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77
- 94
- 86
- 64
- 56
- 41
- 12
- 9
- 1391
- 1372
- 297
- 272
- 27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振涛 李东洋 等 《新中医》 2017年49卷8期 8-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浓缩丸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取100只昆明小鼠和50只Wister大鼠,分别随机分为模型组、普萘洛尔组、抗纤益心浓缩丸高剂量组、抗纤益心浓缩丸中剂量组、抗纤益心浓缩丸低剂量组.各药物组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勤 柴红 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46卷4期 438-445页ISTICCABP
【摘要】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缺血后处理(Rb1-IPost)对急性缺血再灌注(I/R)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n=15)、急性缺血再灌注(I/R组,n=15)和Rb1-IPost组(...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缺血后处理;抗急性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电重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旭俊 李妍 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5年40卷4期 1078-1083页ISTICCA
【摘要】 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防治糖尿病心肌损伤的药物作用机制较单一.小檗碱可通过降低血糖、调节心肌脂质代谢、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抗氧化作用、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律失常、延缓心肌重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 李晓彬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4年47卷9期 1995-200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和注射用复方甘草酸单铵S 5种甘草酸类药物制剂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正常发育至受精后48 h的心脏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将斑马鱼随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朗轩 谭子祎 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4年31卷6期 891-89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脏外科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的效果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Web of Science、Th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任远 杜先锋 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4年43卷4期 268-2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估决奈达隆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空白期应用的真实世界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纳入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间在各合作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50例,空白期予口服决奈达隆片,每次400 mg,早晚各1次,持续3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长友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39卷11期 35-37页
【摘要】 华法林在药物的非遗传因素中药物相互作用最为明显,因此临床上应用华法林时需了解药物的特点及其影响.华法林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效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方面,药效动力学方面:通过对维生素K合成、代谢、利用产生影响,从而产生抗凝作用;药代动力学方面:(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铖 陈明龙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年43卷2期 97-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的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给患者和医疗卫生系统带来沉重负担.根据治疗目标,房颤的心律管理模式可以分为"心率控制"和"节律控制"两类.近来年,随着旨在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手段(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导管消融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蒲利华 贺爽 等 《药学学报》 2022年57卷10期 3027-30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心律失常是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的心脏搏动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疾病表现多样且病因复杂,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并发;可突然发作导致猝死,也可持续发作导致心力衰竭.在心肌细胞中,钙超载可诱导细胞凋亡,导致心律失常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波 李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年40卷3期 195-1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的发病机制与缺血性心肌病(ICM)不同,预防NICM猝死的各种疗法获益可能不同于ICM.文章结合最近的循证医学研究及指南更新,综述药物、导管消融及ICD对NICM猝死的预防作用 结果提示:药物预防NICM的心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震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9年38卷4期 193-1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兰地洛尔是一个新型的超短效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 具有选择性高、起效快、停药后失效快、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等优点.兰地洛尔可减少围手术期窦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 减少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 有助于术后心房颤动患者复律, 减轻经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玖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9年34卷2期 94-96,1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18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儿童高级生命支持部分》进行了年度更新.2018年版新指南主要对儿童电击除颤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了证据回顾并提出治疗建议.更新部分由国际复苏联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琴 杨欣宇 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年18卷6期 604-6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引发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中药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引发心律失常疗效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鹏飞 徐硕 等 《药物分析杂志》 2017年37卷10期 1763-17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监测血清中胺碘酮及去乙基胺碘酮的血药浓度.方法:以决奈达隆为内标,血清经蛋白沉淀后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析,以乙腈-100mmol· L-1磷酸二氢钠(磷酸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周达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7年36卷6期 314-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雷诺嗪于2006年作为抗心绞痛药物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随着多项临床试验的开展,雷诺嗪也被证实在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上有效,并对于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本文就雷诺嗪的药理学特点及其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远鹏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6年32卷4期 153-1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附子具有明显的毒性和药效,其毒性成分为双酯型二萜生物碱,C8的乙酰酯基和C14的芳香酯基为其毒性基团;附子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部位是水溶部分,二萜生物碱和多糖.除外双酯型的二萜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降压、抑制心肌缩力和抗心律失常作用而与其水溶性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玲玲 马云淑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6年33卷11期 1359-1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克班宁(crebanine,Cre)及其脂质体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氯化钡、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模型,比较Cre及Cre脂质体抗心律失常作用.结果 对氯化钡所致的心律失常,Cre脂质体高剂量组(5 mg·kg-1)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远鹏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年31卷5期 153-1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附子的毒性猛烈,药效明显,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中药.它既可诱发心律失常而表现出明显的毒性,又可特异性对抗它引起的心律失常而具有双重作用.已经证明,C19型二萜生物碱的这种相互对抗作用表现特别明显:C19双酯型二萜生物碱,具有明显的诱发心律失常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鹤 于波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36卷12期 1141-11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EMBASE数据库,搜集关于导管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子明 袁义强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35卷1期 60-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空白期后继续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否降低术后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在空白期结束后,将空白期后心律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或普罗帕酮至术后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阳阳 朱华栋 《华西医学》 2019年34卷11期 1207-1210页ISTICCA
【摘要】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心脏骤停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目前最佳的CPR策略仍不明确.随着临床医学证据的积累,CPR的相关推荐治疗建议在不断更新.该文回顾了近年来热点问题和相关进展,包括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发 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20年17卷12期 1711-1716页
【摘要】 槐胺碱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自律性和负性传导作用,是槐胺碱抗心律失常的药理学基础.槐胺碱具有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阻断神经节和直接扩张血管有关.由于槐胺碱增强心功能时不增加心肌氧耗量以及具有心肌保护和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可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钰 李东泽 等 《华西医学》 2018年33卷11期 1352-1355页ISTICCA
【摘要】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于2018年11月发表《2018 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成人心脏骤停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及自主循环恢复后的应用》.此指南更新立足于AH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艳 李熙鸿 《华西医学》 2018年33卷11期 1356-1358页ISTICCA
【摘要】 2018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更新了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此次更新再次践行了“指南只要有新证据将及时更新”的原则,对儿童电击除颤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了证据回顾并提出治疗建议,并非对2015版指南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古丽美拉·沙吾提 张玲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31卷2期 160-163页ISTIC
【摘要】 研究发现免疫机制可能通过横向方式产生许多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引起心律失常.自身免疫机制不仅参与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伴发的心律失常,而且是特发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已经有明确定论的是抗Ro/SSA抗体与胎儿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有明确的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雅方 曹克将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7年31卷3期 195-196页ISTIC
【摘要】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成人常见疾病之一,而CKD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此与CKD的分期、动脉粥样硬化、左室肥厚、电解质紊乱以及血液透析等密切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在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时存在着致心律失常风险,尤其对于CKD患者更加明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杨 赵巍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11卷1期 7-10页ISTICCA
【摘要】 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后者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心脏起搏器和外科手术等.对具有适应证的患者尽管非药物治疗疗效十分肯定,但仍难普及,许多患者难以从中获益,而药物治疗仍然是抗心律失常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腾 吴平亚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5年5期 479-48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2-甲硫基三磷酸腺苷(2-MeSAT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心室电生理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CHF组和2-MeSATP组。 CHF组和2-MeSATP组均行CHF模型制备。 CHF模型制备是经兔耳...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2-甲硫基三磷酸腺苷;充血性心力衰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雄涛(综述) 郑强荪(审校)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4年2期 155-157页ISTIC
【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包括节律控制和心率控制。节律控制的药物治疗包括离子通道阻滞剂、基质治疗、连接蛋白、细胞内钙稳态和基因治疗等。玉、芋类离子通道阻滞剂是目前应用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常用药物,但长期有效性欠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飞燕 《健康之路》 2014年7期 42-42页
【摘要】 目的:探讨57例抗菌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进行文献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收集我市五家大型医院在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发生的使用抗菌药物诱发心律失常的病例报道57例,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均辉 耿安玲 等 《健康之路》 2013年12卷6期 90-90页
【摘要】 目的: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冠脉造影术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在学习期间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一年以来收治的30例房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组采用冠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努尔皮达·阿卜拉江 导师: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 有机化学(博士) 2020年
【摘要】 二萜生物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用价值,尤其在抗心律失常和镇痛方面作用显著,目前已有4个二萜生物碱应用于临床。迄今,已报道的天然二萜生物碱已有千余个,主要来源于毛茛科乌头属和翠雀属植物。富含二萜生物碱的乌头属和翠雀属植物是中亚地区特色植物资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金玲 导师:单宏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研究苦参碱、胺碘酮对冠脉结扎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
方法: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缺血梗死-心律失常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组、苦参碱组、胺碘酮组。术前1h灌胃给药,术后每天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婷 导师:李宝馨 哈尔滨医科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利用稳定转染有HERG基因的HEK293细胞研究不同浓度的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大鼠心肌组织/Kr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的抗心律失常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明红 导师:李宝馨 哈尔滨医科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As2O3诱导的HERG通道蛋白运输障碍的拯救作用;进一步探讨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抗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野生型HERG-HE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文晓 导师:李宝馨 哈尔滨医科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稳定转染HERG基因的HEK293细胞上HERG钾通道电生理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 方法:传代得到单个HERG-HEK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HER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永 导师:李春华 长春中医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根据导师多年临床经验,以益气养阴,理气活血为法,拟参芪宁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挟瘀证30例,临床观察证实其能有效地改善症状,抗心律失常,降低心肌酶,不失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高效、安全的药物。 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春兰 导师:李春华 长春中医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复杂而又危险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是造成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1]>,已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只能安装起搏器,而起搏器价格昂贵,对医生和设备的要求较高,使部分患者不能接受治疗,并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