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
- 2
- 25
- 22
- 6
- 6
- 6
- 11
- 9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苏雪荣 薛玉英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18年34卷3期 183-1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Nowadays,antibacterial products containing silver ion ar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wound treatment.The concentration of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琰 陆承平 《微生物学报》 2009年49卷10期 1277-12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类细胞壁水解酶,可水解肽聚糖,造成细菌的破裂.裂解酶一般具有两到三个结构域,参与对底物的催化和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制剂,裂解酶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病的治疗.与抗生素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田松 陈峰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年31卷3期 365-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口腔环境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生存的条件,多种微生物在牙齿表面形成了由基质包裹相互粘附的口腔生物膜,口腔生物膜是口腔微生物生存、代谢和致病的基础.随着1965年Br(a)nemark种植体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种植相关材料周围致病菌导致的种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军 刘艳明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17期 3477-34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揭示檀香内生真菌分布特点及其在抗菌物质开发和檀香快速栽培研究中的潜在应用,该研究对檀香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抗菌与促生特性进行了研究.檀香内生真菌分离及类群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325株檀香内生真菌(其中来自根86株,茎105株,叶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静 张改 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年10卷2期 124-1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粘质沙雷菌毒性噬菌体PS4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小鼠血清中的抗菌活性.方法 观察PS4的噬菌斑及电镜下形态;测定PS4的噬菌谱、生长曲线及其理化稳定性,PS4在营养肉汤培养基、新鲜小鼠血清和灭活小鼠血清中的杀菌作用,以及小鼠血清中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奇 谢彩云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5年3期 712-7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测定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幼虫抗菌肽提取液的浓度、抑菌活性及其部分生化特性和凝血效应。【方法】本实验用浓度为1×108 CFU/m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诱导5龄黄粉虫幼虫,分别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顺 王永涛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年23卷22期 5559-55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对抗菌药物药物的耐药特点,为医治感染性疾病提供选药指南.方法 调查医院329例恶性肿瘤继发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性标本收集运送、分离培 养、菌株鉴定均严格按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规程序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晓波 杨述华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年32卷3期 220-221,240页ISTICPKUCA
【摘要】 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TCs)是由链丝菌产生或再经半合成制得的一类广谱抗菌素,主要通过在核糖体水平可逆性地结合30S亚单位和阻止tRNA与核糖体-mRNA复合体结合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因需...
【关键词】 四环素类药物;非抗菌素特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慧萍 陈昭斌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1年38卷3期 568-570页ISTICPKUCA
【摘要】 本文通过对纳米银与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剂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从纳米银和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优越性和制备方法两方面概述其研究现况.
【关键词】 纳米Ag/TiO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抗菌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刚 乐国伟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1年38卷8期 1235-1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抗菌肽BuforinⅡ的衍生肽BF2-A/B对细菌表面特性的影响,以及与脂质体的作用模式.Zeta电位仪和十六烷萃取法检测发现BF2-A/B作用G<'->菌和G<'+>菌后,能够提高细胞表面电负性和疏水性.选用卵磷脂和心磷脂制备包裹钙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夕军 李娟 等 《微生物学报》 2010年50卷10期 1353-13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为得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87的抗菌蛋白,明确其蛋白理化特性.[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和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获得单一抗菌活性蛋白(峰6-2-1),此抗菌蛋白分子量为50.8 kDa,等电点为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金玺 刘旭盛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06年22卷1期 33-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部分创面外用抗菌药物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按所加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丁胺卡那霉素(0.021、0.210...
【关键词】 抗菌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皮生长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保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15卷6期 839-840页ISTIC
【摘要】 诺氟沙星,其化学名为1-乙基-6-氟- 1,4-二氢-4-氧代-7-(1-哌嗪基)-3-喹啉羧酸.分子式:C15 H18 FN3O3,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的大部分细菌在体外具有良好抗菌作用.蒙脱石散是一种消化道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丽 汪静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年23卷12期 1312-1314,1319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分析人初乳中溶菌酶(Lysozyme,LYZ)的理化特性及其抗菌活性.方法 取产后3 d内的产妇乳汁,根据人LYZ标准曲线,求得其中的LYZ活性.将人初乳分别置于60、72、85和100℃水浴中孵育0、1、3、5、10、15、20和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学情 蒋家璇 等 《微生物学报》 2017年57卷4期 539-5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利用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的模式菌株分析纳米银的抗菌特性,并评价纳米银对多重耐药菌株的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生物法合成的纳米银,以微量肉汤法测定3种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计算MBC...
【关键词】 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越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年32卷3期 356-3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细菌耐药件的出现和蔓延是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最大挑战,为此,检测病原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临床微生物技术人员的重要工作.因而了解抗生素的抗菌特性、阐明药敏试验中的常见问题,对于保证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世光 潘剑波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15卷8期 7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牙周炎主要是由特异性微生物的龈下感染所致,表现为牙周组织炎症和牙槽骨吸收.传统的牙周治疗是采用机械疗法清除局部刺激物.这种外科性质的清创术只能去除附着性菌斑,对于非附着性菌斑则未能奏效.四环素类药物近十多年来国内临床很少应用,近期国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曼 胡启飞 等 《山东医药》 2011年51卷52期 19-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以Cathelicidin序列为模板设计合成的抗菌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特性.方法 根据NCCLS的方法,测定合成的抗菌肽对游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配制5%的红细胞悬液,与抗菌肽混合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洪洲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29卷2期 11-13页ISTIC
【摘要】 <篇首>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原则包括:及早确立致病原;熟悉药物特性(抗菌特性、药动学特性、不良反应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学军 Francois Niyonsaba 等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31卷6期 355-357页MEDLINEISTICCSCD
【摘要】 皮肤频繁与环境中的微生物接触而不被感染,阳离子抗菌肽起了重要作用.人类阳离子抗菌肽主要包括防御素和cathelicidin类的18 000人类阳离子抗菌蛋白衍生的LL-37.为此,综述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人类防御素1、2、3和LL-37的抗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高兴 《中华养生保健》 2017年10期 5-6页
【摘要】 目前,多种银离子制剂和敷料被广泛应用于烧伤创面及其他急慢性创面的治疗,因其使用方便、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强而得到烧伤科医师的广泛认可.本文以有关银离子制剂和敷料在创面治疗应用的荟萃分析为基础,从银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历史、抗菌特性、治疗效果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江 《广东牙病防治》 2002年10卷2期 147-149页ISTIC
【摘要】 <篇首> 牙周病防治成功的关键在于控制菌斑以维持牙周局部环境的微生态平衡.通常用机械的方法清除菌斑是必不可少的,抗菌药物的应用亦不容忽视,局部用药能避免全身用药所致的诸多副作用,龈下冲洗是局部用药的重要方式之一.龈下冲洗通过影响龈下菌斑微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漆跃林 张志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7期 34-35页
【摘要】 <篇首> 抗菌药物主要是指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抗菌药物能干扰病原微生物细胞壁的合成,损伤菌体的细胞膜,影响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及核酸合成.世界卫生组织曾建议,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率不得高于30%.但来自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顺 2013年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继发医院感染的细菌种类及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特点,为医治感染性疾病提供选药指南.方法调查我院329例恶性肿瘤继发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文件;感染性标本收集运送、分离培养、菌株鉴定均严格按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常规程序进行操作;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性疾病循证与转化专业委员会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年31卷10期 1194-119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黏菌素是从多黏芽孢杆菌培养液中获得的多肽类抗生素,于20世纪50年代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由于其肾毒性大被其他更安全的抗菌药物取代.近年来,随着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多黏菌素重新应用于临床,是治疗多重耐药和广泛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慧 苏硕青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年29卷22期 3378-3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肠炎沙门菌外膜蛋白PagC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肠炎沙门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肠炎沙门菌(C50336)pagC基因缺失突变(C50336△htra),在此基础上构建基因回补菌株.测定肠炎沙门菌各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宇 牛建军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11期 3124-3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提出三型分泌系统的概念以来,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让人们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依赖信号肽分泌途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蛋白通过细菌三型分泌系统分泌或者转运时没有可识别的保守信号序列.近期对三型分泌蛋白的研究发现了多种可以引导其分泌的分泌信号.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原 向尹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9年46卷14期 2680-26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老年患者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临床分离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为有针对性地对该人群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四川省9所三级医院患者的细菌监测数据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涛 唐海红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年39卷12期 1364-1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鼻腔和鼻窦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理表现为各类炎性介质诱发的黏液过度分泌和黏膜炎症.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因其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小剂量、长期口服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对不伴鼻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支威 马海燕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3期 170-1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猪源沙门氏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关系,采用K-B法测定从猪肉中分离的60株沙门氏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通过PCR技术对沙门氏菌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98.3%,对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的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花静 王文阳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年28卷22期 3505-3508,35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多学科团队(MDT)联合干预的效果和优势,建立感染防控对策.方法 对12例聚集性发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标本检测进行分析.结果 12例聚集性发热新生儿,9例血培养结果示阴沟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哲 王永全 等 《疾病监测》 2018年33卷3期 251-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北京市首例婴儿感染长湾泥沙门菌的诊治经过和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总结,掌握其生物学特性和分子分型特征,新型别的发现丰富了沙门菌血清型的多样性.菌株符合长湾泥沙门菌的表型特征,对15种抗菌药物均敏感,该菌感染与外来宠物龟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郗立新 陈珍容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8年45卷2期 386-3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疾病是困扰林麝驯养的重要因素,是一类较难防治的细菌性疾病,目前尚无疫苗可用来预防该病.[目的]研究林麝源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现状和分子流行病学规律.[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四川宝兴和陕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花静 李家斌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年27卷4期 739-7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聚集性感染的原因,建立感染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2016年1月-3月10例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DRABNICC)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标本检测分析和统计学描述。结果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洋 刘恒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年37卷8期 78-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如具有抗菌性,促进成骨,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损等,在生物医学及组织工程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骨科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从而为未来它们在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雍江堰 李燕 《现代预防医学》 2017年44卷22期 4171-4174,4198页ISTICPKUCA
【摘要】 持留菌或持留细胞(Persister)是指微生物在受到有效抗菌药物作用时,绝大部分微生物很快死亡,同时残留了一小部分代谢活动低下、具有同基因型多药物耐受(Multidrug Tolerance,MDT)特性的微生物亚群(sub-popu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增伟 杨园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7年34卷11期 830-833页ISTICPKUCSCD
【摘要】 胆道支架类型的不断革新延长了支架植入术后的非梗阻期,提高了支架的作用效力. 然而时至今日,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再堵塞、移位、需频繁更换等仍是我们面临的难题.研究表明细菌生物膜形成是胆道支架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细菌感染则是细菌生物形成的关键始动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香清 龙明辉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年26卷18期 4151-41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追加时机和次数,促进临床围手术期合理给药,预防切口感染可能。方法结合实例,以药动学模型为基础,以f T> M IC%达到100.0%为目标阈值,结合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确定术中追加时机和追加次...
【关键词】 T>M IC;颅脑外科手术;围手术期 ,追加时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培 陈栎江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4年11期 853-8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 KPn)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骨髓炎是一种复杂的临床感染性疾病,葡萄菌属是其最常见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骨髓炎的相关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尉骁 叶建中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4年6期 430-4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替加环素是甘氨酰四环素类中首个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其对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绝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已经成为治疗多重耐药菌株的重要选择。但是由于该药物理化特性不稳定(如见光易分解),因此进行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