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1
- 3
- 2
- 38
- 11
- 6
- 5
- 4
- 9
- 7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谢开晶 白伟志 等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17卷2期 201-206页 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严重爆炸伤临床特点及对重症的监护与救治。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例严重爆炸伤患者为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致伤机制、诊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
【中文期刊】 江尧 周小林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年42卷8期 747-75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战现场血气分析装置帮助判断伤员肢体骨折失血程度及复苏效果的有效性,探索在后送肢体骨折伤员途中将该装置用于伤情判断指导复苏的可行性.方法 家兔15只分为3组(n=5):单纯骨折组,骨折伴大量出血组,骨折出血复苏组.用圆锯切割家兔胫骨...
【中文期刊】 宗兆文 叶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41卷24期 2361-236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战时有相当比例的伤员在被送到战地医院时就已经发生了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和低体温,死亡率高.为降低由此导致的伤亡率,需要从战现场急救阶段就实施损伤控制复苏(tactical da...
【中文期刊】 嵇武 蔡忠良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21年23卷4期 630-634页 ISTICCA
【摘要】 近一个世纪以来,以提高伤员的生存率为导向,损伤控制性外科(DCS)经历了从早期简单的纱布填塞到有计划地复苏、再手术的发展历程,良好的救治效果逐步显现。近年来,DCS的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并应用于除腹部外伤以外的多个领域,DCS技术不断规范...
【中文期刊】 魏薇 赖世超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47卷3期 310-31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目标温度控制(TTM)、前列腺素E1(PGE1)及两者联合干预措施对心跳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大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存在保护作用.方法 经食道交流电致颤建立ROSC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ROSC组、PGE1...
【中文期刊】 任建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年35卷2期 125-12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液体治疗目的包括复苏、维持液体及电解质平衡,纠正液体失衡和异常分布.生理盐水是最早使用的晶体液,但其并不完全符合生理,又陆续产生了林格液、乳酸林格液和醋酸林格液等.在重症脓毒症病人复苏时推荐使用白蛋白溶液.在失血性休克复苏中,全血仍是最好的...
【中文期刊】 丁威威 黎介寿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4年39卷3期 180-1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战创伤后的综合救治理念已得到广泛地更新.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在进行积极外科干预的同时,创伤后液体复苏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强调在损伤控制性外科原则的指导下,遵循允许性低...
【中文期刊】 黄莉萍 余艳红 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2年28卷2期 188-18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输液方法复苏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产兔对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D-乳酸水平的影响,探讨限制性输液复苏对休克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产后6h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①假休克组(P组)、②传统液体复苏组(PN...
【中文期刊】 陈震 刘璟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1年32卷3期 282-28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大鼠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乳酸林格液(LR)组和去甲肾上腺素(NE)组.休克180 min,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
【中文期刊】 龚剑峰 朱维铭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年30卷2期 96-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凝血机制障碍是外科危重病人术中出血无法控制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低体温和机体代谢性酸中毒与创伤致凝血机制障碍密切相关,并与之相互促进,形成致死三联征,导致机体状况迅速恶化.正确认识严重创伤及外科大手术病人的上述病理生理改变,是损伤控制性外科和损...
【中文期刊】 樊建林 公保才旦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0年26卷7期 620-6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在抢救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DCR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27例(DCR组),并与传统正压液体...
【中文期刊】 曹广涛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9年18卷8期 836-83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对严重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对86例严重肝损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复苏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中10例死亡,76例治愈,病死率为11.6%,治愈率为88.4%.结论 损伤控制性复苏治疗应贯穿...
【中文期刊】 杨鹤鸣 李荣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17卷4期 375-37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UHS)怎样进行液体复苏,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本实验制作了腹部血管损伤UHS模型,并根据战创伤实际将模型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早期液体复苏方案.方法 SD大鼠40只,左股动、静脉及左心室插管.开腹,于腹主动脉中下段用25...
【中文期刊】 王钦存 肖南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年16卷8期 473-47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出血未控制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提高复苏效果的机制.方法 54只Wistar大鼠应用Krausz等人制作的标准脾脏损伤+切断脾中部一动脉分支制作重度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休克后依据维持平均动脉压(MAP)的不同随机分为40、50、60...
【中文期刊】 王钦存 肖南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2年14卷12期 746-74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未控制出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Wistar大鼠60只,采用Krausz标准脾脏损伤+切断脾中部一动脉分支制作重度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后,随机分为6组(n=10):未输液复苏组(NF组)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67 kP...
【中文期刊】 严晓薇 滑立伟 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9年22卷1期 65-69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损伤控制复苏(DCR)与积极液体复苏(AFR)在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液体复苏策略分为损...
【中文期刊】 孙琳 于丹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24卷28期 3394-3396页 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士损伤控制性复苏相关知识的水平、学习损伤控制性复苏相关知识的途径和态度,为今后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4月南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3名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科护士损伤控制...
【中文期刊】 杜薇 曹惠鹃 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7年38卷7期 651-655页 ISTICCA
【摘要】 背景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是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与患者转归密切相关,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复苏方案.目的 综述损伤控制性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研究进展....
【中文期刊】 李燕萍 卢玉蓉 等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年37卷7期 583-58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damage control fluid resuscitation,DCR)用于重度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探讨该类患者麻醉中适宜的液体管理方案. 方法 81例重度创伤性休克并实施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中文期刊】 李刚 张希洲 《热带医学杂志》 2016年16卷6期 785-78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方案院前救治重症创伤性凝血病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当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重症创伤性凝血病患者320例,根据复苏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中文期刊】 肖颖 冯霞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0年27卷9期 1278-128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低血压复苏对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鼠肠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16只雄性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血压复苏组(Ⅰ组)及低血压复苏组(Ⅱ组).复苏3 h后,分别比较肠损伤及肺损伤的程度...
【中文期刊】 耿硕 刘连新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8年35卷10期 687-690页 ISTIC
【摘要】 自从损伤控制性复苏的概念提出以来,临床工作中对于出现"死亡三联征"的严重创伤患者多采用它进行救治,以纠正低体温和酸中毒为中心.随着创伤外科学的不断发展,早期纠正凝血障碍在复苏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渐渐浮出水面,该文将针对损伤控制性复苏中:(1)早...
【中文期刊】 郭磊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38卷11期 96-9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LR)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技术抢救的27例失血性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患者休克得到不同程度纠正,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患...
【会议论文】龚跃华 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 2013年
【摘要】 目的:现代社会严重创伤和多发伤的比例显著增加,我们在创伤早期即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理念,为改善创伤救治进行尝试.方法:2009-2012年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
【会议论文】童苏琴 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 2011年
【摘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损伤控制复苏"在182例严重创伤患者早期急诊院内救护中的应用.认为基层医院实施急诊早期救护时在按照标准的创伤评估处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处理的同时应用"损伤控制复苏"的概念:积极控制活动性出血、"允许性低血压"的液体复苏、防治...
【会议论文】李剑 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损伤控制技术应用于严重创伤,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损伤控制技术包括一些伴有活动性出血休克病人早期的低压复苏,危重伤员的损伤控制性外科手术,创伤病人各脏器系统的损伤控制治疗等.损伤控制技术主要是根据危重创伤病人受伤后的严重病理生理改变,如严重...
【中文期刊】 许硕贵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27卷10期 1076-10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集成了损伤控制手术、止血性复苏和允许性低压复苏原理的一套系统方法,是在救治严重创伤、大量失血患者时所应用的一种分期治疗的外科策略 [1-2],旨在缩短首次救命手术时间以尽...
【中文期刊】 高峰 吴德全 《中华创伤杂志》 2011年27卷2期 189-1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根据实施的时间与地点,对创伤患者的急救与复苏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院前复苏、急诊室复苏、后期复苏.近年来,创伤复苏的策略与观念取得了较大发展.以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为代表的后期治疗策略的改...
【中文期刊】 张冬蕾 胡学宁 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1年32卷12期 890-892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小儿严重胸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救治的10例严重胸部创伤的小儿患者与常规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胸部外伤小儿患者临床资料...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方法; 创伤严重度评分; Thoracic surgical procedures;
【中文期刊】 刘庆文 周宾径 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年14卷7期 506-508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在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按DCS原则进行救治和58例未按DCS原则进行救治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DCS救治分为简单快速手术、复苏治疗和再次确定性手术3个步骤实施.比较两组...
【中文期刊】 冯华 李飞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0年26卷10期 865-86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损伤控制神经外科的理念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近年创伤外科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极有实用价值的外科救治原则[1],即在救治危重创伤患者的过程中,早期不进行复杂、完整的手术,而采用快捷、简单的...
【中文期刊】 赵建宁 郭亭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9年11卷1期 81-8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损伤控制骨科理念的提出严重创伤患者存在低体温、凝血障碍、酸中毒状况,即"危险三联征",为避免由于再次手术、感染、出血加剧等冈素带来的二次打击,目前主张新的救治理念--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中文期刊】 招伟贤 高巨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年21卷5期 282-28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液体复苏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和肺水通道蛋白l(AQP1)和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组)、无液体复苏组(NF组)、乳酸林格液组(LRS组)、高渗盐水组(HS组)和羟乙基淀粉组(HES)5组...
【中文期刊】 苏文利 王毅鑫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17卷10期 1099-110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各类创伤的总人数已达70万,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4位[1],并且有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如何提高创伤的抢救成功率,是目前的重点及难点课题之一.笔者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急救中心在一体化模式下运用损伤控...
【中文期刊】 解温品 高鸿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8年88卷27期 1925-192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在失血性休克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延生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出血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双侧颈动脉夹闭的方式制备模型.将制成模型的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传统复苏组(Ⅰ组),低温延生复苏组(Ⅱ组)和甘珀酸延生复苏组(Ⅲ...
【中文期刊】 秦薇 余艳红 等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年43卷12期 942-94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失血性休克是产科常见的危重症,对其治疗主要是控制出血和液体复苏.近年来,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组织体液变化和氧代谢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报道,在院前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前,传统的快速液体复苏(NS)将导致不良的结局,并增加死亡率[1,2]...
【中文期刊】 赵小纲 江观玉 《中华创伤杂志》 2006年22卷5期 334-3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多发性创伤患者最初治疗的首要目的是通过优先复苏让患者生存并有感知功能,如果创伤的严重性不允许,存在最终手术不能马上进行的情况,而在综合复苏过程中运用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DC)策略既能有效控制原发创伤,又能积极预防继...