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13
- 161
- 52
- 8
- 551
- 162
- 72
- 24
- 14
- 158
- 155
- 92
- 60
- 5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芳 戴荣继 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43卷4期 429-438页
【摘要】 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技术研究龙血竭抗癌活性成分.以HER2为靶蛋白受体,对龙血竭149种已知化合物进行了虚拟筛选,对其中具有潜在活性的成分进行了体外HER2影响测定以及SK-Br-3抗癌活性检测验证.结果表明,HER2靶蛋白分子对接模型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骁 范焕芳 等 《中国药房》 2019年30卷10期 1428-143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白花蛇舌草在抗癌领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白花蛇舌草""抗癌""活性成分""机制""Hedyo-tis diffusa Willd""Anticancer""Active ingredients""Mechanis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冬梅 胡立宏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3年1卷2期 79-81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从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 )树皮中提取分离抗癌活性成分.方法:运用各种层析手段和波谱方法分离并鉴定了5个木脂素化合物.结果: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pinoresinol(I),(+)-acet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维俊 张天娥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33卷2期 251-252页ISTICPKUCA
【摘要】 在仙鹤草及其复方抗癌作用临床与药理研究基础之上,综述了仙鹤草的主要药效成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就.认为仙鹤草通过诱导癌细胞加速凋亡,直接杀伤癌细胞,拮抗致癌物质,调节宿主NK细胞、TNF、IL-2以及红细胞免疫等多种途径,发挥出以消化道癌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兴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年18卷5期 723-7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三属四种鬼臼类植物地下茎内生真菌的分离,发现鬼臼类植物地下茎中内生真菌的物种类型极其丰富,主要分布在地下茎的表皮层和维管组织中,来源于外界环境.通过对包括鬼臼类植物在内的7种植物内生真菌的抗癌活性测定,发现内生真菌的抗癌活性与宿主有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桂 何正春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9期 2249-2250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从美洲大蠊中提取的抗癌活性成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对其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方法 采用体外化学模拟体系研究了美洲大蠊抗癌活性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经过SDS-PAGE分析和采用Folin-酚法测定对抗癌活性成分的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福林 闫琰 等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6年23卷3期 220-2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窄头橐吾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CC)对窄头橐吾根部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1H-NMR,13CNMR, HMBC, MS, IR)分析鉴定,确定其化合物的结构,用SRB方法,对从植物中分离而得的化合物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元国 崔承彬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5年15卷2期 65-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阐明光叶合欢的抗癌活性成分.方法以细胞凋亡诱导和细胞周期抑制活性为抗癌指标,采用柱色谱、薄层色谱等分离技术并结合流式细胞术,跟踪分离活性成分,利用谱学方法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光叶合欢中分离鉴定了布木柴胺K(1)、(+)-9-去甲布木柴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蓉 何磊 《食品科学》 2009年30卷7期 243-245页
【摘要】 目的:本实验对西兰花所含有的抗癌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新鲜西兰花花蕾的甲醇提取物用乙酸乙酯和n-丁烯醇萃取后,通过硅胶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等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A、B.然后利用NMR、FAB-MS等仪器分析,确定其结构,并用免疫印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航娜 陈书红 《河北化工》 2009年32卷8期 45-46页
【摘要】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组成二相系统作为固定相与流动相,对散斑竹根兰的抗癌活性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发现: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为1:1:1.1:0.9)组成的系统可以从散斑竹根兰的抗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2卷19期 118页
【摘要】 文章阐述了莪术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为莪术抗肿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莪术挥发油为抗肿瘤的有效成分,本文从质量控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若芸 于德泉 《有机化学》 2001年21卷11期 1046-1050页
【摘要】 介绍了近年来我们实验室中国番荔枝科植物抗癌有效成分研究工作.从番荔枝科5种紫玉盘属植物,5种哥纳香属植物,1种番荔枝属植物,1种囊瓣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9种新的番荔枝内酯,32种新的多氧取代环己烯,12种新的苯乙烯吡喃酮和3种新的生物碱,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高荣 陈兰燕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4年36卷12期 2159-21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野桐属(Mallotus Lour.)植物属于大戟科,全球约有14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野桐属植物资源丰富,该属植物在我国分布有36种.该属中的多种植物常用作传统药物使用,研究表明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甾体类、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厚文 沈阳 等 《时珍国医国药》 1999年10卷11期 878页PKUCSCDCA
【摘要】 对已发现的5类海洋低等生物中含有的抗癌活性成分作一综述.将海洋无脊椎动物作为抗癌药物的新资源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莉莉 王国平 等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2年24卷3期 157-1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从苏木提取物中寻找抗癌活性物质.方法 采用不同溶剂从苏木中提取粗提物,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提取物中几种主要成分的含量;以人类膀胱癌T24细胞为靶细胞,采用锥虫蓝拒染法测定各提取物作用20、40、60、80、100 min时对靶细胞的杀伤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浩铭 芦琳琳 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44卷4期 367-374页
【摘要】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老年相关疾病如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植物中获取天然的抗癌和抗衰老活性成分,成为倍受国内外学者重视的一个热点.沙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维生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江南 赵希娟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14期 328-340页
【摘要】 目前,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尽管有许多不同的癌症治疗方法,但都有严重的副作用和耐药性.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寻找能够有效预防癌症发生的天然产物.研究表明食用柑橘类水果可降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其抗癌作用可归因于多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璐璐 孙瑞芬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2期 207-210页
【摘要】 恶性肿瘤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中医用藻类治疗癌症历史悠久,能减少常规癌症治疗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藻类被认为是能提高传统药物药效的替代品.结合近代医学对藻类活性成分的研究,综述近年来藻类活性成分抗癌作用的机制研究,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菲 吴和珍 等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3卷4期 117-12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构建半夏抗癌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探究半夏可能抗癌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和TCMSP数据库查找半夏化学成分,采用类药性(DL)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OB)评估筛选活性成分;根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利用Drug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先芳 梁敬钰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19卷6期 941-9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的微量单体成分,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植物抗癌药,紫杉醇及其衍生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癌药.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紫杉醇后,科学家对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构修饰、药理药效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开发出泰素、多西他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美阳 窦德强 《人参研究》 2021年33卷2期 2-1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参、红参、黑参抗癌的作用机制及活性成分.方法 ①采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各药材的化学成分、靶点进行发掘、预测.②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癌症的靶点,得到的疾病靶点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建红 黄庆龙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5期 426-4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温郁金(Curcuma wenyufin Y.H.Chen 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普 段宏泉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6年31卷22期 1875-18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癌活性.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柱色谱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用各种有机波谱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的抗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分离得到15个三萜类化合物,鉴定为α-香树素(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宾崇 吴天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5年17卷1期 88-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Eurycoma属植物于东南亚各地广泛地供作药用及食用,主要用于增强性功能,于东南亚各地被视为万应仙丹.本文将概述 Eurycoma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杭海 《生物学教学》 2005年30卷5期 7-10页PKU
【摘要】 本文对中国境内抗癌植物资源的分布、活性成分和抗癌机理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抗癌资源植物开发的相关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欣 许欢 等 《中南药学》 2017年15卷9期 1237-124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灯台七化学成分及抗癌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通过MTT法评价化合物4~8的抗癌活性.结果共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小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8期 2033-20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姜黄的抗癌、抗氧化等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方法采用微波提取、蒸馏法、醇提水沉法、柱层析等方法对姜黄中的抗癌、抗氧化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在姜黄中,CUR -1、CUR -2以及 CUR -3的含量比较均明显不同(P均﹤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星云 《中国药师》 2014年10期 1659-16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广西莪术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并与其传统的用药部位块根和根茎的挥发油成分对比,寻找广西莪术叶作为代替性药材的可能性,尽可能的扩大广西莪术的药用部位,提高广西莪术整株植物的经济效益。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马宏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22卷21期 2384-2387页ISTICCA
【摘要】 生活中的各种压力,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各种不良嗜好,现代人易患各种各样的癌症.癌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它是一种变异的细胞,具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因此难以消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多达700多万,而且这一数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楼一层 易辉 等 《中国药师》 2010年13卷6期 768-7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抗癌散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分离得到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国玉 李运 等 《甘肃医药》 2017年36卷8期 625-630页
【摘要】 糙叶败酱以败酱科败酱属植物糙叶败酱的干燥根及根茎或鲜品入药,味特异,为地方重要习用品种,常用于妇科疾病、痢疾、疟疾、跌打损伤等的治疗.本文结合以往研究文献,对糙叶败酱的化学成分(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木脂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及抗癌活性研究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櫹 谭文霞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18期 75-76页
【摘要】 基于抗癌药用植物皂角刺的传统和现代抗肿瘤应用,研究了药物活性成分对食管癌细胞的抗癌作用.通过使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了EC109食管癌细胞接受不同皂角刺活性成分刺激后的生长状况.其中,皂角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活性最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在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洁 崔云松 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24卷1期 3-5页ISTIC
【摘要】 番荔枝内酯化合物是继紫杉醇之后又一类有开发前景的天然抗癌活性成分。对此云南省类化合物的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为今后寻找和开发此类天然抗癌活性成分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晓军 李丽琴 等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1年16卷5期 196-199页ISTICCA
【摘要】 综述了白果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揭示了其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赛 姚平立 等 《医药前沿》 2025年15卷12期 28-32页
【摘要】 鳄嘴花原产于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等,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一些研究已经证明,鳄嘴花的提取物可以起到抗炎、镇痛、抗病毒、抗免疫、抗氧化和抗糖尿病等作用.本文旨在阐述鳄嘴花中的化学成分、常用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其与药理活性的关系.研究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淑婷 李从发 等 《热带作物学报》 2016年37卷7期 1407-1412页
【摘要】 为研究不同发酵方式对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产量、成分类别及其对3种常见白血病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影响.分别采用大米固态发酵、麦麸固态发酵、马铃薯液态静置发酵、马铃薯动态发酵4种发酵方式对分离自海南粗榧韧皮部内生真菌CH1307c进行发酵,并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庆森 蔡继增 等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7期 162-163页
【摘要】 小果博落回(Macleaya microcarpa Max-im),又名吹火筒,多年生大型草本,全草入药,有袪风镇痛、消肿散瘀、杀虫、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损伤、风湿关节痛、浊虫脚、皮肤痛痒、恶疮、阴道滴虫等,主要化学成分为血根碱、白屈菜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月凤 许海婷 等 《海峡药学》 2011年23卷4期 38-40页
【摘要】 民间,蒲葵籽常与土鸡、猪肉等蒸炖,用于治疗食道癌、白血病、绒毛上皮癌子.目前从蒲葵籽中鉴定的化合物并不多.而从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就更少了;潇葵子醇提物的抗癌活性那位筛选还存在很多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薯蓣皂苷元是中药材潇葵予中的有效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岳麟 陈少丽 等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7年24卷10期 35-37页
【摘要】 通过乙醇浸提、减压蒸馏滤液后得到蒲葵籽乙醇提取物,分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MTT法对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抗癌活性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分离出39个峰并鉴定出其中的21种化合物,结果表明该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棕桐酸甲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国暑 陈培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6年27卷4期 47-49页
【摘要】 查阅近几年的有关文献,从抗癌中药的原品、初步提取物、单体和单体经过化学修饰后的衍生物方面概述了抗癌中药化学研究的现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