国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4期 751-7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以易倒伏品种‘B优827’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硅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茎秆的弯曲力矩、抗折力以及倒伏指数的影响,探索通过肥料调控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的方法与技术措施.结果显示:(1)硅钾肥配施能显著增加水稻基部节间茎秆直径和壁厚,缩短节间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玄 董宏伟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年29卷5期 821-832页
【摘要】 为了探讨供钾水平对胡麻抗倒伏特性的调节机理,以'陇亚11号(V1)'和'定亚23号(V2)'为材料,设不施钾[K0,0 kg(K2O)·hm-2]、低钾[K1,30 kg(K2O)·hm-2]、中钾[K2,60 kg(K2O)·hm-2]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振宇 于肖 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21年53卷3期 29-35页
【摘要】 为了明确乙烯利和矮壮素螯合生长调节剂在谷子生产上的抗倒丰产效应,本试验以华北夏谷主推品种济谷19为材料,研究乙烯利和矮壮素螯合剂对谷子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螯合生长调节剂(康丰利,KFL)显著降低济谷19的株高...
【关键词】 谷子;乙烯利和矮壮素螯合生长调节剂;叶绿素荧光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威军 张福耀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年14卷1期 58-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倒伏一直是影响我国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调查了58份甜高粱品系与抗倒伏性相关的农艺性状,依据倒伏系数,制定分级标准,对抗倒伏性进行了鉴定、分级和评价,并对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因子和聚类分析,以期为甜高粱抗倒伏品系的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茂春 田翠婷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7年27卷11期 2346-23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稻茎秆形态结构特征和化学成分与其抗倒伏性能相关.本文对水稻茎秆高度、茎秆基部第1、2节间长度、茎秆粗细、茎壁厚度、厚壁组织(机械组织)数量和强度、维管束数量、细胞壁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细胞中碳水化合物积累的数量、硅与钾的含量以及茎秆抗倒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长明 杨林章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4期 646-6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田试验下,通过对水稻茎秆基部物理性状、形态特征和硅、钾含量的测定和比较,系统研究了不同养分和水分管理模式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特别是秸秆与化肥配施(CS)养分模式可明显提高水稻植株茎秆粗度、茎壁厚度和茎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正进 张树林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年40卷5期 561-5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理论分析和物理模拟测定的结果表明,穗型通过使茎秆弯曲的力矩-弯矩和重心高度影响抗倒伏性:弯矩增大和重心升高,抗倒伏性降低;反之,则抗倒伏性升高.弯矩随颈穗弯曲度变化的幅度明显大于重心,因此,弯曲穗型弯矩增加的幅度大而重心降低的幅度小,对抗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茂辉 聂金泉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20年47卷2期 61-67页
【摘要】 [目的]硅肥属于一种中量元素肥料,能明显提高作物的干物质积累,缓解作物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对作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通过不同硅肥施用量探究不同硅肥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个常规水稻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硅肥不同用量处理,通过测定主要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玲 张永超 等 《草业学报》 2019年28卷4期 58-69页
【摘要】 为明确不同燕麦品种(系)间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原因,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对选育的I-D品系及父本(青海甜燕麦)、母本(青海444),以抗倒伏较强的林纳和抗倒伏较弱的青引1号燕麦为对照,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开展了表型性状、器官鲜重和茎秆力学特征等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晓冰 张馥兰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29卷8期 487-48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磨牙倾斜、倒伏的矫治效果.方法:应用跨颌牵引法及微种植支抗钉牵引法,分别对倾斜、倒伏的磨牙进行扶正矫治.结果:应用两种方法矫治倾斜、倒伏的磨牙,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跨颌牵引法矫治周期较长,平均4个月,视患者的配合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黛静 张艳艳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37卷3期 396-402页
【摘要】 为了解玉米秸秆还田下耕作方式与增施有机肥对小麦茎秆抗倒特性的调节作用,在前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于2014 2015和2015 2016小麦生长季,选用百农207为材料,分析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深耕、浅耕、免耕)与增施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接楼 欧阳佰玲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6年28卷12期 1970-1978页
【摘要】 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关系,为水稻抗倒伏高产栽培调控提供依据.以3种不同抗倒伏水平的籼型杂交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氮水平、3种栽插密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基部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俊林 刘卫国 等 《作物学报》 2015年7期 1098-1104页
【摘要】 为从茎秆强度的角度探索套作大豆苗期耐阴抗倒机制,对套作大豆苗期茎秆木质素合成与抗倒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耐阴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系),在大豆-玉米套作和大豆单作两种种植模式下,测定茎秆的木质素含量及其合成过程中的苯丙氨酸转氨酶(P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建平 曾勇军 等 《生物灾害科学》 2015年1期 7-10页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5%调环酸钙水悬浮剂对水稻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拔节前7d喷施5%调环酸钙水悬浮剂,能够缩短基部节间长度,有效降低株高,协调穗粒结构,进而实现抗倒、增产的效果,其适宜剂量为150~450 g/h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晋贤 阮冠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23期 11664-11667,1172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水稻茎秆的性状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方法]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10个水稻品种茎秆(包括3个节间)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运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技术测出各品种的抗压强度;对特征数据与茎秆抗压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军 李天亮 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7卷5期 46-48页
【摘要】 "冀张燕5号"是从国外引进的42个皮燕麦品种中经观察鉴定、品种比较、区域适应性试验、多年多点生产鉴定及大面积示范应用筛选出的抗倒伏、耐水肥适宜加工麦片的中熟皮燕麦品种.该品种千粒重42.76g,生育期93d,出米率78.51%,粗蛋白含量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魏魏 赵会杰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1年40卷8期 75-78页
【摘要】 为了提高玉米抗倒特性,在豫北高产灌区生产条件下,以郑单958和浚单20为试验材料,采用了等行距、宽窄行种植方式,设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 4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密度、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喜 姚利娇 等 《麦类作物学报》 2009年29卷6期 1060-1064页
【摘要】 为给化学调控剂麦巨金微乳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采用喷施和拌种两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小麦形态、茎秆结构、光合作用及产量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麦巨金微乳剂显著提高了小麦茎秆抗倒能力.施用麦巨金微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呈峰 王延训 等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7期 1-4,8页
【摘要】 选用4个倒伏性状不同的高产小麦品系山农0482、0436、9540、9651,在大田条件下,研究其生育后期影响茎秆生长和其力学特性的因子与倒伏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小麦茎秆机械组织厚、细胞层数多、植株重心较低、基部节间单维管束面积和周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华 李俊 等 《作物学报》 2008年34卷8期 1381-1385页
【摘要】 以实心小麦86-741、新疆稻麦及其杂种F1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和SSR标记方法对86-741的实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心小麦86-741茎内仅有极小髓腔,髓腔中有髓,机械组织中有维管束的分布;杂种F1偏向实心亲本86-741,有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